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的表达

乔玉环;冯秀丽;郭瑞霞;张志萍;王学博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腺癌,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摘要:目的:检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腺癌、4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RUNX3与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殖症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RUNX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26/60)、67.5%(27/40)与95.0%(19/20),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90,P<0.001);上述3种组织中EZH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5/60)、42.5%(17/40)与15.0%(3/20),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41,P<0.001).RUNX3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χ2=-3.561,-2.367,5.370,P均<0.05),EZH2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χ2=-3.084,5.568.P均<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RUNX3和EZH2蛋白的表达相关(rp=0.330,P=0.007).结论:RUNX3蛋白表达缺失和EZH2蛋白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表达的EZH2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调控RUNX3基因的表达下调.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舒芬太尼是一种高选择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和无组胺释放等特点[1].老年患者除了存在外科疾病外,多合并有内科疾病,对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的要求更高.

    作者:马民玉;王艳萍;阚全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RP-HPLC法测定2-甲氧基雌二醇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2-甲氧基雌二醇(2-ME)在25℃时水中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P).方法:RP-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DiamonsilTM(钻石)(4.6 mm×200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与水(体积比为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采用RP-HPLC法测定2-ME的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2-ME的P.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224~3.584 mg/L,r=0.999 9,回收率98.42%~101.78%.日内和日间RSD分别<1.66%和2.10%.2-ME的溶解度为(1.669±1.220)mg/L,logP为(2.86±1.3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体外2-ME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新红;张楠;郭鑫慧;崔福德;张振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表型及其对EC9706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程中CD3+ CD56+、NKG2D的动态变化及其与CIK细胞对EC9706杀伤活性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EC9706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体外分离健康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γ、向细胞介素-2、CD3单克隆抗体诱导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0、7及14 d的细胞CD3+CD56+、NKG2D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0、7及14 d的细胞在效靶比20:1和30:1时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EC9706细胞表达MICA和ULBP2,不表达MICB、ULBP1和ULBP3.0、7及14 d细胞表面NKG2D表达率分别为(26.3±1.1)%、(38.3±0.4)%和(67.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93.352,P<0.001);CD3+CD56+细胞分别为(0.7±0.1)%、(12.2±1.4)%和(56.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01.226,P<0.001);0、7及14 d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20:1时分别为(7.1±2.0)%、(17.4±1.4)%和(37.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250,P<0.001);效靶比30:1时分别为(8.7±0.8)%、(27.2±1.6)%和(44.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070,P<0.001).相关分析表明CIK细胞的杀伤活性与细胞表面NKG2D表达及CIK细胞中CD3+CD56+细胞数有关(r分别为0.992、0.965、0.939和0.929,P<0.001).结论:体外CIK细胞培养增殖过程中,NKG2D分子表达逐渐上调,CD3+CD56+细胞逐渐增多,CIK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逐渐增强.

    作者:刘桂举;梅家转;栗敏;林宏伟;李瑞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EC、27例不典型增生(AH)及l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NE)组织中WWOX和FHIT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WWOX在NE、AH和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59.3%和51.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1,P=0.013).EC组织中WWOX的阳性表达率与其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ER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212、4.258、4.005和6.607,P均<0.05).FHIT在NE、AH和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70.4%和60.0%,非EC组与E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8,P=0.025).EC组织中FHIT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571,4.242和6.544,P均<0.05).EC组织中WWOX和FHIT的表达有关联性(rp=0.345,χ2=8.109,P=0.004).结论:WWOX和FHIT的协同低表达可能在E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学博;乔玉环;郭瑞霞;张志萍;冯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乳癌彩超血流信号与Survivin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癌血流信号表现与Survivin的表达以及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82例乳癌患者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乳癌血流信号,并将其分为0~3级.0~1级归为不丰富组,2~3级为丰富组.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以20例纤维腺瘤作为对照组.结果:CDFI 2~3级者腋淋巴结转移率为66.7%(24/36),高于0~1级者的腋淋巴结转移率32.6%(15/46)(χ2=9.392,P=0.002).Survivin蛋白在乳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0%(41/82),纤维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3,P=0.002).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χ2分别为0.781、1.138及3.169,P>0.05),但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916,P=0.015).Survivin蛋向在CDFI 2~3级者的阳性表达率为66.7%(24/36),高于0~1级者的36.96%(17/46)(χ2=7.13,P=0.008).结论:乳癌肿瘤内部血流分布与Survivin表达相关,并且与腋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沈智勇;张建兵;季秀珍;吴名凤;谢阳桂;于兰;陈亚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EphrinB2、半胱氨酸蛋白酶8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EphrinB2与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的表达.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EphrinB2与Caspase-8的表达,采用Cox回归进行食管癌患者生存分析.结果:癌组织中Caspase-8 mRNA(△Ct)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7.38±2.47)和(2.51±2.38)%,低于配对正常组织的(5.46±1.87)和(8.85±7.88)%(t=1.375和-22.761,P均<0.001);癌组织中EphrinB2蛋白的表达水平为(11.67±2.48)%,高于配对正常组织中的(1.71±0.60)%(t=-38.322,P<0.001).癌组织中EphrinB2与Caspase-8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关(r=-0.340,P<0.001).COX回归分析:有家族史和Caspase-8 mRNA低表达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95%CI分别为1.990-8.547和0.152-0.788,P均<0.05).结论:人食管鳞癌组织中EphrinB2的高表达和Caspase-8的低表达可作为食管癌发生发展的评估指标.

