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β雌二醇对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活化表面标志的影响

朱鹏飞;易文秀;牟佩佩;任丽洁;卢穹宇

关键词:17β雌二醇, 血小板, GPⅡb/Ⅲa, P-selectin, PS, APLT
摘要: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着止血功能异常或血栓形成.而雌激素在抑制血栓形成、保护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雌激素对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活化表面标志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在试验中发现17β雌二醇能够抑制血小板与胶原的黏附,并显著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血小板活化过程中标志如糖蛋白GPⅡb/Ⅲa的活化、P-selectin表达及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PS)的外翻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而17β雌二醇对血小板APLT 的活性无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血小板的促凝血活性也无明显影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乌斯他丁对高压电烧伤病人肾功能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乌斯他丁(UTI)改善高压电烧伤病人肾脏功能的疗效.方法 明确诊断的高压电烧伤病人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4.32±11.62 )岁,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UTI药物治疗组(治疗组),每组20 例.对照组按国内常规液体复苏方案进行,治疗组除常规补液外,给予UTI(120万U,静点,每日2次)治疗.对两组病人入院时治疗前及治疗后48h行尿素氮(BUN)、肌酐(Scr)监测,同时监测尿量.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观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入院即刻和48h后的BUN和Scr分别是(6.12±1.30)mmol/L,(94.35±13.20)μmol/L,(7.74±2.34)mmol/L、(102.53±12.23)μmol L,而治疗组入院即刻和48h后的BUN和Scr分别是(5.93±1.43)mmol/ L,(100.33±15.51)μmol/L,(5.04±2.74)mmol/L、(90.33±14.32)μmol/L,治疗组48h后,肌酐检测值下降.对照组48h平均尿量为(56.45±14.77)mL,治疗组平均尿量为(70.66±16.79)mL.结论 UTI对高压电烧伤病人肾功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车江;张庆富;白永强;冯建科;邵洪波;吴宏志;杨蒙;魏伟;孟令敏;马万军;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微循环治疗亚健康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亚健康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 选择已确诊的100例亚健康人,其中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 36.87±12.46岁.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7.5mg,每日一次,静点,每15d一个疗程.采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观测100例亚健康人治疗前当天和一个疗程后第一天的足甲襞微循环,对治疗前后的观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判断治疗效果.观测指标包括微血管形态、微血流动态、微血管周围状态共三方面17项.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微血管清晰度升高,管襻数增加,输入枝及输出枝长度增长,输入枝、输出枝和襻顶直径增加,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性降低,襻周渗出和出血减少,亚健康症状减轻,有效率98%.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亚健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是通过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组织器官血液灌流来实现的.

    作者:张庆富;周慧敏;徐彦粉;屠丽红;尹秋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和分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回顾2010年4月~2011 年11月急诊就诊的急腹症患者168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结果 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的差异.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1%,化脓性阑尾炎准确率为95.2%,坏疽性阑尾炎准确率为100%,超声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7.1%;阑尾炎组的阑尾超声结果 显示其阑尾直径、长度、管壁厚度均高于非阑尾炎急腹症患者(P<0.01).结论 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很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作为首选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盛建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脓肿和脑囊型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及相对ADC值在脑脓肿和脑囊型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21例脑脓肿与29例脑囊型转移瘤病例的MRI常规平扫、增强及DWI检查的影像资料,并分别测量病灶坏死区、囊壁及周围水肿的平均ADC值及相对ADC值.结果 21例脑脓肿与29例脑囊型转移瘤的MR平扫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环形强化.而脑脓肿DWI呈高信号,坏死区、囊壁及周围水肿的平均ADC值及相对ADC值分别为(0.63±0.15)×10-3mm2/s、(1.53±0.06)×10-3mm2/s、(1.70±0.21)×10-3mm2/ s、(0.74±0.18)×10-3mm2/s.囊型转移瘤DWI为低信号,坏死区、囊壁及周围水肿的平均ADC值及相对ADC值分别为(2.07±0.31)×10-3mm2/s、(1.58±0.15)×10-3mm2/s、(1.62±0.16)10-3mm2/s、(2.29±0.25)×10-3mm2/s.脑脓肿和囊型转移瘤的坏死区的平均ADC值、相对ADC值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壁和周围水肿的平均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WI成像对脑脓肿和囊型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钱海峰;胡春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对AD细胞模型PKCγ活性影响

    目的 研究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存活率、蛋白激酶Cγ(PKC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液)、Aβ损伤组(加入培养液及老化Aβ25-35)、bFGF组(加入培养液、bFGF及老化Aβ25-35).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法分析PKC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损伤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bFGF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β损伤组(P<0.05).Western Blot 结果 显示,Aβ损伤组PKCγ(0.68±0.07)较对照组PKCγ(0.8±0.08)表达显著下降;Aβ损伤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后PKCγ的值分别为:1.04±0.10,1.20±0.12,1.39±0.03,1.69±0.16,较 Aβ损伤组 PKCγ(0.65±0.06)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并与 bFGF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bFGF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PC12细胞PKCγ蛋白表达而实现.

