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佳;王若琳;其木格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组织中的表达与致痫灶切除术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致痫灶切除术的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80例,术中留取致痫灶组织标本;选取同期行颅内减压术的患者20例为对照,术中留取颅内减压的正常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患者术后随访2 a,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癫痫患者致痫灶组织中HMGB1阳性表达率(100%)高于对照组(25%)(P<0.001);患者术前癫痫病程>3 a[OR(95%CI)=3.999(1.535~10.417)]、致痫灶组织中HMGB1强阳性表达[OR(95%CI)=3.483(1.459~8.317)]是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2 a癫痫控制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MGB1可能成为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病机制、诊疗研究、预后评估的新靶点.
作者:郭电渠;王新军;杨如意;武跃辉;王振;谢井伟;梁博;周少龙;李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遗传因素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已获公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家族聚集和高发倾向已得到研究[1]证实,但一家系直系亲属患同种亚型急性白血病临床上相对少见.现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母子二人先后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状况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赵翀;孙玲;陈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miR-125b在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颈AS患者(不稳定性斑块39例,稳定性斑块46例)和45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转染miR-125b 模拟物、miR-125b抑制物、miR-125b阴性对照,以不作任何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25b相对表达量降低,且不稳定性斑块患者低于稳定性斑块患者(P<0.05).miR-125b模拟物组细胞中miR-125b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且miR-125b抑制物组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miR-125b模拟物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迁移数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而miR-125b抑制物组则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miR-125b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而发挥保护动脉的作用.
作者:谢岩;任志文;赵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α-细辛醚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及cytC、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Eca-109细胞,以15 mmol/L 5-氟尿嘧啶(5-FU)和25、50、100 mg/L的α-细辛醚干预48 h后,DAPI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tC、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无干预细胞作空白对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α-细辛醚组和5-FU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cytC、bax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α-细辛醚可能通过上调线粒体通路cytC、bax的表达,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作者:张妍;韩倩倩;朱艳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农村中老年人群高甘油三酯腰围(HTGW)、2型糖尿病(T2DM)的流行现状及两者间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和2014年的7~8月对河南某农村地区45~75岁的中老年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其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危险因素、人体测量指标和空腹血标本,并进行血糖和脂质谱的检测.结果:共纳入10 218名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 836人(37.54%),中位年龄56.62岁.HTGW共2 845人(27.84%),男性646人(16.84%),女性2 199人(34.46%).T2DM共1 406人(13.76%),男性469人(12.23%),女性937人(14.68%).在调整了年龄、血压、吸烟、饮酒、家族史、体力活动、体重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腰围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正常的人群相比,HTGW可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其OR(95%CI)为3.810(3.050~4.760).以性别和BMI为分层变量分析发现,HTGW与T2DM的关联女性高于男性、18.5≤BMI<24.0 kg/m2人群高于24.0≤BMI<28.0 kg/m2人群.结论:该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HTGW和T2DM的患病率较高,HTGW是T2DM稳定的危险因素.
作者:万爽;冯天平;王炳源;任永成;王芬莉;王书;罗新萍;张明;胡东生;尹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DNMT3A R882位点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接受DNMT3A R882位点突变检测的168例初治AML患者,采用PCR联合基因测序法检测DNMT3A R882位点突变以及CEBPA、NPM1和FLT3-ITD突变,采用4色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分析18种抗原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K-M法绘制生存曲线用于预后分析. 结果:共检出24例(14.29%)DNMT3A R882位点突变的AML患者.DNMT3A R882位点突变与未突变者比较,患者表现为高龄,发病时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高,CD33和CD11b阳性率较高,CD34阳性率较低,易合并NPM1及FLT3-ITD基因突变;第一疗程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与未突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位无事件生存时间缩短(62 d vs 277 d). 结论:DNMT3A R882位点突变的AML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特征,预后差.
作者:高展;刘延方;王冲;周阳;朱颖超;徐衍;董丽;侯杰;仝佳音;刘若阳;侯降雪;李涛;张秋堂;孙慧;孙玲;万鼎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进行COPD造模,然后分4组处理,COPD组、克拉霉素组、布地奈德组和联合干预组(克拉霉素+布地奈德组),每组10只;以10只未处理未造模大鼠作空白对照(空白组).留取各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清,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水平,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及GRβ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COPD组大鼠气管及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脱落,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平滑肌增厚,肺泡壁变薄,甚至破裂融合成肺大泡,血清TNF-α水平升高,提示造模成功.对COPD组、克拉霉素组、布地奈德组和联合干预组的分析表明,克拉霉素和布地奈德均可降低COPD大鼠血清TNF-α水平和肺组织GR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肺组织GR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且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克拉霉素、布地奈德均可在不同程度上调节GRα/GRβ失衡,从而改善COPD大鼠糖皮质激素抵抗,二者联用抗炎效果更佳.
