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膀胱镜检查中的应用

赵璞;张卫

关键词:舒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膀胱镜
摘要: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其理化性质与芬太尼相似,而作用强度为芬太尼的5~10倍,有研究[1]显示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较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应激反应轻。2008年以来,作者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全麻下实行无痛膀胱镜检查,现对其效果与安全性分析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经颈静脉孔入路的显微解剖

    目的:研究改良经颈静脉孔(JF)入路切除JF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的技术及其暴露范围。方法:用彩色乳胶灌注10例成人带颈头颅湿标本后,显微镜下逐层解剖,研究JF区的血管、神经和硬膜等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以枕下三角和横突为标志可以定位椎动脉水平段;以横突和肩胛提肌为标志可以确定椎动脉C2-C1段及保护后组颅神经、颈内静脉及颈内动脉。头外侧直肌可以定位JF后壁;磨除颈突可以暴露JF后壁;以髁导静脉为标志磨除颈静脉结节可暴露JF内侧壁;磨除乳突、岩骨鼓部,以鼓乳切迹为标志轮廓化面神经可以暴露JF外侧壁。结论:改良经颈静脉孔入路能从内、外、后、下等方向充分暴露JF,同时椎动脉、面神经及听力功能也得到很好的保护,是切除颅内外沟通型JF区肿瘤的理想入路。

    作者:付旭东;宋来君;王新军;寿记新;吴建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虎杖总蒽醌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肾皮质AGEs与RAGE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虎杖总蒽醌对糖尿病肾病(DN)肾脏皮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RAGE)影响。方法:运用链脲佐菌素制作DN模型,将成模NH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开搏通组,虎杖总蒽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7只),另外选取17只NH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荧光法、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小鼠肾脏皮质AGEs、RAGE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组小鼠肾皮质AGEs水平明显升高,而高、中剂量虎杖总蒽醌组肾脏皮质AGEs水平明显下降(F=15.200,P〈0.001);模型组小鼠肾皮质RAGE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中剂量虎杖总蒽醌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485,P〈0.001)。结论:AGEs、RAGE与DN形成有关;虎杖总蒽醌能够降低DN小鼠肾皮质AGEs水平,抑制肾RAGE的表达。

    作者:王辉;陈清江;杨再刚;李伟;燕树勋;张冰;苗明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纯合子胃壁细胞特异性表达SV40T抗原转基因小鼠品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稳定遗传的纯合子SV40T胃壁细胞定位表达转基因小鼠品系。方法:通过定量PCR法比较已知杂合子小鼠和未知阳性小鼠中外源基因的起始模板量来确定小鼠的基因型,并通过测交的方法来验证试验结果。结果:用定量PCR法选育出15只纯合子小鼠,经测交验证它们与野生型小鼠交配所生的后代均为阳性,证明了定量PCR的结果是正确的。通过纯合子之间的全同胞交配建立了6个独立的纯合子品系。结论:定量PCR具有省时、省力及高通量等优点,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筛选纯合子转基因动物。

    作者:郜十伟;刘书漫;陈辉;李倩茹;金辉;张钦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在河南汉族人群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24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在河南省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亲子鉴定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位点复合PCR扩增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对773例亲子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D7S3048、D18S51、D8S1179、D8S1132、D11S2368、D2S1338、D4S2639和D12S391的个体识别率≥0.94,观察杂合度≥0.79,多态性信息含量≥0.80,且这些位点参与联合排除父权率均在40%以上。结论:短串联重复序列D7S3048、D18S51、D8S1179、D8S1132、D11S2368、D2S1338、D4S2639和D12S391可作为亲子鉴定的首选基因座,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陈辉;徐朝阳;李晓文;郑红;程晓丽;贺颖;宋国英;刘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vin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Livin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ESCC及53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L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2.8%)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7.5%,χ2=20.346,P〈0.001),其阳性表达率与ESCC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ESCC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39.6%)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83.0%,χ2=16.690,P〈0.001),其阳性表达率与ESCC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ESCC组织中L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负关联(rP=-0.302,P=0.021)。结论:Livin和Caspase-3蛋白参与了ESCC的发生与发展;Livin蛋白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的活性发挥作用。

    作者:高萍;臧文巧;王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可累及全身所有关节。高频超声可利用软组织与骨皮质之间良好的声阻抗差异,在显示骨关节病变上有一定的优势。作者对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探讨高频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河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一期双通道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肾鹿角状结石24例

