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害性刺激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α1频段的影响

孔莉;戴体俊;郭忠民

关键词:伤害性刺激, 定量药物脑电图, α1频段, 兔
摘要:目的:观察伤害性刺激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α1频段的影响.方法:壮年家兔,雌雄不拘,经耳缘静脉注射肌松剂,建立肌松兔模型,在此模型上随机分为擦拭刺激组、钳炙刺激组和切皮刺激组,每组9只,分别给予棉球擦拭、钳夹兔耳缘、做腹正中腹膜外切口3种刺激.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技术,观察刺激前30s及刺激后30 s、60 s、2 min、5 min和10 min的兔脑α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刺激前相比,擦拭刺激组各脑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改变(P>0.05);钳灾刺激组除左顶、右枕脑区外,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在钳夹后30~60 s内升高(P<0.05);切皮刺激组在切皮后30 s~2 min内,各脑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伤害性刺激引起兔QPEEG 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升高,提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有可能成为反映镇痛程度的指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肺淋巴瘤7例螺旋CT表现

    原发性肺淋巴瘤起源于肺内的淋巴组织,在全身淋巴瘤中不足1%,占整个结外淋巴瘤的3%~4%,临床上常常出现误诊[1].作者收集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就诊的7例原发性肺淋巴瘤病例资料,对其肺部的螺旋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红光;李月敏;钟涛;王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迁移变化及宿主的免疫反应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在小鼠体内的迁移变化以及宿主的免疫反应.方法:45只BALB/c小鼠分为模型组、移植组和对照组,各15只.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建立肠炎模型;移植组和对照组小鼠每只移植入1×106个Dil标记的hUC-MSC.运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hUC-MSC在小鼠体内的存活和迁移情况;移植第5天,荧光显微镜观察hUC-MSC在移植组和对照组小鼠结肠中的分布;第20天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体内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hUC-MSC细胞移植后,先迁移到小鼠的肺部.其在移植组小鼠体内大部分聚集在腹部,逐渐到达有炎症的肠道.第7天时聚集的细胞多;在对照组小鼠体内散在分布.移植第5天移植组小鼠结肠组织中可见到hUC-MSC细胞.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CD3+CD4+T细胞的百分数为(36.01±5.25)%、(48.39±10.15)%和(35.50±0.98)%,CD3+CD8+T细胞的百分数为(16.89±3.48)%、(10.76±4.23)%和(13.10±3.29)%,CD4+CD8+T细胞的百分数为(2.15±0.17)%、(4.69±2.22)%和(2.83±0.7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726、25.124和83.234,P均<0.05),模型组CD3+CD4+及CD4+CD8+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与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数量相近(P>0.05).结论:hUC-MSC可迅速迁移到炎症组织并诱导宿主免疫耐受,将成为细胞治疗的重要来源.

    作者:梁璐;陈小军;吴昊;董春兰;薛峰;刘蒙;韩忠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EphA2和E-钙黏素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phA2和E-钙黏素蛋白在72例肝癌组织、40例癌旁肝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Eph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10)、57.5%(23/40)和77.8%(56/72)(H=16.235,P<0.001),E-钙黏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10)、65.0%(26/40)和40.3%(29/72)(H=9.033,P=0.01 1);EphA2的过表达与肝癌患者的卫星灶、淋巴结转移及癌栓有关(χ2分别为7.160,3.952和4.879,P均<0.05),E-钙黏素蛋白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卫星灶有关(χ2分别为4.500和6.583.P均<0.05).肝癌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蛋白的表达有关联性(rp=0.280,P=0.032).结论:EphA2和E-钙黏素联合作用,可能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弓;朱长举;宋燕;李捷;翟文龙;赵永福;张水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结核杆菌抗原CFP21/MTB12/Rv3881 C的HLA限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表位预测

    目的:预测结核杆菌分泌抗原CFP21/MTB12/Rv3881c的HLA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方法:利用SYFPEITHI、BIMAS和NetCTL方法预测分析抗原CFP21/MTBl2/Rv3881c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进一步运用NetCTL方法对抗原CFP21/MTB12/Rv3881c的HLA-A其他等位基因和HLA-B限制性CTL表位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3个候选抗原HLA-A*0201限制性CTL优势表位各4条,分别为CFP21 5-13、13-21、134-142、189-197;MTB12 26-34、36-44、40-48、61-69;Rv3881c 204-212、207-215、234-242、260-268.得到3个候选抗原HLA-A3和HLA-B7限制性CTL优势表位共21条.结论:初步筛选出抗原CFP21/MTB12/Rv3881c潜在的HLA-A*0201、HLA-A3、HLA-B7限制性表位33条.