    作者:吴哲;赵艳华;付贺飞;彭博;罗晓光;罗小萌;戚其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6例肝硬化患者和8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测定两组人群血流变参数及血小板参数.结果 肝硬化患者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低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变参数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常规检测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有助于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

    作者:李德奎;刘跃;杜娟;朱名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POCT法检测C反应蛋白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 评价POCT法检测C反应蛋白的精密度及特异度,并与两种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 比对分析,探讨各系统之间检测C反应蛋白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采用POCT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观察与BNP特定蛋白仪及OLYMPUS AU640检测结果 的相关性,并评价POCT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及特异度.结果 POCT法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5.3%和7.9%、6.2%和7.1%、3.7%和4.6%,与人IgG和白蛋白未见明显的交叉反应.当C反应蛋白>0.5ng/mL时,POCT法检测结果 与其他两种检测系统相关性较好(r=0.959,0.946,P均<0.05).结论 POCT法检测C反应蛋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及特异度,且与BNP特定蛋白仪及OLYMPUS AU640 检测结果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叶芸;姜萍;李苏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尿巨细胞病毒检测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尿人巨细胞病毒(HCMV),来分析其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FQ-PCR法定量测定婴儿尿巨细胞病毒含量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根据两种方法 阳性检出率及治疗前后病毒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在126例婴儿中FQ-PCR法测定尿液CMV-DNA 阳性者32例(25.40%),ELISA法测定血清CMV-IgM 抗体阳性者12例(9.52%),FQ-PCR法测定尿CMV-D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测定血清CMV-IgM 抗体阳性检出率,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尿CMV-DNA 拷贝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FQ-PCR法定量测定婴儿尿巨细胞病毒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杜正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国人群脑胶质瘤易感性与EGF基因第61号密码子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表面生长因子(EGF)+61G/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胶质瘤的关系.方法 提取EGF基因61密码子多态性与脑胶质瘤易感性的关系的数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应用Meta分析技术的各个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 该研究中共有4组符合条件的数据,病例组1,180 例、对照组1,567例.4个研究合并后,AA/(AG+GG)基因型的OR值为1.59(95%CI 1.22~2.07);亚组分析后,胶质瘤Ⅳ级AA/(AG+GG)基因型OR值为2.18(95%CI 1.56~3.04),敏感性分析表明合并结果 不受单个研究的影响.结论 EGF+61G/ 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胶质瘤及Ⅳ级胶质瘤相关,AA基因型是中国人群胶质瘤尤其是Ⅳ级胶质瘤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新;祁震宇;王中;惠国桢;顾少华;谢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RDW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1 月~2010年1月健康查体人员进行问卷、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FIG)、血流变、血常规和临床项目检查,计算BMI,临床和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正常者列为对照组,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MS的诊断标准,1,026人中诊断MS患者222人,与对照组比较RDW变化、RDW与MS关系.结果 ①MS患者较年龄匹配的对照组RDW等检测指标显著异常(P<0.01),RDW水平随MS组分个数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RDW与BMI(r=0.39,P<0.01)、空腹血糖(r=0.54,P<0.01)、TG(r=0.18,P<0.05)、FIG(r=0.2,P<0.05)、收缩压(r=0.28,P<0.05)和舒张压(r=0.23,P<0.05)呈正相关.MS与吸烟、饮酒数量有关.BMI与FIG呈正相关(r=0.341,P<0.01).②在企事业单位查体人员中MS发病率21.65%,以RDW 15.9 %为切点,当RDW≥15.9%时MS及各组分发病率显著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高组患MS的危险性是RDW低组的2.65倍.③查体人员MS组以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RDW为主.结论 RDW水平与MS及其多个组分的患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DW增高是MS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高RDW水平可作为MS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作者:朱传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五项参数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方法 GDM孕妇120例为GDM组,正常孕妇120 例为对照组,孕12周、30周时测定血小板数、血小板压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孕12周血小板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0周PLT 、PCT降低,其他参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12周与孕30周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12周与孕30周PLT 、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和血小板参数检测,对GDM的发生发展及早期诊疗有价值.

