学术投稿

药物不良事件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向芬芳

关键词:药物不良事件, 预防, 药师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不良事件的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药物不良事件(ADE)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DEs中有28.1%是可以预防的,而在重度ADEs中,有66.7%可预防,轻度ADEs中则只有16%可预防;而造成ADEs的药物治疗错误是由医生、护士及病人本身三方面造成的.结论:ADE常见并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预防,且越是严重的ADE被预防的可能性就越大,药师深入临床,通过进行各种类型的参与,能够起到明显的预防ADE的作用.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诊治与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急性起病,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并有延及全身各组织的倾向,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但基层医院尚未普及,我们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史和接触史及腮腺肿大、疼痛即可确诊.

    作者:董海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破裂的临床探讨

    我院2007~2008年期间收治各类外伤300余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破裂经手术证实10例,占3%左右.本文对腹部闭合性伤致肠破裂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

    作者:周东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78例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手术治疗探讨

    老年人大肠癌发展缓慢,症状隐匿,急性肠梗阻是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梗阻常呈渐进性发展,就诊时间的早晚影响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78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

    作者:张振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角度测量法椎弓根植骨Rf、Af系统治疗脊柱骨折

    通过人体标本及地方性脊柱影像多角度测量、探索规律.目的:经按照探索规律,在C臂及X线机透视前定位减少辐射突发生故障时,能够多角度测量定位,开展应用Rf、Af椎弓根固定系统技术.方法:经在脊柱骨标本上多角度测量定位规律,再在鲜尸标本上反复论证核实.证明按照此方法开展工作的可行性.结果:证实经按照探索规律性、多角度测量补充核实椎弓根定位,经应用临床,在X线机突发生故障,任可施术减压、复位、固定,并且取得显著效果,使骨折复位的同时有坚强的内固定,术后病员通过微创伤性施术达到有效可靠的内固定,病员可早期在骨科床上借助手拉柄自动翻身,减轻了大量护理工作量,术后病员康复进展显著,frankel A级8例,B级32例,C级5例;术后改善B级6例,E级32例,F级7例,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立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皮穿刺留置导管心包引流术的护理

    心包填塞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一旦确诊应立即作心包穿刺减压抢救.但是如果心包渗出持续存在,经心包穿刺并不能有效阻止心包填塞的发生,传统的处理方法是进行外科肋下造口引流术.近年,我院对2例肺癌患者施行经皮穿刺留置导管心包引流术进行治疗取得成功,疗效满意.

    作者:江懋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我国开展以来,已逐渐推广,下面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以来所进行的56例手术的经验体会在本文进行分析介绍.

    作者:张宏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观察子宫腔位置,是否有畸形、粘连,输卵管是否通畅,以及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应用于输卵管阻塞的诊治价值.方法:本组共收集238例,常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年龄:在23~42岁之间,原发不孕182例,继发不孕56例,96例行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153条输卵管插管成功,129条间质部及峡部阻塞.结果:其中122条再通成功,9条通而不畅, 21例正常妊娠,术后妊娠成功率22%.

    作者:谭峰;王亚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山莨菪碱减少红霉素胃肠道反应治疗体会

    红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近似,但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重,且发生率较高,使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红霉素葡萄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以减轻红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效果满意.

    作者:李友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药物不良事件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事件的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药物不良事件(ADE)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DEs中有28.1%是可以预防的,而在重度ADEs中,有66.7%可预防,轻度ADEs中则只有16%可预防;而造成ADEs的药物治疗错误是由医生、护士及病人本身三方面造成的.结论:ADE常见并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预防,且越是严重的ADE被预防的可能性就越大,药师深入临床,通过进行各种类型的参与,能够起到明显的预防ADE的作用.

    作者:向芬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幼儿高热惊厥误诊为青霉素过敏1例

    高热惊厥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期所特有的一种惊厥原因,约占全部小儿人口的5%~6%,在住院病儿总数中约占2%.其发病以1~3岁的幼儿多见,而<6月或>6岁则较少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全身强直、意识障碍、高热,大小便失禁、颅内压增高等.

    作者:郭皓;杨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阵发性心房颤动揭示潜在性预激综合征1例

    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潜在性预激综合征临床少见,早期、及时发现,对治疗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笔者发现1例常规心电图无预激综合征表现而经阵发性心房颤动揭示潜在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急救处理正确,现予以报告

    作者:胡永涛;李芳;安冢晨;李同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统计信息工作在医院决策中的运用

    目的:通过统计信息资源,为医院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现代医院管理中统计工作对决策发挥的作用. 结果:运用统计信息,医院作出: ①增设临床二级分科,提高医院知名度.②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和要素分配,增强医院活力.③创名科、建名院,增强医院实力.④医院购置医疗设备(CT),提高医院竞争力.结论:统计信息的有效利用,为医院的决策奠定基础,加快了医院发展的步伐.

    作者:陈福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排痰护理

    目的:有效促进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治疗起积极有效作用.方法: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每日给予微量雾化吸入和胸部物理排痰综合护理,连续1周后日排痰量减少,体温、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液分析结果改善.结果:经治疗后治疗好转时间缩短2天半.结论: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是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排出为呼吸道炎症治疗起积极有效作用的有效途径.

    作者:孙晓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方案为紫杉醇l35 mg/m2,dl,静滴3 h,顺铂14~20 mg/m2,dl~d5,静滴,每4周重复.结果:60例完成疗效观察, RR68%(41例),CR18例(30%), PR38%(23例).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7例(11.7%)出现Ⅲ度白细胞下降,无Ⅳ度发生.结论:紫杉醇加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较低的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晚期乳腺癌的首选方案.

    作者:吴应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小儿胃复安中毒的护理

    胃复安为胃驱动药,临床上较常用,一般用药都比较安全,但过量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在广大农村由于卫生知识的缺乏和用药剂量掌握不准,小儿胃复安中毒较为常见.我科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了25例胃复安中毒的小儿,均治愈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作者:董玉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探讨出血性输卵管炎的临床分析

    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确诊出血性输卵管炎9例,对出血性输卵管炎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原则上抗炎和对症治疗,对诊断困难者,在积极抗炎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如24小时病情无改善或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及腹腔内出血,则行剖腹探查.

    作者:赵玉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应成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的健康的,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健康知识的传播和有效的行为干预,以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目的.健康教育是医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咽炎46例分析

    慢性咽炎为咽粘膜慢性炎症,是临床上咽科常见病.我们统计两年来应用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咽炎46例,获得良好效果.方法:取人迎、廉泉穴位注射利多卡因与地塞米松混合液.结果:治愈38例(占73.1%),好转11例(占21.2%),无效3例(其中失访1例,占5.7%),总有效率94.3%.

    作者:陶铮;吴佳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80例严重多发伤中腹部损伤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腹部损伤的救治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报告我院近年来收治多发伤中腹部损伤80例病人,在救治过程中,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进行稳妥、快速、确切有效的处理.强调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快速止血抢救生命;空腔脏器损伤重视腹腔感染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80例病人存活75例,治愈率93.7%;死亡5例死亡率6.3%.结论:遵循多发伤中腹部损伤救治的优先处理顺序原则,避免损伤脏器术中的遗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刘昌举;李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断肢再植的康复治疗

    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我院共收治完全性断肢(断腕、断掌、断指)35例,35例中21例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14例未经系统康复训练者.

    作者:张剑平;朱文华;任媛;张静亚;钱忆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杂志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