作者:孙盼锋;张辉;黄仕夫;黄凤祥;赵娣;苗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生男婴数和女婴数及经济、教育和医疗等数据,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结果:空间相关分析显示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0.281,Z=4.093,P<0.001).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均显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平均每千人卫生机构床位数(张)、人口出生率(‰)和二胎及以上胎次比例(%)是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模型4个变量的β分别为-0.201、-6.237、2.458和-0.507(P均<0.05),模型R2为0.760;空间回归模型4个变量的β分别为-0.199、-6.314、2.451和-0.504(P均<0.05),模型R2为0.816.结论: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呈现空间聚集性;影响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因素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平均每千人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口出生率和二胎及以上胎次比例.
作者:靳慧鸣;毛赛彩;王莹;施学忠;杨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肺动脉闭锁(PA)姑息手术后住院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姑息手术治疗的PA患者8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2例,未发生34例.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因素和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低血氧饱和度[OR(95%CI)=0.875(0.820~0.935)]和ICU滞留时间≥7 d[OR(95%CI)=18.378(2.746~123.020)]是PA姑息手术后住院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血氧饱和度和ICU滞留时间≥7 d是PA姑息手术后住院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帅羊;刘琳;崔存英;陈凯玲;丁全全;王成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抑制自噬对贝伐单抗诱导的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贝伐单抗、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人结肠癌HCT116细胞48 h,Annexin V-FITC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酸性自噬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的表达.结果:贝伐单抗作用48 h对HCT116细胞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为16 mg/L,3-MA的IC50为5 mmol/L.在此浓度下,3-MA单独作用可降低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贝伐单抗单独作用可增强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二者联用有拮抗作用(P<0.05).3-MA和贝伐单抗单独作用均可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增强细胞中Caspase-9蛋白的表达(P<0.05),二者联用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抑制自噬可增强贝伐单抗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柴婷;任爽;张燕燕;匡菁;杨家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皮肤温度(皮温)变化对感觉缺失区域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肢肌痉挛松解手术的截瘫患者58例,在手术侧行超声引导下单侧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周围注射2.5 mg/L罗哌卡因15 mL,坐骨神经周围注射5.0 mg/L 罗哌卡因10 mL.随机在两侧下肢股神经支配的股内侧肌区域、隐神经支配的小腿内侧区域、坐骨神经支配的股二头肌区域、小腿腓肠肌区域皮肤上各取一个测量点,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 min的皮温.阻滞侧和非阻滞侧皮温变化值(T阻和T非)为注药前后皮温的差值,校准的阻滞侧皮温变化值(T校)=T阻-T非.结果:两侧各有232个测量点,T阻=-(1.8±0.5) ℃,T非=-(0.5±0.3) ℃,T校=-(1.2±0.6) ℃.其中阻滞侧202个点神经阻滞效果佳,30个点神经阻滞效果差.T校与神经阻滞效果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rS=-0.758,95%CI=-0.790~-0.572).以T校对神经阻滞效果绘制ROC,则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0.806~0.973),诊断临界值为-1.2 ℃,此时的诊断敏感度达83.3%,特异度达81.7%.结论:皮温变化是评估皮肤感觉缺失情况下神经阻滞效果的有价值指标.
作者:王世禄;谢海;马乃全;周期;陈立;符少川;顾颖红;金辉;肖志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萝卜硫素(SFN)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0、5、10、15、20 μmol/L SFN处理48、72 h对SW62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5、10、15、20 μmol/L SFN处理24、48 h对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20 μmol/L SFN处理24 h对SW620细胞迁移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STAT3、NF-κB、p-STAT3、p-NF-κB及MMP-2、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SFN浓度的升高,SW620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同时20 μmol/L SFN可明显减弱SW620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p-STAT3、p-NF-κB与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FN抑制SW620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机制可能与降低p-STAT3、p-NF-κB的表达有关,抑制侵袭及转移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罗真真;张震;乔亚敏;陈新峰;黄岚;张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对61 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灶及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AMPKα1和p-AMPKα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AMPKα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食管鳞癌组织中AMPKα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AMPKα蛋白阳性表达率(32.7%)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73.7%),并且低分化鳞癌组织中p-AMPK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中高分化组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AMPKα和AMPKα1的表达无关联性(rP=0.228,P>0.05).结论:AMPK信号转导途径异常有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郭幸;刘宗文;张艳;郭振江;楚阿兰;宋锐;侯歌;袁金金;王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静息状态时脑功能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发作未服药的强迫症患者26例,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使用SPM8、DPARSFA和REST软件处理磁共振数据,以年龄作为协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患者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与其全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相关关系.结果: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全脑ReHo值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双侧额下回、双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全脑ReHo值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双侧尾状核、左侧丘脑、双侧扣带回、左侧楔前叶.结论:额叶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功能活动失衡的趋势及环路外的其他脑区如颞叶和楔前叶的功能紊乱与强迫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牛琪惠;李幼辉;程敬亮;宋学勤;杨磊;初从颖;刘浩;张力方;李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血药浓度与替吉奥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8例接受替吉奥联合紫杉醇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于每一个化疗周期监测5-FU血药浓度.分析5-FU血药浓度与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结果:78例患者不同化疗周期5-FU的中位血药浓度为150 μg/L,据此将患者分为A组(≥150 μg/L,40例)和B组(<150 μg/L,38例).A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B组(50.0% vs 18.4%,82.5% vs 65.8%,P均<0.05).A组骨髓抑制及口腔炎较B组严重(P均<0.05);但2组间恶心、呕吐及腹泻的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5-FU血药浓度≥150 μg/L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紫杉醇治疗有更好的生存获益,但会增加骨髓抑制及口腔炎等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作者:梁淑影;王峰;王珺;何炜;樊青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羟乙基淀粉(HE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ES130/0.4氯化钠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收集入院时、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后第1个月及治疗后第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的传统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期间肌酐、尿素氮、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有恶化趋势,但均逐渐恢复.结论:HES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其生活质量可改善明显,肾功能在治疗后均逐渐恢复.
