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人参皂苷Rg3抗血清的制备

曾华金;杨冉;刘吉华;屈凌波;余伯阳

关键词:人参皂苷Rg3, 抗血清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人工抗原制备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方法:采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将Rg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分别合成免疫抗原Rg3-BSA和包被抗原Rg3-OVA.用合成的Rg3-BSA免疫家兔,制得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并通过酶联免疫方法(ELISA)对抗血清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人工抗原Rg3-BSA制备成功,由其所得抗血清的效价为1:51 200,交叉反应率低于3%,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蛋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初治AL组(65例)、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AL-CR)组(20例)、复发难治白血病(RRAL)组(24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DF-1及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DF-1及VEGF蛋白的表达与初治A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初治AL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DF-1及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44/65)和64.6%(42/65),均高于RRAL组[70.8%(17/24)和66.6%(16/24)]、AL-CR组[15.0%(3/20)和20.0%(4/20)]和正常对照组[6.6%(1/15)和13.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59和23.382,P<0.001).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DF-1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初治AL患者的白细胞计数(χ2=11.413和15.363.P<0.001)及髓外浸润(χ2=10.100和13.333,P<0.001)有关.结论:初治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DF-1与VEGF蛋白的高表达参与了AL的发生、发展、浸润、复发和转移,动态检测2者的表达水平对判断AL的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艳梅;万鼎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结核杆菌抗原CFP21/MTB12/Rv3881 C的HLA限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表位预测

    目的:预测结核杆菌分泌抗原CFP21/MTB12/Rv3881c的HLA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方法:利用SYFPEITHI、BIMAS和NetCTL方法预测分析抗原CFP21/MTBl2/Rv3881c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进一步运用NetCTL方法对抗原CFP21/MTB12/Rv3881c的HLA-A其他等位基因和HLA-B限制性CTL表位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3个候选抗原HLA-A*0201限制性CTL优势表位各4条,分别为CFP21 5-13、13-21、134-142、189-197;MTB12 26-34、36-44、40-48、61-69;Rv3881c 204-212、207-215、234-242、260-268.得到3个候选抗原HLA-A3和HLA-B7限制性CTL优势表位共21条.结论:初步筛选出抗原CFP21/MTB12/Rv3881c潜在的HLA-A*0201、HLA-A3、HLA-B7限制性表位33条.

    作者:吕虹;高艳锋;祁元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抗人参皂苷Rg3抗血清的制备

    目的:通过构建人工抗原制备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方法:采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将Rg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分别合成免疫抗原Rg3-BSA和包被抗原Rg3-OVA.用合成的Rg3-BSA免疫家兔,制得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并通过酶联免疫方法(ELISA)对抗血清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人工抗原Rg3-BSA制备成功,由其所得抗血清的效价为1:51 200,交叉反应率低于3%,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作者:曾华金;杨冉;刘吉华;屈凌波;余伯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倍体、S期细胞指数及增殖指数测定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作者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肺癌组织中DNA倍体、S期细胞指数(SPF)及增殖指数(PI),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夏宗江;赵松;胡伟;崔广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2年对河南省14个抽样点的入选对象进行膳食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调查.结果:2002年河南省居民热能、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为9 134.5 KJ、64.5 g、68.2 g和327.6 g,粮谷类、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59.1%、11.5%和29.1%%,优质蛋白质占30.2%(城乡分别为39.7%和26.4%).婴幼儿生长迟缓和低体质量率分别为14.1%和8.2%.全省人群贫血患病率为18.4%,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4.0%和8.8%,总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7.9%.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9.9%,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5%和5.5%.结论:河南省居民热能和营养素摄入基本得到满足,但存在一定程度膳食失衡.各种营养相关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营养与健康状况存在城乡差异,在以后的改善和防治工作中应因地制宜.

