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学工作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和地位

李静

关键词:临床药学, 医疗实践, 作用, 地位
摘要:临床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尚处于刚刚形成,仅有20余年的应用历史,但是在无数临床药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该学科已经逐渐成熟,在分析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药理反应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针对临床药学工作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临床药学工作在医疗实践中所处的地位.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标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状态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作者:旷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8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实际效果,总结其医学价值.方法 回顾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心血管疾病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给予硝酸甘油),实验组34例(给予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实验组甘油三酯及血清胆固醇水平分别为(4.47±2.36)mmol/L、(1.41±0.67)mmol/L,对照组对应为(5.04±1.77)mmol/L、(1.68±0.5)mmol/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91.2% VS67.6%,P<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管患者,可有效降低其甘油三酯及血清胆固醇水平,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刘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针灸治疗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治愈14例,占总数的35.0%,显效21例,占总数的52.5%,有效5例,占总数的12.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中治愈4例,占总数的10.0%,显效8例,占总数的20.0%,有效21例,占总数的22.5%,无效7例,占总数的17.5%,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韩文珍;张燕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特征,阐述了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针对目前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原因,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帮助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疾病早期预防疾病,控制疾病的发展.

    作者: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措施在剖宫产产后乳房胀痛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在减轻剖宫产乳房胀痛中的运用效果,探求能够有效减轻产妇产后出现乳房胀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只进行产科乳房护理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乳房按摩、热敷和哺乳后挤奶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综合护理对减轻产妇剖宫产后乳房胀痛效果明显,实验组产后第2、3、4天乳房胀痛平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房硬度的平均值在产后第2、4天也比对照组更好,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产后综合护理可以明显减轻乳房胀痛,也是预防乳房胀痛简便可行的方法.

    作者:付绪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总结中医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对中医护理路径方法在肛肠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一组接受中医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中医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够明显缩短肛肠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晓月;陈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伴苏木杰现象的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大剂量胰岛素不当应用引发苏木杰形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0例经大剂量胰岛素治疗伴空腹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后予多点监测血糖观察有无苏木杰现象发生同时查找诱因.结果 所有患者经多点血糖监测发现睡前或凌晨3点血糖低而空腹血糖高,存在苏木杰现象,部分患者有明确诱因,经强化控糖方案及对因治疗后,血糖平稳,胰岛素量较前明显减少,未再发生苏木杰现象.结论 大剂量胰岛素治疗但空腹血糖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的不当应用,多点血糖监测可发现苏木杰现象,经多次皮下注射(MSH)强化方案控制血糖可纠正胰岛素的不当应用,减少苏木杰现象的发生.

    作者:徐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外科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病死率高达30%,死亡原因除原发性颅脑损伤加重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肺部感染.2000年以来,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了专科及基础护理,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重型颅脑患者救治的成功率,现将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俊利;陈焦焦;葛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的表现、检查结果和优治疗方案.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35例儿童随机分为红霉素治疗组和阿奇霉素治疗组,其中红霉素组儿童为18例,阿奇霉素组儿童为17例,并对两组儿童的临床表现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总有效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奇霉素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红霉素治疗组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阿奇霉素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方面效果优于红霉素.

    作者:王薇;谢丹;韩秋果;刘丽丽;孙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

    综述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体检及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实验室检测方法、疾病诊断标准.总结了OSAHS患者的健康教育经验,包括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认为做好OSAHS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何金;苏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超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对彩超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救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健康志愿者和非心血管疾病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给予彩超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分析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组中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0%,数据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关系密切,彩超检查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检查的常规项目.

    作者:崔哲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进行择期手术的400位老年患者,统计与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手术以后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在术前用药与术后镇痛方面,组内比较,P <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醉方法、术后镇痛、ICU病房入住以及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等都与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者:孙川力;郑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做好带教老师

    随着临床以病人为中心,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保证患者躯体安全、舒适,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取得家庭及社会支持,以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这一优质护理服务的倡导,及护理模式的转变,给护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学习环境决定着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今后护生的工作态度,因此临床护理的实习带教及带教的方法、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白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性化肠内营养干预对管饲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肠内营养干预对管饲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0例管饲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提供膳食指导常规进行饮食护理,观察组开展个性化营养干预.结果 观察组个性化肠内营养干预三周后,患者的营养风险评分降低,全身机能状况明显改善,扭转了患者的临床结局.结论 个性化肠内营养干预有利于改善管饲患者营养不良,明显促进疾病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邓小兰;胡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职升高职学生儿科护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探讨中职升高职学生儿科护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导入情景,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探索.精心准备,角色扮演,创设情景.对中职升高职的学生,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大的变革.

    作者:吴淑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肛裂术后应用亚甲蓝注射液致肛门肌肉麻痹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肛裂术后应用亚甲蓝注射液致肛门肌肉麻痹大出血的临床分析.方法 通过我院一例病例治疗分析.结果 术后疼痛是我们肛肠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难题.亚甲蓝注射液对局部组织细胞感觉末梢及其感受器能产生可逆性的毒性损害作用.结论 复方亚甲蓝注射液用于肛肠科手术后镇痛疗效确切,显著,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郑常耀;方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农村儿童弱视的治疗与护理干预

    儿童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科疾病,对儿童视功能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早期治疗和正规治疗在该病的痊愈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村由于医疗条件的相对薄弱和人们对弱视的认识不足,使许多儿童错过佳治疗时期;由于依从性相对较差导致治疗效果差、时间长,个别的前功尽废.本文总结了我院对农村患者在治疗、护理方面的做法和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农村儿童弱视的治疗护理经验,以提高农村儿童的治愈率.

    作者:王世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012年5月——2013年6月接诊收治的52例昏迷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及预后.结果 治疗第14天观察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及预后上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东波;占亚军;易海维;宋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和比较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两种营养支持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3月到2012年12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76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其中EN组(n=83),PN组(n=83).分别在营养支持前与营养支持第8d检测血清学指标.结果 与营养支持前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第8d血清前白蛋白[EN组,(0.25±0.05)g/L比(0.11±0.03);PN组,(0.19±0.03)g/L比(0.08±0.02)]、白蛋白[EN组,(36.88±01.76)g/L比(32.05±1.23);PN组,(34.52±1.32)g/L比(30.86±1.12)];转铁蛋白[EN组,(2.62±0.34)g/L比(1.86±0.38);PN组,(2.32±0.38)g/L比(1.92±0.43)]均显著提高(P均=0.007);EN组的前白蛋白(P=0.006、0.007)、白蛋白(P=0.006、0.007)、转铁蛋白(P=0.006、0.007)显著高于PN组.结论 对于C0P D患者,EN可显著提高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帖蛋白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态,优于PN的营养方式.

    作者:邱双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小针刀联合膝关节腔注射,对照组给予膝关节注射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占95%,对照组占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富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