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外科护士对肿瘤患者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

郝帅

关键词:胸外科, 肿瘤患者, 护理方式, 认知现状, 生存率
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讨胸外科护士对于肿瘤患者护理认知现状,并探讨针对胸外科肿瘤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胸外科收治的肿瘤患者共6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外科手术,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胸外科护士对于肿瘤患者的护理认知现状.对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并探讨出针对胸外科肿瘤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文66例患者围术期死亡共2例,死亡率为3.0%,其余患者在术后发生循环系统并发症共10例,占15.2%,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共6例,占10.0%.除2例死亡病例外,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五年生存率为30.0%,三年生存率为60.0%.结论 胸外科肿瘤患者需接受创伤较大的手术,因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提高对于肿瘤患者护理的认知,采取积极的方式对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伤口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优质的护理配合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伤口当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64例,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采用针对封闭引流术的护理措施,一组为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7天后创面愈合度和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要少于对照组患者,7天后的创西愈合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优质的护理能够提高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效果,帮助骨科伤口的快速愈合.

    作者:李晓静;石玲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奥比斯项目在兰州市部分中小学屈光状态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利用国际奥比斯儿童新世界项目在兰州的启动,对兰州市中小学生静态屈光状态进行筛查分析.为防治中小学生屈光不正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兰州市20所中小学校14998名在校中小学生静态屈光状态进行采集,分析.结果 高度近视10%,中度近视48.2%,低度近视38%;高度远视0.5%,中度远视1%,低度远视2%;正视0.3%.其中,中度近视发生率高.近视早出现在八岁,屈光度逐年增加,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性.各年龄组间不同性别平均屈光度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了解中小学各年龄视力及屈光状况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应加强中小学生屈光不正防治工作和健康教育,以减少视力损害.

    作者:高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成人麻疹合并双眼角膜炎三例报道

    近年来成人麻疹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本文通过对三例成人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了成人麻疹合并双眼角膜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作者:何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意义,从而对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曾行腹部B超检查并经手术证实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明确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准确率.结果 所收集的183例病例的B超检查与手术结果对比,完全符合诊断者共157例,符合率85.79%,其中,肾破裂的诊断符合率高,可达100%,而胰腺破裂难检出,其诊断符合率仅有54.54%.实质性脏器损伤者其符合率可达89.17%,而空腔脏器损伤者的诊断符合率为62.96%.结论 B超检查可以有效的确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多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刍议妇产科临床个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在医院妇产科实施个性化护理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00名妇产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他们当中的100名组成护理组,另100名病人组成对照组.两组都给予一般临床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额外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期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期结束后的观察和对比显示,护理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取得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每个妇产科病人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促进病人对自身病情的意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雪;聂素侠;周华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维适形放疗加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58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评价患者血清PSA变化、3年、5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例均出现血清PSA降低.3年生存率81.4%,5年生存率70.7%,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80.4%.2级以上胃肠道急性反应3例,2级以上急性泌尿道反应4例,无晚期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反应.结论 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局控率、降低远处转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中晚期前列腺癌有效综合治疗手段.

