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璃化冷冻法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的影响

娄华;孙丽君;王兴玲;郝大勇;王雪梅;于晓娜

关键词:玻璃化冷冻, 程序化慢速冷冻, 胚胎完整率,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法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24个玻璃化冷冻人卵裂期胚胎复苏周期和146个程序化慢速冷冻胚胎复苏周期进行分析,比较2组冷冻胚胎复苏后的存活率、完整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孕周、新生儿身高及体质量等指标.结果:玻璃化冷冻组的胚胎完整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程序化慢速冷冻组(83.24% vs47.54%,x2=179.772,P<0.001;37.38% vs 27.66%,x22=4.073,P=0.044);2组流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玻璃化冷冻胚胎较程序化慢速冷冻法有更高的复苏胚胎完整率及临床妊娠率,可在临床上安全应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化冷冻法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法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24个玻璃化冷冻人卵裂期胚胎复苏周期和146个程序化慢速冷冻胚胎复苏周期进行分析,比较2组冷冻胚胎复苏后的存活率、完整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孕周、新生儿身高及体质量等指标.结果:玻璃化冷冻组的胚胎完整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程序化慢速冷冻组(83.24% vs47.54%,x2=179.772,P<0.001;37.38% vs 27.66%,x22=4.073,P=0.044);2组流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玻璃化冷冻胚胎较程序化慢速冷冻法有更高的复苏胚胎完整率及临床妊娠率,可在临床上安全应用.

    作者:娄华;孙丽君;王兴玲;郝大勇;王雪梅;于晓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县级医院开展综合支付制度改革的创新模式

    目的:介绍河南省在“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卫Ⅺ项目)”支持下,在县级医院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综合支付制度改革试点的创新做法及初步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制度设计,机构调查收集试点医疗机构服务量、质量及费用等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该改革模式创造性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县级医院支付制度综合改革新框架,并在部分卫Ⅺ项目县县级医院开展了实践应用,效果明显.结论:该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为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完善公立医院支付制度改革、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和案例.

    作者:吴建;周学山;谢双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柯萨奇病毒B5河南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目的:了解柯萨奇病毒B5( CoxB5)河南分离株全基因特征及与其他肠道病毒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扩增全基因,采用DNAStar中的SeqMan拼接所测序列,BioEdit进行同源性比较,Simplot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CoxB5/Henan/2010基因组全长7 401 bp.与原型株Faulkner相比,编码区氨基酸同源性为95.6%,核苷酸同源性为79.9%,其中VP4-VP2核苷酸差异为17.8%~20.4%,VP1核苷酸差异为19.5%,P2、P3核苷酸差异分别为19.5%、21.7%.不同型别肠道病毒间VP4-VP2核苷酸差异为14.4% ~ 34.9%,VP1核苷酸差异为18.3%~42.3%,P2、P3核苷酸差异为17.1%~21.0%、15.5% ~ 22.6%.结论:与原型株相比,CoxB5/Henan/2010株编码区发生沉默突变,其核苷酸变异并不影响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肠道病毒基因组各分区在进化中不同步.

    作者:黄学勇;许玉玲;李幸乐;晁灵;陈豪敏;许汴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激肽释放酶1和6水平分析

    目的:测定多发性硬化(MS)初发组与复发组患者血清激肽释放酶1( klkl)与激肽释放酶6(klk6)的水平,研究二者与MS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健康对照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初发MS患者和复发MS患者各50名外周血血清klk1和klk6水平.结果:4组患者血清klk1和klk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8.940和61.490,P<0.001);MS初发组与复发组血清klk1和klk6水平均高于其他2组,且MS复发组高于初发组(P<0.05).MS患者血清klk1、klk6水平分别与MS的复发呈正关联(rP=0.555和0.447,P<0.05).结论:血清klk1、klk6水平与MS复发相关,可能作为反映MS复发的指标.

    作者:王梦涵;卢宏;焦淑洁;杜冉;蒋超;刘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康复治疗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它常以近期记忆减退为首发症状,逐渐累及记忆、计算、定向、理解、思维等多种形式的认知功能,终甚至导致丧失正常的社会生活能力[1].康复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制定的一套康复治疗计划,是使病、残及伤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2].2006年8月至2011年1月,作者对41例AD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探讨AD患者康复的有效治疗模式,报道如下.

