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鳞癌的肿瘤干细胞标志

郑乃刚;阎爱华;吴景兰;李金萍;裴迎新;董子明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食管鳞癌, Eca-109和EC9706细胞, CD133, CD44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和其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CSC)标志.方法:应用免疫酶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2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细胞(Eca-109和EC9706)中CD133、CD44以及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表达和定位.结果:食管鳞癌细胞中CD133和MDR1一致强阳性的细胞占30%-43%,CD133和CD44一致强阳性的细胞约占40%.CD133强阳性小细胞占癌细胞的8%,癌组织中约为4%.CD133强阳性小细胞位于鳞癌上皮的基底层、癌珠周缘或癌灶内;CD44强阳性细胞约占40%,其中包含2个亚群:少数较小CD44阳性的细胞亚群定位于鳞癌上皮的基底层、癌珠周缘或癌灶内;较大CD44强阳性细胞的亚群主要定位于鳞癌上皮棘细胞层及癌灶中.结论:CD133强阳性小细胞和CD44强阳性细胞可能是CSC的标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肺淋巴瘤7例螺旋CT表现

    原发性肺淋巴瘤起源于肺内的淋巴组织,在全身淋巴瘤中不足1%,占整个结外淋巴瘤的3%~4%,临床上常常出现误诊[1].作者收集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就诊的7例原发性肺淋巴瘤病例资料,对其肺部的螺旋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红光;李月敏;钟涛;王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闭合性喉外伤21例诊治体会

    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作者共收治21例闭合性喉外伤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0~74岁.致伤原因:拳击及扼伤9例,乘坐汽车、骑自行车及电动车撞伤6例,铁架及楼梯扶手撞伤3例,钝器击伤3例.伤后2 h以内就诊者14例,2~h者5例,13~24 h者2例.

    作者:刘军;谢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正常组织、15例轻中度和2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RL-3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痛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RL-3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导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6.7%、80.0%和95.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RL-3蛋白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χ2=6.494,P=0.011和0.008).结论:PRL-3蛋白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作者:曾宪旭;王玉萍;楚天骄;雷冬梅;党秋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TA-SOD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pET28a-TAT-SOD原核表达载体,纯化并测定其活性.方法:PCR法扩增TAT-SOD片段,插入载体pET28a后得到pET28a-TAT-SOD重组表达子,转化人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TAT-SOD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电泳鉴定,组氨酸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利用SOD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其活性.结果:构建了高表达重组子pET28a-TAT-SOD,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 000的具有活性的融合蛋白TAT-SOD,纯度达90%.纯化的蛋白浓度为700 mg/L,活性为197.54 U/L.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活性TAT-SOD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

    作者:王茜茜;宋波;苗成;韩志强;许予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场强磁共振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垂体微腺瘤43例

    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10 mm的垂体瘤,因肿瘤体积小,依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有很大局限性.磁共振(MRI)因其独特优势成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首选,但普通平扫及增强因垂体组织血供特殊性及扫描时间长往往难以发现隐匿的小腺瘤[1].

    作者:曹茂胜;陈爱华;陈世全;华中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迁移变化及宿主的免疫反应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在小鼠体内的迁移变化以及宿主的免疫反应.方法:45只BALB/c小鼠分为模型组、移植组和对照组,各15只.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建立肠炎模型;移植组和对照组小鼠每只移植入1×106个Dil标记的hUC-MSC.运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hUC-MSC在小鼠体内的存活和迁移情况;移植第5天,荧光显微镜观察hUC-MSC在移植组和对照组小鼠结肠中的分布;第20天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体内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hUC-MSC细胞移植后,先迁移到小鼠的肺部.其在移植组小鼠体内大部分聚集在腹部,逐渐到达有炎症的肠道.第7天时聚集的细胞多;在对照组小鼠体内散在分布.移植第5天移植组小鼠结肠组织中可见到hUC-MSC细胞.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CD3+CD4+T细胞的百分数为(36.01±5.25)%、(48.39±10.15)%和(35.50±0.98)%,CD3+CD8+T细胞的百分数为(16.89±3.48)%、(10.76±4.23)%和(13.10±3.29)%,CD4+CD8+T细胞的百分数为(2.15±0.17)%、(4.69±2.22)%和(2.83±0.7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726、25.124和83.234,P均<0.05),模型组CD3+CD4+及CD4+CD8+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与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数量相近(P>0.05).结论:hUC-MSC可迅速迁移到炎症组织并诱导宿主免疫耐受,将成为细胞治疗的重要来源.

