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嘉荣
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在治疗之前是海洛因成瘾者,入组美沙酮治疗后是病人,他们参加治疗前受成瘾后戒断症状的困扰,过着非正常人的生活.参加美沙酮治疗时按临床指导手册[1]进行体检发现该类病人有较高比例感染H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结核等较为严重的传染病,并具有吸毒人群内相互传播和向一般人群扩散的重大危险.如果忽视这些病人的特殊性及不良行为的正确及时干预,他们将会是以上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国家利用美沙酮治疗服务平台长期对该类人群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从事维持治疗的临床护理人员应用爱心及专业知识为病人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咨询及其教育,减少门诊服药人员感染或者传播HIV、HCV、梅毒等传染病的风险.
作者:陈国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至2012年院前急救2018人次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引起院前急救安全隐患的原因诸多.结论 针对院前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刘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割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5月救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同时选择同期剖宫产无产后出血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临产前BMI(kg/m2)、临产前体重、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和新生儿身长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产妇在临产前BMI(kg/m2)、临产前体重、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4例,宫缩乏力18例,双胎8例,胎盘前置 14例,难产家族史4例,产妇并发症1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产前BMI(kg/m2)、临产前体重、新生儿体重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高危因素:新生儿并发症、宫缩乏力、双胎、胎盘前置、难产家族史、产妇并发症是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肖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产妇产程中施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将她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产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产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两组孕妇在护理后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观察组孕妇中手术产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在产程过程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该类孕妇的分娩方式更加理想,可以使母婴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
作者:陈丹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5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进行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本科确诊的5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常规量治疗,然后以0.5-1.0mg/min速度进行静脉泵入,观察48小时内心律失常转复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8小时内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的成功转复率100%,室性心动过速病人的成功转复率87.5%,快速房颤病人的成功转复率28.6%,心房扑动病人的转复率为0,但其心室率得到控制.其中有2例病人在转复过程中出现了心动过缓,4例病人出现了血压下降.结论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人,安全有效.
作者:买买提衣明·库尔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近年来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是妇科微创手术的新进展,已经成为异位妊娠、良性肿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如今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也得到了逐步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手术方式创伤小、痛苦少、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不影响美观等优点使其逐步成为妇科手术的主流.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94例妇科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在围手术期实施精心护理,患者评价良好,治疗效果确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由于医疗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工作压力等,医疗系统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掌握精湛的护理要求,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合格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杨峰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老年高血压患者是高血压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亿多名高血压患者,其中65-70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构成比占48.2%.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并发心、脑、肾等血压病是当今社会流行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它所引起的脑卒中、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要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控制高血压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2].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并发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健康教育是高血压防治的关键[3]现就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人,探讨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
作者:罗丽媛;王小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基层农村妇女的卫生保健情况,指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 对农村329名已婚妇女逐个询问病史填写登记表,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 妇女疾病的总患病率80.93%,农村妇女所患疾病前三位分别为宫颈炎34.88%、阴道炎32.88%、附件炎19.03%.结论 本地的妇女病患病率较高;早发现、早治疗各类妇科疾病,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增长她们的文化程度,改善她们的就医环境,是做好农村妇女卫生保健的关键.
作者:张新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58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病情急、重,常伴各种并发症,护士应对其施行及时、综合全面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龙柄桥;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临床上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其发病率为1%.[1]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因复杂,其中40%-60%是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目前认为URSA与免疫因素相关,封闭抗体(blocking antibody,BA)是维持正常妊娠的关键,约80%的URSA患者存在BA缺乏.
作者:王挺;郭莉;陈汉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甲亢危象前期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选择近5年住院的甲亢危象前期病例35例,分析其治疗方法与疗效观察护理.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及护理后,35例病人有34例恢复,1例死亡,治疗成功率为97.14%.结论 甲亢危象前期的病情变化仍然是可逆的,如能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其成功率是相当高的.
作者:白淑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肾脏迟发大出血的佳护理方法.方法 系统性的回顾分析了我院230例PCNL术后4例迟发大出血的患者,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施行心理护理、肾脏迟发性大出血的监测与护理、专科特殊引流管护理、右股动脉穿刺部位及右下肢护理.结果 本组4例术后迟发性大出血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痊愈,顺利康复出院,无开放手术止血及肾切除,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PCNL手术后迟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它可减轻患者的焦虑,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改善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勤忠;张淑平;林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增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方法 将我院2010年、2011年以及2012年的医院感染发病监测数据指标、环境卫生监测数据指标分别进行比较,2012年中,我院加强了门诊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开展了如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物品和环境管理工作、门诊护理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门诊护理管理制度等.结果 与2010年、2011年我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监测数据指标、和环境卫生监测数据指标相比,2012年相应的监测数据指标具有明显变化,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具备.结论 提高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我们要重视并且强化医院门诊护理管理.
作者:陈前幸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鼻息肉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25例,均采取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2年不等时间的随访.结果 25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1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76.0%;3例患者好转,好转率为12.0%;3例患者无效,无效率为12.0%.本次研究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颅内、眶内等并发症.结论 对复发鼻息肉患者,在术前应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并且给与鼻腔冲洗,通过CT等手段清晰的了解患者的病变范围.在手术过程中,准确有效的发现解剖变异,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手术后对患者持续应用固醇类激素,配合鼻腔冲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手术部位的恢复.术后做好定期复查工作是计时发现问题,预防在此发生复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先超;赵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介入栓塞临床治疗肝血管瘤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诊治的肝血管瘤患者5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2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1-3月后,症状消失的患者32例(61.54%),症状得到改善或缓解患者12例(23.08%),症状没有消失或无变化的患者有8例(15.38%);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6例,其中,疼痛2例,发热3例,呕吐、恶心患者1例;给予疼痛患者止痛药,2d后得到缓解,其余不良反应患者2d后症状自行缓解.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3-6月后,瘤体缩小>25%患者16例,瘤体缩小>50%患者36例;且临床症状消失49例(94.23%),缓解或明显减轻患者2例(3.85%).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创伤小,能够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患者比较容易接受,是治疗肝血管瘤较为理想的方式.
作者:赵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结直肠腺癌组织细胞中MCM7、p27蛋白的表达的差异性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MCM7、p27蛋白的表达,并对比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MCM7和p27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及其临床表现中分别存在不同的调控方向,MCM7的高表达与P27的低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及其愈合有直接的相关性.在P27蛋白表达阴性的实验病例而MCM7阳性者共11例.P27蛋白表达阳性而MCM7表达阴性的实验病例共29例.经统计学处理,在结直肠腺癌中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p27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11P <0.01),分化程度越高,MCM7与P27的表达负相关性越大(P<0.05).结论 结肠腺癌细胞的不同分级往往决定其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预后起关键作用.相关研究发现细胞复制准许因子MCM7蛋白、细胞周期检测点负调控因子P27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其癌细胞的分化、侵袭性相关,其中MCM7与P27的负相关性的越大,则其预后越差,其联合检测并行对比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判断病人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明明;蒋颖恒;夏涛;李威;罗运生;甘涛;杨颢;王韦吉;崔健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门诊24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120例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另12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进行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措施(观察组),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降低及控制血压水平及药物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 目 的提高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水平.2 方 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之间经临床手术明确诊断的23例急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21-78岁不等,均以突发性上腹剧痛,伴腹胀或腹膜刺激征来就诊.均先行胰腺超声检查,血尿淀粉酶测定,血常规检查及胸部平片、立位腹平片检查.
作者:孙爱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德尔影响.方法 将5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心理护理使急性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降低了不舒适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韩淑梅;栾春蕾;张涵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