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目的 了解曲靖市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抗HBV免疫状态.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检者乙型肝炎两对半,分别统计年龄、性别、乙型肝炎两对半的不同模式.结果 1443名受检者中,HBsAg阳性率为2.84%,男性和女性HBsAg阳性率分别为3.05%和2.84%,男性与女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抗-HBs总阳性率76.23%,其中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成功率67.22%,HBV自然感染率,即抗-HBs、抗-HBe、抗-HBc三项阳性或两项阳性率9.01%,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乙型肝炎两对半全阴率为19.68%.结论 受检人群中HBV现症感染率较低,抗-HBs总阳性率较高,HBV自然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樊克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口咽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位置较隐蔽,发现时已病程长,恶性程度高,多有淋巴结转移,主张给予手术为主,辅助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本文对口咽癌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进展做一些综述.
作者:梁一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胸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F)组30例;安慰剂(C)组30例.分别于术毕前2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和生理盐水2ml.观察术后躁动程度,并记录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F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以明显减少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减少术后芬太尼的使用.
作者:黄建忠;陆志伟;叶秀红;林玉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工作是在新一轮医改的情况下开展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安排,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不仅有助于完善和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深入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卫生信息系统的整体进展、加快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1].
作者:陈东伟;陈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护理脑出血病患时临床护理途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到2009年3月接纳病治疗的150例患有脑出血的病患护理、观察,并将这150病患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实验组的病患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而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护理.对这两组病患的发病率、住院时间、满意指数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组病患的发病率、住院时间、满意指数等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既可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又可以促进医护人员病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作者:沈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3年3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30例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率和死亡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高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急性腹痛临床特征,提升急性腹痛急症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间我科诊室收治的102例急性腹痛患者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诊治102例急性腹痛患者中,急性胃肠炎所致的腹痛病例数多,为27例(26.39%),消化性溃疡以及泌尿系结石病例数位居二、三,分别是20例(24.51%)、10例(9.8%).急性阑尾炎、胆道系统疾病病例数17例(16.66%).所有患者均确诊,得到有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腹痛急症的确诊应在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以及个人体征等基础上,结合系列辅助检查和实验检查,给予准确确诊,及时对应治疗.
作者:高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690例的临床资料,按1:1病例对照配对原则,选取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避孕方式、盆腔器官及阴道炎症、分娩方式、性伴侣情况、分娩次数、电脑使用情况、人工流产情况、初次性生活年龄、阴道冲洗、化纤内裤和长期坐姿14个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终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按危险性大小排列依次为:盆腔器官及阴道炎症、多性伴侣、阴道冲洗和低龄初次性生活.盆腔器官及阴道炎症、多性伴侣、人工流产和低龄初次性生活的危险性是非以上人群者的19.6倍、10.7倍、8.9倍和7.8倍.结论 盆腔器官及阴道炎症、多性伴侣、阴道冲洗和低龄初次性生活是宫颈糜烂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毛磊;周永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来我院就诊和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310份,使用酶联免吸附妇分析法(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分别对样本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进行检测,收集记录结果,分析比较运用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结果 310份患者血清样本经ELISA、CLIA检测HBV-M后比较其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之间无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CLIA两种方法检测HBV-M后,检测结果高度一致,但是与ELISA相比,CLIA的检测结果结果稳定性更强,检测方法更准确、灵敏.
作者:聂慧华;蒋荣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优化母乳喂养.方法 把2012年后两个月的167例足月孕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调2012年9、10两个月的15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从入院开始规律、系统的进行宣教;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及指导.以24小时、72小时母乳喂养的情况对宣教工作的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两组24小时内的母乳喂养情况差别不明显;研究组72小时的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孕产妇住院期间针对母乳喂养知识行规律、系统的健康教育工作,是优化母乳喂养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作者:吴娴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医疗法规逐渐完善,但医患纠纷在一些医院却愈演愈烈.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常规检查,在日常医疗活动中越来越重要,检查的范围越来越广,检查的人群越来越多,由于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间短,缺乏有效的沟通,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愈加频繁.在超声检查整个过程中,超声科护士几乎都参与其中,回顾分析我院多年来的护患纠纷,与医患纠纷相比,护士与患者的纠纷发生率更高.
作者:王颖;李华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第一产程异常胎心监护图形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本院产科病房收住的足月产妇112例,所有产妇均为胎头位,将所有患者分组,其中实验组为FHR异常图像者,对照组为FHR正常图像者,比较两组患者妊娠并发症及分娩状况.结果 实验组羊水过少(5.35%)、脐带缠绕(23.21%)、羊水污染(8.92%)、新生儿窒息(7.14%)、新生儿转入ICU(8.92%)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30.3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使用缩宫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讨论 第一产程异常胎心监护图的形成和新生儿窒息、羊水减少等因素密切关联,第一产程中应用缩宫素不对胎儿窘迫造成影响和负荷,第一产程中合理规范的使用缩宫素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许飞雪;样爱宏;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为21.5d,短5d,长65d,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 合理的护理措施也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和抢救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百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6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6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用药及病情观察等有效的护理措施,68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结论 加强观察、严密施护是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治愈的关键,对促进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恢复及减少小儿哮喘发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郑秀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及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也更注重自身的身体保健.患者要主动参与病情的治疗护理,首先应当掌握相应的保健及防治疾病知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医院应将健康教育纳入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尤其是肝炎患者,更应该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以使患者能快速进入角色,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能力.
作者:陈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胃镜检查是一项为直观的检查,能为食管、胃部肿瘤病人留取标本,直接定性,被溢为是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近年来已引起多数患者的重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病理支持,因此电子胃镜胃检查的护理也很重要,胃镜检查分为普通电子胃镜检查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
作者:唐红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加强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效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 本院从2010年起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度和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22张,对两年度抗菌药物处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度调查的1022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234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为22.90%;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后,2010年度调查的1022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56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为5.48%.2010年度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较2009年度显著降低,(χ2=34.1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本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
作者:王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慢性病管理项目中,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本院自2009年至今年10月份,建立了家庭病床86例.其中筛选出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23例.本院根据这一情况,为预防压疮的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护理人员对家庭成员进行专项护理指导,取到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如下:1 资料脑卒中患者23例,全部为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家人24小时陪护.其中男9例,女14例;大年龄76岁,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病因为脑出血者13例,脑梗死者10例,脑出血行手术病例6例.
作者:孔芬;孔庆晨;孔彦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评价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8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40例,均采用常规健康护理,此外观察组额外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2周后,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作用,进而确定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是否有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与干预前差异明显,P<0.05;患者社会活动与心理状态干预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进入21世纪,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广泛应用,使人群中血清麻疹抗体水平滴度明显提高,有效地抑制了麻疹病毒的感染.为了更有效地防控麻疹,现就近年来麻疹抗体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刘庆航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