    作者:梁璐;陈小军;吴昊;董春兰;薛峰;刘蒙;韩忠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zeta电位影响因素检测

    目的:探讨稀释介质及处方组成对β-榄香烯圊体脂质纳米粒(SLN)制剂zeta电位测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稀释条件.方法:将β-榄香烯SLN制剂用不同介质稀释,用Nicomp-380/ZLS动电电位粒径测定仪测定其zeta电位,并将筛选出的稀释条件用于不同处方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测量.结果:在考查范围内,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稀释介质中泊洛沙姆188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重蒸馏水为稀释介质时,其绝对值随稀释度的增加而升高.β-榄香烯SLN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处方中泊洛沙姆188的增加而降低,当处方中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比例增加时其zeta电位绝对值升高.结论:稀释介质对于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测定有较大影响,β-榄香烯SLN制剂用重蒸馏水稀释8倍后,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测量结果.

    作者:王艳芝;郑甲信;王海玲;徐炳欣;毛世瑞;毕殿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颅外入路舌咽神经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起始于扁桃体、咽部及舌后部等舌咽神经分布区,并可放射至外耳道深部、下颌角等迷走神经支配区的阵发性剧烈疼痛[1].原发性舌咽神经痛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应用手术疗法.手术治疗目前有2种主要的人路方式:一是颅内入路行舌咽神经根切断术或微血管减压术,另一个是经颅外颌下入路行舌咽神经切除术.

    作者:韩云志;娄卫华;臧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动态显像常用定量指标正常值的建立

    肾动态显像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一个重要检查项目,包括肾血流显像和肾功能显像,可评价总肾及分肾功能,为临床肾脏疾病的诊治、预后及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评价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肾动态显像常用定鼍指标的正常值参数由仪器生产商提供,该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不完全适合各实验室应用.

    作者:闫志华;韩星敏;谢新立;孟玉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RP-HPLC法测定2-甲氧基雌二醇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2-甲氧基雌二醇(2-ME)在25℃时水中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P).方法:RP-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DiamonsilTM(钻石)(4.6 mm×200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与水(体积比为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采用RP-HPLC法测定2-ME的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2-ME的P.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224~3.584 mg/L,r=0.999 9,回收率98.42%~101.78%.日内和日间RSD分别<1.66%和2.10%.2-ME的溶解度为(1.669±1.220)mg/L,logP为(2.86±1.3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体外2-ME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新红;张楠;郭鑫慧;崔福德;张振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PTEN反义寡核苷酸对EC9706细胞增殖、凋亡和PTEN、mTOR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PTE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凋亡和PTEN、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PTEN的ASODN和无义寡核苷酸(N-ODN)转染食管癌EC9706细胞,终浓度为3、6和12μmol/L的ASODN为实验组,终浓度12 μmol/L的N-ODN为N-ODN对照组,不进行转染的为空白对照组.运用MTT法、TUNEL检测空白对照组、N-ODN对照组及3种浓度的ASODN作用24、48及72 h后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EC9706细胞中PTEN蛋白、mTOR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①随PTEN ASODN转染浓度(F3μmol/L=784.774,F6μmol/L=242.884,F12μmol/L=412.105,P均<0.001)和时间(F24 h=60.676,F48 b=57.703,F72 h=51.841,P<0.001)的增加,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增强.②随PTEN ASODN转染浓度(F3μmol/L=36.655,F6μ=mol/L47.594,F12μmol/L=85.264,P均<0.001)和时间(F24h=4.860,F48 h=4.901,F72 h=8.153,P<0.001)的增加,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凋亡下降.③随PTENASODN转染浓度(F3μmol/L=45.634,F6μmol/L=66.399,F12μmol/L=72.763,P均<0.001)和时间(F24h=4.065,F48 h=3.985,F72 h=5.446,P<0.001)的增加,PTEN的蛋白表达降低;mRNA的表达也降低(F3μmol/L=23.357,F6μmol/L=43.272,F12μmol/L=51.402,P均<0.001;F24h=3.933,F48 h=4.084,F72 h:4.528,P<0.001).④mTOR蛋白(F3μmol/L=19.422,F6 μmol/L=30.000,F12 μmol/L=62.168,P<0.001;F24 h=5.340,F48 h=9.150,F72 h=21.056,P<0.001)和mRNA(F3μmol/L=19.414,F6 μmol/L=46.571,F12μmol/L=68.634,P<0.001;F24 h=4.815,F48 h=12.165,F72 h=7.858,P<0.001)的表达随PTEN ASODN转染浓度和时问的增加而增强.⑤上述各指标中均以12 μmol/LASODN作用72 h的效应强(P均<0.05).结论:PTEN ASODN促进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下调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上调mTOR蛋白和mRNA的表达.

