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分析

李小芳;田庆丰;张东霞

关键词: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河南农村
摘要:目的:探讨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河南省AIDS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的AIDS患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2县AIDS定点医疗机构接受HAART治疗的全部AIDS患者,共2144人.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药物漏服情况和漏服原因等.结果:2县AIDS患者的HAART治疗率为99.2%;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的依从性在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λ2=3.083,1.748,46.199,P>0.05);每月按时服药无一次漏服药物者1056人,占49.3%;按照每月漏服低于2次者为达到95%的服药依从性计算,其服药依从性平均达到95%以上者占83.3%.药物漏服的主要原因是离家外出、事务繁忙和遗忘.结论:河南省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很大提高,但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因子Livin和Caspase-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作用及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在位内膜(A组)和异位内膜(B组)进行研究.选取30例同期因子宫畸形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组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①A、B组子宫内膜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142.55±36.27,141.69±26.61)较C组(113.26±10.22)升高;A、B组子宫内膜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118.26±11.06,121.34±10.54)较C组(150.30±4.6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25和11.34,P<0.05),2者在A、B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B组中Livin和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r=-0.600,P<0.05;r=-0.464,P<0.05).③在A、C组增生期(141..63±36.69,112.01±8.93)和分泌期(143.75±37.16,115.13±12.07)子宫内膜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2和-0.69,P>0.05);A组增生期(117.39±11.58)和分泌期(119.40±10.70)子宫内膜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P>0.05),在C组增生期(121.91±10.33)较分泌期(136.75±14.41)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二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晓娟;王春芳;边爱平;赵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Orexin-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Orexin-A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分为7组,分别给予0,1.0,10.0,100.0 nmol/L及1.0、10.0、100.0 μmol/L的Orexin-A培养.另取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预先加入Orexin-A受体(OX1R)阻断剂SB334867,然后同法分组及处理.观察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逆转录PCR(RT-PGR)法检测OX1R蛋白和mRNA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染色评价细胞凋亡率;Fura-2/AM荧光比值成像技术测定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随着Orexin-A浓度的增大,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增加(F=137.49,P<0.01),同时呈剂量依赖性地触发[Ca2+]i的升高(F=961.44,P<0.01),但是OX1R蛋白及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SB334867可以部分阻断这种现象.结论:大剂量Orexin-A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了细胞内Ca2+浓度蓄积有关.

    作者:张博爱;孙桂芳;贾延劼;董为伟;谢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血管疾病后吞咽障碍40例X线动态钡餐造影影像表现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是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病变使喉部肌肉闭合减弱,舌部、咽部肌肉麻痹,咽蠕动减弱,患者不能饮水、进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导致脱水,体质量下降,甚至由于误吸造成吸人性肺炎、气道阻塞,危及生命.

    作者:熊华春;郭钢花;朱登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顺铂和5-氟尿嘧啶联合替尼泊苷或依托泊甙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顺铂(CDDP)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替尼泊苷(VM-26)组成的VCF方案或联合依托泊甙(VP-16)组成的ECF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102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VCF方案治疗组(54例)和ECF方案治疗组(48例),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RR)、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DFS)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VCF方案治疗组和ECF方案治疗组的RR分别为75.9%和54.2%(λ2=5.883,P=0.021),mOS分别为9.3和6.6个月(λ2=9.799,P=0.002);DFS为5.9和4.3个月(λ2=13.230,P=0.001).VCF方案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7.0%,42.6%和40.7%,高于ECF方案治疗且(70.8%,18.8%和14.6%)(λ2=4.081,6.710,8.545,P<0.05).而ECF方案治疗组脱发的发生率为56.3%,高于VCF的35.2%(λ2=4.554,P<0.05).结论:VCF方案治疗胃癌明显优于ECF方案的疗效,但骨髓毒性大于ECF方案.

