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县级医院开展综合支付制度改革的创新模式

吴建;周学山;谢双保

关键词:县级医院, 支付制度, 创新, 模式
摘要:目的:介绍河南省在“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卫Ⅺ项目)”支持下,在县级医院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综合支付制度改革试点的创新做法及初步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制度设计,机构调查收集试点医疗机构服务量、质量及费用等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该改革模式创造性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县级医院支付制度综合改革新框架,并在部分卫Ⅺ项目县县级医院开展了实践应用,效果明显.结论:该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为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完善公立医院支付制度改革、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和案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骨肉瘤组织中Ang-2、VEGF的表达及MVD测定

    目的:检测骨肉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 Ang-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9例骨肉瘤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骨组织中Ang-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与CD34的表达,计算MVD;分析Ang-2的表达与VEGF、MVD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Ang-2 mRNA的表达量、Ang-2蛋白阳性表达率、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及MVD均高于对照组(t=8.2 53,x2校正 =11.960和11.470,P均<0.01).高VEGF表达组Ang-2蛋白与mRNA的表达高于低VEGF表达组(P<0.01);高MVD组Ang-2蛋白与mRNA的表达高于低MVD组(P<0.01).结论:Ang-2参与了骨肉瘤的血管生成及调控,在骨肉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小明;薛新宏;赵少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脑组织TRPM2和核酸内切酶G的影响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NBP)对老龄大鼠慢性脑缺血脑组织瞬时感受器电位M2型(TRPM2)及核酸内切酶G(EndoG)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老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BP低剂量治疗组和NBP高剂量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3个月后,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TRPM2和EndoG的表达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脑皮层与海马区组织TRPM2和EndoG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046、127.115、49.959和80.292,P均<0.05).模型组皮质和海马TRPM2、EndoG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多(P<0.05),而NBP低剂量和高剂量治疗组较模型组减少(P<o.o5),NBP高剂量组较低剂量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NBP可能通过下调TRPM2和EndoG的表达,抑制细胞损伤和死亡,发挥对慢性缺血性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会芳;声宏;焦淑洁;刘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RM1的表达与含吉西他滨方案耐药的关系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含吉西他滨方案耐药的关系.方法:将108例NSCLC患者均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紫杉醇15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组患者NSCLC组织中RRM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含吉西他滨方案耐药的关系.结果:RRM1高表达与GP方案化疗耐药有关:GP方案化疗耐药组RRM1的高表达率为62.5%,明显高于敏感组(30.0%)(x2=5.704,P=0.017).RRM1高表达与TP方案化疗耐药无关(x2=0.557,P=0.456).结论:NSCLC组织中RRM1的表达升高与含吉西他滨方案耐药有关.

    作者:刘萍;王豪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睫状体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由于纤维血管组织在房角增生,导致小梁网阻塞,周边虹膜前粘连及进行性房角关闭,进而引起眼压升高,应用一般的抗青光眼药物及滤过性手术难以控制.近年来较多的研究[1]证实,二极管激光性能稳定,易于穿透巩膜,凝固部分睫状体组织,减少房水的生成,使眼压下降,缓解疼痛.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对消退虹膜新生血管并进一步控制眼压有明确的疗效[2].

    作者:龚玉静;郝燕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尘肺病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具有良好多样性的人尘肺病噬菌体单链抗体( ScFv)库.方法:收集25例尘肺病患者外周血标本共50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Trizol法提取总RNA,逆转录后参考文献设计并合成半巢式PCR引物,扩增抗体重链(VH)和轻链(VL)可变区基因,Linker连接VH和VL,继而连接到噬菌体载体pCANTAB-SE中,连接产物转入感受态大肠杆菌TG1,超感染辅助噬菌体M13KO7,构建噬菌体ScFv库.结果:扩增出VH和VL基因序列并有效地连接,经转化和超感染,构建了库容为2.4x107pfu/mL的ScFV库.结论:成功构建人尘肺病噬菌体ScFV库.

    作者:翟伟;郝长付;高彬;姚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县级医院开展综合支付制度改革的创新模式

    目的:介绍河南省在“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卫Ⅺ项目)”支持下,在县级医院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综合支付制度改革试点的创新做法及初步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制度设计,机构调查收集试点医疗机构服务量、质量及费用等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该改革模式创造性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县级医院支付制度综合改革新框架,并在部分卫Ⅺ项目县县级医院开展了实践应用,效果明显.结论:该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为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完善公立医院支付制度改革、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和案例.