    作者:张雷;张书芳;胡东生;施学忠;王培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苦菜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苦菜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苦菜总黄酮高(100 mg/kg)、中(50 mg/kg)、低(25 mg/kg)剂量组,每组6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苦菜总酮各组实验前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质量分数0.5%羧甲基纤维素钠.显微镜镜下观察心肌坏死程度;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光镜下假手术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模型组可见片状心肌细胞变性坏死,肌纤维肿胀断裂,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出血;苦菜总黄酬组心肌病变较模型组减轻.5组间血清LDH、SOD、MDA和MPO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33、38.623、4.840和22.658,P均<0.05);模型组血清LDH、MDA和MPO水平高于假手术组,SOD水平低于假手术组.苦菜总黄酮组血清LDH、MDA和MPO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血清SOD水平高于模型组.苦菜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血清LDH、SOD、MOA和MPO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菜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仰斌;李启华;刘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PTEN反义寡核苷酸对EC9706细胞增殖、凋亡和PTEN、mTOR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PTE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凋亡和PTEN、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PTEN的ASODN和无义寡核苷酸(N-ODN)转染食管癌EC9706细胞,终浓度为3、6和12μmol/L的ASODN为实验组,终浓度12 μmol/L的N-ODN为N-ODN对照组,不进行转染的为空白对照组.运用MTT法、TUNEL检测空白对照组、N-ODN对照组及3种浓度的ASODN作用24、48及72 h后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EC9706细胞中PTEN蛋白、mTOR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①随PTEN ASODN转染浓度(F3μmol/L=784.774,F6μmol/L=242.884,F12μmol/L=412.105,P均<0.001)和时间(F24 h=60.676,F48 b=57.703,F72 h=51.841,P<0.001)的增加,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增强.②随PTEN ASODN转染浓度(F3μmol/L=36.655,F6μ=mol/L47.594,F12μmol/L=85.264,P均<0.001)和时间(F24h=4.860,F48 h=4.901,F72 h=8.153,P<0.001)的增加,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凋亡下降.③随PTENASODN转染浓度(F3μmol/L=45.634,F6μmol/L=66.399,F12μmol/L=72.763,P均<0.001)和时间(F24h=4.065,F48 h=3.985,F72 h=5.446,P<0.001)的增加,PTEN的蛋白表达降低;mRNA的表达也降低(F3μmol/L=23.357,F6μmol/L=43.272,F12μmol/L=51.402,P均<0.001;F24h=3.933,F48 h=4.084,F72 h:4.528,P<0.001).④mTOR蛋白(F3μmol/L=19.422,F6 μmol/L=30.000,F12 μmol/L=62.168,P<0.001;F24 h=5.340,F48 h=9.150,F72 h=21.056,P<0.001)和mRNA(F3μmol/L=19.414,F6 μmol/L=46.571,F12μmol/L=68.634,P<0.001;F24 h=4.815,F48 h=12.165,F72 h=7.858,P<0.001)的表达随PTEN ASODN转染浓度和时问的增加而增强.⑤上述各指标中均以12 μmol/LASODN作用72 h的效应强(P均<0.05).结论:PTEN ASODN促进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下调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上调mTOR蛋白和mRNA的表达.

    作者:亚国伟;张威;陈玉;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郑州市金水区医疗资源整合效果评价

    目的:对郑州市金水区医疗资源整合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文献研究的方法比较金水区4所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整合前后门诊与住院人次、业务收入、设备、医护人员职称与学历及参合农村居民就诊情况的变化.结果:医疗资源整合后,乡镇卫生院门诊与住院人次均增加,业务收入提高,万元以上设备增加了34台,其中50万元以下设备20台,一100万元设备8台,100万元以上设备6台.医护人员职称比例下降(Z=4.672,P<0.001),学历水平提高(Z=3.417,P=0.001);参合农村居民的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均增加.结论:区镇医疗资源整合可增加门诊与住院人次及业务收入,提高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学历水平,并较好地支持了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但仍需做进一步的探讨与改进.

