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伟;李印;郭长青;马军;张丽荣;曹新广;于泳
目的:检测canstatin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检测结肠癌、相应癌旁和远癌组织各40例中canstat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canstati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47±0.14),低于癌旁组织的(0.58±0.18)和远癌组织的(0.62±0.21)(F=4.075,P=0.03);canstatin mRNA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4±0.20),低于中分化组织的(0.59±0.25)和高分化组织的(0.63±0.09)(F=3.121,P=0.04),canstatin mRNA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关(F或t分别为1.012、1.961、1.661和2.011,P均>0.05).结论:canstatin mBNA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町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于泳;唐芙爱;马军;卢高峰;刘霞;李智;张健;ZHANG Jian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一种静脉输液方法[1],操作简单,穿刺危险性小,并发症少[2],导管留置时间长,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临床观察发现[3],部分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局部先后出现皮肤过敏(轻度表现为皮肤发红伴瘙痒,中度表现为局部瘙痒和皮疹,重度可出现水疱和脓疱),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牛秋梅;陈长英;董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克降小鼠Ar18a(mAr18a)cDNA,构建带有检测标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并检测由该病毒系统介导的mAr18a基因在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mAr18a基因片段,再将其克隆入pDrive克隆载体并测序.然后将mAr18a目的基因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GFP中,以磷酸钙法转染294T包装细胞,收集病毒卜清感染树突状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Ar18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成功克隆了mAr18a的cDNA,并成功构建其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GFP-Ar18a,该载体可有效将Ar18a基因转移到骨髓米源的树突状细胞中,转染效率达28.3%.
作者:唐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检测无症状HIV感染者HIV共受体CCR5、CXCR4在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以及CCR5、CXCR4的配体MIP-1 a、RANTES和SDF-1在血清中的水平.方法:设立无症状HIV感染组(n=50)和HIV未感染对照组(n=40),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趋化因子MIP-1a、RANTES和SDF-1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CCR5、CXCR4在T淋巴细胞胞表面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血清中MIP-1a和RANTES水平升高(t分别为2.225、2.706,P<0.05),SDF-1水平无变化(t=1.832,P>0.05).感染组CD4+和CD8+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11.740、2.157,P<0.05),而感染组CD4+和CD8+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下降(t分别为2.689、2.756,P0.05).结论:无症状HIV感染者HIV共受体的表达及其配体趋化因子水平均发生明显改变,2者的变化未呈明显的关联性.
作者:沈燕;李进香;王喜英;徐翠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联合雷帕霉素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移植瘤组织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①构建裸鼠食管癌ECI细胞移植瘤模型,待肿瘤长出1周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雷帕霉素治疗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50ug/(kg·次)]、mTOR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治疗组[腹腔注射mTOR siRNA,3ug/次]和联合治疗组(先腹腔注射mTOR siRNA,第2天腹腔注射雷帕霉素),另设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PBS代替药物)和顺铂治疗组[腹腔注射常规化疗药顺铂,1 mg/(kg·次)];每组各5只.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取瘤组织,分析治疗前后移植瘤体积的变化.②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瘤组织中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①单用雷帕霉素(F=185.00,P<0.001)或mTOR siRNA(F=199.01,P<0.001)均能降低裸鼠移植瘤体积;雷帕霉素和mTOR siRNA有交互作用(F=30.30,P<0.001),2者联合应用后,裸鼠移植瘤体积有更大幅度的下降.顺铂治疗后,裸鼠移植瘤体积与联合治疗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6,P:0.682).②单用雷帕霉素(F=395.76,F=550.04,P均<0.001)或mTOR siRNA(F=367.58,F=573.39.P均<0.001)均能降低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雷帕霉素和mTOR siRNA有交互作用(F=11.68,P=0.004:F=10.23,P=0.006),2者联合应用后,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更大幅度的下降.顺铂治疗后,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TOR蛋白(7.15±0.56)及mRNA(6.88±0.59)的表达与联合治疗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2,P=0.551;t=0.572,P=0.583).结论: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TOR基因及应用雷帕霉素治疗均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下调裸鼠食管癌移植瘤组织中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且2者联合效果佳.
作者:陈玉;亚国伟;张威;陈奎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在分裂过程中是否形成典型的凝集染色体以及染色体的数目.方法:用改良的TYI-S-33培养基培养贾第虫滋养体.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05、0.10、0.20、0.40和0.80 mg/L)、低渗处理不同时间(30、50、55、65和80 min)和不同固定液[V(甲醇):V(冰醋酸)为3:1和2:1]等条件下制备贾第虫染色体.结果和结论:在制备贾第虫染色体时,秋水仙素的佳作用浓度为0.20 mg/L,佳低渗处理时间为55 min,固定液推荐V(甲醇):V(冰醋酸)为3:1.贾第虫在分裂过程中形成典型的凝集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10.
