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车江;张庆富;白永强;冯建科;邵洪波;吴宏志;杨蒙;魏伟;孟令敏;马万军;李欣
目的 总结分析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00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及预后随访.结果 15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中,2例胰腺癌患者因原发病的复发转移终死亡,1例患者因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余无再出血.结论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结合相关病史、胃镜、超声内镜等检查可协助明确诊断,可通过脾切除术或同时结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愈,需重视胰腺原发疾病的治疗.
作者:韦民;金祯;王天民;陈晓峰;樊立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近期收治的10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TAH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TVH)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LAVH ),每组各36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中出血量LAVH 组显著少于TVH及TAH 组(P<0.05);手术时间LAVH 组显著高于TAH 及TVH组(P<0.05);住院时间LAVH 组显著低于TAH 及TVH组(P<0.05);术后镇痛率TVH组显著低于TAH 及LAVH 组(P<0.05);术后病率LAVH 组及TVH组显著低于TAH 组(P<0.05).结论 较传统术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临床中应用时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及技术训练,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静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方法 GDM孕妇120例为GDM组,正常孕妇120 例为对照组,孕12周、30周时测定血小板数、血小板压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孕12周血小板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0周PLT 、PCT降低,其他参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12周与孕30周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12周与孕30周PLT 、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和血小板参数检测,对GDM的发生发展及早期诊疗有价值.
作者:金燕;石冬敏;王亚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3q14缺失的情况.方法 运用位于13q14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RB1、D13S319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对39例初发的CLL患者进行染色体13q14的检测.结果 B-CLL中16例(41.0%)有13q14缺失,阳性细胞率为23.0%~89.0%,其中RB1单独缺失0例,D13S319单独缺失13例(33.3%),RB1、D13S319同时缺失3例(7.7%).结论 CLL患者13q14缺失以D13S319为主,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q14缺失快速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郭明权;王志林;汪慧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治疗.方法 对1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TCD、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结果 分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颅外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组,对比分析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1)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高血压病患病率65.8%高于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3.3%.(2)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17.51(21.13~12.68)μmol/L]和年龄(73.57±11.83 岁)均高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13.29(17.43~10.18)μmol/L、68.76±7.23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高血压病容易导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Hcy浓度增高和年龄增长更易导致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赵继来;孔亮;王引明;胡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康脉2号胶囊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瘫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康脉2号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一日一次静点,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康脉胶囊口服配合静点低分子右旋糖苷治疗DVT,总有效率达到90%,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康脉2号胶囊治疗DVT可以提高药物之间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周勇;徐树军;刘娜;伍丽红;袁玉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存活率、蛋白激酶Cγ(PKC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液)、Aβ损伤组(加入培养液及老化Aβ25-35)、bFGF组(加入培养液、bFGF及老化Aβ25-35).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法分析PKC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损伤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bFGF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β损伤组(P<0.05).Western Blot 结果 显示,Aβ损伤组PKCγ(0.68±0.07)较对照组PKCγ(0.8±0.08)表达显著下降;Aβ损伤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后PKCγ的值分别为:1.04±0.10,1.20±0.12,1.39±0.03,1.69±0.16,较 Aβ损伤组 PKCγ(0.65±0.06)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并与 bFGF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bFGF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PC12细胞PKCγ蛋白表达而实现.
作者:吴哲;赵艳华;付贺飞;彭博;罗晓光;罗小萌;戚其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YP4F2 基因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检测CYF4F2基因rs2108622、rs3093100、rs3093105、rs3093135、rs1558139位点,以及该基因rs2108622-rs3093100-rs3093105-rs3093135构成的单倍型在对照组、IS组及不同性别组中的多态分布.结果 CYP4F2基因rs2108622位点GG基因型可能是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独立的风险因素(P=0.018,OR=2.53,95%CI 1.15~5.56),且其风险性主要来源于G等位基因(P=0.013,OR=1.48,95%CI 1.09~2.02).rs2108622-rs3093100-rs3093105-rs3093135构成的GGGT单倍型与男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相关性,GGGT单倍型可能是IS的危险单倍型(OR=1.545,95%CI 1.144~2.087,P=0.004).结论 CYP4F2基因的多态与男性IS具有相关性,可显著增加男性IS的患病风险.
