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产妇产程中的护理体会

陈丹极

关键词:心理护理, 产程中, 产妇
摘要:目的 探讨在产妇产程中施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将她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产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产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两组孕妇在护理后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观察组孕妇中手术产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在产程过程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该类孕妇的分娩方式更加理想,可以使母婴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人在气管切开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喉癌气管切开术后吸痰效果及肺部感染以及痰液形状的影响.方法 对6例喉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比较两组对患者吸痰及肺部感染及痰痂形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对术后吸痰效果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痰痂形成情况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喉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明显优于对照组,易于将痰吸出和降低肺部感染,不易形成痰痴,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

    作者:汤欣;王伟;赵梅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总结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本市50例3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观察组)以及50例3周岁以下的本地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其疫苗接神情况,总结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率4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文化水平、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居所不固定比例42.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实施不到位的影响因素较多,各市区要积极强化做好流动儿童管理工作,保证国民健康.

    作者:刘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青少年近视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近视眼(myopia)又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患病率逐年井高,并有向低龄化、高度数发展的趋势.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是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所以,近视眼已经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成为广大群众所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为此2008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3号通知文件,其中包括《青少年近视评估指标体系》,旨在督导有关教育人员共同参与,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素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骨伤方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桡尺骨双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辅助治疗手法整复后桡尺骨双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对74例桡尺骨双骨折患者采取手法整复治疗,并于术后给予我院自拟中药汤剂内服及熏洗.随访并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74例患者均手法整复成功,治疗期间无1例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74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前臂旋转及腕关节活动正常,疗效优72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中药内服及熏洗辅助治疗手法整复后桡尺骨双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石国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7例腹膜后血肿误诊误治的经验教训

    腹膜后血肿可因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多系高处坠落、挤压、车祸等所致腹膜后脏器(胰腺、肾、十二指肠)损伤,骨盆或下端脊柱骨折和腹膜后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后,血液可在腹膜后间隙广泛扩散形成巨大血肿,并可渗入肠系膜间.巨大血肿的失血多达3000-4000ml.其常合并严重复合伤、可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死亡率可达35%-42%.

    作者:麦麦托合提·麦木塔吾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基本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析点评.结果 总共抽查抗菌药物处方769张,不合理处方共258张;不写诊断或诊断书写不规范占不合格处方的28.7%;适应症不适宜占不合格处方的54.6%;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占不合格处方的12.8%;用法用量不适宜占不合格处方的1.6%;超权限使用抗菌药物占不合格处方的2.3%.结论 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郝秀莲;贾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目的 对利用磁共振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5月,可疑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80例,对患者双侧骶髂关节分别进行CT和MRI检查,分为早期(0-Ⅰ级)骶髂关节炎组和晚期(Ⅲ-Ⅳ级)骶髂关节炎组,进行X2检验.结果 对晚期骶髂关节炎的判断,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早期骶髂关节炎的判断,MRI明显优于CT,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晓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谈护士长夜查房在护理管理中作用和体会

