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荚叶中表儿茶素含量

刘利娥;李红萍;吴予明;刘洁;于斐;张洪权

关键词:青荚叶,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表儿茶素
摘要: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青荚叶中表儿茶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甲醇-水(体积比1:1)为溶剂,超声波法提取青荚叶中的表儿茶素.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组成:流动相A,400 mL 0,04 mol/L柠檬酸+80 mL N,N-二甲基甲酰胺+20mL四氢呋喃;流动相B,甲醇;流动相的洗脱方式为等强度洗脱:流动相A+B(体积比85:15);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80 nm.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儿茶素线性范围为0-364.00 mg/L(r=0.999 9),平均同收率为98.4%,RSD为2.08%(n=3).青荚叶中表儿茶素含量为(5.334±0.111)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且灵敏,适用于青荚叶中表儿茶素含量测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PTEN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增生期子宫内膜,4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包括15例单纯型增生(SH)、19例复合型增生(CH)和8例非典型增生(AH)]及4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中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42.9%和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P=0.003),增生期子宫内膜高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PTEN在SH、CH和AH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26.3%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SH高于CH和AH.P-AKT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57.1%和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7,P<0.001).子宫内膜腺癌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殖症;SH、CH和AH组织中P-AK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68.4%和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27),SH和CH低于AH.PTEN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01),与临床分期无关(χ2=0.06,P=0.89).P-AKT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χ2=0.20,P=0.82)和组织学类型无关(χ2=0.94,P=0.32).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与P-AKT表达关系密切(rp=-0.368,χ2=6.69,P=0.012).结论:PTEN基因可能通过影响AKT通路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

    作者:郭瑞霞;魏丽惠;史惠蓉;周艳;刘艳杰;王建六;乔玉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宫颈癌组织中Annexin A2和Ki-67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Annexin A2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宫颈癌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及1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Annexin A2和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从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宫颈癌组织,Annexin A2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13.3%(2/15),37.5%(9/24)和71.6%(5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55,P<0.001);宫颈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高于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P均<0.001),CIN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 A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χ2=7.320,P=0.007)、组织类型(χ2=7.619,P=0.006)、病理分级(χ2=6.118,P=0.013)和淋巴结转移(P=0.015)有关.②从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宫颈癌组织,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26.7%(4/15),37.5%(9/24)和82.4%(6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41,P<0.001);宫颈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表达率高于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P均<0.001),CIN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χ2=6.830,P=0.008)、病理分级(χ2=3.972,P=0.046)和l临床分期(P=0.036)有关.结论:Annexin A2和Ki-67可作为宫颈癌诊断的辅助指标,对评价宫颈组织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樊素珍;苑中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与发病年龄和疾病阶段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痴呆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障碍与发病年龄和疾病阶段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非痴呆PD患者按年龄分为年轻组(<60岁,65例)和老年组(≥60岁,55例),再按照病程分为年轻早期非痴呆PD组(33例)、年轻晚期非痴呆PD组(32例)、老年早期非痴呆PD组(27例)和老年晚期非痴呆PD组(28例).将6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为年轻对照组(34例)和老年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语言流畅性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神经心理学功能.结果:①按照年龄分组,年轻正常对照组与年轻早期非痴呆PD组及年轻晚期非痴呆PD组间各神经心理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正常对照组与老年早期非痴呆PD组及老年晚期非痴呆PD组间MMSE、FOM、RVR、BD及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972、5.015、5.078、4.891和4.943,P均<0.05).按照疾病阶段分组,年轻早期非痴呆PD组与老年早期非痴呆PD组间各神经心理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轻晚期非痴呆PD组与老年晚期非痴呆PD组间MMSE、FOM、RVR、BD及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34、2.926、2.972、2.773和2.741,P均<0.05).②检出51例(42.5%)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非痴呆PD(PD-MCI)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非痴呆PD-MCI患者与认知正常的非痴呆PD患者相比年龄更大,起病更晚,运动损害更为严重.结论:非痴呆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在非痴呆PD患者中筛查出PD-MCI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PD-MCI的发生与非痴呆PD患者年龄和疾病阶段有关.

