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华
目的 分析采用右美托咪定干预对于眼科手术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以及安全性.方法 把我院2010.1.3-2011.2.3收治的78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都采取布比卡因进行基础的球后神经阻滞,对照组用复合生理盐水,而试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镇静效果.结果 用药后十分钟、半小时及一小时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眼科手术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田生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是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诱导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在HBV感染恢复期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它的出现标志对HBV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滴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保护力的强弱,为了解大东区学龄前儿童对乙肝病毒的防御能力我们调查了2053名儿童的HBsAb阳性率水平,据此来指导本地区乙肝的免疫预防工作.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本地区幼儿园的205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HB-sAb检测,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录入与统计学处理.结果 2053名儿童阳性者1329名,总阳性率为64.73%;2.0-3.0岁、3.1-4.0、4.1-5.0、5.1-6.0四组HBsAb的阳性率分别为67.08%、61.85%、66.87%、64.54%,虽四组HBsAb阳性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X2=4.282,P >0.05,但在3.1-4.0岁HB-sAb阳性率下降5%后又重新增加;对四组儿童阳性者S/CO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后X2 =51.907,P <0.01,表明不同年龄组S/CO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入托或者3岁左右体检时应该检测乙肝五项,发现没有抗体的学龄前儿童应该按要求重新注射乙肝疫苗(三针),对于S/CO值小于10的阳性儿童应该加强免疫一次,以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作者:王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 采取2011年4月到2012年10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慢性胃炎患者60例标本回到学院的微生物检验室进行检验和研究,以胃黏膜活检标本检测结果为标准. 结果 2种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和敏感性均达到90%以上但特异性大大不如单项检测.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非侵入性特点、操作简单、标本易获取、对人体无害、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理想诊断方法
作者:代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采取措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预后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是不是院内死亡的标准将患者划分成生存组与死亡组,每一组有35例患者.运用回顾性分析法与统计学理论对两组患者确诊24小时内性别、年龄、体温、心率、血糖水平、舒张压、收缩压、氧合指数以及内源性病因等指标进行因子主成分的分析、单因素的检验以及多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生存组患者的年龄在(41.2±14)岁,死亡组患者的年龄在(48.5±17)岁.多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氧合指数、PH、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野数目等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据单因素检查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肺野数目、氧合指数、血糖水平、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临床致病因素与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加强日常监测,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同时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取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为了提高胸部外伤的准确率,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00例,采取CT扫描和X线平片检查后,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CT扫描检查骨折准确率为85.37%,肺损伤准确率为85.45%,气胸和血胸准确率为100%,X线平片检查骨折准确率为100%,肺损伤准确率为85.45%,气胸和血胸准确率为71.43%.结论 CT扫描与X线平片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可以互相代替,根据患者受伤部位、伤势和个人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方法检查,这样效果更佳.
作者:陈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穴位帖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部病人采用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用非手术治疗:针灸、理疗等常规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好转率为89.8%,对照组治愈好转率为77.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可改善颈椎病局部血液微循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玉凤;梁玉萍;许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急性阴囊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探讨,以提高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2008年11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急性阴囊疾病患者51例,笔者所在所有患者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急性阴囊疾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后诊断进行了对照分析,诊断及手术结果完全一致.本组51例中,急性睾丸炎10例,急性附睾炎19例,睾丸损伤15例,睾丸扭转7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阴囊疾病的首选无创性临床检查手段,对阴囊急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及时确诊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初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分娩的36例产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满意效果,且安全可行.
作者:韩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奥瑞姆自护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4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并采用奥瑞姆自护模式进行自理教育及健康宣教,后采用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经奥瑞姆自护模式干预后,142例患者治疗前后IPROS评分均存在差异性显著(P<0.01),在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工疗情况、讲究卫生及关心和兴趣等方面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及提高.结论 通过奥瑞姆自护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旭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的准备至关重要,从临床医生的申请单,到患者的准备,样本的采集和储存,以及运送到检验科在生化室内部的传递,检测仪器的校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试剂选择,这些过程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探析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的质量.