    作者:周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侧脑室脑膜瘤8例磁共振成像诊断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但发生于脑室内者少见[1].作者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侧脑室内脑膜瘤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磁共振质子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作者:高玉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颈椎后路术中发生心跳骤停6例分析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与之相关的症状和体征[1].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之一.1995年至2007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4家实习医院共行颈椎后路手术124例,发生心跳骤停6例(4.84%),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史艳萍;米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精索静脉曲张伴发耻骨骨炎7例临床分析

    精索静脉曲张是以精索蔓状静脉丛伸长扩张、迂曲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人群发病率约15%.该病不仅可引起男性不育,也可引起患者多种不适,如:阴囊区坠胀、会阴不适、下尿路症候群、性功能异常和下腹不适等症状[1-3].

    作者:姜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5至2007年郑州市二七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解郑州市二七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原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作者对2005至2007年该区127例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魏秀菊;武英杰;李润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案件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案件的不同特点,探讨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方法:对涉及二级医院的107件、三级医院的176件医疗纠纷案件分类整理,比较分析2类医院医疗纠纷所涉及的科室、发生原因、涉及人员层次等.结果: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医疗纠纷的科室分布、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λ2=4.39和4.21,P>0.05);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涉及的人员层次、医疗过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21.52和4.42,P<0.05).结论:二、三级医院均为外科易发生医疗纠纷,技术性因素为多见;二级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三级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责任心、医患关系的培养.

    作者:刘光旭;杨静;郭淑香;张文娟;张广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9例磁共振质子波谱影像

    线粒体病是由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所致的一组多系统受累疾病,如同时累及骨骼肌和中枢神经系统,则称为线粒体脑肌病(ME)[1].关于ME的传统影像学表现国内外均有一些报道[2-3],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对ME的诊断应用也逐渐开展,但目前国内的研究还仅见少量个案报道[4].

    作者:闫峰山;徐俊玲;李永丽;史大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氟暴露人群雌激素受体Rsa Ⅰ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骨密度异常的关系

    目的:调查不同氟暴露水平地区人群中雌激素受体(ER)Rsa Ⅰ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并了解其与高氟区人群骨密度异常的关系.方法:分别在高氟区(100例)与对照区(110例)选择观察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ER Rsa Ⅰ基因型;应用X线检查两地部分人群(高氟区49例,对照区25例)骨结构改变.结果:高氟区和对照区人群骨密度异常率分别为87.8%和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16.069,P<0.05);骨密度异常人群ER Rsa Ⅰ基因型分布rr为66.7%,Rr为25.9%,RR为7.4%;骨密度正常人群分布rr为80.0%,Rr为10.0%,RR为10.0%,2类人群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λ2=3.078,P>0.05);未发现携带纯和突变型RR的人群骨密度异常的危险性增高(OR=0.56,95%CI:0.09~3.56).结论:ERRsa Ⅰ基因多态性与高氟暴露人群骨密度异常无明显关系.

    作者:巴月;武伟华;任丽君;银恭举;李海霞;王刚;杨如璞;程学敏;张亚玮;崔留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58例体会

    2003年2月至2008年8月,作者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5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雪培;李金乾;任选义;魏金星;王智勇;刁长会;赵刚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监测及基因型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可造成严重的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有资料[1]显示: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随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而日益增长,某些地区新生儿ESBL分离率已达到了将近60%.明确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耐药性及基因型,可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

