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杨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迅速有效的给药方法.静脉留置针能高效率地保持静脉通畅,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液体外渗,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小儿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不易穿破血管,且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一次性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和护理要点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5月我院就诊的300例患儿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其中男176例,女124例,年龄小1天,大6岁.病因有早产儿、腹泻、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小儿肺炎、过敏性紫癜等.穿刺部位为手背、足背静脉以及前额、耳后静脉等处.留置时间为3-7天.
作者:徐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现状,为促进ICU护理人员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工作相关疾病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2所三甲医院的125名ICU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结果 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总患病率为6.98%;神经衰弱综合症、慢性咽炎、腰椎颈病、胃溃疡、慢性鼻炎、抑郁症、腕管综合症、听神经受损、肺炎、哮喘等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排在前十位;职称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越高(P<0.05).30岁以上的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高于30岁及以下护士(P<0.05).结论 ICU护士常见的工作相关疾病主要是神经衰弱综合症、慢性咽炎、腰椎颈病、胃溃疡、慢性鼻炎等,职称越高、工作年限越长、年龄越大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越高.
作者:罗德连;罗彬;罗露;刘利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与核冠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72例牙体缺损患者,对其实施光固化复合树脂做桩核后核冠修复,对其进行1-2年的观察,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 有68例患者获得成功,成功率是94.4%,有4例患者修复失败.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与核冠修复牙体缺损临床效果较好,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方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分娩的36例产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满意效果,且安全可行.
作者:韩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5月到2012年08月收治的1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给予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中结石的残留率为20%,总优良率是80%,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7.5%,主要的并发症时伤口感染、胆道出血、胆瘘和腹腔感染等.结论 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法,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合理的治疗方法,肝叶段切除手术能够减少结石复发率和残留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龙君;郭文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窗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来我科住院治疗的10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他们随机方法分为时间窗组(<24h)和对照组(>24h),其中,时间窗组50例,对照组52例,同时进行肢体和语言功能锻炼,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时间窗组的50位患者中,有14位基本痊愈,19位患者病情显著进步,9位患者病情进步,治疗有效率达84%.对照组的52位患者中,有8位患者基本痊愈,16位患者病情显著进步,15位患者的病情进步,治疗有效率为75%.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治愈效果,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所承受痛苦.
作者:李德兵;章燕;隽红燕;殷永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针对恙虫病患者出现并发急性的呼吸衰竭进行ICU护理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患恙虫病出现并发急性的呼吸衰竭2例患者实施ICU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护理和对症护理的措施.结果 患者经过机械通气5小时后,病情得到稳定,可以撤离呼吸机,顺利的拔除气管插管,病人进入恢复期,经过治愈后出院.结论 及早的进行确诊和有效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陆凤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低血糖昏迷的原因,探讨有效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所有患者诱发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5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推注,同时给予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并密切监测血糖,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积极抢救和治疗后,49例(79.03%)昏迷患者5-58min意识清醒,13例(20.97%)血糖纠正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给予甘露醇和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后好转,其中,重度昏迷患者中有3例(23.08%)出现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等后遗症,1例(7.69%)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低血糖昏迷患者应及时分析病因,根据病因、诱因对症下药,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应加强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预防其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许俊峰;杜高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在临床护理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之间接收诊治的8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患者参与舒适护理的分为研究组,参与常规护理的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舒适护理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大下降,患者住院时间较经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较短,患者及其家属对舒适护理满意率高达98.1%(51/52).结论 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明显减少,临床上有很强的适用性.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采取措施对噻托溴治疗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本组所研究的40例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需要采取常规性普通药物的治疗方法.而对于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性普通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药物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大通气量、峰值时的呼气流速以及呼吸室中空气下动脉的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结论 在新时期利用噻托溴铵药物治疗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疾病,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作者:刘志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简单分析普外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方法 将我院经过培训的护理工作者30例当做观察组与未经过训练的护理工作者3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出现不良护理行为的人数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对照组的评价要明显低于观察组,二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普外科的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实施有效的培训可以减少护理行为的失误现象,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虢英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总结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实施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例TIA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脑血管介入灌注疗法.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 利用脑血管介入灌注疗法治疗TIA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考虑应用.
作者:李夏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由于中医院校与西医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西医学教学受到内容过多和学时有限以及学生学习目标、兴趣乃至学科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介绍两种学科的差别和各自的优势特点,改变学生认知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内驱力;重点突出西医学迅猛的发展与创新,提纲挈领地介绍西医诊断治疗技术,加强形象思维训练,注重功能模拟、直观教学以及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并在实践中理解西医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瑞红;刘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是与患者建立、保持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解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取得患者的合作.心理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积极、恰当的心理护理,对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情绪,使之配合治疗,都有良好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对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
作者:王明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内科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的方式,口服550mg/次的替比夫定,2次/d,治疗组患在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规定5周为一个行程.结果 治疗组在显效和有效标准上的人数均大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治疗组(74%)远高于对照组(64%),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随着疗程的增加HBV、DNA的阴转率均大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发生各项不良反应的概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我院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疗效明显,HBV、DNA的阴转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极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傅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观察消糜阴道泡腾片与甲硝唑片联合使用对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本着自愿原则随机抽出14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命名为Ⅰ组和Ⅱ组,Ⅰ组分有67例,Ⅱ组分有81例.Ⅰ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每晚在阴道内放甲硝唑片两片,Ⅱ组患者在Ⅰ组的基础上每晚在阴道内放消糜阴道泡腾片一片.两组间皆两周为一个疗程,并在停止使用药物的2周-4周内进行随访,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一个疗程后,从两组的随访检查分析发现,Ⅱ组在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方面均明显高于Ⅰ组,且两组比较间的差异在P<0.05的条件下具有显著性.结论 消糜阴道泡腾片与甲硝唑片联合使用,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以改变阴道内环境,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国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和产科医疗水平的提高,围生期母儿死亡率和病残儿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死胎发生率仍无明显下降,我国围生儿死亡病例中,死胎仍居首位.死胎指妊娠20周后的胎儿在宫内死亡,不包括死产.本文收集了2009年我院30例妊娠晚期(即28周后)死胎病例,对引起死胎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围产期保健中值得注意和必须加强监测的内容,目的在于减少并预防妊娠晚期宫内死胎的发生.
作者:陈小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2种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以致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我院(2007-2011年)58例经急诊救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阿托品静脉持续微泵入(10mg/h),对照组给予间断静脉注射阿托品,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治愈率高,死亡率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托品持续静脉泵入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用药量精准且速度一致,能使患者迅速达到阿托品化,避免出现阿托品中毒现象,使患者尽快脱离生命危险,直至痊愈出院,故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许韶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有机磷口服中毒救治的首要措施是正确的洗胃.口服中毒均应洗胃,并注意选择正确的溶液,水温,胃管,洗胃时患者的姿势与插管方法.本文重点论述了电动洗胃机的操作与注意事项,洗胃过程中有机磷污染,窒息与呼吸心跳骤停,胃穿孔,水肿等危重病情的护理与抢救
作者:顾书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截取部分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这些药物的药物机理的分析,阐述这些药在实际治疗工程中的作用,注意这些药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更好的为病患者服务,同时掌握这些药的运行机理可以使医务工作者更好的应用药物.
作者:买丽克扎提·阿不都克力木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