    作者:杜云红;穆俊林;宋景贵;马振武;顾仁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失误分析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无论是单束重建还是双束重建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既往研究[1-3]对移植物的选择、固定方法、重建方法及骨隧道内口的定位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论述.然而,对肌腱切取、隧道方向、隧道长度等术中操作的细节问题涉及不多.为了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作者对107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术红;刘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杞总黄酮( 200、100、50 mg/kg)组、脑心通(292 mg/kg)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然后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各组间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血清中NO水平、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为35.305、40.259、15.338、21.022、10.497和12.381,P均<0.001).除100 mg/kg黄杞总黄酮组GSH-Px外,200和100 mg/kg黄杞总黄酮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作者:冯静;柴东燕;秦玉花;乔海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类驱动蛋白钙调素结合蛋白马达区的表达与纯化

    目的:构建杜氏盐藻类驱动蛋白钙调素结合蛋白马达区(KMD)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KMD.方法:通过软件和在线工具预测KMD的理化性质.构建KMD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KMD,而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内16℃过夜诱导表达KMD,通过超声破碎菌体和高速离心,将上清液进行亲和层析.获得粗纯目的蛋白,再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进一步纯化.SDS-PAGE检测层析各阶段蛋白样品.将纯化后的KMD均分3份分别放置在-80℃、4℃和18℃环境中,1周后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是否降解.结果:KMD相对分子质量为37 480,预测pI为7.99.基因中含有的稀有密码子不会明显影响其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表达.多步层析后可以获得2个独立的目的蛋白洗脱峰,均为KMD且纯度可满足结晶条件搜索.纯化后的KMD在4℃和18℃下放置1周后无降解.结论:获得大量高纯度、均一性良好的KMD蛋白,能够满足培养蛋白晶体所需.

    作者:徐朋奇;李木;张红梅;石科;韩康;李梅;薛乐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睫状体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由于纤维血管组织在房角增生,导致小梁网阻塞,周边虹膜前粘连及进行性房角关闭,进而引起眼压升高,应用一般的抗青光眼药物及滤过性手术难以控制.近年来较多的研究[1]证实,二极管激光性能稳定,易于穿透巩膜,凝固部分睫状体组织,减少房水的生成,使眼压下降,缓解疼痛.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对消退虹膜新生血管并进一步控制眼压有明确的疗效[2].

    作者:龚玉静;郝燕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脂肪萎缩综合征1例

    脂肪萎缩综合征通常是指脂肪组织缺乏,导致外周胰岛素抵抗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一组代谢异常疾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10年8月发现1例脂肪萎缩综合征,报道如下.

    作者:万荔;孙良阁;任蕾;朱亚丽;刘爽;张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Cyclin D1、ICAM-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与危险度分级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凋亡抑制蛋白( L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胃肠道间质瘤存档蜡块标本中各蛋白的表达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危险度分组中,Ki-67、Cyclin D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clin D1和MMP-9对Fletcher分级影响显著,是Fletcher分级的独立影响因子,Cyclin D1和MMP-9的优势比分别为3.51和3.29.结论:Cyclin D1、MMP-9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Fletcher分级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作为判定恶性程度的参照因素.

    作者:务森;张谢夫;赵春临;刘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PTE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9例食管正常黏膜、2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和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正常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x2=14.322,21.622,P<0.001),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x2=19.372,P<0.00l).PTEN、E-cadherin阳性表达率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0.01),随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PTEN、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9.871和6.502,P=0.002和0.011).CD44v6阳性表达率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和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CD44v6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校正=4.442,P=0.035).癌组织中E-cadherin、PTEN与CD44v6的表达呈负关联(rp =0.585,0.531,P<0.001),PTEN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正关联(rp =0.601,P<0.001).结论:PTEN、E-cadherin和CD44v6的异常表达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

    作者:张思森;张谢夫;张云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间是影响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对预后的影响已被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所证实.缩短急诊PCI时间可缩小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其心功能,减少住院期间死亡率及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朱记法;李凌;张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寡糖基转移酶亚基stt3a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自激活和毒性检测

    目的:观察杜氏盐藻寡糖基转移酶亚基stt3a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无毒害作用并检测其自激活作用.方法:应用PCR方法获得stt3a可溶端的基因片段,将基因片段按正确的方向插入到酵母表达质粒pGBKT7中,经限制性内酶切鉴定正确后,用PEG/LiAc法转化到酵母菌株Y187中,并通过表型筛选检测诱饵蛋白有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结果:成功获得了stt3a可溶端的基因片段,其表达的蛋白对酵母菌株Y187无毒害,报告基因-半乳糖苷酶活性没有被诱导.结论:酵母双杂交GAL4系统可以被用来研究杜氏盐藻中与stt3a相互作用的蛋白.