    通过护士长夜查房可有效督促和指导晚、夜间护理工作,使护理管理系统发挥连续管理的作用,可有效保证全院晚、夜间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提高我院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医疗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晚、夜间护理工作特点护士长查房时间及内容进行分析,浅谈护士长夜查房在护理管理中起重到的作用,以期进一步提高夜间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罗亚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急诊骨折患儿应激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好奇多动,容易遭受骨科外伤,对骨折、创伤和手术有着恐惧焦虑心理,常表现为哭闹躁动,抗拒骨折制动、复位或手术,逃离手术室,难以说服.医护人员往往采用强行按压施行骨折固定、复位或手术治疗,没有考虑患儿心理需要,不能很好调动患儿内在积极性,影响骨折固定、复位质量,使手术不能顺利进行.应激是内外环境的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外伤被认为是一种应激源.近年对急诊骨折患儿实施心理干预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艳萍;黄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后期的临床预防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84例,依据病人是否出现血液透析低血压分为观察组(无低血压)与对照组(低血压),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β2 MG、血NT-proBNP、年龄以及超滤率等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血浆白蛋白指标显示,观察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的主要诱导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含临床患者的血β2 MG、血NT-proBNP、年龄、超滤率以及血浆白蛋白等指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惠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血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为了探究联合用药治疗在治疗急性脑血栓上的疗效以及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跟踪资料分析.方法 本文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过的急性脑血栓患者,共43例患者,并随机将这43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有病患23例,对照组有病患20例,治疗组给予病患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舒血宁注射液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病患甘露醇、血塞通、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的疗效方法,对比两组病患的基本资料与治疗效果,并且对所得到的资料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在对这43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治疗和跟踪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在治疗脑血栓的急性病患时,联合用药能有效治疗急性脑血栓病患,并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吴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缬沙坦治疗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考察缬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EH)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现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70例EH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痊愈36例(51.43%),改善29例(41.43%),无效5例(7.14%),有效率92.86%.本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6周的SBP、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本组患者治疗期间共出现7例,其中眩晕5例,乏力2例.结论 缬沙坦能够有效治疗E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160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在2009年10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如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而干预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贯彻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比显示,在利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两组结果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的术后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制剂中辅料的不良反应

    目的 总结和分析中药制剂中辅料的不良反应情况,探索避免和降低辅料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归纳,深入剖析中药辅料问题,分析中药制剂中辅料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中药辅料在中药制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成分多样,构成复杂,如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应予以充分关注.结论 当前中药辅料依然是中药制剂薄弱环节之一,在管理和使用上依然存在一定缺陷,全面建立中药辅料标准,实施中药制剂辅料科学管理,是解决中药制剂辅料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海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如何提高医院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

    医院药房工作内容重点是为病人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帮助提高病人用药水平,使病人能掌握正确、科学的用药方法.本文主要从计算机在药房工作的应用、药房服务观念转变以及提高药剂人员的业务能力及业务素质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医院药房药学服务工作的质量.

    作者:王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56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中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 收集我院产科2008-2012年256例疤痕子宫再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对其分娩方式及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疤痕子宫妊娠孕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和再次剖宫产组,并对两组分娩结局、产妇并发症及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256例疤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其中阴道分娩组12例,再次剖宫产组244例,再次剖宫产组中因社会因素手术者120例,占46.8%,经阴道分娩组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结论 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应再次详尽检查.临床中应严格把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筛选出疤痕子宫高危妊娠孕妇.孕妇无阴道试产禁忌均应合理选择阴道试产,对该类孕妇进行相关病情讲解和分娩方式利弊分析,减少社会因素,尽可能给予孕妇试产机会,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胡尔西达·阿布都热依木;索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CB)患者外周血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80例CB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MBL水平,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法分析MBL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CB组患者血清MBL的平均值为13.6±6.2ug/L,与健康对照组血清MBL的平均值17.6±5.4ug/L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BL低水平组中,CB52人,占65%(52/80),健康对照男性7人,占15.2%(7/46),低水平组中CB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高水平组;CB组中MBL血清水平在低水平组中的人数52人,大于在高水平组中的28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2.18,P<0.05);多元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BL水平低、合并性传播性疾病(STD)、性伴侣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均增加男性发生CB的风险(P<0.01).结论 外周血MBL水平在CB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作者:方德仁;周云晓;丁颖果;金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64例,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82例.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护理时,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工作;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结果 观察组产妇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观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时,优质护理模式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胜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和药理分析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和药理分析.方法 78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和西医常规药物加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达标21例,达标率53.85%,治疗组达标34例,达标率87.18%,治疗组的达标率大于对照组,两组达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于对照组,治疗组出现头痛2例,胃部不适1例,咳嗽1例;对照组出现胃部不适1例,咳嗽1例.结论 联合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儒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乡镇医院的手术室感染管理与控制体会

    目的 加强乡镇卫生院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感染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手术室环境不合理、组织不健全、领导不重视、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消毒灭菌不规范等不安全医疗隐患.结论 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对乡镇卫生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必须实行规范化管理.

    作者: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