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铂和5-氟尿嘧啶联合替尼泊苷或依托泊甙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对比

周云

关键词:胃肿瘤, 顺铂, 5-氟尿嘧啶, 替尼泊苷, 依托泊甙, 化疗
摘要:目的:观察顺铂(CDDP)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替尼泊苷(VM-26)组成的VCF方案或联合依托泊甙(VP-16)组成的ECF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102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VCF方案治疗组(54例)和ECF方案治疗组(48例),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RR)、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DFS)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VCF方案治疗组和ECF方案治疗组的RR分别为75.9%和54.2%(λ2=5.883,P=0.021),mOS分别为9.3和6.6个月(λ2=9.799,P=0.002);DFS为5.9和4.3个月(λ2=13.230,P=0.001).VCF方案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7.0%,42.6%和40.7%,高于ECF方案治疗且(70.8%,18.8%和14.6%)(λ2=4.081,6.710,8.545,P<0.05).而ECF方案治疗组脱发的发生率为56.3%,高于VCF的35.2%(λ2=4.554,P<0.05).结论:VCF方案治疗胃癌明显优于ECF方案的疗效,但骨髓毒性大于ECF方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前路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0例体会

    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作者对4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钛网植骨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采用颈前路钛网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4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5.0~70.0(51.2±7.4)岁.

    作者:刘涛;张敬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合BMP的磷酸钙骨水泥应用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15例

    骨质疏松可引起椎体塌陷,脊柱稳定性下降,疼痛和神经功能丧失.近年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a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常用的填充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 methacrylate,PMMA)及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又有各自的缺点.

    作者:周英杰;赵刚;刘宏建;范克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及血浆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C组)、PHC组1(P1组)及PHC组2(P2组),每组10例.P1、P2组在手术开始前分别给予PHC 0.05 mg/kg、0.1 mg/kg,C组则给予生理盐水10 mL.于CPB前(T1)、主动脉阻断后30 min(T2)、开放后30 min(T3)取右心耳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活性.于T1、T2、T3及主动脉开放后4 h(T4)、24 h(T5)抽取动脉血3 mL,检测血浆TNF-α水平,同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P1、P2组心肌损伤程度较C组轻.C、P1和P2组患者心肌NF-κB在T2、T3时均被激活,但与C组相比,P1、P2组NF-κB活性下降(F组间=47.760,F时间=277.133,P<0.001);3组血浆TNF-α水平在T3、T4、T5时均升高,但与C组相比,P1、P2组TNF-α水平均下降(F组间=6.377,P<0.01;F时间=393.565,P<0.001).3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稳定.结论:CPB介导的MIRI可引起心肌NF-κB的激活及血浆TNF-α的释放,PHC可能通过抑制NF-κB及TNF-α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艾艳秋;谢小娟;张卫;耿红芳;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α)水平与纤溶活性检测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患者血清脂蛋白(α)[Lp(α)]水平与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Olimpus-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3例SCI患者和55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Lp(α)水平,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性,并对SCI患者的血清Lp(α)水平与血浆t-PA和PAI活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I组血清Lp(α)水平[(238.48±48.76)mg/L]高于对照组[(198.36±38.42)mg/L,t=4.759,P<0.05];SCI组t-PA活性[(0.11±0.01)IU/mL]低于对照组[(0.49±0.12)IU/mL,t=-22.973,P<0.05],而PAI活性[(0.86±0.22)AU/mL]高于对照组[(0.48±0.10)AU/mL,t=11.626,P<0.05].SCI组血清Lp(α)水平与t-PA活性呈负相关(r=-0.676,P<0.05),与PAI活性呈正相关(r=0.813,P<0.05).结论:血清Lp(α)水平升高是SCI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可能通过降低t-PA的活性和(或)增强PAI的活性,干扰纤溶系统的平衡,参与SCI的形成.

    作者:孙翠萍;马建军;李学;冯艳;袁丽品;徐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9锶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311例疗效观察

    乳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恶性肿瘤晚期多伴发骨转移,其中约50%的患者伴有持续且日益加重的骨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转移性骨痛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射治疗及核素内放射治疗,其常用的姑息疗法为放射治疗[1],在预防可能发生的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灶的剧痛方面作用较大.