作者:许志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3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为治疗组,28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推注治疗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治疗组有效为32例,有效率为93.75%;静脉推注组有效28例,有效率78.57%(P<0.05).结论 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并经过护理观察.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出现不良反应少、作用迅速,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姚淑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内分泌科的应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方法 选择内分泌科2011年12月到2012年5月住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双手送管法穿刺.结果 观察组送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正确选择送管方法和送管时机是确保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静;胡志翠;宫艳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描述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工作环境现状.方法 该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NWI量表)对浙江省2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40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工作环境的现状.结果 护理工作环境在第5维度“医护合作关系”的得分高(3.089),其次是第2维度“高质量护理服务为基础”(3.040),得分低的是第4维度“人力和物力的充足性”(2.719).45%的医院护理工.作环境为“差”,35%的医院护理工作环境为“好”.结论 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工作环境总体处于一般.护士对医护合作关系方面较满意,护士参与医院事务,护理领导者的能力、领导力和对护士的支持,人力和资源的充足性三方面有待提高.
作者:陈竞萌;沈璐;戚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49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畸形血管巢和其引流静脉及供血动脉,共发现引流静脉56支,供血动脉63支,其中,单支动脉供血23例,多支动脉供血28例,有13例患者出现合并脑出血现象,8例患者出现出血后脑软化现象,6例患者出现合并供血动脉瘤.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进行无创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畸形血管巢、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等,为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了依据.
作者:温琳峰;贾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运用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分析临床的修复效果.方法 采用磁性附着体,对12例患者制作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结果 对患者进行随访,在12例患者中复查167颗,其中2颗残根松动,1颗修复体脱落,成功率98%.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对这一修复技术进行不断完善,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崔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后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内科进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针对观察组患者单纯采取西医治疗方式,安排患者每日进行1次静脉滴注,滴注氨茶碱注射液0.3g和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患者每日口服2次剂量为0.15g的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增加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量,治疗过程持续进行低流量氧气治疗以及雾化吸入处理.针对治疗组患者在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案.结果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90%,远远高于单纯采取西医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70%,两组之间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利用左氧氟沙星片、氨茶碱注射液的抗菌平喘作用来配合中药小青龙汤的标本兼治功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咳嗽、哮喘等症状,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临床价值高.
作者:宋小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7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胃镜下套扎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0,平均住院天数为(6±2.5)天,平均住院费用为6478.45元,对照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49,7%,平均住院天数为(13±4.5)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3859.48元.结论 通过采用药物联合胃镜下套扎术治疗,患者大大降低了再出血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灾难医学成为急诊医学研究的范畴[1].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年急诊量13万人次.自2011年1月至10月共救治各种突发公共事件14起,其中多一次救治32名群体伤患者.科室不断对突发公共事件教治流程进行优化,尤其在人力资源调配方法上进行了改革,以便为群体伤患者提供更快捷、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2011年5月19日12时大港青龙山某化工厂氯气泄漏至工人不同程度氯气中毒,接市120电话通知后,21名患者送至我院急诊科,经积极救治,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作者:王明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低血糖昏迷的原因,探讨有效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所有患者诱发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5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推注,同时给予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并密切监测血糖,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积极抢救和治疗后,49例(79.03%)昏迷患者5-58min意识清醒,13例(20.97%)血糖纠正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给予甘露醇和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后好转,其中,重度昏迷患者中有3例(23.08%)出现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等后遗症,1例(7.69%)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低血糖昏迷患者应及时分析病因,根据病因、诱因对症下药,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应加强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预防其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许俊峰;杜高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外科系统护士对POCD的认知程度及知识需求,以便更好的学习并正确开展其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9名外科系统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7.6%受调查护士对POCD的认知不合格,其中对POCD的核心知识——监测及处理不合格率分别是66.1%和62.4% 67.0%和84.4%的受调查护士希望深入学习POCD的诊断监测及处理,70.6%和81.7%希望通过学习班和专题讲座来深入学习POCD相关知识.结论 我院外科系统护士POCD相关知识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一线临床工作需求,建议在一线护理人员相关培训中增加POCD知识的内容,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更好地开展对POCD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
作者:赵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