    作者:亚国伟;张威;陈玉;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和Bcl-2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alectin-3与Bcl-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SCC组织中Galectin-3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36/50)和2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4,P<0.001);Be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26/50)和6.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07,P<0.001);Galectin-3和Bel-2蛋白表达均与ESCC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分别为9.830、7.679和9.933、5.265,P<0.05).ESCC组织中2者的表达呈正关联(rp=0.357,χ2=7.281,P<0.001).结论:Galectin-3和Bcl-2蛋白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Galectin-3及Bcl-2蛋白可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作者:庞霞;郑湘予;李晟磊;赵志华;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将心脏成纤维细胞分6组培养:空白对照组,醛同酮组(培养液中加入醛固酮,终浓度为1×10-7 mol/L),阿托伐他汀预处理Ⅰ、Ⅱ及皿组(培养液中加入阿托伐他汀,终浓度分别为1×10-6、1×10-5及1×10-4 moL/L,24 h后加入醛同酮)及阿托伐他汀+甲羟戊酸组(培养液中加入阿托伐他汀,终浓度为1×10-4 moL/L,甲羟戊酸,终浓度为1×10-3mol/L,24 h后加入醛固酮).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 TGF-β1蛋白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心脏成纤维细胞中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6组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表达、蛋白合成和分泌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4.534,30.405和14.418,P均<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和阿托伐他汀+甲羟戊酸组TGF-β1 mRNA表达量、TGF-β1蛋白表达和分泌水平增加(P均<0.01);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上述3个指标低于醛同酮组和阿托伐他汀+甲羟戊酸组(P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甲羟戊酸代谢途径,抑制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以及TGF-β1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作者:武宇洲;崔炜;李淑琴;张雷;鲁静朝;张冀东;都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STAT4和STAT6的表达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STAT4和STAT6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20例)和URSA患者(20例)绒毛组织中STAT4、STAT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天性.结果:正常妊娠组和URSA组绒毛组织中STAT4和STAT6均呈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绒毛滋养细胞的胞质,胞核多数无明显着色.URSA组绒毛组织中sTAT4阳性信号平均灰度值(148.00±24.38)高于正常妊娠组的(116.75±9.26)(t'=5.730,P<0.001).URSA组绒毛组织中STAT6阳件信号平均灰度值(121.50±7.98)低于正常妊娠组的(161.60±17.78)(t'=10.392,P<0.001).URSA组和正常妊娠组绒毛组织中STAT4与STAT6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589,-0.647,P均<0.001).结论: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STAT4的高表达和STAT6的低表达可能诱导T辅助淋巴细胞1/2失衡,进而导致URSA的发病.

