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连胜;徐培元;李梁斌;乔保平;张卫星;赵高贤
目的:观察低剂量睾酮(T)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雄性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行冠状动脉结扎(n=105)或假手术(PS,n=15).6周后将存活的44只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心力衰竭+T治疗组(CHF+T组,n=22,给予T 5 mg/kg肌内注射)、心力衰竭组(CHF组,n=22,给予安慰剂).用药12周后测定血清T及TNF-α含量.结果:CHF组大鼠血清T含量明显低于PS组((1.53±0.77)μg/L vs(4.75±1.61)μg/L,P<0.05),CHF+T组T含量与P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5±0.59)μg/Lvs(4.75±1.61)μg/L,P>0.05).CHF组较PS组血清TNF-α含量明显升高((8.59±3.22)ng/L vs(5.29±2.30)ng/L,P<0.05),CHF+T组较CHF组血清TNF-α含量下降((5.97±1.81)ng/L vs(8.59±3.22)ng/L,P<0.05),与PS组相比((5.29±2.30)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T可降低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雄性大鼠血清TNF-α含量.
作者:孙琳;张彦周;邢晓雯;张澎湃;曹占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Rh(D)阴性患者输血问题一直是临床输血中的难题,而Rh(D)阴性手术患者常因输不上相合的血液而延误手术治疗.从2001年6月起,对需要输血的Rh(D)阴性患者输注Rh(D)阴性冰冻保存红细胞(冰冻红细胞),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英;张克勤;胡利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经无花果蛋白酶酶切后所得的抗总黄曲霉毒素单抗2G2 F(ab′)2片段的特性,为研制开发特异性、灵敏度较高的黄曲霉毒素B1抗独特型单克隆、多克隆抗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制备出抗总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2G2株及其2G2 F(ab′)2片段的基础上,采用非还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非还原SDS-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单抗2G2及其F(ab′)2片段的特性进行研究并加以比较.结果:单抗2G2 F(ab′)2片段和单抗2G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5 000和180 000.单抗2G2 F(ab′)2片段和单抗2G2的比效价分别为3.33和1.25.单抗2G2 F(ab′)2片段的低检出限和达到50%竞争抑制率时的检出限分别为0.17 μg/L和0.67μg/L,单抗2 G2的分别为0.47 μg/L和1 92 μg/L.单抗2G2 F(ab′)2片段的亲和力常数为2.95×10-9 mol/L,单抗2G2的亲和力常数为1.52×10-10 mol/L.结论:单抗2G2 F(ab′)2片段灵敏度优于完整抗体,可利用其生产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的黄曲霉毒素B1抗独特型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
作者:柳桢;计融;江涛;崔留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及其受体(CCR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哮喘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哮喘组采用卵蛋白(OVA)激发哮喘,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于末次激发后4~6 h断尾取血,涂片.麻醉动物,制备肺组织标本与骨髓细胞涂片.计数外周血、骨髓细胞涂片及肺组织嗜酸粒细胞(Eos)百分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肺组织中Eotaxin蛋白表达及肺组织和骨髓组织中CCR3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肺组织中Eotax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外周血、骨髓、肺组织Eos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中Eotax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和肺组织中Eos百分率呈正相关(P<0.05);肺组织及骨髓中CCR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Eotaxin及其受体CCR3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制;在Eos从骨髓迁徙到外周血再募集到肺组织这一过程中,Eotaxin与CCR3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静;李玉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饮用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对氟暴露人群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氟病区与对照区18~50岁居民各38名,分别采集饮用水及血清标本.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浓度,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水钙、水镁含量,金氏法测定血清AKP水平.结果:2区水钙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病区水氟、水镁含量与血清AKP均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KP(Y)与水氟(X1)、水钙(X2)、水镁(X3)的回归方程是Y=13.805+1.812X1-0.046X2-0.090X3.结论:氟病区水氟、水钙、水镁对血清AKP均有影响,钙镁联合作用可减轻或延缓机体氟中毒的骨相损害.