    作者:崔玲玲;李春阳;王旗;陈幕华;马素好;陈萍萍;李文杰;张功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脂肥胖大鼠肝脏组织中叉头状转录因子O1的表达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目的:观察高脂肥胖大鼠肝脏组织巾叉头状因子O1(FoxO1)的表达,探讨其与血糖、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给予常规饲料)和高脂组(20只,给予高脂饲料),共饲养10周.饲养期未取符合肥胖标准的16只大鼠定为肥胖组.检测2组大鼠窄腹血糖(F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朋稳态模型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2组大鼠肝脏FoxO1 mRNA的表达.结果:饲养10周后,肥胖组大鼠FBG、Ins、TG、TC、LDL-C和HOMA-IR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t分别为1.952、25.566、8.642、5.845、9.922和23.234,P均<0.05).与对照组的(19.3±5.1)相比,肥胖组大鼠肝脏FoxO1 mRNA表达量(35.6±4.4)增加(t=8.649,P<0.001).肥胖组大鼠肝脏FoxO1 mRNA表达与FBG(r=0.565,P=0.004)、Ins(r=0.564,P=0.004)、TG(r=0.626,P=0.001)和HOMA-IR(r=0.578,P=0.003)呈正相关.结论:高脂肥胖大鼠肝脏组织中FoxO1的表达量升高,且其与血糖、血脂代谢有关,可能参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病.

    作者:马晓君;秦贵军;闫晓洁;樊大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抗人参皂苷Rg3抗血清的制备

    目的:通过构建人工抗原制备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方法:采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将Rg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分别合成免疫抗原Rg3-BSA和包被抗原Rg3-OVA.用合成的Rg3-BSA免疫家兔,制得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并通过酶联免疫方法(ELISA)对抗血清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人工抗原Rg3-BSA制备成功,由其所得抗血清的效价为1:51 200,交叉反应率低于3%,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作者:曾华金;杨冉;刘吉华;屈凌波;余伯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转染杜氏盐藻14-3-3基因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Bcl-2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转染杜氏盐藻14-3-3基因对食管鳞癌EC9709细胞Bcl-2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杜氏盐藻14-3-3基因cDNA序列分别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GFP-C1和pcDNA3.1(+)的Hind Ⅲ和Bam H Ⅰ位点,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14-3-3和pcDNA3.1(+)-14-3-3,采用脂质体方法转染EC9706细胞,同时设立空载体对照和空白对照,荧光显微镜观察pEGFP-14-3-3融合蛋白在EC9709细胞中的定位;G-418筛选稳定转染pcD-NA3.1(+)-14-3-3的细胞株,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14-3-3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3种细胞中Bcl-2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pEGFP-14-3-3融合蛋白定位于EC9706细胞的细胞核;通过G-418筛选,终获得稳定表达盐藻14-3-3基因的转染细胞株;与转染空载体和空白对照的EC9706细胞相比,转染pcDNA3.1(+)-14-3-3的EC9706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1.60±0.20)、(0.90±0.15)和(2.40±0.10);F=69.889 7,P<0.001],而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1.00±0.04)、(1.40±0.08)和(0.40±0.05);F=217.066 7,P<0.001].结论:杜氏盐藻14-3-3基因可能在EC9706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抑制作用.

