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王海新;刘政帅;崔宪强

关键词:股骨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老年, 解剖型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方法.方法 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半年-两年,按哈瑞斯评分来评定髋关节功能恢复.结果 15名病人为优,13名为良,2名为可,优良率能达到93.3%.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口复位LCP内固定疗法,临床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1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后,其血压均出现下降,并且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延续性护理后其生存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并且其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的平稳,并且对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作者:苗春艳;于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探讨X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X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26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比较观察X线平片、CT及MRI在RA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分别对病患左、右腕行CT与MRI冠状面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26例RA患者共计52个腕关节,但X线、CT及MRI三种不同方式的检出结果及检出率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RA患者行早期腕关节病变检查时,行MRI与CT检查效果明显要优于X线检查,若对于传统X线检查所示不足为诊断RA患者提供证据时,可进一步行CT或者MRI检查.

    作者:商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及培训与考核方法

    目的 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流程,真正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技能操作,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方法 制定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强化培训与有效的考核相结合.结果 规范的护理操作确实起到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安全的作用.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现场突发公共事件院前处置程序探讨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经常可以遇到10人以上甚至多达数十人的大型群体伤害事件,但是由于急救资源的不足,或者事故现场混乱,报告的不明确,往往到达现场的就只有一辆救护车,由医护驾组成的医疗小组就承担起临时的医疗救援指挥任务,在面对及其混乱的灾难现场和众多的伤员,做到有条不紊的部署和救治,就成了群体灾难事件医疗救援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个人从事院前急救工作多年的经验,就现场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方法评述如下.

    作者:刘浩;杨芳;李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7例带环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研究带环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带环异位妊娠患者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发生的时间、部位及发生率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47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输卵管妊娠41例;卵巢妊娠4例;宫角妊娠2例.早期诊断21例;其余开腹探查后确诊.保守治疗15例;输卵管的切开取胚术6例;开腹手术26例.47例患者均治疗出院.结论 早期给予带环异位妊娠患者明确诊断,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可有效降低死亡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早期预防,能够有效控制异位妊娠的病发率.

    作者:何翠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乳腺癌手术后疼痛及不舒适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后疼痛及不舒适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所产生的不舒适因素进行分析,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乳腺癌手术后疼痛及不舒适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后,疼痛明显较前减轻,增进患者的术后舒适度.结论 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伴有各种不舒适的因子,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临床缓解和降低疼痛的主要手段,在治疗期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以佳的状态接受治疗.

    作者:许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液微量蛋白并与正常组的值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液微量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组的值,并且糖尿病病史越长,值越高.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是测定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较为敏感的指标,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12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单独使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二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加强研究、广泛推广.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肝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为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份至2012年8月份收治的16例肝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观察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腹膜透析管良好放置,平均手术用时为48分钟.在精心护理下,无一例出现显著并发症,术后十天内患者全部出院,收到了积极的预后效果.结论 针对肝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时,提供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晓雪;冯鑫宝;于瀛瀛;郗雅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2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和探讨12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2012年间的12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仔细的观察与分析,而且除了给予患者一般的护理以外,还要对患者采取特殊护理方法辅助治疗,如胃镜操作护理、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护理等,并要给予患者健康指导、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用药护理等,强化患者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经过有效治疗,加以护理辅助治疗后,显效80例,比例为66.7%;有效32例,比例26.7%;无效8例,6.7%.结论 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专业熟练的临床护理,可以大大提升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而且加以心理辅导和特殊护理,保证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防止再出血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作者:侯社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慢性胃炎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慢性胃炎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主要通过健脾和中、降逆和胃、疏肝泄热、调气和胃、活血化瘀等治疗手段进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方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糖代谢紊乱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窒息对新生儿末梢血糖的影响,并动态监测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方法 对76例窒息新生儿血糖在生后1h内进行测定,并与7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评价窒息对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 生后1h窒息组血糖紊乱的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增高(χ2=15.134,P<0.05),窒息组新生儿血糖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增高(5.09±3.35mmol/LVS3.82±1.31mmol/L,t=2.964.P<0.05);重度窒息组发生血糖紊乱的比例高于轻度窒息组(χ2=8.525,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糖水平相对于轻度窒息组显著增高(6.15±4.33mmol/LVS4.37±2.24mmol/L,t=-2.343,P<0.05).经过干预,绝大部分窒息新生儿血糖紊乱可在24h内得以纠正.结论 窒息可加重新生儿血糖紊乱,必须加强窒息新生儿血糖的早期监测并给子合理干预,使之尽快恢复正常,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作者:常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8例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为供应视盘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睫状后血管的小分支发生缺血,致使视盘发生局部的梗塞.[1]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的无痛性视力减退,视盘水肿,视野缺损(常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暗点,与视盘的改变部位相对应).发病后1-2个月内即可发展为视神经萎缩,留有永久性视力损害,是引起中老年人视力障碍较为常见的眼病之一.我院采用丹红注射液和糖皮质激素治疗AION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晔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食管癌术后并发症

    目的 通过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以指导围手术期处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我科2005--2012年间317例食管癌手术的回顾性分析,统计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17例患者死亡率0.95%(3/371),并发症发生74例/次,其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心律失常、吻合口瘘以及吻合口狭窄、返酸、乳糜胸等.

    作者:常海鹏;朱元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有关基础护理中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方法探究

    护理工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医院基础护理现状,对做好基础护理中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方法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郝莉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反应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的心理反应情况以及针对特殊心理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妇科进行了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分别在患者术后的第一天以及第五天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探究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以及心理特征[1].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护理的质量.结论 对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轶蓉;李春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91例患有牙列间隙的临床确诊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6例,采用正畸治疗行口腔修复;对照组45例,采用局部义齿法行口腔修复.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人数及病患满意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患有口腔疾病需要行口腔修复的患者而言,临床采用正畸治疗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大化远离不良反应,并且病患治疗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宝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泌尿系统疾病所致早期肾损害的尿液改变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疾病所致早期肾损害尿液改变特征.方法 选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早期肾损害患者52例(研究组),另选5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随机取两组尿液,进行尿液成分常规检查及尿沉渣检查,通过对比分析患者尿液变化特点.结果 发生肾损害的患者NAG/Cr阳性率及ALB/Cr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且尿蛋白为阳性的肾损害患者NAG/Cr阳性率及ALB/Cr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蛋白呈阴性的患者(P<0.05).发生肾损伤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尿液沉渣镜检发现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HPF含量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以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病各指标水平上升为明显,且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呈阳性时上述指标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 泌尿系统疾病引发肾损伤后尿液NAG/Cr阳性率及ALB/Cr阳性率、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HPF含量均有上升现象,可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

    作者:林逾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心血管病房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我院心血管病房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后的影响,进而针对优质护理给予评分,证明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心血管病房实施科学完善的护理制度,通过整理护理管理体系,增强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水平等.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实验后,我院护理服务质量、护士的整体素质均有提高,患者的病情更加有效的恢复.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心血管病房得到了许多患者的支持,恢复时间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晏继红;邹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0例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目的 治疗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分析.方法 本院从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然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王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