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帅;陈旻静;刘林嶓;陈言汤;朱伟
目的:检测食管癌、贲门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食管癌、50例贲门癌及各自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gp和MRP的表达.结果:食管癌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而MRP为76%和42%;贲门癌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为54%,30%,而MRP为42%与20%.食管癌组织中MRP的表达、贲门癌组织中P-gp和MRP的表达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MRP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gp与MRP与贲门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2者与食管癌或贲门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食管贲门癌组织中MRP与P-gp的表达无相关性(rs=0.173,P>0.05).结论:食管癌的多药耐药与MRP有关;而贲门癌的多药耐药则为P-gp和MRP共同参与.P-gp和MRP可反映食管贲门癌的分化程度,但不能反映其浸润和转移等生物学特征.
作者:祁绍艳;李继昌;王留兴;王贵吉;牛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检测肾母细胞瘤组织中DNA倍体、SPF和NM23的表达.方法:选取35例肾母细胞瘤组织和10例正常肾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DNA倍体、SPF,免疫组化SP法检测NM23的表达.结果:肾母细胞瘤组织中DNA异倍体率、SPF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M23在正常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90.0%)明显高于肾母细胞瘤组织(31.4%).DNA倍体与NM23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DNA倍体、SPF、NM23可为评价肾母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夏宗江;刘秋亮;王家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类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低,病因复杂,症状和临床表现高度多变.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本科共收治46例CVST,现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致病原因、治疗方法与预后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祯;凌锋;吉训明;李慎茂;缪中荣;朱风水;何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口腔肿瘤手术常伴有组织缺损,直接缝合往往使口腔功能受到影响.口腔局部组织瓣及颌面滑行皮瓣的组织量有限,用于修复术后较大面积的缺损难以获得良好的形态和功能效果.因此,选择既有丰富的移植组织量,又相对操作简便的肌皮瓣非常重要.胸大肌肌皮瓣血管位置恒定,变异少,组织量大,操作简单,适用于口腔肿瘤需切除颌骨及咀嚼肌等造成大量组织缺损的病例[1-2].作者观察了胸大肌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手术组织缺损后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明;王海斌;何巍;何伟;孙明磊;韩新光;宋忠臣;赵军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丁咯地尔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108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丁咯地尔治疗组,每组36只,18只用于检测MMP-9、TIMP-1,18只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大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时间为1 h,假手术组仅在颈外动脉处穿线;对照组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不作干预;丁咯地尔治疗组于再灌注时经尾静脉给药(赛来乐3 ml/kg,每ml含丁咯地尔10 mg).分别于再灌注后1 d、2 d和3 d处死,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断头取脑,以干湿重法测量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与TIMP-1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时间点丁咯地尔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对照组,丁咯地尔治疗组MMP-9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而TIMP-1细胞阳性率仅在再灌注后第3 d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咯地尔可能通过调节MMP-9/TIMP-1表达,发挥抗脑水肿作用.
作者:王玉萍;宋波;徐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精索静脉曲张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疾病,可影响睾丸生精功能和精子活力,是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之一.1999年7月至今作者采用改良Palomo术(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2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常连胜;徐培元;李梁斌;乔保平;张卫星;赵高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制备阿莫西林完全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碳二亚胺两步法将半抗原阿莫西林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采用混合酸酐法将阿莫西林与卵清蛋白偶联制备ELISA包被原.采用紫外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鉴定偶联产物.结果与结论:紫外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阿莫西林抗原合成成功,该抗原可用于阿莫西林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作者:孙武勇;刘向辉;屈凌波;李建军;王云龙;李斐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睾酮(T)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雄性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行冠状动脉结扎(n=105)或假手术(PS,n=15).6周后将存活的44只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心力衰竭+T治疗组(CHF+T组,n=22,给予T 5 mg/kg肌内注射)、心力衰竭组(CHF组,n=22,给予安慰剂).用药12周后测定血清T及TNF-α含量.结果:CHF组大鼠血清T含量明显低于PS组((1.53±0.77)μg/L vs(4.75±1.61)μg/L,P<0.05),CHF+T组T含量与P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5±0.59)μg/Lvs(4.75±1.61)μg/L,P>0.05).CHF组较PS组血清TNF-α含量明显升高((8.59±3.22)ng/L vs(5.29±2.30)ng/L,P<0.05),CHF+T组较CHF组血清TNF-α含量下降((5.97±1.81)ng/L vs(8.59±3.22)ng/L,P<0.05),与PS组相比((5.29±2.30)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T可降低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雄性大鼠血清TNF-α含量.
作者:孙琳;张彦周;邢晓雯;张澎湃;曹占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①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和mRNA均为阳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均<0.05).②淋巴结转移者食管鳞癌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和mRNA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5).③浸润至外膜的食管鳞癌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深肌层及浅肌层(P均<0.05).结论:人食管鳞癌组织中Syndecan-1蛋白及mRNA均呈低表达,Syndecan-1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曹学全;张红;娄欣;孙淼淼;高冬玲;张岚;宋一民;陈奎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表达、纯化热休克蛋白10(Hsp10)和热休克蛋白60(Hsp60),研究人类线粒体DNA转录因子A(TFAM)在体外与Hsp10,Hsp60间的相互交联作用.方法:使用Escherichia.Coli(E.coli)诱导表达含有6个组氨酸标记的Hsp10和Hsp60,镍离子鳌合树脂分离纯化后,体外分别与纯化TFAM共育,抗-TFAM抗体免疫沉淀,SDSPAGE分离蛋白,CBB探测分析.结果:Hsp10可在体外与TFAM发生免疫共沉淀,Hsp60不能.结论:Hsp10可能为TFAM-复合体组分.