    作者:赵莘瑜;许予明;王海珍;张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脂肥胖大鼠肝脏组织中叉头状转录因子O1的表达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目的:观察高脂肥胖大鼠肝脏组织巾叉头状因子O1(FoxO1)的表达,探讨其与血糖、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给予常规饲料)和高脂组(20只,给予高脂饲料),共饲养10周.饲养期未取符合肥胖标准的16只大鼠定为肥胖组.检测2组大鼠窄腹血糖(F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朋稳态模型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2组大鼠肝脏FoxO1 mRNA的表达.结果:饲养10周后,肥胖组大鼠FBG、Ins、TG、TC、LDL-C和HOMA-IR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t分别为1.952、25.566、8.642、5.845、9.922和23.234,P均<0.05).与对照组的(19.3±5.1)相比,肥胖组大鼠肝脏FoxO1 mRNA表达量(35.6±4.4)增加(t=8.649,P<0.001).肥胖组大鼠肝脏FoxO1 mRNA表达与FBG(r=0.565,P=0.004)、Ins(r=0.564,P=0.004)、TG(r=0.626,P=0.001)和HOMA-IR(r=0.578,P=0.003)呈正相关.结论:高脂肥胖大鼠肝脏组织中FoxO1的表达量升高,且其与血糖、血脂代谢有关,可能参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病.

    作者:马晓君;秦贵军;闫晓洁;樊大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的表达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腺癌、4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RUNX3与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殖症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RUNX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26/60)、67.5%(27/40)与95.0%(19/20),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90,P<0.001);上述3种组织中EZH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5/60)、42.5%(17/40)与15.0%(3/20),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41,P<0.001).RUNX3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χ2=-3.561,-2.367,5.370,P均<0.05),EZH2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χ2=-3.084,5.568.P均<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RUNX3和EZH2蛋白的表达相关(rp=0.330,P=0.007).结论:RUNX3蛋白表达缺失和EZH2蛋白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表达的EZH2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调控RUNX3基因的表达下调.

    作者:乔玉环;冯秀丽;郭瑞霞;张志萍;王学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2年对河南省14个抽样点的入选对象进行膳食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调查.结果:2002年河南省居民热能、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为9 134.5 KJ、64.5 g、68.2 g和327.6 g,粮谷类、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59.1%、11.5%和29.1%%,优质蛋白质占30.2%(城乡分别为39.7%和26.4%).婴幼儿生长迟缓和低体质量率分别为14.1%和8.2%.全省人群贫血患病率为18.4%,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4.0%和8.8%,总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7.9%.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9.9%,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5%和5.5%.结论:河南省居民热能和营养素摄入基本得到满足,但存在一定程度膳食失衡.各种营养相关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营养与健康状况存在城乡差异,在以后的改善和防治工作中应因地制宜.

    作者:张雷;张书芳;胡东生;施学忠;王培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zeta电位影响因素检测

    目的:探讨稀释介质及处方组成对β-榄香烯圊体脂质纳米粒(SLN)制剂zeta电位测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稀释条件.方法:将β-榄香烯SLN制剂用不同介质稀释,用Nicomp-380/ZLS动电电位粒径测定仪测定其zeta电位,并将筛选出的稀释条件用于不同处方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测量.结果:在考查范围内,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稀释介质中泊洛沙姆188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重蒸馏水为稀释介质时,其绝对值随稀释度的增加而升高.β-榄香烯SLN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处方中泊洛沙姆188的增加而降低,当处方中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比例增加时其zeta电位绝对值升高.结论:稀释介质对于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测定有较大影响,β-榄香烯SLN制剂用重蒸馏水稀释8倍后,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测量结果.