作者:黄辉;巴月;吴建军;李二卫;马建国;李世宏;崔留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精索静脉曲张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疾病,可影响睾丸生精功能和精子活力,是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之一.1999年7月至今作者采用改良Palomo术(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2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常连胜;徐培元;李梁斌;乔保平;张卫星;赵高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建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哮喘模型组、激素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前2组以卵蛋白致敏并长期吸人激发大鼠慢性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同法处理大鼠.激素干预组每次激发前给予地塞米松0.5 mg/只腹腔注射,哮喘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4周.后1次激发后24 h内处死大鼠,取大鼠肺组织行免疫组化测定Ⅰ、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同时测定气道内外径及平滑肌层、网状基底膜的厚度.结果:哮喘模型组气道壁平滑肌和基底膜层厚度及Ⅲ型胶原与TGF-β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激素干预组(P均<0.001),内外径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激素干预组(P<0.001),而激素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Ⅰ型胶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减少气道壁胶原沉积和平滑肌增生,从而抑制哮喘大鼠气道重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文建;杨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从肺癌组织中纯化并鉴定热休克蛋白70(HSP70),为研究其免疫原性和作为肿瘤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组织蛋白裂解液从肺癌组织中提取总蛋白,应用ConA-sepharose亲和层析和快速蛋白液相色谱系统(FRLC)连续分离、梯度洗脱获得蛋白,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Western-blot进行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及免疫原性鉴定.结果与结论:所获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经Western-blot鉴定为HSP70.
作者:张慧珍;杨继要;范清堂;许东;吴逸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河南汉族人群中STR基因座D7S3048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分析河南地区119例无血缘关系汉族人群该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首次获得河南汉族人群中D7S3048的分布情况.D7S3048基因座检出10个等位基因,基因型为37个,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汉族与蒙古族相比较,等位基因分布有差异.结论: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中D7S3048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在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中是很好的遗传标记.
作者:孟晓峰;陈辉;孙莉;宋国英;刘华;李晓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氟饮水对儿童牙齿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2名高氟区和26名对照区的8~12岁儿童,检查氟斑牙患病率,并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和降钙素(CT)的水平.结果:高氟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9.68%,对照区为3.85%;高氟区儿童血清BGP为(6.78±3.87)μg/L,对照区为(3.78±1.81)μg/L;高氟区儿童血清CT水平为(492.00±52.67)ng/L,对照区为(948.57±74.72)ng/L,2区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高氟饮水导致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增高,且影响儿童骨代谢.
作者:马晓英;崔留欣;李世宏;刘洋;朱静媛;程学敏;巴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生理pH值下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主要应用了荧光猝灭法及能量转移原理.结果:黄芩苷对BSA荧光猝灭方式是静态猝灭;结合距离小于7 nm.结论:黄芩苷与BSA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可以被血清白蛋白储存和转运.
作者:王玲;屈凌波;杨冉;陈晓岚;李萍;李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和优化重症肌无力(MG)胸腺组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方法.方法:提取MG患者(n=3)增生型胸腺组织蛋白,以固相pH梯度胶条做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为第二向.在以上过程中分别对蛋白提取、等电聚焦程序(A、B、C、D)和凝胶染色方法等各个实验环节进行控制和优化,利用PDQuest 7.1.1软件分析获得的二维凝胶图像.结果:①采用一步法提取胸腺组织蛋白质,第一向等电聚焦采用7cm IPG胶条,聚焦程序选择B,硝酸银染色.3例标本重复4次,共获12幅二维凝胶图像.随机选取1例标本的2幅图像,利用软件对2幅中的蛋白点进行匹配,匹配率为82.1%;3份样品共12幅凝胶图像的对比,获得3个共同存在的标志蛋白点,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A点(82 700,7.0)、B点(50 700,5.76)和C点(33 300,5.02).②进一步优化上述实验条件,选择1例标本,采用两步法提取胸腺组织蛋白质,选用17 cm IPG胶条,聚焦采用程序D,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的二维凝胶图像与一步法(其他条件相同)比较.一步法可检测到蛋白质点326个,两步法可检测到562个蛋白点.结论:①建立了MG胸腺组织蛋白质组提取的方法.采用两步法可以更有效地提取胸腺组织蛋白质组.②利用优化后的实验方法,获得了MG胸腺组织蛋白二维凝胶图像,为开展MG胸腺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高峰;杨继要;崔新征;郭亮;杜英;张清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品系小鼠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方法:取6~10周龄近交系BALB/C、豫医无毛小鼠、C57、CBA及DBA/2小鼠各5只,颈椎脱臼处死后取新鲜的脑组织0.3~0.5 cm3,提取DNA.随机选择位于小鼠2、3、4和16号染色体上的5对微卫星引物(D2Nds3、D3mit17、D3mit18、D4mit2、D16mit4),应用PCR技术对5种近交系小鼠的DNA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5对引物在近交系小鼠各基因座上均出现一清晰条带,D16mit4、D3mit17、D3mit18具有多态性,D4mit2、D2Nds3不具有多态性.结论:筛选出的引物D16mit4、D3mit17、D3mit18可用于检测近交系小鼠的品系来源和遗传背景,且所检测的小鼠符合近交要求.