    作者:魏攀;李杰;王莉莉;许培荣;薛乐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纳米氧化锌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及肺泡上皮细胞(A549)内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以BEAS-2B及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ELISA法检测分析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锌(0、1、2和4μg/cm2)对细胞内IL-8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纳米氧化锌作用2、4 h,BEAS-2B细胞中IL-8 mRNA及蛋白的表达随纳米氧化锌作用剂量的升高而升高(mRNA:F分别为31.985、54.648,P均<0.001;蛋白:F分别为128.686、65.486,P均<0.001);A549细胞中IL-8 mRNA及蛋白的表达亦随纳米氧化锌作用剂量的升高而升高(mRNA:F分别为37.652、9.173,P均<0.01;蛋白:F分别为l27.299、76.354,P均<0.001).结论:纳米氧化锌可提高人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内IL-8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作者:徐磊;燕贞;吴卫东;张功员;张巧;姚武;吴逸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RNA干扰对EC9706细胞mTOR表达及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及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mTOR siRNA,采用低、中、高浓度(50、100与150 nmoL/L)的mTOR siRNA分别转染EC9706细胞24、48与72 h.同时设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及正常对照组(不转染).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与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各组EC9706细胞中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TUNEL法检测转染24 h时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转染24、48与72 h,6组细胞mTOR蛋白和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蛋白:F=24.14,45.78,59.19,P均<0.001;mTOR mRNA:F=41.42,69.74,43.71,P均<0.001),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43.85,172.98,155.01,P均<0.001);低、中、高浓度组转染不同时间点间比较,mTOR蛋白(F=42.23,29.46,50.22,P均<0.001)、mTOR mRNA(F=6.48,8.50,4.80,P均<0.05)及细胞生长抑制率(F=78.77,76.14,52.28,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 siRNA转染组EC9706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低于各对照组,且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及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减弱(P<0.05).不同浓度mTOR siRNA转染组EC9706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各对照组,且细胞生长抑制率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和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转染24 h,6组细胞A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2.96,P<0.001),mTOR siRNA转染组AI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高浓度转染组AI高(P<0.05).结论:mTOR siRNA可有效抑制EC9706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且能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张威;陈玉;亚国伟;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mTOR和p-4EBP1蛋白的表达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腺痛常见,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具有蛋白激活酶的活性,与癌细胞的牛长密切相关,是细胞生长、分化的中心调控者[1].

    作者:张菊新;李丹丹;邹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倍体、S期细胞指数及增殖指数测定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作者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肺癌组织中DNA倍体、S期细胞指数(SPF)及增殖指数(PI),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夏宗江;赵松;胡伟;崔广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5和CA125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5(KLK15)和CA125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64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KLK15与CA125蛋白的表达.结果:上述4种组织中KLK1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6.7%、62.5%和64.1%,4种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2,P<0.001);4种组织中CA12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5.6%、37.5%和71.9%,4种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48,P<0.001).KLK15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3.90,P=0.048;χ2=4.84,P=0.028;χ2=5.49,P:0.019).CA125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类型有关(χ2=37.49,P<0.001).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KLK15与CA125蛋白的表达有火联(rp=0.334,P=0.033).结论:KLK15蛋白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能作为其预后判断的指标.KLK15与CA125蛋白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卵巢上皮性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颖;史惠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zeta电位影响因素检测

    目的:探讨稀释介质及处方组成对β-榄香烯圊体脂质纳米粒(SLN)制剂zeta电位测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稀释条件.方法:将β-榄香烯SLN制剂用不同介质稀释,用Nicomp-380/ZLS动电电位粒径测定仪测定其zeta电位,并将筛选出的稀释条件用于不同处方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测量.结果:在考查范围内,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稀释介质中泊洛沙姆188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重蒸馏水为稀释介质时,其绝对值随稀释度的增加而升高.β-榄香烯SLN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处方中泊洛沙姆188的增加而降低,当处方中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比例增加时其zeta电位绝对值升高.结论:稀释介质对于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测定有较大影响,β-榄香烯SLN制剂用重蒸馏水稀释8倍后,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测量结果.

