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分析

王静

关键词:高血压, 中医, 预防, 保健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门诊24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120例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另12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进行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措施(观察组),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降低及控制血压水平及药物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比较分娩时实施无痛分娩与否的剖宫产率.结果 无痛分娩有效地减少了分娩疼痛,明显的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院2010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分析对象,对其临床资料、生活环境、喂养方式、是否接触同病患儿、基础病、生活习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儿生活环境卫生差、纯母乳喂养少于3个月、有接触同种病患儿、经常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腹泻、饭前便后未养成洗手习惯等患儿发病率高,均为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患儿出现抽搐、体温超过39℃、血糖在9mmol/L以上、意识障碍、外周血WBC大于12×109/L者会加重病情,临床应以进行有效控制.结论 充分了解小儿手足口病相关危险因素及引发病情加重的相关指标,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对策及预防措施.

    作者:李保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应用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应用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正常剖宫产术126例,随机分成硬膜外麻组(EA组)和腰麻组(SA组),每组各63例,观察两组产妇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平均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血压下降幅度、术中麻黄素用量、术中恶心呕吐、术后头疼发生率及麻醉效果.结果 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平均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SA组显著快于EA组(P<0.05);血压下降幅度EA组明显小于SA组(P<0.05);术中麻黄素用量EA组明显小于SA组(P<0.05);术中恶心呕吐、术后头疼发生率EA组明显小于SA组(P<0.05);麻醉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用于剖宫产麻醉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可用于术后镇痛且效果确切.

    作者:杨自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原理对6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经过循证护理,减少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结论 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循证护理可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质量.

    作者:孙美华;王海娜;孙杏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作业疗法促进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作业疗法在促进脑瘫患儿康复中有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脑瘫患儿,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作业疗法,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8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43%;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业疗法可显著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改善患儿脑瘫症状,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尤秦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门诊注射室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门诊注射室患者的作用.方法 抽取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治疗,且对注射穿刺存在恐惧、焦虑情绪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现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情绪稳定型47例(94.0%),对照组情绪稳定型36例(72.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缓解门诊注射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稳定患者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葛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1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作用及其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E1)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疗程2周,观察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均显著减低(P<0.05),而两组血肌酐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能减轻高血压肾病的蛋白尿,该作用可能通过降低炎性因子CRP的抗炎作用实现.

    作者:刘兴佳;王玲;王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穿刺点出血防治的进展

    穿刺点出血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与穿刺手法、病人的基础状态及包扎换药方法等有关.通过改进穿刺方法、包扎技术,并合理的使用凝血药物,能有效地预防出血的发生,同时低温止血、明胶海绵等新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减少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病人出血后应及时评估出血情况给予个体化的处理.

    作者:任娜娜;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优质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好转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化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缩短患者咳嗽好转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胡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科胎膜早破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产科脑膜早破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1010年5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有2例胎儿死亡,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和妊娠期护理效果显著,满意度高,95.0%.结论 临床对胎膜早破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做好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和妊娠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显微手术治疗小儿反向斜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显微手术对治疗小儿反向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近年来收治的小儿反向斜视显微手术治疗的患儿病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显微手术治疗小儿反向斜视,术中视野更清晰,操作更准确,手术更安全,更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小儿反向斜视无论是从创口大小还是从术中操作细节进行对比,都有很大的优越性.

    作者:吕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如何在产后访视中普及母婴保健知识

    为探讨在产后访视中普及母婴保健知识的经验体会,采取访视调查的方式对114例产妇在产后恢复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产妇需要了解的相关保健知识以及医务人员对产后常见问题的指导与宣教这几方面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表明:产后访视这一社区保健形式不仅能促使产妇的产后恢复及婴儿的健康,同时能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职业素质,体现医院以满足病人需要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使产后访视这一社区保健形式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作者: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程进行性发展[1].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因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通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6SrRNA基因在鉴别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16SrRNA基因在鉴别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PCR方法检测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40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研究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前列腺液中16SrRN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两组的数据比较研究组中16SrRNA基因阳性有22例,阳性率为55.0%;对照组中16SrRNA基因阳性有3例,阳性率为7.5%,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35,P <0.05).结论 临床中检测16SrRNA基因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敏;徐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高海拔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高海拔地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2opathy,DR)的疗效.方法 用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198例(320眼)DR患者,对照组单用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用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术前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视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3mo-1a,随访时查视力、散瞳查眼底、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8%,对照组为74.6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是为有效的方法,显著降低了致盲率,使部分患者视力提高.

    作者:李彩丽;邢凯;朱明娟;安增军;朱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72例患有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加用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方案,对比其疗效.结果 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2%.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 综合疗法加用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在临床上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有更好的疗效,明显优于综合疗法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保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快速心律失常病人使用胺碘酮治疗5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5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进行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本科确诊的5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常规量治疗,然后以0.5-1.0mg/min速度进行静脉泵入,观察48小时内心律失常转复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8小时内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的成功转复率100%,室性心动过速病人的成功转复率87.5%,快速房颤病人的成功转复率28.6%,心房扑动病人的转复率为0,但其心室率得到控制.其中有2例病人在转复过程中出现了心动过缓,4例病人出现了血压下降.结论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人,安全有效.

    作者:买买提衣明·库尔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且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20例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22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 对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积极有效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力地保障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邱振美;井东臻;李瑞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以减少安全隐患发生.方法 针对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进行分析、完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宣教、规范操作流程、培训学习、配备专业防护用品、制定确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 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有效避免了职业危害的发生,防止职业感染的发生.结论 消毒供应室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推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管理及有效防护措施,减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保证供应室工作质量.

    作者:刘清秀;李少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中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按治疗组和对照组各分为40例,治疗组采用针剌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吞咽困难量袁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困难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康复训练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建立起新的运动投射区,纠正异常运动模式,从而使原来丧失运动功能的组织重新获得正常运动.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魏艳霞;李帅旗;杜思爽;赵阳;王慧芳;司荣圣;张保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