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向阳;王伟
目的:检测Hela细胞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1的甲基化水平.方法:用亚硫酸氢盐克隆测序法和联合亚硫酸氢盐的限制酶法(COBRA)检测不同来源Hela细胞AR基因外显子1的甲基化水平,BiQ Analyzer软件分析测序结果.结果:在非CpG胞嘧啶转化率>98%的前提下,Hela细胞AR基因外显子1片段的总甲基化率≥96.2%,除第8个CpG位点外,其他CpG位点均为完全甲基化或高甲基化.COBRA法与测序法结果一致.结论:DNA甲基化可能是Hela细胞AR基因失活的分子机制.
作者:李笑竹;赵贵森;岳阳阳;翟仙敦;艾红伟;薛小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骨肉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 Ang-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9例骨肉瘤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骨组织中Ang-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与CD34的表达,计算MVD;分析Ang-2的表达与VEGF、MVD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Ang-2 mRNA的表达量、Ang-2蛋白阳性表达率、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及MVD均高于对照组(t=8.2 53,x2校正 =11.960和11.470,P均<0.01).高VEGF表达组Ang-2蛋白与mRNA的表达高于低VEGF表达组(P<0.01);高MVD组Ang-2蛋白与mRNA的表达高于低MVD组(P<0.01).结论:Ang-2参与了骨肉瘤的血管生成及调控,在骨肉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小明;薛新宏;赵少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准确的血型鉴定是临床安全输血的前提和保证.采用传统的试管法、玻片法进行ABO、RhD血型鉴定,操作过程难于标准化,检测结果易受环境、温度等影响,而且不易保存,给临床输血带来不安全隐患.微柱凝胶法( micro-column gel technique,MGT)用于ABO、RhD血型鉴定,由于便于标准化操作,结果容易判读,方便保存等特点[1],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和血站系统.河南省肿瘤医院自2009年采用MGT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同时用试管法、玻片法进行比对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锋;周健;吕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早期治疗DN对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作者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了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DN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孙四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机动车尾气有机提取物的体外遗传毒性作用.方法:用双核细胞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评价机动车尾气有机提取物(2.5、5.0和10.0 mg/L)对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另设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6个平行孔.结果:各组双核细胞微核率和Olive尾矩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F=18.608和9.525,P均<0.001).5.0和10.0 mg/L有机提取物组双核细胞微核率高于溶剂对照组,3个剂量组Olive尾矩均高于溶剂对照组(P均<0.05).结论:机动车尾气有机提取物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作者:郭海玲;夏向群;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上牙根折裂(根折)的诊断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灵敏的检查手段,大多数根折临床表现为根尖周炎或者牙周炎相似症状,而且部分根折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影像学辅助检查就显得尤其重要.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是近十年开始应用于口腔医疗领域的三维影像辅助诊断设备,有关其在根折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鲜有报道.作者比较了CBCT与传统X线根尖片对根折的诊断效率,以评价CBCT在根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红霞;张晨;闫波;范文娟;赵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新生儿HIBD的方法如高压氧疗法、亚低温疗法等都仅局限于对症、支持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尚难从根本上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大量研究[1-3]发现,通过移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neural stem cells,NSCs)能减少HIBD新生大鼠由于局部缺血而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使之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均得到提高.将经过基因修饰的NSCs进行移植,有望为HIBD的治疗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
作者:王军;朱登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及其分化的胶质瘤细胞的杀灭作用,探讨胶质瘤干细胞与放疗耐受的相关性.方法:分离、培养并纯化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并同时诱导纯化的肿瘤干细胞向胶质瘤细胞分化,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及其分化后的胶质瘤细胞分别以0、2、3、5、8、12 Gy的6MVX线照射后,继续培养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由胶质瘤干细胞分化出的子代胶质瘤细胞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下降,且随照射剂量增大,细胞生长抑制显著(F=125.971,P<0.001).结论:脑胶质瘤干细胞分化后,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下降.
