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翠萍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方法.方法 葡萄膜炎常规检查;局部西药治疗散瞳、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滴眼或球结膜下注射;全身治疗按中医基本理论及中药治疗的基本原则,根据病情程度确定不同药方及用量.结果 虹膜睫状体炎88例96眼,有效5只眼(5.21%),治愈91眼(94.79%);治疗前、后视力P值<0.05.结论 西药局部治疗能及时散瞳,控制炎症迅速,减少了葡萄膜炎的并发症及后遗症.中药全身治疗,减少了激素的副作用,治疗全面、稳健、调动了机体积极性,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欧阳学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任何学科都离不开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逻辑学理论是课堂语言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作者:晏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观察对象:365例监测者均来自我院2003~2006年间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者,其中男189例,女176例,年龄小18岁,大65岁,平均年龄25岁.
作者:黄卫华;梁娟;杨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的信息工程,档案的整理、积累、开发、利用日益重要.
作者:赵凤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免疫性不孕占不孕症的15~20%,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免疫性不孕已被临床医生所重视.
作者:周建华;田田;周平;赵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能早期发现及时抢救与治疗,将危及病人的生命.
作者:李小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前有关异位妊娠的报道较多,但有关异位妊娠人群分布特点的研究报道较少.故本文回顾分析近五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人群特点,以便寻找降低上述高危人群该病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云芳;梁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骨折、脱臼、软组织损伤及颈肩腰腿痛,在伤骨科疾病中比较常见.我们自2003年8月以来,观察活血接骨胶囊用于临床治疗伤骨科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广谦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课堂.《易经》中蒙卦的教育智慧对我们今天的和谐教育很有启发,特别是激励与和谐是高标准的教育方法.易经教育智慧和现代教育实践表明,运用科学多样的方式,建立课堂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构建和谐课堂.
作者:刘建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清代常州文风炽盛,涌现了有全国影响的孟河医派等五个学派群体,产生在江苏省常州孟河的中医学派是中国传统医学在近代发展历史上的一大流派,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孟河名医云集,学术思想逐渐形成,并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
作者:李夏亭;丁一谔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重要途径,是知识传授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语言传授知识,也是教师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者:杜杰;贾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药学服务是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医院文化的一个窗口.
作者:徐惠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养阴清肺膏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养阴清肺膏中梓醇的含量进行测定,Hypersil C18柱(4.6mm×200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1.0:99.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 标准曲线为Y=451.3X+15.9(γ=0.9999),梓醇在0.6048-3.6288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54%,RSD%=1.7%(n=9).结论 所建立的养阴清肺膏含量测定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陈华国;陈庆;周欣;赵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自1998年以来运用自拟遗尿散与针刺并用治疗遗尿患儿40例,并与单纯中药治疗2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玲;李万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医学博大精深,笔者临证十多年,制方调肝理脾饮,临床常常应用之,疗效显著.现将该方和方解及其所适应的证候、病机做一简述,并详细落实到临床验案上,以待同道予以斧正.
作者:李彦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在宫颈良性病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日本0lympus公司生产的直径9mm连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以宫颈外口为中心,锥形切除宫颈病变组织.结果 一次性治愈率为100%,术后随访一年无一例糜烂及息肉复发.无宫颈管粘连及感染.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不损伤宫颈机能等优点.
作者:董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β-受体阻断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是代表药,首先用于治疗高血压病,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开始用于心律失常,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狭窄及嗜铬细胞瘤的治疗.
作者:陈金杰;候容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认为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有关,而中医认为忧思恼怒,久郁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是其病因病机.
作者:肖旺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湿疹为临床常规疾病之一,急性者发病较迅速,皮疹呈多形性,多剧痒,易受内外因素剌激后复发或转变成慢性.
作者:吴宏斌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