作者:程晓丽;神吉智丈;李春燕;金秀日;康東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对冬凌草甲素进行结构改造,合成其芳胺衍生物,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冬凌草甲素分别与4种芳胺发生迈克尔反应,所获产物采用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结构,以冬凌草甲素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产物对K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合成了4个冬凌草甲素的芳胺类衍生物,初步药理试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KB细胞株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阎学斌;张建业;可钰;周霞;刘宏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与慢性期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对68例脑卒中患者于急性期和慢性期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并与正常组(65例健康人)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与慢性期P300电位中N2、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P<0.05);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与急性期相比,P300电位N2、P3波潜伏期缩短,P3波幅升高(P<0.05);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急性期与慢性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情绪.
作者:宋景贵;陆兵勋;张朝辉;穆俊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延迟复苏是提高严重烧伤治愈率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其主要危害在于增加了患者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易感性[1].从1999年开始,作者在临床上应用一套改进的救治方法,减轻了此类患者MODS和全身性感染发生率,降低了病死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锐华;鄢文海;王兵;张巨祥;付双印;程国梁;韩俊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999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腭部肿瘤患者23例,均采用单纯无覆盖带蒂颊脂垫进行修复.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所有病例术后创面愈合良好,修复效果满意,无感染、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峰;赵军方;冯延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6例,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5例,子宫内膜样癌6例,透明细胞癌3例;FIGO分期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23例,Ⅳ28例;组织学分级G1 15例,G27例,G3 38例)、1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2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phA2及E-钙黏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卵巢、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ph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10)、20.0%(5/25)、57.1%(8/14)、85.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钙黏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2/10)、88.0%(22/25)、71.4%(10/14)、36.7%(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EphA2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E-钙黏素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2者呈负相关(r=-0.396).EphA2和E-钙黏素的蛋白过表达均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腹膜转移密切相关.结论: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phA2起一定的作用,其过表达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E-钙黏素与EphA2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史惠蓉;任芳;乔玉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仙鹤草水提液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测定0g/L、2 g/L、4 g/L、8 g/L、16 g/L的仙鹤草水提液分别作用于Eca109细胞24 h、48 h、72 h,观察对Eca10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16 g/L仙鹤草水提液作用72 h对Eca109细胞Bcl-2、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16 g/L仙鹤草水提液作用48 h和72 h后Eca109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6 g/L仙鹤草水提液作用72 h后Eca109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下调,P53蛋白表达上调.结论:仙鹤草水提液体外能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及上调P5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马丽萍;赵培荣;王留兴;张书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缺血前经门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生理盐水处理组(IR组)和GSH预处理组(GPC组),缺血前分别经门静脉主干注射生理盐水或GSH 3 ml/kg,15 min后阻断左、中叶肝蒂45 min,再开放肝蒂40 min,建立约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及再灌注末经下腔静脉穿刺抽血,测血清ALT、AST含量;取左叶肝组织,测丙二醛(MDA)含量和P-选择素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前2组血清ALT、AST水平、左叶肝组织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末,GPC组血清ALT、AST水平、缺血肝组织MDA含量和P-选择素蛋白表达低于IR组(P均<0.05).结论:缺血前经门静脉途径注射GSH可以有效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该作用可能与减少血循环中自由基含量、抑制肝组织P-选择素表达有关.
作者:薛飞;王广田;庞志刚;刘超;孙建军;赵玉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ATP敏感性K+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复术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转流前通过颈内静脉插管直接将二氮嗪(2 mg/kg)静脉注射到靠近右心房的上腔静脉,对照组静脉滴注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对比转流前、主动脉阻断后30 min、60 min、术后24 h各时间点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线粒体评分).结果:试验组血清cTnT含量在主动脉阻断后30 min、60 min和术后24 h,CK-MB水平在阻断后60 min和术后24 h均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开放后30 min试验组线粒体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P敏感性K+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可减轻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心肌长时程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杨云龙;徐建平;王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泪小管断裂常见于眼睑内眦部裂伤,及时手术修复,可避免终生流泪.1999年5月至2003年6月,作者用自制探针对68例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显微吻合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申长新;沈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胎术在妊娠中期应用的安全性与注意事项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例多胎妊娠孕妇在妊娠12+4~27周行选择性减胎术.其中2胎3例,3胎3例,4胎l例.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向胎儿心内或胸腔内注入高浓度的氯化钾.结果:6例1次减胎成功,另1例第1次减胎失败,3 d后行第2次减胎术减胎成功.7例中5例已分娩健康婴儿,1例正在妊娠中,1例流产.结论:选择性减胎术可成功应用于妊娠中期,母亲无严重的并发症,但有一定的流产率.
作者:郭艺红;孙莹璞;苏迎春;辛志敏;金海霞;张轶乐;董悦枝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