    作者:王艳芝;郑甲信;王海玲;徐炳欣;毛世瑞;毕殿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伤害性刺激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α1频段的影响

    目的:观察伤害性刺激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α1频段的影响.方法:壮年家兔,雌雄不拘,经耳缘静脉注射肌松剂,建立肌松兔模型,在此模型上随机分为擦拭刺激组、钳炙刺激组和切皮刺激组,每组9只,分别给予棉球擦拭、钳夹兔耳缘、做腹正中腹膜外切口3种刺激.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技术,观察刺激前30s及刺激后30 s、60 s、2 min、5 min和10 min的兔脑α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刺激前相比,擦拭刺激组各脑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改变(P>0.05);钳灾刺激组除左顶、右枕脑区外,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在钳夹后30~60 s内升高(P<0.05);切皮刺激组在切皮后30 s~2 min内,各脑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伤害性刺激引起兔QPEEG 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升高,提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有可能成为反映镇痛程度的指标.

    作者:孔莉;戴体俊;郭忠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原发性肺淋巴瘤7例螺旋CT表现

    原发性肺淋巴瘤起源于肺内的淋巴组织,在全身淋巴瘤中不足1%,占整个结外淋巴瘤的3%~4%,临床上常常出现误诊[1].作者收集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就诊的7例原发性肺淋巴瘤病例资料,对其肺部的螺旋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红光;李月敏;钟涛;王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抗人参皂苷Rg3抗血清的制备

    目的:通过构建人工抗原制备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方法:采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将Rg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分别合成免疫抗原Rg3-BSA和包被抗原Rg3-OVA.用合成的Rg3-BSA免疫家兔,制得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并通过酶联免疫方法(ELISA)对抗血清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人工抗原Rg3-BSA制备成功,由其所得抗血清的效价为1:51 200,交叉反应率低于3%,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作者:曾华金;杨冉;刘吉华;屈凌波;余伯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兔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目的:制备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兔多克隆抗体.方法:用谷胱甘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ST-EGFP)融合抗原加福氏完全佐剂背部皮内注射首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第28天用GST-EGFP融合抗原加福氏不完全佐剂同样剂量加强免疫,第35天时再次免疫.第49天心脏采血30 mL,4℃静置过夜,收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血清中EGFP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免疫印迹法检测EGFP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利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该抗体和观察转染EGFP贴壁生长的大鼠脑皮层混合培养细胞中EGFP的表达.结果:ELISA检测EGFP多克隆抗体滴度高为1:9 549;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该抗体特异性高;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存混合培养细胞中EGFP呈阳性表达.结论:直接使用GST-EGFP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可在较短时间内制备大量EGFP多克隆抗体.

    作者:方莉;陈雪梅;任秀花;闫志勇;臧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预报、预测和预警方法及其应用

    目前许多企业关心自己企业的经济学和产品指标在未来的变化,医疗研究机构关心医疗指标在未来的变化,政府部门也关注国计民生的许多指标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许多政府职能部门成立应急办公室,并且要制定预警方案和预警工作,上述工作都与预报、预测和预警方法学有关,但是许多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工作人员不仅不太熟悉相应的方法学,而且往往不能区分预报、预测和预警的差异,作者就上述相关的问题,简单介绍预报、预测和预警的定义及其方法学的内容.

    作者:赵耐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闭合性喉外伤21例诊治体会

    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作者共收治21例闭合性喉外伤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0~74岁.致伤原因:拳击及扼伤9例,乘坐汽车、骑自行车及电动车撞伤6例,铁架及楼梯扶手撞伤3例,钝器击伤3例.伤后2 h以内就诊者14例,2~h者5例,13~24 h者2例.