作者:李远;关方霞;杨波;胡祥;杜英;焦红亮;田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它常以近期记忆减退为首发症状,逐渐累及记忆、计算、定向、理解、思维等多种形式的认知功能,终甚至导致丧失正常的社会生活能力[1].康复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制定的一套康复治疗计划,是使病、残及伤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2].2006年8月至2011年1月,作者对41例AD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探讨AD患者康复的有效治疗模式,报道如下.
作者:杜云红;穆俊林;宋景贵;马振武;顾仁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小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分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盐水对照组、奥扎格雷组和谷氨酰胺组,每组24只大鼠.建模成功后,盐水对照组立即腹腔注射2 mL生理盐水;奥扎格雷钠组按33.67 mg/kg腹腔注射奥扎格雷钠;谷氨酰胺组按33.67 mg/kg腹腔注射奥扎格雷钠和按0.4 g/kg腹腔注射体积分数20%的L-丙氨酸-L-谷氨酰胺双肽注射液.再灌注6、12及24h,每组各处死大鼠8只,取脑和小肠,光镜下观察脑组织海马区病理改变,免疫组化SP法测定小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盐水对照组、奥扎格雷钠组和谷氨酰胺组于再灌注6、12和24h海马锥体细胞结构紊乱、边界模糊,在12和24 h各时间点,4组大鼠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175和20.234,P均<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Ocdudin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谷氨酰胺组相比,盐水对照组和奥扎格雷钠组表达下降(P<0.05).结论:谷氨酰胺可以提高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轻全脑缺血再灌注对小肠黏膜的损伤.
作者:王庆治;张帮杰;王素娟;张丽萍;谭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杞总黄酮( 200、100、50 mg/kg)组、脑心通(292 mg/kg)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然后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各组间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血清中NO水平、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为35.305、40.259、15.338、21.022、10.497和12.381,P均<0.001).除100 mg/kg黄杞总黄酮组GSH-Px外,200和100 mg/kg黄杞总黄酮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作者:冯静;柴东燕;秦玉花;乔海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FK506结合蛋白(FKBP)的cDNA片段并探讨其与鞭毛微管解组装的联系.方法:提取杜氏盐藻总RNA,根据已知盐藻FKBP cDNA 3'端序列,用5'RACE方法扩增该cDNA的5'端序列,拼接得到全长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秋水仙碱处理对数生长期杜氏盐藻,处理0、20、40、60、80、100、120、140和160 min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KB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经5'RACE得到681 bp的FKBP cDNA片段,拼接后得到的cDNA全长1 075 bp,序列分析显示其开放阅读框为762 bp,编码253个氨基酸;经BLAST比对,其氨基酸序列具有FKBP家族特有的功能结构域,与莱茵衣藻、团藻、小球藻、大麦及水稻的同源性分别为61%、54%、47%、48%和51%.杜氏盐藻细胞FKBP mRNA表达量在秋水仙碱处理后20~40 min明显升高,而在40 ~ 100 min时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F组间=32.580,P<0.001;F时间=5.543,P=0.001;F交互=237.306,P<0.001).结论:得到了杜氏盐藻的FKBPcDNA全长序列;FKBP参与了杜氏盐藻微管解组装过程,可能参与了细胞通过鞭毛对外界应激反应的应答.
作者:许芳;石科;李靓;张楠楠;薛乐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项目地区育龄妇女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为制定孕前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项目地区已婚待孕育龄妇女2 008名,对其可能暴露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职业危险因素暴露者占18.0% (361/2 008),暴露率排前3位的为高噪音环境、危险物质(重金属和化学物质)接触和粉尘环境.存在生活危险因素暴露者占52.9%(1 063/2 008),暴露率排前3位的为饲养宠物、使用杀虫剂和半年内居住在新装修过的房屋.29岁以下年龄组饲养宠物和半年内居住过装修房屋的比例高于30岁以上年龄组(x2=11.568,P=0.001;x2 =31.950,P<0.001),农业户口组和非农业户口组使用杀虫剂、饲养宠物及半年内居住过装修房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妇女中乙肝疫苗接种率高(48.0%),风疹疫苗接种率低(17.4%).结论:河南省育龄妇女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不同,以生活危险因素暴露为主.