    作者:冯羡菊;苟建军;曾利;徐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二肽基肽酶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二肽基肽酶Ⅳ(DPP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对31例新鲜卵巢癌组织进行处理,准确地获取较纯的卵巢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DPP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同时选取9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结果:28例(90.32%)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检测到相对分子量200000~220000 DPPⅣ蛋白;29(93.54%)例扩增出228 bp的DPPⅣ mRNA.卵巢癌组织中DPPⅣ蛋白和mRNA含量分别为(1.49±0.36)和(1.28±0.31),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0.48±0.29)和(0.5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0、6.23,P均<0.05).DPP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蛋白:F值分别为8.58,9.15,t=1.65;mRNA:F值分别为7.02、7.31,t=1.87,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DPPⅣ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卵巢癌的检测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张梦真;乔玉环;索振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及血浆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C组)、PHC组1(P1组)及PHC组2(P2组),每组10例.P1、P2组在手术开始前分别给予PHC 0.05 mg/kg、0.1 mg/kg,C组则给予生理盐水10 mL.于CPB前(T1)、主动脉阻断后30 min(T2)、开放后30 min(T3)取右心耳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活性.于T1、T2、T3及主动脉开放后4 h(T4)、24 h(T5)抽取动脉血3 mL,检测血浆TNF-α水平,同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P1、P2组心肌损伤程度较C组轻.C、P1和P2组患者心肌NF-κB在T2、T3时均被激活,但与C组相比,P1、P2组NF-κB活性下降(F组间=47.760,F时间=277.133,P<0.001);3组血浆TNF-α水平在T3、T4、T5时均升高,但与C组相比,P1、P2组TNF-α水平均下降(F组间=6.377,P<0.01;F时间=393.565,P<0.001).3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稳定.结论:CPB介导的MIRI可引起心肌NF-κB的激活及血浆TNF-α的释放,PHC可能通过抑制NF-κB及TNF-α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艾艳秋;谢小娟;张卫;耿红芳;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理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和精神情绪因素密切相关.放射性核素131碘目前成为临床治疗甲亢的首选方法[1].但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的知识,多数患者了解较少,心理负担较重.作者对265例进行131碘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晓光;孟玉葆;韩静英;程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与mRNA的表达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6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25例卵巢上皮性癌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 mRNA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6%,正常卵巢组织为100%,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为85.0%,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19.584,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与卵巢良性和正常卵巢组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12.482、10.046,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λ2=6.232、5.071,P<0.05).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卵巢上皮性癌(1.30±0.32vs 0.61±0.20,t=6.706,P<0.05).结论:PTEN表达缺失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颜秋梅;李巧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51例急诊外科治疗体会

    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作者共收治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5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1例患儿中男33例,女18例;年龄2~个月龄19例,6~12个月龄32例;体质量3.4~9.5(5.6±3.1)kg.

    作者:贾奎;胡振东;李廷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urviv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检测

    目的:检测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urviv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4例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单发44例,多发20例)组织及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Survivin和bFGF的表达.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Survivin和bF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煽组织中上述3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40.6%和34.4%,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02,0.004,0.008).单发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3%与31.8%,均低于多发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60.0%与60.0%(λ2=6.284,4.527,P<0.05).结论:VEGF、Survivin和bFGF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作者:刘萃红;苟建军;张辉;王春燕;任春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雌二醇对大鼠皮质原代神经元α分泌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α分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雌二醇作用于大鼠皮质神经元8 h,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荧光法检测其对α分泌酶活性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对可溶性淀粉样前体蛋白(sAPPα)分泌的影响;并检测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PD98059对雌二醇引起的α分泌酶活性的影响和各种条件下雌二醇对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MAPK活性的影响.结果:1~500μmol/L雌二醇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F=2.101,P>0.05),但其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α分泌酶的活性(F=10.368,P<0.05),其中100 μmol/L的雌二醇可使α分泌酶活性增加至对照组的(150.4±15.1)%(P<0.05).1~100μmol/L的雌二醇均促进sAPPα的分泌(F=86.360,P<0.05),100 μmol/L的雌二醇使sAPPα分泌增加至对照组的(270.5±25.6)%(P<0.05).与雌二醇相比,加入PD98059后α分泌酶活性降至(124.1±13.5)%(F=43.699,P<0.05).100 μmol/L的雌二醇使磷酸化MAPK的活性增加至对照组的(160.6±18.3)%(P<0.05),此种作用能被PD98059部分拮抗(120.8±15.5)%(F=22.700,P<0.05);在各种条件下,对非磷酸化MAPK的活性无明显影响(F=2.063,P>0.05).结论:雌二醇可以增加α分泌酶活性,而激活MAPK可能是其增加α分泌酶活性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红旗;孙治坤;蒋秋焕;尚茜;徐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