作者:潘双杰;何远宏;王楠;郝东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细胞系TE7放射照射后miRNAs及DNA修复相关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剂量(0、2、4、6、8 Gy)X射线照射后TE7中miR-126、miR-21、miR-101、DNA-PKcs mRNA及RAD21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DNA-PKcs和RAD21蛋白的表达. 结果:X射线照射后,随吸收剂量的增加,TE7中miR-126表达逐渐升高(P<0.05),miR-101表达降低(P<0.05),DNA-PKcs和RAD21 mRNA表达逐渐升高(P<0.05);磷酸化DNA-PKcs、总DNA-PKcs及RAD2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当吸收剂量是4 Gy时,TE7细胞中miR-126、miR-101与RAD2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899、-0.853,P均<0.05).结论:miR-126及miR-101可能通过调节RAD21的表达影响TE7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作者:赵晓静;马军;袁翎;王昆仑;李南;张中冕;孙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新疆哈萨克族进行群体遗传学数据调查,并将其结果用于40个中国人群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关系分析.方法:检测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血样中15个常染色体STR位点;收集公开发表的中国多省份、多民族、多人群相应的15个常染色体STR频率数据,以Phylip 3.69及Arlequin 3.5统计软件包计算40个族群之间的Nei's遗传距离(Rst值),并以Neighbor-Joining法构建40个族群之间的系统发生树.结果:在新疆哈萨克族中,除TPOX以外,其他14个STR的He、PIC均在0.7以上.全部40个人群之间的Rst均值为0.055 1,其中18个汉族人群之间的Rst均值为0.044 9,22个少数民族间的Rst均值为0.057 6.从系统发生树中发现汉族分支多且愈来愈多样化,我国境内一些距离稍远的少数民族之间有一定的聚合.结论:法医学常用的15个常染色体STR在新疆哈萨克族中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
作者:王文菲;吕自力;张勇;钟明霞;贾馨怡;曾昭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可重复的正常宫颈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取60例正常宫颈组织,分成2组,分别采用Ⅱ型中性蛋白酶联合0.25 g/mL胰蛋白酶-EDTA(中性蛋白酶联合法)及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后进行原代培养,比较两种分离效果;观察采用中性蛋白酶联合法消化不同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观察添加体积分数5%FBS dK-SFM培养基与单纯dK-SFM培养基培养原代宫颈上皮细胞的生长曲线差异,并用形态学、广谱角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来源.结果:正常宫颈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总成功率为40%.中性蛋白酶联合法成功率、分离所得细胞密度、原代细胞融合时间及细胞纯度均高于Ⅰ型胶原酶消化法(P<0.05).中性蛋白酶消化20 h的分离效果优于消化16和24 h(P<0.05).体积分数5%FBS dK-SFM培养基原代培养的宫颈上皮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单纯dK-SFM培养基(P<0.05).细胞生长状况良好,可在体外传代至5~6代,并可冻存与复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广谱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Ⅱ型中性蛋白酶联合0.25 g/mL胰蛋白酶-EDTA分离法和体积分数5% FBS dK-SFM培养基培养原代正常宫颈上皮细胞,高效、可重复性好.
作者:李雅;荣守华;智艳芳;樊婷婷;邱翠;李肖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调FOXC1的表达对卵巢浆液性腺癌SKOV3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分别以重组FOXC1慢病毒、慢病毒空载体稳定感染SKOV3细胞(实验组和载体对照组),并以未感染慢病毒的SKOV3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细胞中FOX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CCK-8法检测3组细胞接种24、48、72 h后的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小室检测接种24 h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实验组SKOV3细胞FOX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较载体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载体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KOV3细胞感染不同时间的增殖活性均降低,侵袭能力亦降低(P<0.05).结论:上调FOXC1的表达能够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
作者:任琛琛;刘泇希;杨立;薛景戈;李飞燕;刘灵;李静;白杨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