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芳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病程长,饮食中限盐,进食少,以及应用利尿剂等因素,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临床上以低钾血症为多见,但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也为数不少,它不同程度地加重了病情,给患者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临床上,我们对此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连花;翟毕险;勾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低血糖昏迷的原因,探讨有效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所有患者诱发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5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推注,同时给予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并密切监测血糖,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积极抢救和治疗后,49例(79.03%)昏迷患者5-58min意识清醒,13例(20.97%)血糖纠正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给予甘露醇和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后好转,其中,重度昏迷患者中有3例(23.08%)出现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等后遗症,1例(7.69%)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低血糖昏迷患者应及时分析病因,根据病因、诱因对症下药,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应加强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预防其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许俊峰;杜高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围绕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做了2例论述,通过论速讨论颈椎病是临床多发病病人群,主要症状及治疗方法,通过治疗促进交感神经节周围无菌性炎症的消散吸收,改善颈椎周围组织的营养和血液供应,纠正交感神经紊乱所致的症状.
作者:刘忠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采用右美托咪定干预对于眼科手术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以及安全性.方法 把我院2010.1.3-2011.2.3收治的78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都采取布比卡因进行基础的球后神经阻滞,对照组用复合生理盐水,而试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镇静效果.结果 用药后十分钟、半小时及一小时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眼科手术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田生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电针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讨论其治疗机理.方法 将我院符合标准的膀胱过度活动症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通过比较日间及夜间排尿次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Ⅰ-P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评分)治疗效果比较,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日间及夜间排尿次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Ⅰ-P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评分)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对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症状显著疗效.
作者:屈颖伟;陈潇雨;屈淼林;赵润璞;于江琪;王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脾切除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资料.结果 我们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心理疏导,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和综合健康教育,认真进行术前预备,术后护理和观察记录,使患者能平稳度过脾切除术围手术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脾切除是治疗肝硬化脾亢或外伤性脾破裂的常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前后的各项护理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有力措施,有益于患者恢复.还要重视术后随访,警惕粘连性肠梗阻的出现.
作者:孙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应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对患有掌指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6例患有掌指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掌指骨骨折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对患有掌指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秦志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临床的有效护理对策,对照患者在不同的临床护理方式情况下的恢复状态.方法 把我院2010年到2012年老年收取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合并症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有效护理干预后,无论是食欲、疼病情况,还是对疾病认知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有效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肿瘤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活的78例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小儿外科急腹症具体治疗方案,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通过观测患者在治疗前后一至三周的疾病疗效,比较二组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结果 78例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有21例患者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通过手术后期治疗后痊愈.未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之后身体恢复良好.P <0.05.对比患者治疗三周之后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要好,二组治疗组疗效对比较为显著,P<0.05.结论 对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治疗前细致检查,根据检查记录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陈卫东;叶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宫腔镜下清宫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4.00%,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23%,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宫腔镜下清宫术患者,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19例经临床诊断为颅脑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择19例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强龙对本组MS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治疗疗效以及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18/19),且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采用甲强龙对其进行治疗后,疗效显著,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张月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也称颈椎屈曲/伸展损伤或加速/减速损伤,其定义为由后方或侧方撞击所致的颈部加速/减速机制所造成的骨或软组织损伤,由此所导致的其他临床表现则被称作挥鞭样损伤相关性疾患(whiplash-associated disorders,WAD)[1].虽然WAD的发生机制及佳治疗方案仍存在广泛争议,但近年来心理学因素在本病的发展与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2].既往大量研究表明创伤后患者情绪对于本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疼痛灾难化、恐惧、沮丧以及对恢复日常生活缺乏信心等消极情绪通常预示着预后较差并且很可能形成慢性颈部疼痛[3-4].本研究对本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急诊接诊的挥鞭样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对WAD患者进行教育和心理干预对于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笑宇;谭洪宇;王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阿托品中毒的原因和急救护理方法,为急救和护理阿托品中毒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阿托品中毒患者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造成阿托品中毒的原因,通过急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造成阿托品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大部份乡村医师对阿托品中毒中毒量了解不够,过分追求早期大剂量治疗、未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片面强调阿托品化.导致对疾病缺乏全面认识、在阿托品化后未能及时减量、不合理使用复能剂等;经过急救护理,10例患者中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0.0%,1例死亡,死亡率为10.0%.结论 造成阿托品中毒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在对阿托品中毒病人进行急救护理时要分析中毒原因,观察临床症状,采取有效急救护理措施.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间入选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2例),两组均给予局部取穴针灸疗法,平补平泻,10次为1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熏蒸疗法,1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临床疗效构成不同(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痊愈(35.3%)与显效(36.8%)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4.2%、32.3%);观察组总体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水平(85.5%),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可明显提高针灸效果与总体有效率,具备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顾利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佳护理模式.方法 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在出院时进行一个满意度的调查和健康知识以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在实施临床路径的前后,护士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住院天数也缩短了.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面,增加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士的综合能力,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在手术以后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刘书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药浸液治疗手足癣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2008年8月-2010年8月来我院接受手足癣治疗的40位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住患者是水泡型手足癣,5位患者为浸渍糜烂型手足癣.用白藓皮、藿香、黄精、黄柏、地肤子、蛇床子、苦参、白芷、米醋按照一定的量配置后,用醋浸泡一段时间后将滤液放置猪膀胱内,再将患者手足患处置于其中浸泡.结果 接受治疗的40位患者中,27位患者的手足癣痊愈,占总人数的68.5%;12位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占总人数的30%;1位患者病情没有变化,占人数的2.5%.总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5%.结论 中药浸液对手足癣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景云玲;黄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采取措施对噻托溴治疗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本组所研究的40例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需要采取常规性普通药物的治疗方法.而对于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性普通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药物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大通气量、峰值时的呼气流速以及呼吸室中空气下动脉的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结论 在新时期利用噻托溴铵药物治疗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疾病,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作者:刘志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讨论急诊时内科昏迷患者的抢救特点.方法 回顾2007年4月-2011年4月,我院急诊的内科昏迷患者共74例的病历,分析其病理特点,总结其有效的抢救措施.结果 在74例患者中,原发脑血管疾病引起者18例,原发心血管疾病引起者1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低血糖引起者6例,肝病脑昏迷者12例,肺病脑昏迷者7例,共同病理特点是昏迷,无意识,瞳孔改变,神经反射消失.经过抢救,急救后62例抢救成功,12例死亡.结论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血压和血糖平稳,并及时吸氧、输液等,并尽快掌握患者发病原因,对症进行抢救,是临床急诊对内科昏迷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佳;喻秋平;李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七氟醚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14例,年龄65-8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57),七氟醚复合麻醉组(观察组)和异丙酚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对两组间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麻醉诱导:舒芬太尼初始效应室靶浓度为0.25ng/ml,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2.0ug/ml,患者意识消失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观察组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0%-2.0%,对照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4ug/ml,两组均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15ng/ml,静脉输注罗库溴铵0.15mg.kg-1.h-1.两组均维持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不超过基础值的30%记录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各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罗库溴铵及诱导期异丙酚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缩短(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的腹部手术,但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有较高的安全性,麻醉时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麻醉恢复较快,更适于老年患者.
作者:陈艳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加强对临床护理风险因素的认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针对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应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风险防范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护理监控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及患者的积极配合等措施,防范护理风险发生.结果 对临床护理的风险因素正确认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使护理差错事故明显减少.结论 护理风险评估及有效干预能极大地避免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娟;任明臣;任明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