    作者:魏万宏;姜保俊;王慧慧;李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5和CA125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5(KLK15)和CA125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64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KLK15与CA125蛋白的表达.结果:上述4种组织中KLK1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6.7%、62.5%和64.1%,4种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2,P<0.001);4种组织中CA12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5.6%、37.5%和71.9%,4种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48,P<0.001).KLK15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3.90,P=0.048;χ2=4.84,P=0.028;χ2=5.49,P:0.019).CA125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类型有关(χ2=37.49,P<0.001).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KLK15与CA125蛋白的表达有火联(rp=0.334,P=0.033).结论:KLK15蛋白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能作为其预后判断的指标.KLK15与CA125蛋白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卵巢上皮性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颖;史惠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RNA干扰对EC9706细胞mTOR表达及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及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mTOR siRNA,采用低、中、高浓度(50、100与150 nmoL/L)的mTOR siRNA分别转染EC9706细胞24、48与72 h.同时设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及正常对照组(不转染).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与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各组EC9706细胞中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TUNEL法检测转染24 h时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转染24、48与72 h,6组细胞mTOR蛋白和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蛋白:F=24.14,45.78,59.19,P均<0.001;mTOR mRNA:F=41.42,69.74,43.71,P均<0.001),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43.85,172.98,155.01,P均<0.001);低、中、高浓度组转染不同时间点间比较,mTOR蛋白(F=42.23,29.46,50.22,P均<0.001)、mTOR mRNA(F=6.48,8.50,4.80,P均<0.05)及细胞生长抑制率(F=78.77,76.14,52.28,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 siRNA转染组EC9706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低于各对照组,且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及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减弱(P<0.05).不同浓度mTOR siRNA转染组EC9706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各对照组,且细胞生长抑制率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和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转染24 h,6组细胞A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2.96,P<0.001),mTOR siRNA转染组AI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高浓度转染组AI高(P<0.05).结论:mTOR siRNA可有效抑制EC9706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且能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张威;陈玉;亚国伟;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场强磁共振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垂体微腺瘤43例

    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10 mm的垂体瘤,因肿瘤体积小,依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有很大局限性.磁共振(MRI)因其独特优势成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首选,但普通平扫及增强因垂体组织血供特殊性及扫描时间长往往难以发现隐匿的小腺瘤[1].

    作者:曹茂胜;陈爱华;陈世全;华中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RP-HPLC同时测定金钱通淋颗粒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及山奈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钱通淋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及山奈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体系.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柱温34℃,流动相V,(甲醇):V(体积分数0.4%磷酸)=55: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分别在(0.25~25.00),(0.14~11.00)和(0.26~33.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00.3%和99.8%,相应的RSD分别为0.99%、0.47%和0.67%.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对进一步完善金钱通淋颗粒的内在质量控制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丹;杨冉;曾华金;屈凌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RP-HPLC法测定2-甲氧基雌二醇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2-甲氧基雌二醇(2-ME)在25℃时水中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P).方法:RP-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DiamonsilTM(钻石)(4.6 mm×200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与水(体积比为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采用RP-HPLC法测定2-ME的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2-ME的P.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224~3.584 mg/L,r=0.999 9,回收率98.42%~101.78%.日内和日间RSD分别<1.66%和2.10%.2-ME的溶解度为(1.669±1.220)mg/L,logP为(2.86±1.3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体外2-ME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新红;张楠;郭鑫慧;崔福德;张振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和Bcl-2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alectin-3与Bcl-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SCC组织中Galectin-3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36/50)和2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4,P<0.001);Be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26/50)和6.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07,P<0.001);Galectin-3和Bel-2蛋白表达均与ESCC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分别为9.830、7.679和9.933、5.265,P<0.05).ESCC组织中2者的表达呈正关联(rp=0.357,χ2=7.281,P<0.001).结论:Galectin-3和Bcl-2蛋白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Galectin-3及Bcl-2蛋白可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作者:庞霞;郑湘予;李晟磊;赵志华;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EphrinB2、半胱氨酸蛋白酶8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EphrinB2与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的表达.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EphrinB2与Caspase-8的表达,采用Cox回归进行食管癌患者生存分析.结果:癌组织中Caspase-8 mRNA(△Ct)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7.38±2.47)和(2.51±2.38)%,低于配对正常组织的(5.46±1.87)和(8.85±7.88)%(t=1.375和-22.761,P均<0.001);癌组织中EphrinB2蛋白的表达水平为(11.67±2.48)%,高于配对正常组织中的(1.71±0.60)%(t=-38.322,P<0.001).癌组织中EphrinB2与Caspase-8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关(r=-0.340,P<0.001).COX回归分析:有家族史和Caspase-8 mRNA低表达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95%CI分别为1.990-8.547和0.152-0.788,P均<0.05).结论:人食管鳞癌组织中EphrinB2的高表达和Caspase-8的低表达可作为食管癌发生发展的评估指标.