    传统开放手术对肾鹿角状结石的处理较为困难,风险较大,尤其是有开放手术取石史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对鹿角状结石疗效差[1]。随着泌尿腔镜技术的发展,美国泌尿学会尿石症临床治疗指南推荐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作为治疗鹿角状结石的首选方案,同时也指出,为清除结石,建立2个或者更多的通道是必要的[2]。作者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6例鹿角状结石患者的资料,探讨一期双通道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鹿角状结石的疗效。

    作者:孔朝辉;李启忠;丁德刚;张祥生;王晓晖;姬彤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感染后骨界面的组织学变化

    目的:观察在1.96N水平力作用下感染微螺钉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4只,在犬的双侧上颌尖牙近远中、第二双尖牙近远中颊侧骨板各植入微螺钉种植体1枚,共32枚。种植体颈部缠绕正畸橡皮圈及4-0缝合线以诱导炎症。选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实验组用镍钛拉簧在2种植体间即刻施加1.96N的水平力,对照组不加力。分别于种植体植入后1、2、4和8周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法观察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观察期内实验组2枚种植体松动,未脱落。1周时种植体周围牙龈黏膜组织均出现明显的红、肿等炎性反应。实验组1周时种植体出现大量的急慢性炎症细胞,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有少许新生纤维组织,越接近尖部炎性反应越轻;2周时中部压力侧骨质连续性破坏;4周时颈部见少量骨质破坏,同时有片状的新生骨形成;8周时颈部骨质破坏吸收,中部压力侧见纤维增生,排列杂乱。对照组骨质破坏较实验组轻。结论:微螺钉种植体在感染状态下,骨质的吸收由颈部向尖部进行;加力较不加力对骨质破坏严重。

    作者:崔淑霞;LIU Jinzhong;ZHANG Yuelan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白藜芦醇对BGC-823细胞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胃癌BGC-823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表达的影响,并观察白藜芦醇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分别用25、50、100和20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DCD5表达的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结果:同一时间点,6组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蛋白=211.881、242.438和184.866,P均〈0.001;FmRNA=207.366、148.411和158.661,P均〈0.001);同一浓度,24、48和72h时点各组比较,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蛋白=0.950、1.870、2.218和2.232,P均〉0.05;FmRNA=1.267、2.376、1.221和2.292,P均〉0.05)。各组BGC-823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069,P〈0.001)。结论:凋亡相关基因PDCD5可能在白藜芦醇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芳;柴雅玫;文小岗;周强;王志勇;崔黎;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及mRNA的表达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tathm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2.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为80.0%,2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χ2=21.806,P〈0.001;mRNA:χ2=20.485,P〈0.001)。②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05);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Stathmin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均=0.010)。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及mRNA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孙淼淼;于庆凯;马杰;魏冰;赵冬梅;冯稳;张明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微囊藻毒素-LR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OD活性及LDH漏出率的影响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是由微囊藻等蓝藻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小分子化合物,在目前的检测条件下检测到80多种同分异构体[1],其中MC-LR是常见也是研究较深入的一个亚型。蓝藻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2]。表明总氮和总磷等与水中藻类密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慧珍;张丰泉;王钧;易丹;李超峰;段丽菊;陈姜;程学敏;崔留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郑州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为双月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6年至20lO年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进入6种重要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

    作者:《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七氟醚复合笑气吸入联合气管内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25例体会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因异物及分泌物阻塞气道,患儿术前多伴有低氧血症,而小儿的呼吸、循环代偿能力较差,置入气管镜的强烈刺激易导致呛咳、屏气、反射性喉痉挛、呼吸停止甚至心跳骤停,且在麻醉诱导后异物取出期间无法行气管内插管辅助或控制呼吸。因此,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关键是保持患儿的自主呼吸以保证充分氧供,

    作者:吕慧敏;张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杜氏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chlN-CAT-BAR的构建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外源选择标记基因转入杜氏盐藻叶绿体中并表达。方法:以光非依赖性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chlN基因为同源片段,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和除草剂草丁膦(PPT)抗性bar基因为选择标记,构建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chlN-CAT-BAR,并通过基因枪法转入野生型盐藻细胞,筛选转化藻株。对转化株和野生对照组的细胞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00mg/L氯霉素的选择下,野生型盐藻12d左右死亡,转化藻仍正常生长,再经4mg/LPPT继代筛选3~5代,得到表达氯霉素和PPT抗性的盐藻转化株。盐藻转化株和野生株1个月内藻株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chlN基因作为同源片段构建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是可行的。