    作者:吕虹;高艳锋;祁元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zeta电位影响因素检测

    目的:探讨稀释介质及处方组成对β-榄香烯圊体脂质纳米粒(SLN)制剂zeta电位测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稀释条件.方法:将β-榄香烯SLN制剂用不同介质稀释,用Nicomp-380/ZLS动电电位粒径测定仪测定其zeta电位,并将筛选出的稀释条件用于不同处方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测量.结果:在考查范围内,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稀释介质中泊洛沙姆188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重蒸馏水为稀释介质时,其绝对值随稀释度的增加而升高.β-榄香烯SLN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处方中泊洛沙姆188的增加而降低,当处方中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比例增加时其zeta电位绝对值升高.结论:稀释介质对于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测定有较大影响,β-榄香烯SLN制剂用重蒸馏水稀释8倍后,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测量结果.

    作者:王艳芝;郑甲信;王海玲;徐炳欣;毛世瑞;毕殿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TA-SOD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pET28a-TAT-SOD原核表达载体,纯化并测定其活性.方法:PCR法扩增TAT-SOD片段,插入载体pET28a后得到pET28a-TAT-SOD重组表达子,转化人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TAT-SOD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电泳鉴定,组氨酸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利用SOD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其活性.结果:构建了高表达重组子pET28a-TAT-SOD,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 000的具有活性的融合蛋白TAT-SOD,纯度达90%.纯化的蛋白浓度为700 mg/L,活性为197.54 U/L.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活性TAT-SOD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

    作者:王茜茜;宋波;苗成;韩志强;许予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乳癌彩超血流信号与Survivin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癌血流信号表现与Survivin的表达以及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82例乳癌患者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乳癌血流信号,并将其分为0~3级.0~1级归为不丰富组,2~3级为丰富组.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以20例纤维腺瘤作为对照组.结果:CDFI 2~3级者腋淋巴结转移率为66.7%(24/36),高于0~1级者的腋淋巴结转移率32.6%(15/46)(χ2=9.392,P=0.002).Survivin蛋白在乳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0%(41/82),纤维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3,P=0.002).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χ2分别为0.781、1.138及3.169,P>0.05),但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916,P=0.015).Survivin蛋向在CDFI 2~3级者的阳性表达率为66.7%(24/36),高于0~1级者的36.96%(17/46)(χ2=7.13,P=0.008).结论:乳癌肿瘤内部血流分布与Survivin表达相关,并且与腋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沈智勇;张建兵;季秀珍;吴名凤;谢阳桂;于兰;陈亚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转染杜氏盐藻14-3-3基因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Bcl-2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转染杜氏盐藻14-3-3基因对食管鳞癌EC9709细胞Bcl-2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杜氏盐藻14-3-3基因cDNA序列分别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GFP-C1和pcDNA3.1(+)的Hind Ⅲ和Bam H Ⅰ位点,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14-3-3和pcDNA3.1(+)-14-3-3,采用脂质体方法转染EC9706细胞,同时设立空载体对照和空白对照,荧光显微镜观察pEGFP-14-3-3融合蛋白在EC9709细胞中的定位;G-418筛选稳定转染pcD-NA3.1(+)-14-3-3的细胞株,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14-3-3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3种细胞中Bcl-2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pEGFP-14-3-3融合蛋白定位于EC9706细胞的细胞核;通过G-418筛选,终获得稳定表达盐藻14-3-3基因的转染细胞株;与转染空载体和空白对照的EC9706细胞相比,转染pcDNA3.1(+)-14-3-3的EC9706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1.60±0.20)、(0.90±0.15)和(2.40±0.10);F=69.889 7,P<0.001],而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1.00±0.04)、(1.40±0.08)和(0.40±0.05);F=217.066 7,P<0.001].结论:杜氏盐藻14-3-3基因可能在EC9706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抑制作用.