作者:李冀;沈海娥;布仁满都呼;高青;田喜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GS)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雌性去卵巢大鼠于术后8 d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GS(低、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按2.0 mL/kg分别腹腔注射蒸馏水、GS及雌二醇(E2),1次/d,连续注射3 d.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数.结果: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GS组细胞有丝分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886,P<0.001),且阳性对照组与GS组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GS剂量的升高,GS组细胞有丝分裂数增加(F=4.692,P=0.026).结论:GS能加速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其在大鼠体内可能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作者:吕斌;张萍;李振国;何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照相手机对面部痤疮严重性进行远程分级的可行性.方法:由3名皮肤科医生以痤疮的严重级别为指标分别评估80例面部痤疮患者,其中1名医生进行面对面评估,其他2名医生进行远程评估.然后统计分析3名医生评估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3名医生对80例痤疮患者严重性分级完全一致、部分一致和完全不一致的病例数分别为46例(57.5%)、30例(37.5%)和4例(5.0%).远程医生和面对面医生对痤疮严重性评估的一致性以及远程医生和远程医生对痤疮严重性评估的一致性(K)分别为0.602(95%CI 0.443-0.753),0.460(95% CI 0.303-0.612)和0.546(95%CI 0.405-0.687)(p均<0.001).结论:应用照相手机对痤疮严重程度进行远程分级是可行的.
作者:杨蕾;王向辉;刘欣;董慧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F XⅢ)缺乏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常规的筛选试验如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功能试验、纤维蛋白原测定(Fbg)、凝血酶凝固时间和血管性假血友病(vW病)的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1].
作者:刘延方;赵丽颖;赵晓明;张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对比骨髓干细胞移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及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G-CSF动员3种方法对糖尿病兔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兔,用四氧嘧啶(ALX)诱导成为糖尿病兔后,均结扎右后肢股动脉,建立糖尿病下肢缺血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不进行治疗作对照(A组),余3组分别用G-CSF动员(B组)、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C组)及G-CSF动员联合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D组)进行治疗.28 d后均以右侧股内侧正中部位为中心等距离取局部肌肉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上述A、B、C、D 4组缺血组织微血管密度(1)分别为(22.0±6.0)、(35.8 4±7.5)、(38.1±7.2)和(48.7±9.1)个/高倍视野,VEGF蛋白表达水平(2)分别为(8.87 4-1.51)%、(11.83 4-1.65)%、(12.32±1.34)%和(17.13±2.73)%,局部干细胞移植(1)和G-CSF动员(2)对微血管密度和VEGF的表达有影响(F1分别为50.599、35.930,F2分别为39.846,25.435,P均<0.001,但F1x2分别为2.256,0.437,P>0.05).结论:G-CSF动员和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均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疾病.
作者:孟建波;康胜群;康素娴;杨彦;周晨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颢骨外段面神经干的定位方法.方法:对10例(2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用上颈段侧方入路进行逐层解剖,观测颢骨外段面神经干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颞骨外段面神经干位置恒定、暴露清晰,外耳道软骨尖距离面神经干(9.60±1.64)mm,鼓乳切迹内侧(12.26 4±2.14)mm为面神经干.结论:外耳道软骨尖、鼓乳切迹、二腹肌后腹及腮腺后上缘可作为颞骨外段面神经干的定位标志.
作者:韩云志;娄卫华;游言文;陈四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胫骨平台骨折足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系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合并有韧带、半月板的损伤,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治疗效果往往不佳.2006年6月至2008年7月,作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同程度下陷,若早期负重则平台下陷更明显.
作者:西立峰;吴学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特点,探讨不同表型ALL缓解率及预后的差别.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CD45/侧散射(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28例形态学分型为ALL的患儿幼稚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进行分析,并与细胞组织化学(FAB分型)进行比较.对所有ALL患儿进行化疗,比较完全缓解率的差异.结果:128例患儿形态学与免疫学检查符合率为81.25%,有16例形态学误诊被免疫分型纠正.128例ALL患儿中104例表达淋系抗原,纯B系抗原表达52例,纯T系抗原表达22例.淋系中可合并髓系抗原表达,30例伴有髓系抗原表达,主要表达CD33、CD13,4例ALL-L2为纯髓系表达,8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淋系表达,8例为未分化型,4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2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其中在B-ALL中CD19敏感性高,在T-ALL中CD7敏感性高,HLA-DR、CD34等非系列相关抗原在儿童ALL中均有较高表达.伴髓系表达的ALL完全缓解率低于无髓系表达者(X2=17.26,P=0.028).结论:免疫分型能助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是对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补充.儿童ALL采用形态学结合免疫学分型可获得T、B细胞来源、肿瘤细胞分化阶段和异常抗原表达等参数,有助于临床预后的判断.
作者:王颖超;殷楚云;徐学聚;赵晓明;方营旗;盛光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前,在各种影像检查手段中,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高.早期发现病灶,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均可见到钙化灶,分布于病变周边或内部,单个或多发,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光团或光斑,后方伴或不伴声影.
