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君子汤加柴胡对长期摄酒小鼠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张菊娥;陈小让;张翠英;张贵星

关键词:四君子汤, 柴胡, 乙醇,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脂质过氧化物, 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柴胡对长期摄酒小鼠血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乙醇组和四君子汤加柴胡组,每组10只,各组每d分别给生理盐水、乙醇和四君子汤加柴胡加乙醇灌胃;5周后取血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血脂含量.结果:3组间血清SOD、CAT、GSH-Px、LPO和TC、TG、HDL-C、LDL-C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1.50,31.56,8.75,14.95,37 . 08,39.43,3.62,32.60,P均<0.05);与正常组和四君子汤加柴胡组相比,乙醇组小鼠血清中LPO、TC、TG和LDL-C含量显著增加;SOD、GSH-Px和CAT活性明显降低;四君子汤加柴胡组的SOD、CAT和GSH-Px活性及LPO含量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君子汤加柴胡能提高小鼠血清SOD、CAT和GSH-Px的活力,降低LPO及血脂含量,起到抗氧化、解毒和抗衰老作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用大锥度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30例

    根管治疗术是牙髓根尖周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术的关键步骤之一.手用大锥度镍钛器械是近几年问世的新一代根管预备器械.据报道[1],该类器械预备后的根管锥度和流畅度极佳.作者将该器械与传统器械在临床使用中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对根管治疗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郭留云;李亚静;楚金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96例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和预后差等特点,由于其发病隐匿,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加上合并肝硬化及术后复发等因素,手术切除率低.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作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治疗96例PLC,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李甸源;高松涛;石永刚;郭跃信;樊锐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与mRNA的表达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6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25例卵巢上皮性癌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 mRNA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6%,正常卵巢组织为100%,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为85.0%,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19.584,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与卵巢良性和正常卵巢组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12.482、10.046,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λ2=6.232、5.071,P<0.05).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卵巢上皮性癌(1.30±0.32vs 0.61±0.20,t=6.706,P<0.05).结论:PTEN表达缺失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颜秋梅;李巧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合BMP的磷酸钙骨水泥应用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15例

    骨质疏松可引起椎体塌陷,脊柱稳定性下降,疼痛和神经功能丧失.近年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a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常用的填充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 methacrylate,PMMA)及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又有各自的缺点.

    作者:周英杰;赵刚;刘宏建;范克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河南省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方法: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实施方案>,于2005年9至11月对河南省46 801名7~18岁的中、小学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高、体质量及胸围)、生理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0m×8往返/1000m/800m跑)等方面的检测.结果与结论:7~18岁的中、小学学生身高、体质量及胸围3项主要身体形态指标提高幅度较大,肺活量呈现负增长,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均有所下降,建议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能训练,重视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作者:胡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精索静脉曲张伴发耻骨骨炎7例临床分析

    精索静脉曲张是以精索蔓状静脉丛伸长扩张、迂曲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人群发病率约15%.该病不仅可引起男性不育,也可引起患者多种不适,如:阴囊区坠胀、会阴不适、下尿路症候群、性功能异常和下腹不适等症状[1-3].

    作者:姜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姜黄素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预防给药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14只)和水飞蓟宾组(10只),Cur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模型对照、水飞蓟宾和Cur组均采用皮下注射体积分数40%CCl4复制肝纤维化模型,水飞蓟宾组大鼠同时给予0.5 g/L水飞蓟宾,Cur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同时分别给予1、2、4 g/L的Cur灌胃7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形态,进行肝纤维化分级;血清生化学检测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计算白球蛋白比值(A/G);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层粘连蛋白(LN)以及胶原Ⅳ(C-Ⅳ)的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和Collagen Ⅰ的含量.结果:Cur预防给药可明显降低ALT、AST的活性,升高A/G,同时降低血清HA、LN、PⅢNP、C-Ⅳ含量(F=11.535,19.927,4.831,16.415,17.596,19.692,21.535,P<0.05);病理形态显示Cur对大鼠的肝纤维化进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ur预防给药使受试动物肝组织PPAR-γ表达明显增加、Collagen Ⅰ的表达明显减少(F=6.519,7.541,P<0.05).结论:Cur预防给药能明显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可能与激活PPAR-γ,减少Collagen Ⅰ的产生,预防细胞外基质的过量沉积有关.