    作者:魏攀;李杰;王莉莉;许培荣;薛乐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28例体会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耳鼻喉科常见手术,但由于多种原因(如传统额镜下鼻中隔偏曲范围暴露不清、患者配合欠佳等),一次手术的效果不理想,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部分患者仍感鼻塞、头昏、头痛,鼻腔间断出血,要求进一步治疗.

    作者:李楠;秦兆冰;郭宝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STAT4和STAT6的表达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STAT4和STAT6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20例)和URSA患者(20例)绒毛组织中STAT4、STAT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天性.结果:正常妊娠组和URSA组绒毛组织中STAT4和STAT6均呈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绒毛滋养细胞的胞质,胞核多数无明显着色.URSA组绒毛组织中sTAT4阳性信号平均灰度值(148.00±24.38)高于正常妊娠组的(116.75±9.26)(t'=5.730,P<0.001).URSA组绒毛组织中STAT6阳件信号平均灰度值(121.50±7.98)低于正常妊娠组的(161.60±17.78)(t'=10.392,P<0.001).URSA组和正常妊娠组绒毛组织中STAT4与STAT6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589,-0.647,P均<0.001).结论: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STAT4的高表达和STAT6的低表达可能诱导T辅助淋巴细胞1/2失衡,进而导致URSA的发病.

    作者:张冬丽;杨雪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舒芬太尼是一种高选择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和无组胺释放等特点[1].老年患者除了存在外科疾病外,多合并有内科疾病,对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的要求更高.

    作者:马民玉;王艳萍;阚全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RP-HPLC同时测定金钱通淋颗粒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及山奈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钱通淋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及山奈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体系.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柱温34℃,流动相V,(甲醇):V(体积分数0.4%磷酸)=55: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分别在(0.25~25.00),(0.14~11.00)和(0.26~33.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00.3%和99.8%,相应的RSD分别为0.99%、0.47%和0.67%.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对进一步完善金钱通淋颗粒的内在质量控制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丹;杨冉;曾华金;屈凌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EC、27例不典型增生(AH)及l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NE)组织中WWOX和FHIT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WWOX在NE、AH和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59.3%和51.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1,P=0.013).EC组织中WWOX的阳性表达率与其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ER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212、4.258、4.005和6.607,P均<0.05).FHIT在NE、AH和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70.4%和60.0%,非EC组与E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8,P=0.025).EC组织中FHIT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571,4.242和6.544,P均<0.05).EC组织中WWOX和FHIT的表达有关联性(rp=0.345,χ2=8.109,P=0.004).结论:WWOX和FHIT的协同低表达可能在E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学博;乔玉环;郭瑞霞;张志萍;冯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速离心法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

    目的:探讨获得胚胎干细胞(ES)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通过普通离心机以600 r/min离心6 min摔裂小鼠完整囊胚,剥离出未分化的内细胞团,培养鉴定ES.结果:低速离心可将内细胞团从完整囊胚中剥离出来,接种在丝裂霉素处理过的饲养细胞上培养时,能在2~3 d获得巢状增殖的干细胞集落,且能反复传代、冻存复苏,并保持胚胎干细胞多个标志物的特征.结论:利用低速离心摔裂完整囊胚法可获得胚胎干细胞系,且操作方便、经济可行.

    作者:许燕;高国伟;鄢文海;邢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预报、预测和预警方法及其应用

    目前许多企业关心自己企业的经济学和产品指标在未来的变化,医疗研究机构关心医疗指标在未来的变化,政府部门也关注国计民生的许多指标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许多政府职能部门成立应急办公室,并且要制定预警方案和预警工作,上述工作都与预报、预测和预警方法学有关,但是许多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工作人员不仅不太熟悉相应的方法学,而且往往不能区分预报、预测和预警的差异,作者就上述相关的问题,简单介绍预报、预测和预警的定义及其方法学的内容.

    作者:赵耐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闭合性喉外伤21例诊治体会

    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作者共收治21例闭合性喉外伤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0~74岁.致伤原因:拳击及扼伤9例,乘坐汽车、骑自行车及电动车撞伤6例,铁架及楼梯扶手撞伤3例,钝器击伤3例.伤后2 h以内就诊者14例,2~h者5例,13~24 h者2例.

