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卫
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婴幼儿缺氧性疾病有明显疗效,为使患儿安全顺利的完成高压氧治疗,通过分析、总结患儿心里特点及出现的问题,提出护理对策,有效进行心里疏导,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悦讨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妊娠期受激素的影响,韧带松弛,各关节的活动度略有增加[1],因此孕妇在孕晚期会出现耻骨联合分离.表现为腹股沟区疼痛,在负重、行走、长时间站立时加重,给孕产妇带来剧烈的疼痛,影响其生活质量.我院于2013年03月收治1例耻骨联合分离的孕妇,通过查阅相关护理文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阳阳;彭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感冒是日常生活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很高,因此对于感冒药的使用率也是很高,尤其是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西药抗感冒类药物的使用逐渐在增多,尤其是当前对于西药抗感冒药物的成分存在着疑惑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抗感冒药物的滥用和重复使用,造成患者疾病更加严重.因此本文就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进行分析,然后对使用方法提供建议.
作者:范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6例,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酮体消失的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23.6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的及时正确治疗方法.方法 对4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收入院治疗及观察.结果 46例经及时的药物治疗前房积血完全吸收,1例继发青光眼经药物及手术治疗前房积血吸收,1例治疗晚而继发角膜血染.结论 对挫伤性前房积血早期及时正确治疗,助于前房积血的吸收,防止继发出血、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恢复视力.
作者:尹海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62.2±3.7)、(60.4±3.2)、(59.2±3.4)、(63.5±3.8),对照组分别为(41.5±3.1)、(45.1±3.4)、(38.7±2.8)、(49.5±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更多应用.
作者:马善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87.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给予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其疾病特点出发给予不同层次的护理,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检验基础是检验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临床检验实践中常用、基础的检验项目、也是指导临床医师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鉴别与观察的重要步骤.掌握好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临床检验工作者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以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宋玉平;夏庆玲;单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进行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中22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9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6.36%;10例接受非手术治疗,其中8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应根据实际临床情况选择佳治疗手段,药物保守治疗和再次手术修补应作为优先考虑的治疗手段
作者:姜增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腹外疝患者102例,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康复出院的例数为102,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 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白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小儿气管切开的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3例小儿烧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患儿进行正确、有效、科学、细致的护理.并进行总结.结果 23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儿无一例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全部逾期拔管愈合.结论 此类患儿只要细心、科学细致的护理,完全可以避免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守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低体温是指体温< 36℃.体温在34-36℃时为轻度低温,低于34℃为中度低温.其发生率为60%-80%.体温过低可对病人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低温时造成氧离解曲线左移,使组织缺氧;低温时内脏血流减少,肝功能降低,依赖于肝脏代谢、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使麻醉苏醒推迟.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假如病人中心体温降低1℃,就会呈现寒战,机体耗氧增加,心率增快;而且低体温会造成机体免疫功用降低、凝血异常、手术切口感染等诸多不良影响.为了防止手术中多种要素所致低体温的发生,我们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兰牡丹;马桂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有关因素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新生儿窒息患者50例,分析导致患儿出现窒息情况的原因,并对患儿在临床上的特征表现加以密切观察.结果 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的原因较多,出现胎儿窘迫以及出现脐带异常等相关因素都能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结论 为了有效防止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针对医院产科存在的高危因素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孕产妇做好产前保健的相关性工作,有效将我院的产检质量提高,并且通过研究具体措施有效降低我院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概率.
作者:李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当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之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急诊科中的40名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这样4个不同的层次,对他们开展分层级管理模式,且合理为本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的300例患者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对分层级管理模式开展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生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同时对分层级管理模式开展前后,护理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工作当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患者以及医生的满意度都有明显的提升,与开展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的整体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与开展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当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生的满意度,并且为护理的整体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作者:刘兴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单用与合用其他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AD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石杉碱甲(单用组)和综合治疗(合用组),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末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6周和12周末MMSE评分和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在24周末合用组明显优于单用组.结论 石杉碱甲单独使用和药物综合治AD短期疗效相仿,而远期疗效以综合治疗较好.
作者:王水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产科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讨论相关管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相关不安全因素.结果 经过临床分析,我院共65例出现安全风险的孕产妇,安全风险出现的原因分布为有53.85%因医护人员责任心问题导致,有58.46%因护患沟通障碍导致,有53.85%因业务水平不足导致,有64.62%因孕产妇自身潜在的危险因素导致,有63.08%因医护人员自身的危险因素导致.结论 产科医护人员应该针对产科护理的特殊性,认真分析护理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以提高母婴质量,提升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韦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高龄产妇实施分娩护理和心理指导,观察和分析其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32例高龄分娩产妇分娩护理,同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导.结果 32例高龄产妇在住院时,其中有15例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占46.9%;分娩前则只有3例,占9.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护理工作满意为30例,基本满意为1例,不满意为1例,满意度为96.9%.结论 在高龄产妇住院时,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娩护理,同时给予其耐心的心理指导,进而能够有效地减轻或缓解其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云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妇产科患者中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开展治疗,探析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和相应的治疗举措.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8例被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举措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均进行了开腹手术并化疗、放疗,未有并发症病例报告;1例患者开展了介入治疗,出现恶心症状,程度较轻.结论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有着较好的作用,患者的疾病痛苦能够得到减轻,其康复的可触性 也较大.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了解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生活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降低相关水源性疾病发生率.方法 选择2011年——2013年某地区153份饮用水水样进行水微生物污染分析,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1B5749-2006)进行细菌学监测及评价.结果 2011-2013年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58.17%,大肠菌群合格率为66.67%,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1.04%.结论 该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生活饮用水可能受被粪便污染.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丹东市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和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为防治妇女病提供依据,以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丹东市妇幼保健院2009-2013年连续5年的群体性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疾病前3位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乳腺疾病、其中妇科炎症呈下降趋势,乳腺疾病呈上升趋势.结论 开展妇女病的普查,降低妇女病的患病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加强妇女的保健意识,改进妇女病普查的方法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