作者:杨卫红;王纯耀;宋国英;薛敬礼;邢金山;史崇敏;杜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为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和酶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分别记为LVDi与LVDe).结果:癌组织中LVDe的表达和癌旁组织中LVDi、LVDe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LVDi与LVDe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酶组织化学法可较好地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淋巴管.
作者:赵阿红;宋一民;张红新;高冬玲;张岚;张云汉;陈奎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利用PCR技术介导ret基因cDNA上第2 753位碱基的体外定点突变.方法:利用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采用Dpn Ⅰ进行原始模板消化.经Amp抗性、PCR技术初步筛选,通过序列分析进行确证.结果:Amp抗性及PCR筛选结果均为阳性;序列分析提示,2 753处碱基由T→C.结论:成功完成了ret基因的体外定点突变.
作者:郭小兵;张志坚;张钦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锌对高氟所致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拈抗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去离子水)、氟组(25 mg/kg氟化钠)、氟加低锌组(25 mg/kg氟化钠+4 mg/kg硫酸锌)、氟加中锌组(25 mg/kg氟化钠+20 mg/kg硫酸锌)、氟加高锌组(25 mg/kg氟化钠+50 mg/kg硫酸锌),每组10只,灌胃6周.观察氟、锌对精子数量、活动率和畸形率、血清性激素、睾丸生化标志酶及睾丸组织病理学切片的影响.结果:①精子计数、活动率:氟加中锌组大鼠精子计数、精子活动率均高于氟组、氟加低锌组和氟加高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畸形率:氟加中锌组大鼠精子畸形率低于氟组、氟加低锌组和氟加高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睾酮含量:氟加中锌组血清睾酮含量高于氟组和氟加高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睾丸乳酸脱氢酶活力:氟加中锌组高于氟加高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氟含量:氟加中锌组低于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氟组、氟加高锌组与对照组比较,形态结构疏松;氟加低锌组、氟加中锌组与氟组比较,结构较完整.结论:中等剂量的锌可以拮抗高氟所致的雄性生殖毒性.
作者:李艳;朱静媛;庄东刚;阎爱华;马秀云;程学敏;崔留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泪小管断裂常见于眼睑内眦部裂伤,及时手术修复,可避免终生流泪.1999年5月至2003年6月,作者用自制探针对68例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显微吻合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申长新;沈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鼻位于面部正中央,且突出于面部,极易受外力作用而引起鼻骨骨折,可导致鼻部塌陷畸形和功能障碍,因此准确地判断鼻骨有无骨折以及骨折的类型对及时处理鼻外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由于鼻骨自身及其与周围骨质连接部形成的缝隙较多,存在不同类型的变异,如果对这些正常解剖结构及正常变异不熟悉或缺乏了解,极易导致误诊与漏诊.作者对80例鼻骨骨折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行CT鼻骨检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石士奎;程敬亮;崔晓琳;刘依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地卡因是目前应用较广的黏膜表面麻醉药,麻醉效能强,其吸收所引起的全身过敏性反应及毒性反应国内、外屡有报道[1-4].作者报道了1例地卡因引起全身过敏性反应致死的病例,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药理学基础、中毒的临床表现、抢救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巍;董雪蕾;蒋月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缺血前经门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生理盐水处理组(IR组)和GSH预处理组(GPC组),缺血前分别经门静脉主干注射生理盐水或GSH 3 ml/kg,15 min后阻断左、中叶肝蒂45 min,再开放肝蒂40 min,建立约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及再灌注末经下腔静脉穿刺抽血,测血清ALT、AST含量;取左叶肝组织,测丙二醛(MDA)含量和P-选择素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前2组血清ALT、AST水平、左叶肝组织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末,GPC组血清ALT、AST水平、缺血肝组织MDA含量和P-选择素蛋白表达低于IR组(P均<0.05).结论:缺血前经门静脉途径注射GSH可以有效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该作用可能与减少血循环中自由基含量、抑制肝组织P-选择素表达有关.
作者:薛飞;王广田;庞志刚;刘超;孙建军;赵玉洲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