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翎;吕振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内分泌科的应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方法 选择内分泌科2011年12月到2012年5月住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双手送管法穿刺.结果 观察组送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正确选择送管方法和送管时机是确保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静;胡志翠;宫艳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养阴活胃合剂对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5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养阴活胃的中药合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胃复春片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中医临床症状的分级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分级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疗效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活胃合剂对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洪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分娩的36例产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满意效果,且安全可行.
作者:韩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早产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各器官发育都不成熟,尤其是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极易发生呼吸暂停,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由于早产儿脆弱的免疫系统,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护理非常重要,是机械通气成功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我科收治需要机械通气早产儿21例,男12例,女9例,其中肺透明膜病1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6例,肺炎3例,年龄1-28天,体重1000g-2000g.
作者:唐洪涛;刘旭静;宋凌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3月接收住院的颅脑损伤患者984例,其中并发外伤性脑梗塞患者45例,按入院先后次序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每日两次,14天为一疗程,分别计算入院后第14天,第28天ADL及ESS评分,疗效判定采用ESS的增分率来判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4d、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判定: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建华;张春阳;张安龙;苏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分析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以提高本病的影像学诊断率.方法 对25例不同时期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痛风性关节炎早期患者X线表现为关节旁软组织肿胀,无骨质破坏,11例中期患者关节旁软组织肿胀加重,并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伴有轻度的关节退行性病变,6例晚期患者关节旁软组高度肿胀,骨质破坏严重,呈蜂窝状,伴有病理性骨折、关节脱位或强直.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的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盐沉积所致,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很大,X线检查可以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提供确切依据,患者可以尽早的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马来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采取临床治疗,然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60例患儿经过治疗之后,其中五天便恢复体温正常的为50例(83.33%),七天恢复正常的为2例(3.33%),十天恢复正常的为6例(20.00%),剩余2例(3.333%)由于病情较重,在十天之后才恢复正常体温;60例患儿中的55例在出院时对胸片进行检查,病灶完全吸收,13例恢复正常体温,病情好转并出院.全部患儿在出院之后1-10周进行复查,显示病灶完全吸收,患儿住院时间为6-21天,平均为(5.6±6.3)天.结论 针对惠儿具体病情采取合适的方法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的预后,比如说小儿肺炎性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同时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可以结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进行治疗.
作者:王敏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妇待产过程中体位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4例产妇分为观察组64例,给予体位护理,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5,P<0.05).结论 在产妇待产过程中给予体位护理,可以减少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有利于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运用凝血酶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良好.方法 对2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积极补充血容量,口服凝血酶联合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对症止血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并指导出院后治疗.结果 2例反复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出血控制,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 口服凝血酶联合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对症止血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良好,方法简便,适用基层卫生系统.
作者:周贺朋;周语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皖呼吸内科病房的24名护士,将24例护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12名护士中,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的有9例,一般满意的有2例,不满意的有1例,满意度为91.7%,对照组12名护士中,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的有5例,一般满意的有4例,不满意的有3例,满意度为75%.结论 通过对呼吸内科病房护士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贾宝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7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1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传统张力缝合修补手术治疗,治疗组的患者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宝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我院45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接收的45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对45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半年至3年,治愈43例,肿瘤复发为2例,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CT、MRI检查对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做出诊断.经过手术治疗后可治愈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
作者:李俊;许晓明;冯乐;袁忠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取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为了提高胸部外伤的准确率,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00例,采取CT扫描和X线平片检查后,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CT扫描检查骨折准确率为85.37%,肺损伤准确率为85.45%,气胸和血胸准确率为100%,X线平片检查骨折准确率为100%,肺损伤准确率为85.45%,气胸和血胸准确率为71.43%.结论 CT扫描与X线平片在胸部外伤的诊断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可以互相代替,根据患者受伤部位、伤势和个人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方法检查,这样效果更佳.
作者:陈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键指标法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确定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年资系数、岗位系数、专业素质等指标作为关键指标,同时赋予这些指标不同的权重,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这些指标进行评分估计.结果 通过实行关键指标法,临床上的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实行关键指标法之前的情况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关键指标法的实施可以有效保证护理绩效考核方案的公正性及客观性,而且操作起来较为简单,对于促进护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印忠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的护理作用和影响.方法 于我科住院分娩的且无产科并发症的孕产妇3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助产士组(助产组).助产组由助产士对孕妇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婴儿护、产时降低疼痛技巧等产期知识,并按自主、自愿原则,由孕妇选定助产士.对于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孕期不配备助产人员,且在分娩过程中也不定助产士.对2组孕妇的分娩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分娩率:助产组为92%,常规对照组为69%;与对照组相比,助产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等均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 助产士在孕妇孕期产时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地保证自然分娩率,大程度地保证母婴健康,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作者:杨忠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来的研究表明,由于电脑电视的普及、汽车的增多,生活工作姿势的不正确或者外伤等原因[1],急慢性腰腿疼痛已是门诊住院患者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为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在治疗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护理的重要性[2],故我科结合实际情况,在门诊住院患者中实行如下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具有显著的疗效,一般要求卧于加薄垫的木板或硬板床上,床面一定要平整而硬实,仰头时头不可垫得过高,在腰下(从肋缘至骨盆)垫一薄枕使腰部软组织和脊柱肌群得到松弛和完全休息,俯卧时防止背部过度后伸.在急性期,可采取俯卧、屈膝的保护性体位,每日数次,每次30-40分钟,可有效止痛.良好的睡卧姿势配合其他综合治疗,可达到佳疗效.但休息和活动是护理腰腿部疼痛患者的两个方面、应动静结合,防止肌肉无力和失用性萎缩.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使用国产封堵器对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回顾和分析2009 年3月-2012年7月16例实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室间隔的缺损有5例,房间隔的缺损有8例,动脉管不封闭有3例,使用经胸的超声心动图进行术前的筛选、术中的监测和术后的随访.结果 总成功率是94%,1例室间隔的缺损失败,术后随访10个月-4年,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导管介入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很高,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率都很低.国产的封堵器价格非常低廉,生物的相容性非常好、安全性很高、封堵的效果很好.
作者:曾显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灾难医学成为急诊医学研究的范畴[1].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年急诊量13万人次.自2011年1月至10月共救治各种突发公共事件14起,其中多一次救治32名群体伤患者.科室不断对突发公共事件教治流程进行优化,尤其在人力资源调配方法上进行了改革,以便为群体伤患者提供更快捷、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2011年5月19日12时大港青龙山某化工厂氯气泄漏至工人不同程度氯气中毒,接市120电话通知后,21名患者送至我院急诊科,经积极救治,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作者:王明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针灸理疗结合康复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58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综合组患者经针灸理疗后配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93.1%明显优于对照组79.3%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理疗和康复护理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相较单纯针灸疗法更为显著.
作者:马巧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观察,说明护患技巧性沟通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 将胸外科手术病人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护患技巧性沟通干预组(干预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病例在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手术前、中、后分别采用护患沟通技巧优质护理,与胸外科常规护理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1周内呼吸功能恢复率、伤口愈合时间,干预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术后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胸外科围手术期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可增进护患和谐,为手术顺利创造良好条件,能够促进胸外科手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田菁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