作者:邓淑敏;刘芳;李蕾;赵奕楠;孟肃;何志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与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测定BPV、AASI.结果 AASI与24小时平均收缩压(r=0.231,P<0.001)、24小时舒张压标准差(r=-0.132,P<0.01)、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r=-0.13,P<0.01)、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r=-0.21,P<0.01)及勺型血压(r=-0.13,P<0.01)有明显的相关性.AASI与24小时平均收缩压(β=0.018,P<0.001)、24小时舒张压标准差(β=-0.011,P<0.01)、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β=0.036,P<0.01)、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β=-0.01,P<0.01)、勺型血压(β=-0.15,P<0.01)、及左心室质量指数(β=0.022,P=0.034)之间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AASI与BPV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徐香山;金元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特征,为该类感染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1 月~2009年11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不动杆菌,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608株不动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538株,洛菲不动杆菌70株,药敏结果 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耐药率27.1%;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27.9%.而洛菲不动杆菌对所有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多数在30%以下.结论 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部分菌株呈多重耐药,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用合适抗菌药物.
作者:邱善敏;贾鹏;钱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讨论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精子动态及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878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检测UU,同时做计算机辅助动态学和形态学分析.结果 878例男性不育患者中UU感染阳性342例(38.95%)、UU阴性536例(61.05%).UU阳性组精子活力低下224例(65.50%)、密度低下117 例(34.21%)、形态学分析正常形态<15% 198例(80.49%).UU阴性组精子活力低下258例(48.13%)、密度低下83例(15.49%)、形态学分析正常形态<15% 296例(57.59%).UU感染与精子密度、活力低下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精子形态异常有关(P<0.01).结论 UU感染与精子密度、活力以及形态异常密切相关.
作者:张炜;蒋昱枫;浦金贤;严春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方法 检测共刺激分子CD28、CTLA-4、ICOS、ICOSL mRNA 在食管癌及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以探讨共刺激分子CD28、CTLA-4、ICOS、ICOSL在食管癌及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分别选择10例食管癌患者、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55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28、CTLA-4、ICOS、ICOSL mRNA 的含量,分析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量在健康人及患者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不同年龄段,食管癌及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28、ICOS、CTLA-4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人;患者及相同年龄段健康人外周血中ICOSL mRNA 的表达量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量在不同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等的分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癌症患者外周血中活化性共刺激分子CD28、ICOS 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与肿瘤免疫逃避有关,抑制性共刺激分子CTLA-4 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共刺激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尚不能作为判断疾病发展状况的指标.
作者:周志英;蒋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1 月~2010年1月健康查体人员进行问卷、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FIG)、血流变、血常规和临床项目检查,计算BMI,临床和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正常者列为对照组,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MS的诊断标准,1,026人中诊断MS患者222人,与对照组比较RDW变化、RDW与MS关系.结果 ①MS患者较年龄匹配的对照组RDW等检测指标显著异常(P<0.01),RDW水平随MS组分个数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RDW与BMI(r=0.39,P<0.01)、空腹血糖(r=0.54,P<0.01)、TG(r=0.18,P<0.05)、FIG(r=0.2,P<0.05)、收缩压(r=0.28,P<0.05)和舒张压(r=0.23,P<0.05)呈正相关.MS与吸烟、饮酒数量有关.BMI与FIG呈正相关(r=0.341,P<0.01).②在企事业单位查体人员中MS发病率21.65%,以RDW 15.9 %为切点,当RDW≥15.9%时MS及各组分发病率显著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高组患MS的危险性是RDW低组的2.65倍.③查体人员MS组以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RDW为主.结论 RDW水平与MS及其多个组分的患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DW增高是MS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高RDW水平可作为MS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作者:朱传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rhaFGF(100U/0.1mL/cm2)湿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使用0.1%雷夫诺尔湿纱布覆盖创面,两组均用数层无菌纱布包扎固定.结果 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6.52±4.76d,有1例出现瘢痕增生,瘢痕较薄较轻,无功能影响.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25.38±4.26d,有9例产生瘢痕增生,其中有2例出现挛缩,功能活动受限.结论 rhaF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疗程短,效果显著.