    作者:王庆祝;刘保平;孟玉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与mRNA的表达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6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25例卵巢上皮性癌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 mRNA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6%,正常卵巢组织为100%,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为85.0%,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19.584,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与卵巢良性和正常卵巢组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12.482、10.046,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λ2=6.232、5.071,P<0.05).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卵巢上皮性癌(1.30±0.32vs 0.61±0.20,t=6.706,P<0.05).结论:PTEN表达缺失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颜秋梅;李巧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顺铂和5-氟尿嘧啶联合替尼泊苷或依托泊甙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顺铂(CDDP)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替尼泊苷(VM-26)组成的VCF方案或联合依托泊甙(VP-16)组成的ECF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102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VCF方案治疗组(54例)和ECF方案治疗组(48例),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RR)、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DFS)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VCF方案治疗组和ECF方案治疗组的RR分别为75.9%和54.2%(λ2=5.883,P=0.021),mOS分别为9.3和6.6个月(λ2=9.799,P=0.002);DFS为5.9和4.3个月(λ2=13.230,P=0.001).VCF方案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7.0%,42.6%和40.7%,高于ECF方案治疗且(70.8%,18.8%和14.6%)(λ2=4.081,6.710,8.545,P<0.05).而ECF方案治疗组脱发的发生率为56.3%,高于VCF的35.2%(λ2=4.554,P<0.05).结论:VCF方案治疗胃癌明显优于ECF方案的疗效,但骨髓毒性大于ECF方案.

    作者:周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比较

    部分肾移植患者术前经过较长时间的血液透析和多次输血等治疗,有相当多的尿毒症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1].肾移植术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成为移植科医生面临的新问题.

    作者:郭文治;李捷;王冬雨;冯留顺;丰贵文;庞新路;史冀华;尚文俊;王跃;张水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与先天性肾积水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与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6例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与56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肾积水程度、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与结论:治疗前先天性肾积水的肾盂前后径明显大于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的前后径(t=11.68,P<0.05).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程度较轻,梗阻较易解除,以保守治疗为主;先天性肾积水大多积水程度较重,宜采取手术治疗.2组患儿均顺利出院.

    作者:范应中;张震;张谦;张大;李泸平;王家祥;原艳丽;马威;王海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人口腔扁平苔藓及口腔鳞癌组织中P16、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P16、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糜烂型OLP组织及40例OSCC组织中P16、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22例(84.6%),糜烂型OLP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21例(52.5%),OSCC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9例(22.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6,P<0.05).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1例(3.9%),糜烂型OLP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12例(30.0%),OSCC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22例(5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26.46,P<0.05).结论:P16、Survivin蛋白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毛兰萍;尚君兰;祝磊;刘沛;刘晓锦;石爱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低剂量替尼泊苷联合沙利度胺对人胃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尼泊苷(VM-26)联合沙利度胺对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荷瘤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变化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沙利度胺组、高剂量VM-26组、低剂量VM-26组、低剂量VM-26联合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经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VM-26、生理盐水,经口灌注沙利度胺.用药2周后测量裸鼠移植瘤瘤重,计算抑瘤率;观察裸鼠骨髓造血功能,检测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44v6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各组裸鼠移植瘤瘤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70,P<0.05).各组移植组织中VEGF、CD44v6表达及MV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λ2/F=22.881、26.371、19.518,P均<0.05);各治疗组VEGF的表达和MVD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低剂量VM-26联合沙利度胺组CD44v6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低剂量VM-26联合沙利度胺组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较高剂量VM-26组减轻.结论:低剂量VM-26联合沙利度胺能抑制人胃癌BGC-823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新生血管的形成,且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丹;周云;罗执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河南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分析

    目的:探讨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河南省AIDS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的AIDS患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2县AIDS定点医疗机构接受HAART治疗的全部AIDS患者,共2144人.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药物漏服情况和漏服原因等.结果:2县AIDS患者的HAART治疗率为99.2%;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的依从性在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λ2=3.083,1.748,46.199,P>0.05);每月按时服药无一次漏服药物者1056人,占49.3%;按照每月漏服低于2次者为达到95%的服药依从性计算,其服药依从性平均达到95%以上者占83.3%.药物漏服的主要原因是离家外出、事务繁忙和遗忘.结论:河南省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很大提高,但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作者:李小芳;田庆丰;张东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理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和精神情绪因素密切相关.放射性核素131碘目前成为临床治疗甲亢的首选方法[1].但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的知识,多数患者了解较少,心理负担较重.作者对265例进行131碘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晓光;孟玉葆;韩静英;程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分化相关基因NDRG1的表达及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分化相关基因NDRG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NDRG1)是近年来发现的与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其在正常组织中呈高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近年来,作者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裸鼠移植瘤实验等技术,观察了正常食管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黏膜和食管癌组织中ND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规律;并从体内、外两个角度探讨了NDRG1的诱导分化作用和诱导分化剂佛波酯、维甲酸、丁酸钠、维生素D3对食管癌EC9706细胞NDRG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1-9].