    作者:侯永杰;李杰;李庆华;王建人;薛乐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68与c-Jun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CD68和c-Jun蛋白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人NSCLC标本(每个标本取癌、癌旁和正常组织)中CD68和c-Jun蛋白的表达,应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CD68阳性细胞数与c-Ju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癌旁及正常肺组织中CD68阳性细胞数依次为11.8±1.4、97.5±2.5和52.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 334.934,P<0.001);c-Jun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依次为0.25±0.03、0.23±0.02和0.2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280,P<0.001).癌旁组织中CD68阳性细胞数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吸烟无关(P>0.05),与TNM分期(F=158.273,P<0.001)、淋巴结转移(F=84.985,P<0.001)、是否侵及胸膜(F=16.422,P<0.001)有关.癌旁组织中c-Jun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无关(P>0.05),与TNM分期(F=19.319,P<0.001)、分化程度(F=33.918,P<0.001)、淋巴结转移(t=12.155,P<0.001)、是否侵及胸膜(F=8.318,P=0.005)有关.在癌旁组织中CD68阳性细胞数与c-Ju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 =0.519,P<0.001).结论:巨噬细胞主要浸润在癌旁组织中,可能通过激活蛋白-1促进NSCLC的发展转移.

    作者:刘瑜;王娜;冯斐斐;燕贞;王威;张少锋;秦丽娟;吴逸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亳菊中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建立毫菊中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cienhome C18(4.6 mm×200 mm,5μm),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0℃,流速l mL/min.结果:木犀草苷含量在0.004 8 ~0.038 4 μg内线性良好,Y=10 000 000X -6 650,r =0.999 9,回收率为104.9%,RSD为1.64%;木犀草素含量在0.032 ~0.256 μg内线性良好,Y=8 000 000X -20 581,r=0.999 9,回收率为101.7%,RSD为1.68%.结论:该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对毫菊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存良;李远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氟尿嘧啶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剂量5-FU(0、50、100、200、400、800 mg/L)作用sw1990 24、48和72 h后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检测p53、bax和pte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53、BAX、PTEN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5-FU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F剂量 =11.024,P=0.012).5-FU作用后sw1990细胞p53、bax及pten mRNA表达均升高(F剂量 =4.317,6.812和10.403,P均<0.05;F时间=3.058,0.906和0.451,P均>0.05);5-FU作用后sw1990细胞P53及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未处理组(t=9.025,24.562,P<0.05),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未处理组(t=7.239,P=0.042),PTEN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t=4.938,P=0.845).结论:5-FU可能通过调节sw1990中p53 、bax mRNA及P53、BAX、p-AKT蛋白表达,抑制sw1990增殖.

    作者:朱春晖;谢勇;吕农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煤矿作业工人和尘肺患者诱导痰细胞计数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煤矿作业工人呼吸道诱导痰细胞学的表现.方法:对接尘非尘肺工人62名、未接尘非尘肺工人53名、尘肺患者22例和健康对照10人进行呼吸道诱痰,将痰液处理后进行细胞总数计数和分类计数.结果:接尘与未接尘非尘肺工人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N)、巨噬细胞(M)、淋巴细胞(L)及嗜酸性粒细胞(Eo)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0.986、0.607、0.481、0.317和0.020,P均>0.05).不同工龄接尘非尘肺工人痰细胞总数、N、L及Eo计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0.431、2.390、0.341和0.351,P均>0.05),但接尘工龄10 a及以上组M计数较高(F=2.723,P=0.038).健康对照、Ⅰ期尘肺和Ⅱ+Ⅲ期尘肺患者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0.704、3.103、1.812、1.531和0.394,P均>0.05).结论:呼吸道巨噬细胞计数可以作为尘肺进展的标志;诱导痰方法可用于粉尘作业工人痰细胞学变化的监测.

    作者:赫金凤;任文杰;张巧;吴卫东;徐宏平;王桂芝;王婧华;胡东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 H2 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组,分别给予0、1、10和100μmol/L普罗布考预处理6h后,再给予0.2 mmol/L H2O2继续孵育6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细胞Bcl-2及Bax mRNA的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普罗布考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心肌细胞Bax mRNA表达,升高Bcl-2 mRNA表达,升高心肌细胞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普罗布考可抑制H2 O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作者:罗萍;杜松;段红艳;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和凝血四项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PICC)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及凝血四项水平的变化.方法:以未PICC患者38例为对照(包括肿瘤患者10例、非肿瘤患者18例和血液病患者10例),对比分析PICC患者(包括肿瘤患者14例、非肿瘤患者20例和血液病患者16例)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0和凝血四项水平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NF-α、IL-6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1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四项.结果:PICC肿瘤、非肿瘤、血液病组TNF-α水平高于相应未PICC对照组(t分别为2.330、3.606和3.110,P均<0.05),IL-6水平低于相应对照组(t分别为7.120、5.863和2.572,P均<0.05),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t分别为0.881、0.887和0.079,P均>0.05);非肿瘤PICC组凝血四项与未PICC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ICC置管后血浆TNF-α水平的升高和IL-6水平的下降可能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张振香;林蓓蕾;陈颖;王艳丽;杨巧芳;程瑞莲;高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