    作者:王艳芝;郑甲信;王海玲;徐炳欣;毛世瑞;毕殿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STAT4和STAT6的表达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STAT4和STAT6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20例)和URSA患者(20例)绒毛组织中STAT4、STAT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天性.结果:正常妊娠组和URSA组绒毛组织中STAT4和STAT6均呈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绒毛滋养细胞的胞质,胞核多数无明显着色.URSA组绒毛组织中sTAT4阳性信号平均灰度值(148.00±24.38)高于正常妊娠组的(116.75±9.26)(t'=5.730,P<0.001).URSA组绒毛组织中STAT6阳件信号平均灰度值(121.50±7.98)低于正常妊娠组的(161.60±17.78)(t'=10.392,P<0.001).URSA组和正常妊娠组绒毛组织中STAT4与STAT6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589,-0.647,P均<0.001).结论: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STAT4的高表达和STAT6的低表达可能诱导T辅助淋巴细胞1/2失衡,进而导致URSA的发病.

    作者:张冬丽;杨雪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将心脏成纤维细胞分6组培养:空白对照组,醛同酮组(培养液中加入醛固酮,终浓度为1×10-7 mol/L),阿托伐他汀预处理Ⅰ、Ⅱ及皿组(培养液中加入阿托伐他汀,终浓度分别为1×10-6、1×10-5及1×10-4 moL/L,24 h后加入醛同酮)及阿托伐他汀+甲羟戊酸组(培养液中加入阿托伐他汀,终浓度为1×10-4 moL/L,甲羟戊酸,终浓度为1×10-3mol/L,24 h后加入醛固酮).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 TGF-β1蛋白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心脏成纤维细胞中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6组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表达、蛋白合成和分泌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4.534,30.405和14.418,P均<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和阿托伐他汀+甲羟戊酸组TGF-β1 mRNA表达量、TGF-β1蛋白表达和分泌水平增加(P均<0.01);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上述3个指标低于醛同酮组和阿托伐他汀+甲羟戊酸组(P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甲羟戊酸代谢途径,抑制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以及TGF-β1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作者:武宇洲;崔炜;李淑琴;张雷;鲁静朝;张冀东;都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EphA2和E-钙黏素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phA2和E-钙黏素蛋白在72例肝癌组织、40例癌旁肝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Eph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10)、57.5%(23/40)和77.8%(56/72)(H=16.235,P<0.001),E-钙黏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10)、65.0%(26/40)和40.3%(29/72)(H=9.033,P=0.01 1);EphA2的过表达与肝癌患者的卫星灶、淋巴结转移及癌栓有关(χ2分别为7.160,3.952和4.879,P均<0.05),E-钙黏素蛋白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卫星灶有关(χ2分别为4.500和6.583.P均<0.05).肝癌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蛋白的表达有关联性(rp=0.280,P=0.032).结论:EphA2和E-钙黏素联合作用,可能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弓;朱长举;宋燕;李捷;翟文龙;赵永福;张水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颅外入路舌咽神经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起始于扁桃体、咽部及舌后部等舌咽神经分布区,并可放射至外耳道深部、下颌角等迷走神经支配区的阵发性剧烈疼痛[1].原发性舌咽神经痛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应用手术疗法.手术治疗目前有2种主要的人路方式:一是颅内入路行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或微血管减压术,另一个是经颅外颌下入路行舌咽神经切除术.

    作者:韩云志;娄卫华;臧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和Bcl-2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alectin-3与Bcl-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SCC组织中Galectin-3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36/50)和2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4,P<0.001);Be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26/50)和6.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07,P<0.001);Galectin-3和Bel-2蛋白表达均与ESCC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分别为9.830、7.679和9.933、5.265,P<0.05).ESCC组织中2者的表达呈正关联(rp=0.357,χ2=7.281,P<0.001).结论:Galectin-3和Bcl-2蛋白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Galectin-3及Bcl-2蛋白可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作者:庞霞;郑湘予;李晟磊;赵志华;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