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邱振美;井东臻;李瑞玉

关键词:宫外孕患者, 腹腔镜手术, 整体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且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20例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22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 对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积极有效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力地保障患者顺利康复.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消除或减少精神因素的影响,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教育,解除涨奶的痛苦.结论 针对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就能很好地使产后母乳喂养成功.

    作者:陈来凤;刘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71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58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早期发生并发症,早期给予处理,尤其对于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妥善的采取急救措施.结果 此组患儿经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儿的呼吸、心律以及体温均恢复正常范围与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针对疾病的临床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满意度.

    作者:张秀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切口手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有效咳嗽困难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就三切口手术治疗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有效咳嗽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术后有效咳嗽困难护理对策的阐述.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于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178例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出现术后有效咳嗽困难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且进行了并发症原因分析.结果 178例上段食管癌患者三切口手术治疗中共有67例(约占37.5%)患者出现有效咳嗽困难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出现与术后伤口疼痛、咳嗽受反射性抑制、痰黏稠度大、术中喉部部分神经受损等有关.结论 密切关注患者手术期间及术后咳嗽影响因素,医护人员还要加强护理,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并强化患者的健康教育,于术前、术后科学锻炼心肺功能.

    作者:王秀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腕带标识在病房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身份的确认对于各项护理工作准确进行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重症监护患者、手术患者、昏迷或意识不清患者、无自主能力患者、新生儿等患者.为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规避医疗风险,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我院利用病人标识腕带来加强对不同患者的管理,取到了较好的效果.1 病人腕带的设计和使用1.1 设计 根据病人的特点及临床需求设计专用的标识腕带,选择医疗专用PVC软塑料作为腕带材料,属于一次性物品,无毒、防过敏、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防水、书写方便且清晰,腕带两端有不可逆的一次性可调式纽扣,成本低廉.

    作者:宁蒙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卒中康复期的作业疗法(OT)

    1 康复的定义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尽管一个人的病理变化无法完全消除,但经过康复,仍然可以达到其佳功能状态.2 作业治疗译自英文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通过安排患者参与经过选择和设计的、有目的性的作业活动,以治疗躯体和精神疾患,或促进患者在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功能和独立性,使其尽可能达到高水平的一种技术和方法.它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作业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设计有治疗性的作业活动,与患者建立可促进疗效的医患关系,提供治疗器具和生活辅助工具,开展健康教育并提供健康咨讯,改良家居及工作环境设施等.

    作者:魏英梅;王洋;张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89例的营养饮食护理

    目的 总结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有效的营养饮食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9例为观察对象,主要的营养饮食护理内容有控制体重、补充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食物选择技巧、科学饮水等.结果 纠正了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结论 有效的营养饮食护理是确保降压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能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魏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室专科小组对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专科小组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05月至2013年05月期间,实施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护理组,普通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手术宣专科小组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术后恢复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术后治疗效果以及感染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组,普通组护理满意度90.00%,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专科小组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传统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病原体的优劣

    传统的病原体分析方法侧重病原体的表型特征;分子生物学方法侧重病原体的基因型.分子生物学方法较特异、灵敏以及准确,但同时传统的分析方法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作者:尹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与感染等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我国感染率很高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认为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近年来研究发现,Hp感染与Ⅱ甲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根除Hp感染可提高ITP疗效,现就此做以下综述.

    作者:张自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酸菌颗粒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很多疾病,尤其是腹泻相关的一些疾病,又称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如婴幼儿腹泻,原因可能为消化不良,慢性迁移性腹泻.乳酸菌颗粒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选择性杀死肠道致病菌,保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黏膜电解质、水分平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以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作者:张春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我院2010-2012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我院近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61.02%),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其他系统症状较少.对症及时处理,对原患疾病病程影响小.无致残致死病例.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疗效值得肯定,临床上应辨证施治,减少配伍,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且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20例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22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 对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积极有效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力地保障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邱振美;井东臻;李瑞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76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全部老年患者均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同时还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然后针对临床结果进行比较,总结两者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 经过我院的精心诊断后发现,于老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相对于常规心电图临床结果更佳,因其能够诊断出一过性心律失常,同时能诊断出具体的心室和心房等更多的患病原因.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人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临床结果,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树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碳酸镁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评价

    目的 使用碳酸镁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法治疗胃溃疡,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对来就诊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服用3次铝碳酸镁,以两个月为一个疗程,然后观察溃疡治愈情况、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胃镜检查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所有胃溃疡患者治疗有效率在95%以上,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碳酸镁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治疗效果较高,尤其是在复发率下降、和胃粘膜保护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吕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室护士和患者沟通的技巧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大窗口.医院在强调护士的各项操作技能时,往往忽视了病人的需求.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必须掌握好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善待病人,才能赢得医疗市场.1 做到亲切、和蔼1.1 在接待输液病人时,一身整洁的着装,一脸和蔼可亲的笑容,一声亲切的称呼,往往会减轻病人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微笑待人,是人际交往中解决生疏紧张的第一要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也是护士良好修养的表现.同时,对医院的形象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肱骨干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肱骨干骨折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01月来我院就医的肱骨干骨折的3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闭合性骨折28例,其中单环横形、斜形或螺旋形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2例.记录其入院时的临床表现以及骨头的损伤程度;这30例患者均接受外固定支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进行记录统计,然后比较患者在前后肱骨干的发育情况.结果 经外固定支架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肱骨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其中,23例在半年之后,生活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上班,干活都没问题.5例在经过二次重新固定,9个月之后也恢复正常.剩下的2例比较严重,1年之后虽然没有恢复到正常,但关节已经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活动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就可以完全恢复了.结论 通过记录受伤前与受伤后的骨头情况表明,患者肱骨干骨折在经过外固定支架治疗之后,恢复时间变短,而且效果明显.

    作者:王惠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致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缩写为GBS),又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或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疾病[1].发病率很低,约为十万分之一到二.任何年龄和男女均可得病,但以男性青壮年为多见.

    作者:徐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1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妊娠高血压患者150例,采用主要观察护理的方法.结果 150例妊娠患者经过有效的临床护理,血压均得到了控制,保证了孕妇及胎儿的安全.结论 妊娠高血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是保证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金艳华;张月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缬沙坦治疗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考察缬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EH)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现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70例EH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痊愈36例(51.43%),改善29例(41.43%),无效5例(7.14%),有效率92.86%.本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6周的SBP、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本组患者治疗期间共出现7例,其中眩晕5例,乏力2例.结论 缬沙坦能够有效治疗E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冠心病和62例心肌梗塞患者,接受10mg/d、20mg/d或40mg/d三种治疗方案治疗.动脉造影检测血管栓塞直径,并计算每位患者的栓塞率.终比较治疗前后栓塞率.结果 10mg/d、20mg/d和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前的患者的平均栓塞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三剂量组的平均栓塞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40mg/d组栓塞率显著低于20mg/d组栓塞率(P<0.05),40mg/d组栓塞率显著低于20mg/d组栓塞率(P <0.05).结论 阿托伐汀缓解老年人冠状动脉栓塞效果跟疾病类型无关,且其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孙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