作者:赵丽娟;周元媛;张瑞芳;秦石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C抗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男100例,女56例)及100例健康对照者14种日常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患儿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100.0%,较对照组(65.0%)升高(X2=63.247,P<0.001),且患儿组4种以上食物过敏原阳性者占48.7%,高于对照组的8.0%(X2=45.828,P<0.001).通过调整饮食,大多数患儿病情好转,治疗有效率为73.0%.男、女患儿在不耐受食物分布及耐受程度上存在部分差异.结论: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密切相关,部分结果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周明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志贺菌6种毒力基因[志贺菌肠毒素I基因(setl)、志贺菌肠毒素2基因(sen)、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侵袭相关蛋白基因(ial)、志贺毒素1基因(stxl)及调控基因(virA)]的多重PCR鉴定方法,实现多基因的同时检测.方法:选掸志贺菌的6种毒力基因作为靶基因,以A群和C群4株标准及B群和D群4株临床分离株为模型,应用降落PCR方法在1个反应管中同时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片段大小定性判断结果.通过样本倍比稀释检验多重PCR的灵敏性,并在NCBI网站上用BLAST检索各引物的特异性.另选取河南省2001年至2007年115株志贺菌进行多重PCR检测,以验证多重PCR的可行性.结果:多重PCR能同时检测上述6种毒力基因,与单基因PCR分别检测6种毒力基因相比具有相近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115株志贺菌,除stxl外,其余5种毒力基因的阳性率均在85%以上.结论:多重PCR鉴定志贺菌毒力基因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适用于毒力基因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者:徐兰英;许汴利;马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氯化汞(HgCl2)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间质瘤细胞mLTC-1活性及孕酮合成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0-4、10-5、10-6、10-7、10-8、10-9和10-10mol/L HgCl2对mLTC-1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噻唑蓝(MTT)法观察mLTC-1细胞活性;分别以10 kU/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混以0、10-8、10-7、10-6和10-5mol/L的HgCl2对mLTC-1细胞刺激2 h,放射免疫法测定mLTC-1细胞孕酮的分泌量.结果:HgCl2在10-6-10-10 mol/L剂量范围内对mLTC-1细胞活性无影响,10-5mol/L HgCl2刺激细胞增殖,10-4mol/L HgCl2抑制细胞增殖(F=5.268,P<0.001).随HgCL2剂量由0增至10-6moL/L,mLTC-1细胞孕酮分泌量逐渐下降(F=4.76,P<0.001).结论:HgCl2可以直接影响mLTC-1细胞活性及其孕酮的分泌.
作者:杨雯雯;常树丽;李艳菲;陈小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1940小胶质细胞与终浓度为125 nmol/L的Aβ1-42共孵育4h,取上清液.将培养7 d的大鼠神经细胞分为3组,A组加入炎性上清液,B组加入Aβ1-42,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培养12、24、48与72 h.运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比色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组培养不同时间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终浓度125 nmol/L的 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上清液能够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培养48 h及72 h后,3组细胞Caspase-3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2.203,P=0.042,F时间=19.883,P=0.048),其中A组培养48 h及72 h后Caspase-3活性较B、C组升高(P均<0.05);A组可检测到PARP降解.结论: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可以通过活化Caspase-3,降解其底物诱发神经元凋亡.
作者:贺显君;索爱琴;许予明;张杰文;李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增殖的影响.方法:取BAECs细胞,分为窄白对照组(C组):常规培养24 h;溶媒组(S组):加PBS后培养24 h;葛根素(Pue)低、中及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终质量浓度为0.5 g/L(P1组)、1.0g/L(P2组)及1.5 g/L(P3组)的Pue,再培养24 h.另取细胞,同上分组,均于加药前2h加入L-单甲基精氨酸(L-NMMA),加药后再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Pue可促进BAECs的增殖,升高S+G2/M期的细胞比例,促进BAECs eNOS蛋白的表达(F=277.27,570.65,1 051.99,P<0.001),而L-NMMA可抑制上述效应.结论:Pue可促进BAECs进入分裂期从而促进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增加eNOS的表达从而上调NO水平有关.
作者:赵雪艳;李凌;许予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尼可刹米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海马脑组织切片,灌流含5 mg/L尼可刹米的人工脑脊液,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 min脑组织切片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绘制给药前后钠通道的钠电流一测试电压(I-V)曲线、稳态激活曲线和稳态失活曲线.结果:尼可刹米在脑电位-50-+20 mV范围内增大钠电流.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稳态激活曲线中钠通道半数激活电压由(-34.6±3.07)mV变为(-37.63±3.37)mV(t=3.38,P=0.02),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变化;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中钠通道半数失活电压由(-43.36±3.06)mV变为(-33.24±2.05)mV(t=6.13,P=0.002),曲线向去极化方向变化.结论:增加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可能是尼可刹米兴奋中枢神经元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千智斌;姬明丽;宋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