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年宁江区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基线调查分析

奚晶羽;周柏林

关键词:中小学生, 龋齿患病率, 基线调查, 分析
摘要:目的 为掌握松原市宁江区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的基本情况,制定防龋对策和指导学校开展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对宁江区的5所中小学校的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初中三年级共计3580名学生龋齿患病率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此次调查只按是否患有龋齿记录,不分病情轻重.结果 2012年宁江区中小学生龋齿总患病率为46.62%,女生龋齿患病率为56.35%,男生为38.56%,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小学生为48.48%,中学生为39.71%,小学生明显高于中学生;城市学生龋齿患病率为45.83%,农村学生为47.86%,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龋齿患病率情况比较,农村稍高于城市,但经统计学计算,差别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X2 =0.08,P>0.05).结论 为减轻龋齿病给学生带来的病痛,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应继续加强龋齿防治工作.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及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对内科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医院感染的防治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16例内科病房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制定出合适的护理对策.结果 在这1816例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比例为7.49%,其中患者出现尿道感染的占58.82%;呼吸道感染占17.65%;血液感染的占17.65%;切口感染的占5.88%.结论 在医院里,住院患者常易发生医院感染事故,特别是内科病房的住院患者,因此,对出现医院感染现象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出现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骨科所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则以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施护.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更佳,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范伟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士长在产科安全管理中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管理技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医疗领域也不断得到了推动,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强烈,也使得医疗护理工作更为重要.产科是医院单位中较为特别的一个科室,其在临床上变化较快,风险性较高,一旦发生危险,对母子的安全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产科在临床上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新生儿以及产妇的安全,降低产科工作的风险性,提高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产科护士长作为管理者,更加需要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负责,并对产科的相关制度加以完善,运用管理技巧,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提高产科安全管理的质量.本文就护士长在产科安全管理中,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管理技巧进行阐述.

    作者:王洪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对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阑尾炎切除手术,并在手术全过程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120例患者有115例(95.83%)痊愈,出现并发症5例(4.17%),其中切口感染2例,腹腔脓肿2例,便秘1例,经对症的处理后,症状都得到控制,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实施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孙桂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产褥期家庭护理的探讨

    关于产褥期的家庭护理,笔者从产妇的护理包括修养环境、饮食营养、产后运动、产后性生活及避孕指导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三个方面,阐述了产褥期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

    作者:于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80例临床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80例,予以超声诊断,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表现、诊断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 包括4例阴道畸形与处女膜的闭锁、6例子宫内膜的异位样的囊肿、6例黄体囊肿的破裂、26例卵巢囊的肿蒂扭转、38例异位妊娠;经过手术以及病理的证实表明只有1例卵巢囊的肿蒂扭转患者由于扭转血管的破裂被误诊成黄体破裂,误诊率为1.25%,而诊断的正确率是98.75%.结论 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以及治疗中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李亚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科在2010年——2012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以盲分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随时健康教育,观察组健康教育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增加了对健康知识的掌握.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做好带教老师

    随着临床以病人为中心,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保证患者躯体安全、舒适,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取得家庭及社会支持,以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这一优质护理服务的倡导,及护理模式的转变,给护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学习环境决定着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今后护生的工作态度,因此临床护理的实习带教及带教的方法、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白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伴躯体症状抑郁症应用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0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34例患者单独给予度洛西汀治疗,B组36例患者给予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7.6%;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9%,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不良反应较轻微,值得应用.

    作者:罗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临床怀疑骨折而X线显示阴性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图像进行软件处理,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确定诊断意见.结果 76例临床怀疑骨折而X线检查阴性的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和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后32例患者发现存在骨折.结论 多层螺旋CT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对隐匿性骨折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出血患者感染性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对脑出血患者感染性发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心得.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3年1月在本院经CT或者MRI确诊是脑出血的患者120例,分析其发生感染性发热的原因,以及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并分析脑出血患者整体的病情变化,寻找出引起感染性发热的原因,从而对患者精心的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的感染性发热机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感染性发热情况,护理人员除了需要为患者进行体温检测外,还要对发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淑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防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新进展

    20%甘露醇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强有力脱水、利尿药,因其渗透性高,加之使用中要求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预防静脉炎的根本措施在于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或PICC,但鉴于患者的实际情况,临床上还是采用外周静脉输注甘露醇的现象比较普遍.有部分患者在静脉滴注2-3d后在血管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反应严重者会出现血管硬化,有的患者因疼痛难忍终止治疗,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就成人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做如下综述.

    作者:黄莉;段秀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总结垂体瘤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加强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1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者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尿量,及早发现尿崩症和低钠血症,及时给予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共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尿崩症2例,脑脊液漏1例,低钠血症2例,术后经过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均恢复满意.结论 对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加强护理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恢复.

    作者:刘鼐;党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内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法制观念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而护理纠纷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也表明了护患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护患关系指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病人建立起的特殊人际关系,心内科病人病情危重、治疗复杂、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多、联系紧密,引发护理纠纷的几率随之增加[1].因此,怎样从护理角度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防范纠纷已成为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现分析心内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樊彩波;王慧芳;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法外用治疗肛肠科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外用活血化瘀法在肛肠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肝肠疾病患者330例、肝肠手术后并发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分别给予高锰酸钾擦拭、药物熏洗、桃红四物汤加味外敷治疗,对比患者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1、观察2原发病治疗痊愈率分别80.91%、79.09%,并发积分(3.19±1.61)分、(3.26+1.5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48.18%、(8.87±2.90)分.结论 中药活血化瘀法外用治疗肝肠科疾病相较于单纯采用高锰酸钾擦拭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明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 对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进行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中22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9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6.36%;10例接受非手术治疗,其中8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应根据实际临床情况选择佳治疗手段,药物保守治疗和再次手术修补应作为优先考虑的治疗手段

    作者:姜增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临床分析

    目的 对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传统组患者60例,应用传统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改良组患者60例,应用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依据GOS的评价3个月临床疗效、住院治疗时间、术后癫痫发生比例显著优越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手术治疗导致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临床疗效较好,降低术后癫痫的发生比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徐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5例肝硬化患者,随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理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心理状况较对照组优,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肝硬化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许美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激光联合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中激光联合鼻窦高负压置换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我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的患儿96例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鼻窦高负压置换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弱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为4.2%,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高负压置换治疗和激光治疗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而将两者联合应用能较快缓解病灶炎症,进而恢复鼻腔和鼻窦的通气功能,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四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应用针灸、推拿结合的治疗形式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科室在过去3内接诊的9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根据治疗内容的不一致,将其中应用牵引治疗的47例患者记为牵引组;将其中应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的48例患者记为联合组.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比对,联合组患者优于牵引组患者(PP<0.05).结论 应用针灸、推拿这种联合治疗形式对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作者:邓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