    作者:崔玲玲;李春阳;王旗;陈幕华;马素好;陈萍萍;李文杰;张功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表型及其对EC9706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程中CD3+ CD56+、NKG2D的动态变化及其与CIK细胞对EC9706杀伤活性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EC9706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体外分离健康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γ、向细胞介素-2、CD3单克隆抗体诱导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0、7及14 d的细胞CD3+CD56+、NKG2D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0、7及14 d的细胞在效靶比20:1和30:1时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EC9706细胞表达MICA和ULBP2,不表达MICB、ULBP1和ULBP3.0、7及14 d细胞表面NKG2D表达率分别为(26.3±1.1)%、(38.3±0.4)%和(67.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93.352,P<0.001);CD3+CD56+细胞分别为(0.7±0.1)%、(12.2±1.4)%和(56.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01.226,P<0.001);0、7及14 d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20:1时分别为(7.1±2.0)%、(17.4±1.4)%和(37.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250,P<0.001);效靶比30:1时分别为(8.7±0.8)%、(27.2±1.6)%和(44.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070,P<0.001).相关分析表明CIK细胞的杀伤活性与细胞表面NKG2D表达及CIK细胞中CD3+CD56+细胞数有关(r分别为0.992、0.965、0.939和0.929,P<0.001).结论:体外CIK细胞培养增殖过程中,NKG2D分子表达逐渐上调,CD3+CD56+细胞逐渐增多,CIK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逐渐增强.

    作者:刘桂举;梅家转;栗敏;林宏伟;李瑞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原发性肺淋巴瘤7例螺旋CT表现

    原发性肺淋巴瘤起源于肺内的淋巴组织,在全身淋巴瘤中不足1%,占整个结外淋巴瘤的3%~4%,临床上常常出现误诊[1].作者收集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就诊的7例原发性肺淋巴瘤病例资料,对其肺部的螺旋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红光;李月敏;钟涛;王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扎托洛芬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目的: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扎托洛芬原料药中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甲醇及乙醇4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使用HP-5毛细管色谱柱(0.32 mm×30 m×0.25μm),柱温分别为60和80℃,氢火焰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为50:l,进样量1μL.结果:4种有机溶剂分离完全,且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四氯化碳0.039 9~0.399 0 mg/L、三氯甲烷0.561 9~5.619 0 mg/L、甲醇29.67~296.70 mg/L及乙醇49.33~493.30 mg/L.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 0~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9%~103.9%,精密度重复性RSD<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扎托洛芬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作者:吴春丽;张俊霞;史云涛;李攀;李幸;雷伟;张振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7例

    脊髓型颈椎病(cewical spondylotic mytlopathy,CSM)是因颈椎间盘脱出或骨嵴引起的脊髓压迫症状[1],同时颈部过度活动和颈椎不稳也是造成或加重颈髓损害的重要因素,多发于40~60岁,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武警河南总队医院骨科于2005年7月至2007年1月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CSM患者4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衡;朱卉敏;孟阳;郭新军;刘杰;苑亚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不同透析剂量对腹膜透析患者瘦素水平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剂量对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血清和腹透液中瘦素水平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9例稳定腹透1 a以上的患者,根据其透析剂量分为3组:低剂量(4 L/d)组14例,中等剂量(6 L/d)组16例和标准剂量(8 L/d)组19例.透析前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腹透液瘦素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总胆固醇,并进行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A).结果:3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清及腹透液瘦素水平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2、2.879,P均<0.05);低剂量组高于中等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P<0.01),而中等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后血清与腹透液瘦素水平变化值呈正相关(r=0.621,P<0.01).低剂量组发生营养不良11例(78.6%),标准剂量组10例(62.5%),中等剂量组12例(63.1%),3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0,P<0.001),中等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均低于低剂量组(P<0.01).SGA评分与透析前后血清和腹透液瘦素水平变化值呈正相关(r=0.552、0.411,P均<0.05).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值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为-0.504.P<0.05),而与转铁蛋白及总胆同醇无相关性(r分别为0.126,0.201,P均>0.05).结论:瘦素在腹透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充分的腹膜透析可有效清除瘦素,中等剂量与标准剂量的腹透均可较好地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肖静;赵占正;魏二虎;胡晓舟;刘章锁;曹颖;王少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