    作者:何航;华海婴;戈士文;叶启霞;付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低剂量替尼泊苷联合沙利度胺对人胃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尼泊苷(VM-26)联合沙利度胺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荷瘤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变化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沙利度胺组、高剂量VM-26组、低剂量VM-26组、低剂量VM-26联合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经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VM-26、生理盐水,经口灌注沙利度胺.用药2周后测量裸鼠移植瘤瘤重,计算抑瘤率;观察裸鼠骨髓造血功能,检测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44v6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各组裸鼠移植瘤瘤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70,P<0.05).各组移植组织中VEGF、CD44v6表达及MV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λ2/F=22.881、26.371、19.518,P均<0.05);各治疗组VEGF的表达和MVD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低剂量VM-26联合沙利度胺组CD44v6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低剂量VM-26联合沙利度胺组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较高剂量VM-26组减轻.结论:低剂量VM-26联合沙利度胺能抑制人胃癌BGC-823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新生血管的形成,且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丹;周云;罗执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案件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案件的不同特点,探讨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方法:对涉及二级医院的107件、三级医院的176件医疗纠纷案件分类整理,比较分析2类医院医疗纠纷所涉及的科室、发生原因、涉及人员层次等.结果: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医疗纠纷的科室分布、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λ2=4.39和4.21,P>0.05);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涉及的人员层次、医疗过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21.52和4.42,P<0.05).结论:二、三级医院均为外科易发生医疗纠纷,技术性因素为多见;二级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三级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责任心、医患关系的培养.

    作者:刘光旭;杨静;郭淑香;张文娟;张广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置入术中除颤阈值测试必要性的商榷

    因为在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应用的初期,ICD自动除颤失败的情况相对多见,且接受ICD治疗的患者为有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的猝死高危患者,而且当时治疗室速或室颤的程序仅有电击,所以ICD置入术中,医生往往需要诱发室颤以确保置入的装置能够可靠的检测到室颤的发生并能成功除颤.

    作者:王立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螺内酯联合咪哒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和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咪哒普利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和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咪哒普利+螺内酯组(A组)、咪哒普利组(B组)及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组(C组),治疗6个月,目标血压<130/80 mmHg.治疗前后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大血流速度(A),计算E/A比值.结果:3组均同等有效地控制血压.治疗前A、B、C组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分别为(178.1±28.6),(169.0±19.7)和(175.5±21.3)mg/L,治疗后分别为(93.4±23.5),(115.7±17.6)和(169.5±31.7)mg/L,A、B组治疗后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低于B、C组(F组间=265.71,F时间=30.69,P<0.05).3组治疗后左室肥厚相关指标均有改善,且A组优于B、C组(LVMI:F组间=137.46,F时间=10.47,P<0.05;E/A:F组间=98.74,F时间=20.17,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与咪哒普利联用可以降低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从而改善重构,且该作用不依赖于血压下降.

    作者:杨俊敏;王颖;燕树勋;李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9锶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311例疗效观察

    乳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恶性肿瘤晚期多伴发骨转移,其中约50%的患者伴有持续且日益加重的骨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转移性骨痛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射治疗及核素内放射治疗,其常用的姑息疗法为放射治疗[1],在预防可能发生的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灶的剧痛方面作用较大.

    作者:王庆祝;刘保平;孟玉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氧、糖剥夺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氧、糖剥夺预处理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HSP70)、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预处理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培养至12d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氧、糖剥夺组,氧、糖剥夺预处理组和致死性氧、糖剥夺组(n=30).以换用无糖Earle's液培养作缺糖处理,通入含体积分数为85%N2、含体积分数为10%H2和含体积分数为5%CO2混合气体作缺氧处理,各组均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各组神经元HSP70及c-fos的表达.结果:HSP70及c-fos的表达在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6,50.44,P<0.05);氧、糖剥夺预处理组HSP70及c-fos的表达较对照组、单纯氧、糖剥夺组和致死性氧、糖剥夺组显著增加.结论:氧、糖剥夺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HSP70及c-fos的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梁红霞;樊哲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体会

    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作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减压及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in)椎间融合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赵春茂;张春霖;李海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肾癌组织中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0的表达

    目的:研究肾癌(RCC)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RCC和20例正常肾组织中OPN、MMP-10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RCC及正常肾组织中OP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9%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478,P<0.05),82例RCC组织中53例MMP-10蛋白表达阳性,正常肾组织未见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C组织中OP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蛋白结转移有关(λ2=7.276,4.074,P均<0.05),MMP-10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λ2=8.311,7.065,6.675,P均<0.05).结论:OPN与MMP-10蛋白的表达与RCC的浸润转移有关,可以作为评价RCC进展的指标.