作者:张军喜;柴健;马颖辉;蒋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无论是单束重建还是双束重建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既往研究[1-3]对移植物的选择、固定方法、重建方法及骨隧道内口的定位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论述.然而,对肌腱切取、隧道方向、隧道长度等术中操作的细节问题涉及不多.为了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作者对107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术红;刘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年结核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WHO估计2000年至2020年,将有近10亿人新感染结核病[1].目前全球每年约有900万人感染结核病,300万人死于结核病[2].我国又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的国家之一,而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关键,因此,准确、快捷、简便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丽娜;党霞;史慧敏;王子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介绍河南省在“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卫Ⅺ项目)”支持下,在县级医院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综合支付制度改革试点的创新做法及初步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制度设计,机构调查收集试点医疗机构服务量、质量及费用等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该改革模式创造性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县级医院支付制度综合改革新框架,并在部分卫Ⅺ项目县县级医院开展了实践应用,效果明显.结论:该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为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完善公立医院支付制度改革、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和案例.
作者:吴建;周学山;谢双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柯萨奇病毒B5( CoxB5)河南分离株全基因特征及与其他肠道病毒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扩增全基因,采用DNAStar中的SeqMan拼接所测序列,BioEdit进行同源性比较,Simplot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CoxB5/Henan/2010基因组全长7 401 bp.与原型株Faulkner相比,编码区氨基酸同源性为95.6%,核苷酸同源性为79.9%,其中VP4-VP2核苷酸差异为17.8%~20.4%,VP1核苷酸差异为19.5%,P2、P3核苷酸差异分别为19.5%、21.7%.不同型别肠道病毒间VP4-VP2核苷酸差异为14.4% ~ 34.9%,VP1核苷酸差异为18.3%~42.3%,P2、P3核苷酸差异为17.1%~21.0%、15.5% ~ 22.6%.结论:与原型株相比,CoxB5/Henan/2010株编码区发生沉默突变,其核苷酸变异并不影响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肠道病毒基因组各分区在进化中不同步.
作者:黄学勇;许玉玲;李幸乐;晁灵;陈豪敏;许汴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少见的脾血管源性肿瘤.Falk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该病兼具组织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特性,但不同于已知脾脏血管源性肿瘤,将其命名为LCA.LCA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也有恶性病例的报道[2].现报道1例LCA并复习文献.
作者:刘艳杰;范正军;薛建锋;程波;张水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测定2-甲氧基雌二醇中残留溶剂甲醇和二氯甲烷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3批2-甲氧基雌二醇样品中的组分.应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采用HP-INNOWAX柱(30mx0.53 mm×1 μm),以PEG20M为固定相,柱温45℃,保持3 min,然后以20℃/min的速度升温至180℃,保持5min;进样器温度200℃;检测器温度300℃;载气为氮气;分流比为2∶1.结果:实现了各组分的基线分离;3批样品中的残留溶剂含量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2-甲氧基雌二醇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李杨;施秀芳;张青青;张超峰;杜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凋亡抑制蛋白( L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胃肠道间质瘤存档蜡块标本中各蛋白的表达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危险度分组中,Ki-67、Cyclin D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clin D1和MMP-9对Fletcher分级影响显著,是Fletcher分级的独立影响因子,Cyclin D1和MMP-9的优势比分别为3.51和3.29.结论:Cyclin D1、MMP-9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Fletcher分级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作为判定恶性程度的参照因素.
作者:务森;张谢夫;赵春临;刘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