    作者:张蕾;贺付成;张云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烷丙苯胺对6-羟基多巴胺致PC12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烷丙苯胺(deprenyl)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6-羟基多巴胺(6-OHDA)和deprenyl,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荧光法检测deprenyl对6-OHDA诱导的Caspase-3活性和谷胱甘肽(GSH)活性的影响.结果:1~100μmol/L浓度范围的6-OHDA均降低PC12细胞活力(F=23.612,P<0.05),而1~100 μmol/L的deprenyl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F=0.984,P>0.05);提前加入1~50μmol/L的deprenyl后可以抵抗50μmol/L的6-OHDA对细胞活力的毒性作用(F=26.630,P<0.05).与对照组相比,6-OHDA使Caspase-3活性片段释放增加,提前加入deprenyl可以部分拮抗此作用(F=22.151,P<0.05);与对照组相比,6-OHDA降低了GSH的活性,而提前加入deprenyl的可以部分增加GSH的活性(F=8.453,P<0.05).结论:6-OHDA对多巴胺神经元有神经毒性作用,而deprenyl可以部分拮抗6-OHDA的毒性作用,deprenyl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Caspase-3活性和提高GSH活性有关.

    作者:龚全峰;杨红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5-氟尿嘧啶联合替尼泊苷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和替尼泊苷(VM-26)联合应用对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5-FU单药(15.63、31.25、62.50、125.00、250.00 mg/L),VM-26单药(1.25、2.50、5.00、10.00、20.00 mg/L)及联合用药(15.63/1.25、31.25/2.50、62.50/5.00、125.00/10.00、250.00/20.00mg/L)对BGC-823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5.63 mg/L 5-FU、1.25 mg/L VM-26单药及其联合用药0、12、24、48 h各时间点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VM-26和5-FU单药及联合用药对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5.63 mg/L 5-FU单药处理后12、24 h时S期细胞增多,G2/M期细胞减少;1.25 mg/L VM-26单药处理细胞后G2/M期细胞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联合用药24 h后S期细胞显著减少,G2/M期细胞显著增多;联合用药处理后12、24 h细胞凋亡率比单药5-FU和VM-26处理相同时间点显著增加.结论:5-FU和VM-26单药均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低剂量联合用药抑制作用较单药应用增加.单药和联合用药均可诱导细胞凋亡,且细胞周期的分布不同.

    作者:周云;罗执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40例介入治疗体会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居民中肺癌已占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患者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该类型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差,联合化疗有效率仅为30%左右.

    作者:马会军;李耀军;牛松涛;姚阳端;王向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河南省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方法: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实施方案>,于2005年9至11月对河南省46 801名7~18岁的中、小学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高、体质量及胸围)、生理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0m×8往返/1000m/800m跑)等方面的检测.结果与结论:7~18岁的中、小学学生身高、体质量及胸围3项主要身体形态指标提高幅度较大,肺活量呈现负增长,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均有所下降,建议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能训练,重视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作者:胡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20例体会

    口腔正畸治疗中支抗的控制是决定矫治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近年来,种植体支抗因其可提供大支抗,不依赖患者合作及可简化治疗过程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作者选择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20例需要强支抗的病例,选用专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经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白东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案件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案件的不同特点,探讨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方法:对涉及二级医院的107件、三级医院的176件医疗纠纷案件分类整理,比较分析2类医院医疗纠纷所涉及的科室、发生原因、涉及人员层次等.结果: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医疗纠纷的科室分布、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λ2=4.39和4.21,P>0.05);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涉及的人员层次、医疗过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21.52和4.42,P<0.05).结论:二、三级医院均为外科易发生医疗纠纷,技术性因素为多见;二级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三级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责任心、医患关系的培养.

    作者:刘光旭;杨静;郭淑香;张文娟;张广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