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

胡家美

关键词:静脉化疗, 安全用药,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肿瘤患者,行外周静脉置管,加强安全用药护理,并进行分析.结果 30例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9例,占30%,其中静脉炎3例,占10%.结论 加强外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2010年9月27日11时,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梁园镇护城卫生院电话报告:称肥东县梁园镇某中学30多名学生,在学校食堂吃完早餐后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在该院就诊.接到报告后,肥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遣应急调查小组,与县卫生监督所相关人员一道及时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该中学为初级中学,设七至九年级三个年级,共有9个班480名在校学生,其中住校生184人,教职工30人.发生中毒的是该中学学生,共有39名学生发病,其中,男性10人,女性13人.

    作者:龚文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护理工作中的思想工作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严格管理护理工作,因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作者:代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前,我们国家的结肠炎患病率逐年增加,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尽快地找到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办法.我们现代的医学技术还不能够完全地治愈这种疾病,但是通过对西药的临床分析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就西药治疗溃疡结肠炎的临床分析进行讨论.

    作者:李小鹏;董海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与前提,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的关注,许多科研人员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好的快速检测方法不断出现,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相关方法的新进展.

    作者:刘蓉;邹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5例甲亢危象前期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 总结甲亢危象前期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选择近5年住院的甲亢危象前期病例35例,分析其治疗方法与疗效观察护理.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及护理后,35例病人有34例恢复,1例死亡,治疗成功率为97.14%.结论 甲亢危象前期的病情变化仍然是可逆的,如能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其成功率是相当高的.

    作者:白淑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507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且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根据1984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1].由于本病顽固难治,迁延反复,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也影响着其生活和工作.迄今为止,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但其发病与遗传、感染、免疫、内分泌、神经精神因素紧密相关.已有不少学者研究证实银屑病的发生、加重、缓解与患者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密切关系,焦虑、抑郁心态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对银屑病发病、皮损加重及复发具有重要影响[2-3].因此,重视银屑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就诊于我院并门诊确诊为银屑病的507例16岁以上的患者进行了调查,以探讨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张志创;李丽;张亚芹;王晓磊;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为脑梗塞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4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其中治疗组12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照组1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2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120例患者中,痊愈65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120例患者中,痊愈34例,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29,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实现了中西医治疗优势的互补,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西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近年开展的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其以美容微创为特点,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段.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术前充分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是提高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丽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优质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好转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化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缩短患者咳嗽好转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胡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知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知识管理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讨论知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有效的知识管理途径(方法).结果 知识管理作为资源将逐步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制胜法宝.

    作者:汪继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病的社区干预状况——以高血压的社区干预为例

    通过对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对患者的认知、心理行为、血压监测等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运动方式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

    作者:倪小婷;陈娟;王琳;陶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皮肝穿门静脉胃冠状静脉栓塞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失败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失败后,经皮肝穿门静脉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出血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治疗后,仍有呕血或黑便,伴血压进行性下降,经皮肝穿门静脉,导管超选胃冠状静脉,用弹簧圈加聚桂醇栓塞.结果 11例患者栓塞后胃冠状静脉闭塞,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结论 经皮肝穿门静脉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对内镜治疗失败补救疗效确切.

    作者:宋瑞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 在观察组中,死亡2例,死亡于再次出血,病死率为6.67%,发生症状性CVS1例,发生率3.33%.在对照组中,死亡7例,4例死于出血后脑疝,3例于死于再次出血,病死率为23.33%,有症状性CVS者9例,发生率30.00%.两组患者病死率及症状性CV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使用尼莫地平可预防CVS.

    作者:刘永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前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采用何种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降低泌尿外科手术后的护理风险,以及如何应对风险加强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泌尿科室的16名护理人员,分析比较护理预防措施在实施前及实施后护理服务工作诱发的风险系数、护理服务导致的安全隐患以及致使安全风险的各项不同诱因.结果 在护理部门抽查的130次护理工作导致风险状况的风险平均系数值为(0.09±0.01),防范措施实施前的风险系数值为(0.75±0.19),实施后抽查的95台手术中诱发风险系数值为(0.08±0.02),实施前为(0.57±0.29),可见实施前的风险显著高于实施后,两者风险系数高低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工作主要存在的风险诱因是专业的护理知识与技术、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以及护理的工作强度等,实施一定的有效性预防措施能够减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医生和护士之间的矛盾冲突.

    作者:丁田;产士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眼部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眼部带状疹疱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6例眼部带状疹疱患者,给予抗病毒、抗炎、抗感染,神经营养及并发症防治等治疗措施,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有效分析.结果 56例患者经过7至10d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治疗1个月后,均得到治愈,部分病人皮肤存在轻微瘢痕和色素沉着,治疗有效率为95.23%,随访3至6个月,未发现任何复发现象.结论 给予眼部带状疹疱患者抗病毒、并发症防治、抗炎,抗感染及神经营养等治疗措施,可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邓明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应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护理现状

    静脉留置针可有效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不仅可保护患者的静脉,还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神经外科患者多存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且病情变化较快,常需要快速静滴甘露醇以及降低颅内压,应用静脉留置针注射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但需加强输注护理.本文就神经外科中应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护理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越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1 病例资料1.1 案侧过程患者xxx,女性,37岁,于2013年5月26日因淋巴结结核收人我科治疗,患者商热,呈弛张热热型,于2013年6月1日凌晨4点患者在输完脂肪乳后主诉留量针穿刺部位疼痛,护士去床边观察局部皮肤无异常,回血畅,于是告知患者所输液体含氯化钾,一般患者输含氯化钾补液时会感觉局部疼痛,直到早晨八点护士床边交班时发现患者留置针部位有条索状的红线,触诊皮肤局部发硬,发热,为输液性静脉炎,值班护士立即拔出浅静脉留置针,局部皮肤于硫酸镁湿敷,有边敷料覆盖,汇报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2013年6月6日,患者静脉炎好转,局部无疼痛,发热现象.1.2分析值班护士在患者主诉局部疼痛时,没及时发现异常,护士只考虑患者病情不稳定,应该保留静脉通道,忽视了患者局部皮肤的观察,该事件为一例不良事件.

    作者:杨娟;潘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与感染等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我国感染率很高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认为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近年来研究发现,Hp感染与Ⅱ甲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根除Hp感染可提高ITP疗效,现就此做以下综述.

    作者:张自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共28例,搜集其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8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临床的积极治疗与有效护理,所有患儿均安全出院,无临床并发症.结论 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是痊愈的关键,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情绪改变,可以明显减少患儿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小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现代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应用

    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关乎医院竞争力的提高,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医院管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不仅导致一些优秀的护理工作人员流失,也导致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本质的提升,为了更好的发展护理工作,医院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起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护理管理人员也要将人性化管理方案运行到实际的工作中,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我国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人性化管理在现代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吴梅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