作者:张九恒;徐启文;章发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匹拉米洞法(化学法)与抗人血红蛋白抗体法(免疫法)检测不同疾病组患者粪便隐血试验的结果.方法 化学法与免疫法同时检测150例粪便样本,其中腹泻组60例、肠炎组21例、上消化道出血组20例、肠癌组9例,正常对照组40名.结果 不同疾病组化学法阳性率均高于免疫法,化学法阳性66例(44.00%),免疫法阳性55例(3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法结果 一致占86.00%,不一致占14.00%.结论 粪便隐血检测首选免疫法,对结果 与粪便性状或临床诊断不符的样本,应对照化学法检测结果 做出判断.
作者:高晓娟;吴冬生;石冬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及相对ADC值在脑脓肿和脑囊型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21例脑脓肿与29例脑囊型转移瘤病例的MRI常规平扫、增强及DWI检查的影像资料,并分别测量病灶坏死区、囊壁及周围水肿的平均ADC值及相对ADC值.结果 21例脑脓肿与29例脑囊型转移瘤的MR平扫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环形强化.而脑脓肿DWI呈高信号,坏死区、囊壁及周围水肿的平均ADC值及相对ADC值分别为(0.63±0.15)×10-3mm2/s、(1.53±0.06)×10-3mm2/s、(1.70±0.21)×10-3mm2/ s、(0.74±0.18)×10-3mm2/s.囊型转移瘤DWI为低信号,坏死区、囊壁及周围水肿的平均ADC值及相对ADC值分别为(2.07±0.31)×10-3mm2/s、(1.58±0.15)×10-3mm2/s、(1.62±0.16)10-3mm2/s、(2.29±0.25)×10-3mm2/s.脑脓肿和囊型转移瘤的坏死区的平均ADC值、相对ADC值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壁和周围水肿的平均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WI成像对脑脓肿和囊型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钱海峰;胡春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着止血功能异常或血栓形成.而雌激素在抑制血栓形成、保护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雌激素对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活化表面标志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在试验中发现17β雌二醇能够抑制血小板与胶原的黏附,并显著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血小板活化过程中标志如糖蛋白GPⅡb/Ⅲa的活化、P-selectin表达及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PS)的外翻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而17β雌二醇对血小板APLT 的活性无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血小板的促凝血活性也无明显影响.
作者:朱鹏飞;易文秀;牟佩佩;任丽洁;卢穹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4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根治组25例(53.2%),非根治组22例(46.8%).非根治组中姑息性切除2例(4.3%),外引流术16 例(34.0%),行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1例(2.1%),探查活检3例(6.4%).结果 根治性手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25.0%和12.5%,非根治组均于3年内死亡,其中姑息性切除2例于3年内死亡,外引流术后1年生存率为56.3%,均于术后2年内死亡,单纯探查3例均于术后3月内死亡.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非根治组.结论 根治性切除目前仍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有效手段,对不能根治切除患者,姑息性切除甚至是引流术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李洪营;匡玉庭;纪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治疗中小面积深Ⅱ°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创面使用rhaFGF(100u/0.1mL/cm2)湿纱布后再用凡士林覆盖,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创面直接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后无菌纱布包扎.结果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6.56±3.36d,无一例瘢痕形成.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1.56±4.27d,有6例出现瘢痕增生.结论 rhaFGF治疗中小面积深Ⅱ°烧伤创面疗效满意.
作者:崔福垚;徐启文;郑洪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枸橼酸透析及普通碳酸氢盐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对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1例,分别使用枸橼酸透析和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每周3次透析,共进行4周透析.结果 (1)使用不同透析方式,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枸橡酸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普通碳酸氧盐透析液透析时(P<0.05).(2)使用不同透析方式,患者透析前血清总钙离子与离子钙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时患者透析后血清总钙离子及离子钙水平变化不明显,使用构橼酸透析时患者仅出现滤器后血清离子钙水平下降(P<0.05),而透析前、后血清总钙离子水平无明显改变.(3)不同透析组透析前、后尿素氮、肌酐均无统计学差异,尿素清除指数(Kt/V)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低钙血症及抽搐等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枸橼酸透析的患者透析中血压的控制明显优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无严重低血压、抽搐以及碱中毒等不良反应.证实了其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田杰;宋锴;金东华;姜林森;施晓松;詹周兵;石永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