    作者:徐西伟;裴小锋;杨乐伟;王思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价值及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T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检查技术和方法也不断创新,CT检查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成为很多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CT检查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影像学证据,尤其在复查中对胰腺炎的疗效评价及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厍鑫;罗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部位及创伤类型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修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的部位与类型的面部软组织损伤症状进行整形修复治疗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67例伤患进行研究,对其受伤部位与创伤类型等资料进行分析整合,选用不同的整形修复方法为患者施治,查看治疗结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67例患者损伤的Ⅰ期愈合率为100% (67/67),优良率为76.12% (51/67).不同部位的损伤优良率相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损伤优良率,切割伤明显高于火器伤、撕裂伤及挫裂伤等损伤,P <0.05.后三种类型损伤的优良率相应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师采用整形修复的方案治疗面部软组织受损症状时,根据微创手术原则及解剖结构开展各项操作,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尚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腔镜诊治不孕不育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临床上采用宫腔镜诊断治疗不孕不育症,通过观察其诊治疗效如何,研究宫腔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2月我院选择对96例妇产科不孕不育症妇女患者,采用进口宫腔镜分别进行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治疗效果显示非常良好.结果 对入院就诊的96例不孕不育症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进行后,有异常情况的妇女患者占34例,其中患息肉样增生和子宫内膜炎这2种病的妇女占多数,其次是惠子宫内膜息肉和宫腔粘连的妇女也较多.13例息肉样增生的妇女接受宫腔镜检查并做了宫腔镜手术后,妊娠率达到49%,成功分娩率达到41.3%.结论 通过检查结果对比,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诊断结果和采用宫腔镜检查的结果,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采用宫腔镜检查对不孕不育症非常准确,对诊断治疗不孕不育症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不孕不育症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古丽加那提·麦哈麦提;吕红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为脑梗塞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4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其中治疗组12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照组1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2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120例患者中,痊愈65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120例患者中,痊愈34例,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29,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实现了中西医治疗优势的互补,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西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缬沙坦治疗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考察缬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EH)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现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70例EH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痊愈36例(51.43%),改善29例(41.43%),无效5例(7.14%),有效率92.86%.本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6周的SBP、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本组患者治疗期间共出现7例,其中眩晕5例,乏力2例.结论 缬沙坦能够有效治疗E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及急诊急救措施

    目的 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及急诊急救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40例昏迷患者,认真分析其病因构成、临床症状、体征等.结果 240例昏迷患者中,88例患者为脑卒中,52例患者为各类中毒,40例患者为代谢性疾病,37例患者为心血管疾病,23例患者为其他原因.经过急诊急救,54例患者好转,146例患者稳定,28例患者恶化,12例患者死亡.结论 颅脑疾病和各类中毒是导致内科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给予患者稳定生命证、对因对症等急诊急救措施能够促使医院抢救成功率的显著提升.

    作者:任蜀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7月——2013年7月骨折患者300例,分为试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试验组在传统基础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管理护理,两组观察比较护理质量结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质量与对照组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在骨折患者护理中有效提高病人满意度,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杨章枝;宣善俊;吴国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布加综合征临床报道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为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以肝疼血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临床发病率低.尽管目前已有相关报道,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而无特异性,所以极易误诊.本文对我院确诊的布加综合征进行临床分析,以期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千元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气管插管的护理

    气管插管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广泛、有效快捷的手段之一,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是呼吸道护理的特殊而又重要临床技术.不但要使患者舒适安静、能有效预防气管插管意外脱出,同时要尽量能让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诊疗护理下有效减少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特别是有效预防误吸和感染.气管插管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点,也是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有效的方法.气管插管作为侵入性操作之一,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也不容忽视,有必要通过干预以降低其发生率.气管插管期间大多数患者需要镇痛镇静,以加强对躁动患者或焦虑患者的管理,但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咳嗽和喷嚏等自身呼吸道保护能力,镇痛镇静深度的把握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气管插管患者有意外脱管的风险,应做好意外脱管的防范措施.

    作者:余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婴幼儿肛周脓肿的术后护理体会

    肛周脓肿是婴幼儿常见的外科疾病.因婴幼儿肛管短,肛门括约肌松弛,皮肤粘膜薄嫩,屏障功能不全,适应能力差,肛门周围皮肤及粘膜,经常受到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如:尿液、粪便、尿布摩擦等)护理不当造成肛门周围皮肤感染,终导致肛周脓肿,甚至肛瘘.术后护理不当会加快术后复发的频率,故积极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张丽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处理,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9例,消化道出血6例,发生率分别为13.24%、8.82%,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6例,消化道出血7例,发生率分别为26.67%、11.67%,组问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可降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作者:曹明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6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收治的6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1例;对照组:在患者手术后对患者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试验组:在患者手术之后,对患者采用肱骨外踝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围手术期间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没有出现严重性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肱骨外踝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永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对患者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分析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本院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本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小儿102例,在静脉输液前对小儿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对本组小儿进行心理分析发现,合作型36例(35.3%),紧张型56例(54.9%),拒绝型10例(9.8%),针对不同小儿的心理特点进行认知干预、情感干预、行为干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后,所有小儿均愿意配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 给予小儿进行静脉输液前,根据小儿的心理特征有针对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小儿的配合程度,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作者:林宇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作者:王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