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乡镇医院肺癌误诊病例分析

李化

关键词:肺癌, 误诊, 分析
摘要:一般资料 县级以下医院(二级乙等)的18例肺癌误诊病例,其中腺癌7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2例,混合癌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未定型癌3例.肺癌的诊断方法 18例肺癌全部经细胞病理学方法确诊,肺癌的病变部位,肺癌病变的X线胸片表现,误诊病例.本组18例误诊病例,误诊为肺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讨论结论 作为乡镇地方级医院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纤支镜应予以重视.用纤支镜直接观察、活检、刷检、支气管肺泡冲洗等检查癌细胞.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作业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脑卒中患者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作业疗法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焦虑程度低,日常活动能力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使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曾一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足月妊娠头先露胎膜早破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胎膜早破头先露足月产妇的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胎膜早破头先露足月产妇,并将同期住院的正常产妇10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各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结论 头先露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多进行剖宫产分娩,且易于发生新生儿窒息、产后感染等情况.

    作者:朱兰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方法 以本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43例脑出血患者为护理组,以应用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为常规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和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P <0.01.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海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牙体牙髓病学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牙体牙髓病学的蓬勃发展,初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进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马立光;崔银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糖尿病施行瓣膜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2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糖尿病,进行瓣膜置换手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治愈27例,术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死亡1例,因并发伤口感染再次入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2例.结论 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正确的血糖控制,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范悦;吴文森;杨柳山;张赋;江毅;方恒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我院治疗的80例疑似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结果 所有患者中,出现晕厥症状43例(53.8%),出现心律失常67例(83.75%),且昏厥发作时间与心律失常一致;经T检验,晕厥组与无晕厥组R-R间期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晕厥与RR间期的关系十分密切.结论 使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诊断心源性晕厥具有非常多的优点,诸如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确度高以及费用低等,应当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培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冠心病室壁运动的价值

    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室壁运动过程评分中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的实质价值.方法 整合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0月经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50例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的临床资料,5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3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运动中舒张期和收缩期大限度的运动速度.结果 观察组室壁运动过程出现异常节段的舒张速度(E、A)和收缩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节段速度(P<0.01),且观察组前间隔、前壁、下壁的运动速度和对照组比较,其各项指标均十分显著的降低.结果 多普勒组织成像把M型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技术这两者相结合,不但可对心脏整体功能进行评价,还能准确分析局部室壁的实际运动速度,对于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评分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丁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替加氟或5-FU联合卡铂同步放化治疗中青年鼻咽癌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中青年鼻咽癌采用替加氟加卡铂联合放疗同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20例,均为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中青年鼻咽癌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五氟脲嘧啶(5-Fu)与卡铂结合联合放疗同步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加氟加卡铂联合放疗同步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鼻咽部与颈淋巴结部病灶的缓解率为86.7%(52/6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45/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在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青年鼻咽癌采用替加氟加卡铂联合放疗同步治疗效果显著,一方面可提高鼻咽癌病灶的缓解率,同时又能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临床意义丰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景象;陈辉林;易娜苓;陈源水;谢志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研究

    目的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后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内科进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针对观察组患者单纯采取西医治疗方式,安排患者每日进行1次静脉滴注,滴注氨茶碱注射液0.3g和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患者每日口服2次剂量为0.15g的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增加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量,治疗过程持续进行低流量氧气治疗以及雾化吸入处理.针对治疗组患者在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案.结果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90%,远远高于单纯采取西医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70%,两组之间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利用左氧氟沙星片、氨茶碱注射液的抗菌平喘作用来配合中药小青龙汤的标本兼治功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咳嗽、哮喘等症状,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临床价值高.

    作者:宋小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腹症患者腹腔液成份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者腹腔液成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6例急腹症患者的腹腔液成份的检验结果.结果 腹腔液经急诊常规物理性状检验和生化项目蛋白定量、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乳酸脱氢酶及腺苷脱氨酶检测分析提高诊断率,后经手术或保守治疗符合诊断54例,阳性率96.4% 结论 急腹症患者腹腔液成分检测是诊断与治疗的首选方法,对急腹症患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桂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BIPAP呼吸机联合乌拉地尔、速尿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乌拉地尔、速尿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90例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扩管、利尿、强心常规性治疗;B组患者30例,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速尿及乌拉地尔的治疗,C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配合治疗BIPAP呼吸机,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6.67%,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67%,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B组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P<0.05),C组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0.05),C组有效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联合乌拉地尔、速尿组成的强心利尿剂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具有疗效显著、起效迅速、使用安全等特点,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赖树初;方壮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科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

    我院自2000年4月接产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住院分娩的艾滋病孕产妇逐年增多,产科由于工作性质和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及锐器损伤、消毒药物等众多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直接威胁健康.本文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针对产科的特点,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作一探讨.

    作者: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羊膜移植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羊膜移植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12例(751耳)中、重度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羊膜移植修复术.结果 一次修复成功611耳,二次修复成功83耳,好转35耳,无效22耳,治愈率92.4%.结论 羊膜移植能促进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方法简便,疗效肯定.

    作者:王志琴;任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国一汽厂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的调查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年龄群体的危险因素及共临床特点,有利于心肌梗死的社会宣教和临床救治工作.方法 将2011年11月-2012年4月符合WHO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55岁为A组,≥55为B组,比较两组的两例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生理或疾病因素与AMI的相关性,并对两组AMI临床特点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生理性疾病等与AMI有极大的相关性;不同年龄组心肌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胸痛,心力衰竭,恶心;心律失常,无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等分析,发现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是不同的,其临床特点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作者:刘爽;张玉玲;吕东清;王波;刘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脑卒中病人吞咽困难误吸的临床护理及体会

    目的 讨论老年脑卒中病人发生吞咽困难引起误吸时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吞咽训练,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快,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吞咽障碍早日恢复正常.

    作者:周大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减轻胃癌患者的疾病痛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按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个体化、多方式的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1]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两表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干预组在护理后的2个月内SAS,SDS指数有明显差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魏国丽;周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 总结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舒适护理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舒适护理后135例患者抑郁、焦虑、紧张症状显著降低.结论舒适护理能明显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甘国会;苟洪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胃肠间质瘤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多排螺旋CT影像特点,评价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资料.结果 21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9例,小肠6例,结肠4例,腹膜后2例;23个病灶直径为2.3cm-15.5cm,<5 cm者6例(28 6%),>5cm者17例(73.9%).8例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15例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平扫患者中密度均匀者7例,不均匀者16例,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有不同程度强化,均匀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15例,静脉期增强明显高于动脉期.23个病灶生物学危险性:极低度2个,低度1个,中度3个,高度15个.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准确定位GIST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临床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刘战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胸外科围手术期实施技巧性沟通护理的随机对照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观察,说明护患技巧性沟通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 将胸外科手术病人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护患技巧性沟通干预组(干预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病例在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手术前、中、后分别采用护患沟通技巧优质护理,与胸外科常规护理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1周内呼吸功能恢复率、伤口愈合时间,干预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术后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胸外科围手术期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可增进护患和谐,为手术顺利创造良好条件,能够促进胸外科手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田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48例.治疗给予西药灌注宫腔、中药口服及纳肛.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朱愈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