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才
心包填塞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一旦确诊应立即作心包穿刺减压抢救.但是如果心包渗出持续存在,经心包穿刺并不能有效阻止心包填塞的发生,传统的处理方法是进行外科肋下造口引流术.近年,我院对2例肺癌患者施行经皮穿刺留置导管心包引流术进行治疗取得成功,疗效满意.
作者:江懋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们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稳心颗粒治疗CHF35例,取得了一定疗效.
作者:徐魁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前国内关于瑞芬太尼此方面的评价较少.本研究拟比较相同剂量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
作者:荣茂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已知糖尿病(DM)为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DM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心肌梗死关系密切.近年国内外临床研究均表明,DM患者与非DM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高且临床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死亡率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其病死率高与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有关.现将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周兴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文通过总结我院6758例胃镜检查情况,对接受检查患者的年龄分布、病种诊断、胃癌检出率及胃癌在各年龄段发病情况作了系统调查.
作者:姜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林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外伤性脾破裂在腹腔脏器损伤中发生率高,而延迟性脾破裂常常易被人们忽略,往往在受伤后未引起患者的重视,就诊时已经失血过多,造成休克等危及病人生命.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间,共收治该类病人23例,均经积极抢救成功,本文就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统计信息资源,为医院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现代医院管理中统计工作对决策发挥的作用. 结果:运用统计信息,医院作出: ①增设临床二级分科,提高医院知名度.②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和要素分配,增强医院活力.③创名科、建名院,增强医院实力.④医院购置医疗设备(CT),提高医院竞争力.结论:统计信息的有效利用,为医院的决策奠定基础,加快了医院发展的步伐.
作者:陈福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舌癌是口腔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舌癌的主要方法,本文将我院1997~2007年10年间手术治疗舌癌的经验,在文中作简要阐述.
作者:姜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方案为紫杉醇l35 mg/m2,dl,静滴3 h,顺铂14~20 mg/m2,dl~d5,静滴,每4周重复.结果:60例完成疗效观察, RR68%(41例),CR18例(30%), PR38%(23例).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7例(11.7%)出现Ⅲ度白细胞下降,无Ⅳ度发生.结论:紫杉醇加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较低的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晚期乳腺癌的首选方案.
作者:吴应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成为重症监测治疗,急救复苏,麻醉手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显著提高了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随着机械通气技术在临床的普及,需要长期或短期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机械通气患者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对护士存在高度的依赖,因此做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和良好的照护对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和此类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李凤兰;张春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并有或无先兆和伴随症状为主的综合征.本文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2月70例偏头痛患者用卡马西平加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刘兴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麻醉、无菌技术的不断改进,抗生素及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的安全性越来越高,加上当今社会人们观念的改变,医疗纠纷的增多等,使得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本文就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165例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伯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细胞粘附系统被认为是将基本遗传信息转换成三维蛋白质的分子模式.在众多细胞粘附分子中,NCAM是在神经系统中分布广的,被研究全面的细胞粘附因子.NCAM是一种糖蛋白,其功能与PSA有重要关系.通过选择性剪切及后修饰主要亚型有180,140,120KDa.其N末端晶体学研究表明嗜同种的识别和粘连通过一个NCAM的Ig1及Ig2两个区域与相对应分子形成反向平行的二聚体而产生.当NCAM唾液酸化后,由于多唾液酸有很大的疏水区及高的密度的负电荷,会减弱NCAM的粘合力,从而起到负向调节细胞信号传导的作用.
作者:郭梓园;曾凌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腺癌的诊断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14例胸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示鳞状细胞癌7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腺癌1例,未行组织学分型胸腺癌2例.结论: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胸腺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科护理教育成为我国护理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本科护理课程设置中的必修专业课,也具有它的专科重要性及特点.见习课时在这门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影响到学生对于这门课整体及深度的掌握.高效率的见习不仅可以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还为未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但现有的条件下见习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以待改善,本文是笔者这几年对<妇产科护理学>见习经验的一点思考.
作者:徐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住院的100例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梗阻性ARF的各种病因,并对肾实质性ARF的临床进行重点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肾前性ARF20例(20%)病因为胃肠道失液、心衰、肾病综合征、术后缺血等.肾实质性ARF 70例(70%,)其中42例(42%)肾实质性ARF是由明确的肾前性因素发展而来.肾后梗阻性ARF10例(10%),病因为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腹膜后纤维化、泌尿系畸形、神经性膀胱.结论:肾前性ARF常被忽视,未能及时诊断;肾小管间质病变是肾实质性ARF主要原因,药物是首位病因.
作者:彭沛;李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腹部损伤的救治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报告我院近年来收治多发伤中腹部损伤80例病人,在救治过程中,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进行稳妥、快速、确切有效的处理.强调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快速止血抢救生命;空腔脏器损伤重视腹腔感染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80例病人存活75例,治愈率93.7%;死亡5例死亡率6.3%.结论:遵循多发伤中腹部损伤救治的优先处理顺序原则,避免损伤脏器术中的遗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刘昌举;李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促肝细胞生长素是从新鲜乳猪肝脏或未哺乳新生中新鲜肝脏中提取纯化后制备而成的小分子多肽类活性物质.临床常用于各种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辅助治疗,不良反应少见,引起过敏性休克罕见,现将我院2007年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旭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心理状况.结果:经个性化护理后,实验组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得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钟美岚;丁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