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美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照CCMD-3诊断标准选择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口服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此基础上联合氯氮平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采用简易精神分裂症评定量表(BPRS),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反应,血常规,心电图,血生化检查.结果 BPRS减分值比较显示,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22%,但两组治疗BPRS表减分2周末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6周末(P<0.05)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均轻微,治疗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较单用阿立哌唑治疗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作者:汤丽芳;陈淑玲;赵志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以此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干休所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均有所降低,血压控制在(130-138)mmHg/(86-89)mm-Hg.治疗过程中有65例患者需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治疗.结论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情况,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联合用药,保护靶器管,降低血压波动,从而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与其它疾病合并,降低致死率,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作者:汪洪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我院4个月两万多张门诊中药处方进行数据分析.方法 分别纵向分析3、6、9、12月份门诊中药处方,得到相关结论,然后再分析这四个月各自用药特点.结果 得出我院四季不同的用药情况.结论 为药师审方和中药采购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王玉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神经分裂患者康复进行影响.方法 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精神内科收治患者53例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干预组26例,对照组27例,比较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综合评分.结果 通过临床路径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绪变化、患者依从性、住院时间等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理的健康路径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是保证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点.
作者:胡吉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改善工作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以人为本理念进行护理,针对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并且对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进行结果分析、评估以及总结.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两年工作效果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使得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趋向于人性化管理,真正地做到动之以情,并且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奖惩机制等制度的实施,有效保证了妇产科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协调性,不仅提高妇产科工作的顺利、高效、稳定,而且增强护理人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作者:杨春英;邓云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理念的更新和医学模式的改革,社会和医院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疾病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测定以及如何提高、改善其生活质量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生活质量的测量和评价在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对各种治疗方式、疾病的影响方式等进行评价.本文综述了慢性皮肤病患者的研究现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
作者:尹美丽;韩丽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主要论证音乐治疗在应用于养老护工身心健康方面能起到缓解其心理压力、工作压力的作用,通过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两种方法,总结了这一人群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借鉴以往音乐治疗采用的手段和成功案例,并结合这一人群的实际特点得出音乐治疗在调节养老护工身心健康方面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借此结论提出将音乐治疗应用与养老护工人群中是必要的可行的.
作者:吕晓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乳腺囊内型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讨论其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例乳腺囊内型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光镜下组织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 2例乳腺囊内型乳头状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3岁和67岁,2例患者均以乳腺肿块就诊,病程长短不一,1例伴有乳头溢液,肿块大小分别为1.2cm和2.5cm.光镜下组织学特征为具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的真性乳头状结构,瘤细胞可以排列成实性、筛状、乳头状或微乳头状等结构,瘤组织被以较厚的纤维性包膜.肿瘤性上皮细胞具有低级别导管内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大于90%缺乏肌上皮.肿瘤细胞ER、PR均阳性,CerbB-2阴性.随访11个月-3年均存活.结论 囊内型乳头状癌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亚型,生长缓慢,治疗原则推荐现行导管内癌的方案,预后良好.
作者:柳倩;王洪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研究异位妊娠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总结心理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以2010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1例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焦虑状态降低,抑郁状态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的各个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疾病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
作者:王志京;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58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病情急、重,常伴各种并发症,护士应对其施行及时、综合全面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龙柄桥;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75例,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即一般护理组(对照组)35例与Orem自理模式组(现察组)40例,实施护理前后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满意度以及治疗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进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调查评估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满意率分别为92.5%、68.6%;SAS、SDS评分分别为(44.7±2.4)、(32.4±3.5),低于对照组的(48.2±2.1)、(37.3±4.2).两组之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Orem自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相对其他护理模式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各期的CT表现.方法 15例经手术或诊断性刮宫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6例行CT三维重建,分析其相关CT表现.结果 子宫内膜癌大多表现子宫体积不同程度增大,宫腔内可见无强化的均匀水样低密度影及乳头状或息肉样突起.结论 子宫内膜癌CT表现多样化,结合临床多能确诊,CT主要对病变分期的判断可作出比较理想的评价.
作者:张帅;王端福;郭军;杨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加左归丸综合疗法对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左旋多巴/卞丝肼(美多芭)等西药为基础治疗,综合组加用高压氧及左归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后,采用改良Webster评分评定其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统计美多笆的用量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综合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其美多芭用量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加左归丸综合疗法治疗帕金森病有较好临床疗效,并能减少美多芭用量及药物副作用.
作者:盘晓荣;樊秋萍;黄剑平;俸道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当消化道粘膜受到各种致病因子[1]损害后产生粘膜病变,其治疗大法为:消除致病因子,保护、修复损伤的消化道粘膜,促进消化道粘膜再生,防止其恶变,通过干预使其不发展并向疾病痊愈方向转变.消除致病因子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制酸、杀菌、加强胃肠动力、调节情志、镇静等;保护、修护消化道粘膜包括:粘膜保护剂、中和胃酸等,一般都需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有以下几大类:
作者:陈廷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优质的护理配合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伤口当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64例,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采用针对封闭引流术的护理措施,一组为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7天后创面愈合度和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要少于对照组患者,7天后的创西愈合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优质的护理能够提高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效果,帮助骨科伤口的快速愈合.
作者:李晓静;石玲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采用高、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对比.方法 本次共选取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A组)与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B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气促平均缓解时间、哮鸣音平均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早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在雾化吸入30min、50min后均有改善,但A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2.7)d,B组为(10.8±3.5)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有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病程,加快病情康复.
作者:张利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2011年建立了南北两院一站式服务台.南北两院一站式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分别有4人,2名导医,1名护士,一名医保审批人员.工作内容有:院长代表、便民服务、咨询、预约挂号、预诊分诊,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手续办理、医保审批、导医导诊等十多项工作内容.在3年多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其中就在一站式服务台工作的心理调适方面,当我们面对繁琐的工作时,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纠纷投诉时,采取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的方法,面对工作压力我们进行自我调节,包括:宣泄、锻炼、交友、自我提高和协调各方面关系,从而实现自我心理调节,达到心理平衡,以快乐、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和生活.
作者:朱桂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婴儿的心率及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病毒性心肌炎婴儿(VMC组)与40例正常婴儿(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心率及HRV时城分析对比.结果 与正常婴儿比较,病毒性心肌炎婴儿快心率减慢,慢心率增快,平均心率无明显变化;HRV指标SDNN、SDANN降低.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婴儿心率波动范围缩小,HRV普遍降低,提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总体功能受损,HRV分析对婴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玲玲;刘彩琼;孟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冠心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1].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日益加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继肿瘤之后的第二大疾病死亡原因[2].特别是近年来抑郁症及其相关症状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其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2].而抑郁症是一种与情绪障碍有关的精神性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伴有大量抑郁症状,作为一种与心理行为相互影响的社会适应不良性疾病.影响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3],近年有关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行为变化及抑郁状态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冠心病在其发生发展中,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其中抑郁发生率高.
作者:金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胸外科护士对于肿瘤患者护理认知现状,并探讨针对胸外科肿瘤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胸外科收治的肿瘤患者共6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外科手术,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胸外科护士对于肿瘤患者的护理认知现状.对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并探讨出针对胸外科肿瘤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文66例患者围术期死亡共2例,死亡率为3.0%,其余患者在术后发生循环系统并发症共10例,占15.2%,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共6例,占10.0%.除2例死亡病例外,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五年生存率为30.0%,三年生存率为60.0%.结论 胸外科肿瘤患者需接受创伤较大的手术,因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提高对于肿瘤患者护理的认知,采取积极的方式对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作者:郝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