    作者:金燕;石冬敏;王亚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陆眠宁Ⅱ复合麻醉在小型猪牙种植实验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一种适合小型猪牙种植实验的麻醉方法.方法 小型猪12只,随机均分为2组,单纯麻醉组采用陆眠宁Ⅱ0.2mL/kg肌肉注射,复合麻醉组采用陆眠宁Ⅱ联合氯胺酮0.2mL/kg肌肉注射(按1:1混合).观察麻醉显效时间、维持时间、苏醒时间并记录麻醉过程中体温、呼吸、心跳变化.结果 陆眠宁Ⅱ、氯胺酮复合麻醉组在麻醉显效时间、维持时间上优于陆眠宁Ⅱ单纯麻醉组,复合麻醉可以提高陆眠宁Ⅱ的麻醉效果,且用量较小,对心血管、呼吸无明显抑制.结论 陆眠宁Ⅱ、氯胺酮复合麻醉是小型猪牙种植实验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利民;郑园娜;杨国灵;谷志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动态变化在肾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感染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变化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患者32例,依据病情分为肺炎组、重症肺炎组,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CT值的变化.结果 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 PCT浓度在重症肺炎组第1、3、5d均较肺炎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病情好转后PCT均明显下降.结论 PCT可作为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时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对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丽萍;朱滨;王大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后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不同方法 治疗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 例急性LEDVT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溶栓方法 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经足背静脉溶栓组;B组:单纯CDT组;C 组:球囊扩张辅助的CDT组.Villalta 评分诊断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结果 出院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C组PTS发生率分别为(4.5%,11.4 %),均明显低于A(32.8%,58.6%)、B两组(18%,38%),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31.3,P=0.000).结论 球囊扩张辅助CDT能有效降低PTS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郝红军;李智;金泳海;倪才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特点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近期收治的10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TAH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TVH)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LAVH ),每组各36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中出血量LAVH 组显著少于TVH及TAH 组(P<0.05);手术时间LAVH 组显著高于TAH 及TVH组(P<0.05);住院时间LAVH 组显著低于TAH 及TVH组(P<0.05);术后镇痛率TVH组显著低于TAH 及LAVH 组(P<0.05);术后病率LAVH 组及TVH组显著低于TAH 组(P<0.05).结论 较传统术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临床中应用时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及技术训练,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静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Rh血型系统研究进展

    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它在输血医学中的作用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血型抗原由紧密连锁高度同源的RHD和RHCE基因编码.D抗原变异体一般表现为数量或质量的改变.Rh血型系统的检测方法 很多,主要是从血清学、分子血型两个方面进行检测.该文就Rh血型的基因、变异、检测方法 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永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7β雌二醇对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活化表面标志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着止血功能异常或血栓形成.而雌激素在抑制血栓形成、保护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雌激素对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活化表面标志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在试验中发现17β雌二醇能够抑制血小板与胶原的黏附,并显著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血小板活化过程中标志如糖蛋白GPⅡb/Ⅲa的活化、P-selectin表达及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PS)的外翻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而17β雌二醇对血小板APLT 的活性无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血小板的促凝血活性也无明显影响.

    作者:朱鹏飞;易文秀;牟佩佩;任丽洁;卢穹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结直肠癌患者测定血脂和单克隆抗体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测定血浆血脂和单克隆抗体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96例结直肠癌患者(包括Ⅰ~Ⅱ期62例和Ⅲ~Ⅳ期34例)和30例良性结直肠瘤患者血脂和单克隆抗体肿瘤标志物CA199、CA724、CA153 水平分别由生化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并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 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C、HDL-C 和HDL-C/TC比值水平较之良性结直肠瘤患者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较之良性结直肠瘤患者血清TC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清HDL-C和HDL-C/TC比值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Ⅰ~Ⅱ期和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A199、CA724和CA153水平较之良性结直肠癌患者均明显增高(P<0.01).单克隆抗体肿瘤标记物的阳性率显示:良性结直肠瘤患者的阳性率为3.33%~13.33%,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A199、CA724和CA153的阳性率为39.58%、37.50%、35.40%,CA199+CA724的阳性率为58.33%.CA724+CA153的阳性率为62.50%,CA199+CA724+CA153的阳性率为84.44%.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C水平增高和HDL-C、HDL-C/TC比值水平的降低是诊断中、晚期癌症的良好指标,单克隆抗体肿瘤标志物CA199、CA724和CA153水平的联合测定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阳性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严佳斌;郑玉平;潘巨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症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因和术中处理.方法 对45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5例术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恢复良好7例(15.6%),轻残7例(15.6%),重残2例(4.4%),植物生存6例(1 3.3%),死亡23例(51.1%).结论 迟发性颅内血肿和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重症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处理、硬脑膜网状切开、双侧去骨瓣等可以降低重症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致重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郁明惠;李伟生;钱兴龙;陆黎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08株不动杆菌的来源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特征,为该类感染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1 月~2009年11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不动杆菌,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608株不动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538株,洛菲不动杆菌70株,药敏结果 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耐药率27.1%;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27.9%.而洛菲不动杆菌对所有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多数在30%以下.结论 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部分菌株呈多重耐药,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用合适抗菌药物.

    作者:邱善敏;贾鹏;钱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