    作者:孔朝辉;李啟忠;王晓晖;武玉东;魏金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四君子汤加柴胡对长期摄酒小鼠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柴胡对长期摄酒小鼠血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乙醇组和四君子汤加柴胡组,每组10只,各组每d分别给生理盐水、乙醇和四君子汤加柴胡加乙醇灌胃;5周后取血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血脂含量.结果:3组间血清SOD、CAT、GSH-Px、LPO和TC、TG、HDL-C、LDL-C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1.50,31.56,8.75,14.95,37 . 08,39.43,3.62,32.60,P均<0.05);与正常组和四君子汤加柴胡组相比,乙醇组小鼠血清中LPO、TC、TG和LDL-C含量显著增加;SOD、GSH-Px和CAT活性明显降低;四君子汤加柴胡组的SOD、CAT和GSH-Px活性及LPO含量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君子汤加柴胡能提高小鼠血清SOD、CAT和GSH-Px的活力,降低LPO及血脂含量,起到抗氧化、解毒和抗衰老作用.

    作者:张菊娥;陈小让;张翠英;张贵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理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和精神情绪因素密切相关.放射性核素131碘目前成为临床治疗甲亢的首选方法[1].但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的知识,多数患者了解较少,心理负担较重.作者对265例进行131碘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晓光;孟玉葆;韩静英;程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闭合蛋白-3和闭合蛋白-4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闭合蛋白(Claudin)-3和Claudin-4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交界性卵巢肿瘤、1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laudin-3和Claudin-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laudin-3和Claudin-4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2者的相关性.结果:①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laud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λ2=35.443,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Claudin-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λ2=40.258,P<0.05).②卵巢上皮性癌中、低分化组Claudin-3和Claudin-4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λ2分别为14.249和9.991,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Claudin-3和Claudin-4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λ2分别为4.710和4.065,P<0.05).③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laudin-3与Claudin-4的表达呈正相关(rP=0.588,P<0.05).结论:Claudin-3和Claudin-4的高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赵先兰;王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顺铂和5-氟尿嘧啶联合替尼泊苷或依托泊甙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顺铂(CDDP)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替尼泊苷(VM-26)组成的VCF方案或联合依托泊甙(VP-16)组成的ECF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102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VCF方案治疗组(54例)和ECF方案治疗组(48例),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RR)、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DFS)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VCF方案治疗组和ECF方案治疗组的RR分别为75.9%和54.2%(λ2=5.883,P=0.021),mOS分别为9.3和6.6个月(λ2=9.799,P=0.002);DFS为5.9和4.3个月(λ2=13.230,P=0.001).VCF方案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7.0%,42.6%和40.7%,高于ECF方案治疗且(70.8%,18.8%和14.6%)(λ2=4.081,6.710,8.545,P<0.05).而ECF方案治疗组脱发的发生率为56.3%,高于VCF的35.2%(λ2=4.554,P<0.05).结论:VCF方案治疗胃癌明显优于ECF方案的疗效,但骨髓毒性大于ECF方案.

    作者:周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5-氟尿嘧啶联合替尼泊苷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和替尼泊苷(VM-26)联合应用对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5-FU单药(15.63、31.25、62.50、125.00、250.00 mg/L),VM-26单药(1.25、2.50、5.00、10.00、20.00 mg/L)及联合用药(15.63/1.25、31.25/2.50、62.50/5.00、125.00/10.00、250.00/20.00mg/L)对BGC-823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5.63 mg/L 5-FU、1.25 mg/L VM-26单药及其联合用药0、12、24、48 h各时间点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VM-26和5-FU单药及联合用药对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5.63 mg/L 5-FU单药处理后12、24 h时S期细胞增多,G2/M期细胞减少;1.25 mg/L VM-26单药处理细胞后G2/M期细胞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联合用药24 h后S期细胞显著减少,G2/M期细胞显著增多;联合用药处理后12、24 h细胞凋亡率比单药5-FU和VM-26处理相同时间点显著增加.结论:5-FU和VM-26单药均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低剂量联合用药抑制作用较单药应用增加.单药和联合用药均可诱导细胞凋亡,且细胞周期的分布不同.

    作者:周云;罗执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