    作者:吴建;周学山;谢双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失误分析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无论是单束重建还是双束重建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既往研究[1-3]对移植物的选择、固定方法、重建方法及骨隧道内口的定位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论述.然而,对肌腱切取、隧道方向、隧道长度等术中操作的细节问题涉及不多.为了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作者对107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术红;刘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脂肪萎缩综合征1例

    脂肪萎缩综合征通常是指脂肪组织缺乏,导致外周胰岛素抵抗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一组代谢异常疾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10年8月发现1例脂肪萎缩综合征,报道如下.

    作者:万荔;孙良阁;任蕾;朱亚丽;刘爽;张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和凝血四项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PICC)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及凝血四项水平的变化.方法:以未PICC患者38例为对照(包括肿瘤患者10例、非肿瘤患者18例和血液病患者10例),对比分析PICC患者(包括肿瘤患者14例、非肿瘤患者20例和血液病患者16例)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0和凝血四项水平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NF-α、IL-6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1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四项.结果:PICC肿瘤、非肿瘤、血液病组TNF-α水平高于相应未PICC对照组(t分别为2.330、3.606和3.110,P均<0.05),IL-6水平低于相应对照组(t分别为7.120、5.863和2.572,P均<0.05),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t分别为0.881、0.887和0.079,P均>0.05);非肿瘤PICC组凝血四项与未PICC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ICC置管后血浆TNF-α水平的升高和IL-6水平的下降可能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张振香;林蓓蕾;陈颖;王艳丽;杨巧芳;程瑞莲;高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尿道下裂患儿包皮组织p53和p21waf/cip1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包皮组织中肿瘤抑制蛋白p53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p21 waf/cip1的表达与尿道下裂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尿道下裂患儿和30例对照组患儿包皮组织p53和p21 waf/ci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尿道下裂组p53 mRNA的表达降低(t=11.431,P=0.010),p21 waf/cip1 mRNA的表达无变化(t=1.408,P=0.244);不同程度尿道下裂患儿p53和p21 wat/cip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41和3.089,P=0.158和0.187).结论:p53和p21 waf/cip1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使尿道板和尿道襞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尿道板腔化受阻,进而导致尿道下裂的发生.

    作者:罗向阳;王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河南省项目地区育龄妇女孕前环境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省项目地区育龄妇女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为制定孕前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项目地区已婚待孕育龄妇女2 008名,对其可能暴露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职业危险因素暴露者占18.0% (361/2 008),暴露率排前3位的为高噪音环境、危险物质(重金属和化学物质)接触和粉尘环境.存在生活危险因素暴露者占52.9%(1 063/2 008),暴露率排前3位的为饲养宠物、使用杀虫剂和半年内居住在新装修过的房屋.29岁以下年龄组饲养宠物和半年内居住过装修房屋的比例高于30岁以上年龄组(x2=11.568,P=0.001;x2 =31.950,P<0.001),农业户口组和非农业户口组使用杀虫剂、饲养宠物及半年内居住过装修房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妇女中乙肝疫苗接种率高(48.0%),风疹疫苗接种率低(17.4%).结论:河南省育龄妇女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不同,以生活危险因素暴露为主.

    作者:张军喜;柴健;马颖辉;蒋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甲氧基雌二醇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测定2-甲氧基雌二醇中残留溶剂甲醇和二氯甲烷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3批2-甲氧基雌二醇样品中的组分.应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采用HP-INNOWAX柱(30mx0.53 mm×1 μm),以PEG20M为固定相,柱温45℃,保持3 min,然后以20℃/min的速度升温至180℃,保持5min;进样器温度200℃;检测器温度300℃;载气为氮气;分流比为2∶1.结果:实现了各组分的基线分离;3批样品中的残留溶剂含量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2-甲氧基雌二醇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李杨;施秀芳;张青青;张超峰;杜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效果比较

    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一般手术时间短,刺激中等,但操作精细,术中要求患儿安静、无躁动.氯胺酮静脉全麻因具有镇痛效果好,保护性吞咽反射不消失等优点,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但氯胺酮可以提高气道反应性,容易造成喉痉挛、屏气及术后分泌物增多等[1],术中常需麻醉医师托下颌、吸痰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王其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类驱动蛋白钙调素结合蛋白马达区的表达与纯化