    作者:张冬丽;杨雪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肺癌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纤维支气管镜诊断肺癌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方法:由3名有经验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医师对119例肺肿瘤患者(良性64例,恶性55例)的纤维支气管镜图像进行观察,提取11项图形特征,并对其进行评分量化.从肺痛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从良性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训练集,其余作为预测集,输入11项评分结果和6个临床参数,将全部样本的预测结果与logistic回归的预测结果比较.结果:人工神经网络与logistic回归预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94.5%和63.6%,特异度分别为96.9%和87.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和0.870,P=0.034.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作为纤维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辅助手段.

    作者:张矗;吴逸明;吴拥军;王静;刘素玲;刘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28例体会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耳鼻喉科常见手术,但由于多种原因(如传统额镜下鼻中隔偏曲范围暴露不清、患者配合欠佳等),一次手术的效果不理想,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部分患者仍感鼻塞、头昏、头痛,鼻腔间断出血,要求进一步治疗.

    作者:李楠;秦兆冰;郭宝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5和CA125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5(KLK15)和CA125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64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KLK15与CA125蛋白的表达.结果:上述4种组织中KLK1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6.7%、62.5%和64.1%,4种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2,P<0.001);4种组织中CA12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5.6%、37.5%和71.9%,4种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48,P<0.001).KLK15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3.90,P=0.048;χ2=4.84,P=0.028;χ2=5.49,P:0.019).CA125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类型有关(χ2=37.49,P<0.001).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KLK15与CA125蛋白的表达有火联(rp=0.334,P=0.033).结论:KLK15蛋白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能作为其预后判断的指标.KLK15与CA125蛋白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卵巢上皮性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颖;史惠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伤害性刺激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α1频段的影响

    目的:观察伤害性刺激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α1频段的影响.方法:壮年家兔,雌雄不拘,经耳缘静脉注射肌松剂,建立肌松兔模型,在此模型上随机分为擦拭刺激组、钳炙刺激组和切皮刺激组,每组9只,分别给予棉球擦拭、钳夹兔耳缘、做腹正中腹膜外切口3种刺激.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技术,观察刺激前30s及刺激后30 s、60 s、2 min、5 min和10 min的兔脑α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刺激前相比,擦拭刺激组各脑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改变(P>0.05);钳灾刺激组除左顶、右枕脑区外,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在钳夹后30~60 s内升高(P<0.05);切皮刺激组在切皮后30 s~2 min内,各脑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伤害性刺激引起兔QPEEG 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升高,提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有可能成为反映镇痛程度的指标.

    作者:孔莉;戴体俊;郭忠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食管鳞癌的肿瘤干细胞标志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和其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CSC)标志.方法:应用免疫酶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2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细胞(Eca-109和EC9706)中CD133、CD44以及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表达和定位.结果:食管鳞癌细胞中CD133和MDR1一致强阳性的细胞占30%-43%,CD133和CD44一致强阳性的细胞约占40%.CD133强阳性小细胞占癌细胞的8%,癌组织中约为4%.CD133强阳性小细胞位于鳞癌上皮的基底层、癌珠周缘或癌灶内;CD44强阳性细胞约占40%,其中包含2个亚群:少数较小CD44阳性的细胞亚群定位于鳞癌上皮的基底层、癌珠周缘或癌灶内;较大CD44强阳性细胞的亚群主要定位于鳞癌上皮棘细胞层及癌灶中.结论:CD133强阳性小细胞和CD44强阳性细胞可能是CSC的标志.

    作者:郑乃刚;阎爱华;吴景兰;李金萍;裴迎新;董子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特居乐对人工流产后月经复潮时间及月经周期的影响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方法[1],但人工流产术后常出现子宫收缩不良而致阴道出血时间长,或术后复经延迟至40~50 d,月经周期恢复时间长,甚者不能恢复正常月经等不良反应[2].若人工流产术后未及时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可致重复妊娠,重复人工流产不仅对患者身心造成危害,还可增加盆腔感染率,严重时导致不孕.

    作者:常青;邢璐;孟晓燕;孔祥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