    作者:刘军;谢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RNA干扰对EC9706细胞mTOR表达及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及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mTOR siRNA,采用低、中、高浓度(50、100与150 nmoL/L)的mTOR siRNA分别转染EC9706细胞24、48与72 h.同时设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及正常对照组(不转染).采用免疫细胞化学与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各组EC9706细胞中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TUNEL法检测转染24 h时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转染24、48与72 h,6组细胞mTOR蛋白和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蛋白:F=24.14,45.78,59.19,P均<0.001;mTOR mRNA:F=41.42,69.74,43.71,P均<0.001),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43.85,172.98,155.01,P均<0.001);低、中、高浓度组转染不同时间点间比较,mTOR蛋白(F=42.23,29.46,50.22,P均<0.001)、mTOR mRNA(F=6.48,8.50,4.80,P均<0.05)及细胞生长抑制率(F=78.77,76.14,52.28,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 siRNA转染组EC9706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低于各对照组,且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及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减弱(P<0.05).不同浓度mTOR siRNA转染组EC9706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各对照组,且细胞生长抑制率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和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转染24 h,6组细胞A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2.96,P<0.001),mTOR siRNA转染组AI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高浓度转染组AI高(P<0.05).结论:mTOR siRNA可有效抑制EC9706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且能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张威;陈玉;亚国伟;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2年对河南省14个抽样点的入选对象进行膳食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调查.结果:2002年河南省居民热能、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为9 134.5 KJ、64.5 g、68.2 g和327.6 g,粮谷类、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59.1%、11.5%和29.1%%,优质蛋白质占30.2%(城乡分别为39.7%和26.4%).婴幼儿生长迟缓和低体质量率分别为14.1%和8.2%.全省人群贫血患病率为18.4%,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4.0%和8.8%,总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7.9%.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9.9%,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5%和5.5%.结论:河南省居民热能和营养素摄入基本得到满足,但存在一定程度膳食失衡.各种营养相关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营养与健康状况存在城乡差异,在以后的改善和防治工作中应因地制宜.

    作者:张雷;张书芳;胡东生;施学忠;王培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肺癌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纤维支气管镜诊断肺癌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方法:由3名有经验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医师对119例肺肿瘤患者(良性64例,恶性55例)的纤维支气管镜图像进行观察,提取11项图形特征,并对其进行评分量化.从肺痛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从良性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训练集,其余作为预测集,输入11项评分结果和6个临床参数,将全部样本的预测结果与logistic回归的预测结果比较.结果:人工神经网络与logistic回归预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94.5%和63.6%,特异度分别为96.9%和87.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和0.870,P=0.034.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作为纤维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辅助手段.

    作者:张矗;吴逸明;吴拥军;王静;刘素玲;刘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表型及其对EC9706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程中CD3+ CD56+、NKG2D的动态变化及其与CIK细胞对EC9706杀伤活性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EC9706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体外分离健康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γ、向细胞介素-2、CD3单克隆抗体诱导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0、7及14 d的细胞CD3+CD56+、NKG2D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0、7及14 d的细胞在效靶比20:1和30:1时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EC9706细胞表达MICA和ULBP2,不表达MICB、ULBP1和ULBP3.0、7及14 d细胞表面NKG2D表达率分别为(26.3±1.1)%、(38.3±0.4)%和(67.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93.352,P<0.001);CD3+CD56+细胞分别为(0.7±0.1)%、(12.2±1.4)%和(56.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01.226,P<0.001);0、7及14 d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20:1时分别为(7.1±2.0)%、(17.4±1.4)%和(37.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250,P<0.001);效靶比30:1时分别为(8.7±0.8)%、(27.2±1.6)%和(44.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070,P<0.001).相关分析表明CIK细胞的杀伤活性与细胞表面NKG2D表达及CIK细胞中CD3+CD56+细胞数有关(r分别为0.992、0.965、0.939和0.929,P<0.001).结论:体外CIK细胞培养增殖过程中,NKG2D分子表达逐渐上调,CD3+CD56+细胞逐渐增多,CIK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逐渐增强.

    作者:刘桂举;梅家转;栗敏;林宏伟;李瑞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