    目的:构建杜氏盐藻类驱动蛋白钙调素结合蛋白马达区(KMD)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KMD.方法:通过软件和在线工具预测KMD的理化性质.构建KMD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KMD,而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内16℃过夜诱导表达KMD,通过超声破碎菌体和高速离心,将上清液进行亲和层析.获得粗纯目的蛋白,再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进一步纯化.SDS-PAGE检测层析各阶段蛋白样品.将纯化后的KMD均分3份分别放置在-80℃、4℃和18℃环境中,1周后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是否降解.结果:KMD相对分子质量为37 480,预测pI为7.99.基因中含有的稀有密码子不会明显影响其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表达.多步层析后可以获得2个独立的目的蛋白洗脱峰,均为KMD且纯度可满足结晶条件搜索.纯化后的KMD在4℃和18℃下放置1周后无降解.结论:获得大量高纯度、均一性良好的KMD蛋白,能够满足培养蛋白晶体所需.

    作者:徐朋奇;李木;张红梅;石科;韩康;李梅;薛乐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FLA8基因全长的克隆及鉴定

    目的:获得FLA8基因cDNA序列.方法:根据衣藻、小球藻等驱动蛋白-2亚基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GYNGTIF、NEDPKDA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及3'RACE和5'RACE的方法扩增杜氏盐藻FLA8基因的全长.结果:克隆得到的杜氏盐藻FLA8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2 612 bp,序列分析显示其包括90 bp的5'UTR、167 bp的3'UTR以及2 355 bp的开放阅读框,其编码784个氮基酸残基,蛋白质的理论等电点为6.65,相对分子质量为85 0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与其他物种有较高的同源性:团藻(98%)、衣藻(99%)、小球藻(92%).结论:得到杜氏盐藻驱动蛋白-2亚基FLA8的基因全长.

    作者:李俊平;刘岷;毛丽红;石科;李靓;许尧;薛乐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河南省某地区配偶间HIV性传播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地区配偶间HIV性传播状况,为预防控制艾滋病配偶间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对河南省某地区2651个HIV单阳家庭进行随访检测,分别在每年度的6月底和12月底对感染者配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进行一次HIV抗体检测.结果:共对2 445个家庭完成随访调查,随访率为92.2%,配偶间HIV传播73对,累计性传播率2.98%.由丈夫传染给妻子44对(传播率4.33%),由妻子传染给丈夫29对(传播率2.03%).丈夫年龄在30~39岁的家庭性传播率为55.8% (23/348)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0.6%,1/1 053).结论:河南某地区建立随访关系的配偶间HIV性传播率较先前明显降低,但需要进一步加大预防配偶间HIV性传播工作的力度,大限度避免HIV配偶间传播.

    作者:马楠;段广才;王奇;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比较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早期治疗DN对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作者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了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DN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孙四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郑州市综合医院医务场所暴力与医务人员亚健康

    目的:探讨郑州市综合医院医务场所暴力与医务人员亚健康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郑州市6所综合医院,随机抽取医务人员1 265名,采用自制暴力问卷和亚健康量表进行暴力经历和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暴力发生率为46.1%;遭受暴力(包括不同形式暴力)与否的医务人员在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3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4、6.957和4.686,P均<0.001);不同暴力来源、采取不同应对方式的医务人员在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医务场所暴力可导致医务人员出现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异常,生存质量下降.

    作者:杨力沣;王珂;娄小平;朱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氟尿嘧啶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剂量5-FU(0、50、100、200、400、800 mg/L)作用sw1990 24、48和72 h后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检测p53、bax和pte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53、BAX、PTEN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5-FU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F剂量 =11.024,P=0.012).5-FU作用后sw1990细胞p53、bax及pten mRNA表达均升高(F剂量 =4.317,6.812和10.403,P均<0.05;F时间=3.058,0.906和0.451,P均>0.05);5-FU作用后sw1990细胞P53及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未处理组(t=9.025,24.562,P<0.05),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未处理组(t=7.239,P=0.042),PTEN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t=4.938,P=0.845).结论:5-FU可能通过调节sw1990中p53 、bax mRNA及P53、BAX、p-AKT蛋白表达,抑制sw1990增殖.

    作者:朱春晖;谢勇;吕农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杞总黄酮( 200、100、50 mg/kg)组、脑心通(292 mg/kg)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然后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各组间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血清中NO水平、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为35.305、40.259、15.338、21.022、10.497和12.381,P均<0.001).除100 mg/kg黄杞总黄酮组GSH-Px外,200和100 mg/kg黄杞总黄酮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作者:冯静;柴东燕;秦玉花;乔海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