    作者:刘军;谢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苦菜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苦菜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苦菜总黄酮高(100 mg/kg)、中(50 mg/kg)、低(25 mg/kg)剂量组,每组6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苦菜总酮各组实验前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质量分数0.5%羧甲基纤维素钠.显微镜镜下观察心肌坏死程度;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光镜下假手术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模型组可见片状心肌细胞变性坏死,肌纤维肿胀断裂,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出血;苦菜总黄酬组心肌病变较模型组减轻.5组间血清LDH、SOD、MDA和MPO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33、38.623、4.840和22.658,P均<0.05);模型组血清LDH、MDA和MPO水平高于假手术组,SOD水平低于假手术组.苦菜总黄酮组血清LDH、MDA和MPO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血清SOD水平高于模型组.苦菜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血清LDH、SOD、MOA和MPO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菜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仰斌;李启华;刘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与认知功能特点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认知功能特点及2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捕(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39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39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计算各脑区放射性计数比值(RAR).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查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强迫症组的左、右侧前额叶、前颞叶和右枕叶的RAR值分别为(94.4±6.1)、(99.8±6.4)、(91.6±6.1)、(92.8±6.6)和(102.3±7.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8.3±7.1)、(86.9±7.9)、(84.0±7.2)、(84.4±7.3)和(96.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11.93、7.15、9.40和4.89,P均<0.05).威斯康星分类测查中,强迫症组正确数、完成分类数的得分为(33.24±5.39)和(4.42±1.62),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8.15±4.64)和(5.72±0.94)(t=-3.657和-2.495,P均<0.05);在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上的得分为(13.21±6.89)和(6.79±4.8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53±5.97)和(2.06±1.29)(t=5.881和4.873,P均<0.05).右前额叶RAR与正确数呈负相关(r=-0.783.P=0.014),右前颢叶RAR与错误数旱正相关(r=0.384,P=0.047),右前额叶、左丘脑RAR与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r=0.511和0.610,P=0.041和0.049).结论:强迫症患者双侧前额叶、前颞叶脑血流灌注存在明显增高现象;右侧额叶、颞叶及左丘脑与认知损害相关.

    作者:李幼辉;李峥;郭慧荣;曹素霞;宋学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场强磁共振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垂体微腺瘤43例

    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10 mm的垂体瘤,因肿瘤体积小,依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有很大局限性.磁共振(MRI)因其独特优势成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首选,但普通平扫及增强因垂体组织血供特殊性及扫描时间长往往难以发现隐匿的小腺瘤[1].

    作者:曹茂胜;陈爱华;陈世全;华中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动态显像常用定量指标正常值的建立

    肾动态显像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一个重要检查项目,包括肾血流显像和肾功能显像,可评价总肾及分肾功能,为临床肾脏疾病的诊治、预后及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评价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肾动态显像常用定鼍指标的正常值参数由仪器生产商提供,该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不完全适合各实验室应用.

    作者:闫志华;韩星敏;谢新立;孟玉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EC、27例不典型增生(AH)及l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NE)组织中WWOX和FHIT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WWOX在NE、AH和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59.3%和51.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1,P=0.013).EC组织中WWOX的阳性表达率与其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ER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212、4.258、4.005和6.607,P均<0.05).FHIT在NE、AH和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70.4%和60.0%,非EC组与E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8,P=0.025).EC组织中FHIT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571,4.242和6.544,P均<0.05).EC组织中WWOX和FHIT的表达有关联性(rp=0.345,χ2=8.109,P=0.004).结论:WWOX和FHIT的协同低表达可能在E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学博;乔玉环;郭瑞霞;张志萍;冯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颅外入路舌咽神经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起始于扁桃体、咽部及舌后部等舌咽神经分布区,并可放射至外耳道深部、下颌角等迷走神经支配区的阵发性剧烈疼痛[1].原发性舌咽神经痛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应用手术疗法.手术治疗目前有2种主要的人路方式:一是颅内入路行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或微血管减压术,另一个是经颅外颌下入路行舌咽神经切除术.

    作者:韩云志;娄卫华;臧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mTOR和p-4EBP1蛋白的表达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腺痛常见,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具有蛋白激活酶的活性,与癌细胞的牛长密切相关,是细胞生长、分化的中心调控者[1].

    作者:张菊新;李丹丹;邹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