    作者:曾磊;潘卫东;王翠;薛乐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黄体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MMP-9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体酮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Ⅳ型胶原(collagen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pMCAO),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环糊精(HBC)溶剂治疗组和黄体酮治疗组,每组设12、24、48及72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另选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MP-9蛋白和collagenⅣ的表达情况。结果:脑梗死发生后大鼠脑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经黄体酮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有所下降;4组间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lagenⅣ的表达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经黄体酮治疗后其丢失程度有所减轻;4组间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可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减少collagenⅣ的降解来减轻脑水肿。

    作者:王建平;郝玉金;蒋超;陈宁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组慢病毒载体pLKO-1-EGFP-puro的构建

    目的:构建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及嘌呤霉素(puro)抗性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方法:改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LKO-1-puro的多克隆位点(MCS),以质粒pEGFP-C3为模板扩增出CMV-EGFP并与pLKO-1-puro连接,形成重组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LKO-1-EGFP-puro,后者与包装质粒Δ8.2和包膜蛋白质粒VSV-G在293T细胞中进行包装,产生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观察GFP的表达。结果:成功改建了慢病毒载体质粒pLKO-1-puro并插入了CMV-EGFP,形成了新型慢病毒载体质粒pLKO-1-EGFP-puro。3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的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Vero细胞后高表达绿色荧光。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的带GFP报告基因及嘌呤霉素抗性的慢病毒载体。

    作者:宋波;韩志强;吴少璞;刘景伟;蔡晓辉;杨靖;许予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2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水平,探讨它们在CAP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60例CAP患者分为2组:重症CAP组20例;普通CAP组40例,其中20例收集BALF,所有患者均收集血清。健康志愿者26例为对照组,收集血清和BALF。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MMP-2、MMP-9和TIMP-1的水平,同时进行CAP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①CAP组血清MMP-2、MMP-9和TIM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874、9.961和4.500,P均〈0.001)。②CAP组BALFMMP-2和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513和8.165,P均〈0.001),而2组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7,P=0.093)。③重症CAP组血清MMP-2及MMP-9水平高于普通CAP组(t=3.995,P=0.002;t=3.539,P=0.008),而2组的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9,P=0.080)。④CAP组血清MMP-9水平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855,P〈0.001)。结论:MMP-2、MMP-9和TIMP-1参与了CAP的发病过程;血清MMP-2、MMP-9可以作为CAP诊断和判断病情的血清学指标;在CAP中中性粒细胞可能是MMP-9的主要来源。

    作者:王茂娟;杨小琼;邓述恺;王荣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河南汉族人群DYS464和DYS527基因座单体型遗传多态性检测

    目的:检测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中Y染色体两个多拷贝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DYS464和DYS527单体型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对110例河南汉族男性无关个体血样本基因组DNA采用荧光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在ABI3100遗传分析仪上毛细管电泳分析,并对不同重复序列分别测序。结果:DYS464基因座为四拷贝,核心序列重复数目变异在11~18次;DYS527基因座为双拷贝,核心序列重复数目变异在17~25次。110例河南汉族男性无关个体中,两个基因座所组成的单体型有104种,其中99种单体型仅出现1次,频率为0.0091,单体型基因多样性为0.9988,个体识别力为0.9897。结论:DY464和DYS527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适用于法医学实践和人类进化的研究。

    作者:胡灏;赵美乐;齐守文;黄艳梅;陈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曲安奈德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葡萄膜炎的抑制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白内障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显微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内障手术目趋成熟,并发症也越来越少。但是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的急性前房炎症反应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效果。

    作者:帖红艳;陈彬川;王永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肠癌组织中DOC-2和c-Fos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DOC-2和c-Fos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2例大肠癌组织及48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DOC-2和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与正常肠黏膜组织中DOC-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1%(41/132)和81.2%(39/48),c-F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74/132)和12.5%(6/48),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5.911,27.051,P〈0.001)。大肠癌组织中DOC-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及肝转移有关(P〈0.05);c-Fos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及肝转移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DOC-2与c-Fos蛋白的表达呈负关联(rP=-0.368,P=0.001)。结论:DOC-2和c-Fos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贵吉;段方方;裴迎新;宋丽杰;段晓光;李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