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24例临床分析

尤宇;王树凯;张晓峰;韩磊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 视神经管减压术, 手术
摘要: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临床比较常见,发生率为0.5%~4%[1-2].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所合并的视神经损伤早期往往被忽略,因而失去了良好的治疗时机.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作者收治了24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均经颅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乳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超声监测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乳癌患者蒽环类药物(ATC)化疗后心脏毒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10月在本院住院的乳癌患者共72例,按是否接受化疗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未接受化疗;化疗组50例,又按化疗剂量分为2个亚组:低剂量化疗组25例,蒽环类药物化疗剂量≤150 mg/m2;中高剂量化疗组25例,蒽环类药物化疗剂量>150 mg/m2.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内径(dLA),左室内径(dLD),右室内径(dRV),右心房上下径和左右径,室间隔舒张末厚度(lIVS),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A峰速度之比(E/A),Tei指数.结果:各房室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E/A<1为异常标准,对照组正常,低剂量化疗组、中高剂量化疗组分别有2例(8%)、8例(32%)有舒张功能指标E/A的异常.各组间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化疗组与对照组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评价乳癌患者ATC心脏毒性有价值的临床监测手段.

    作者:刘琪;郑玉琴;赵红梅;王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盐酸倍他洛尔片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目的:建立盐酸倍他洛尔片剂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水为空白对照,273 nm为测定波长,测定盐酸倍他洛尔的含量.结果:盐酸倍他洛尔质量浓度在50.02~300.04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可靠,适用于盐酸倍他洛尔片含量的快速测定.

    作者:张红岭;吴春丽;王照川;周天洋;邵红;张振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TAT-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TAT-EGFP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并纯化.方法: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28a后得到pET28a-TAT重组质粒,再连接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组成pET28a-TAT-EGFP重组表达子.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TAT-EGFP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十二烷基硫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组氨酸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及结论:成功地构建了TAT-EGF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诱导后获得了高效表达并纯化,为进一步研究TAT的蛋白转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海珍;许予明;赵莘瑜;陈奎生;李惠翔;张云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河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249名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36份有效问卷中,赞同在农村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医生占50.4%,可以推广的占41.1%.影响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为管理层重视程度、技术收费价格、医生是否进行了培训及医院的激励机制等.结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应用,应分层次有重点地推广应用.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激励机制是卫生适宜技术在基层农村顺利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

    作者:高三友;郭金玲;林艳丽;宗上纲;董新刚;王宇明;卢祖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身亚低温治疗中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临床生命体征的变化.方法:49例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低温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肛温维持在36~37 ℃.低温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于出生后12 h内即给予全身系统性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3.5~34.5 ℃,持续72 h.治疗期间监测2组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结果:低温组患儿治疗期间心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后,心率逐渐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在检测过程中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温组患儿在低温治疗结束后12 h,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密监测下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相对安全可行的.

    作者:吉玲;程秀永;朱长连;李同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遗传早发现象观察

    目的:了解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家系遗传早发现象及其与突变位点的关系.方法:调查5个LHON家系,采用DNA测序方法对其中3个家系的31位母系成员和40例健康人的原发突变位点11778和继发突变位点13730、13708、15257进行检测.结果:5个被调查的家系中4个存在遗传早发现象,31位母系成员均存在11778位点,无继发位点突变;40例正常人4个位点均无突变.所有受试者中新发现11719和15326位点的突变.结论:LHON存在遗传早发现象,但与各突变位点均无明显关系.

    作者:孟晓峰;陈辉;杜培洁;宋国英;金学民;李晓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抗心律失常肽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激动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AAP10低浓度组、AAP10中浓度组、AAP10高浓度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灌流正常台氏液稳定后停灌40 min再灌.AAP10组灌流正常台氏液+AAP10(100 nmol/L、500 nmol/L、1 000 nmol/L)稳定后停灌40 min再灌.采用程序刺激诱发室性心动过速(VT).观察刺激反应间期(SRI)、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VT的发生率、IR后心肌恢复时间.实验结束后测量左室楔形心肌块质量、左室质量、全心质量.结果:①各组左室楔形心肌块质量与左室质量之比、全心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AP10组用药前后其心内膜及心外膜的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③不同浓度AAP10组,SRI较IR组均明显缩短(P均<0.01).④缺血再灌注组、AAP10低、中、高浓度组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0/10)、50%(5/10)、20%(2/10)和1%(1/10),P<0.05.⑤不同AAP10浓度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恢复时间均较IR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AAP10可以在不影响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的前提下提高缝隙连接的传导速度,降低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保护受损心肌,有望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一个新方法.

    作者:黄琼;党瑜华;邱春光;申文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乳腺手术患者喉罩麻醉中瑞芬太尼应用30例体会

    喉罩相对于气管插管对咽喉部位的刺激较轻,能减轻术后咽喉部不适,故其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1].瑞芬太尼是新型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药效强、起效迅速、易于控制,常用于气管插管全麻中的麻醉诱导及维持[2],而喉罩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及维持的剂量选择未见报道,为此,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价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9例,共治疗7 d.观察治疗期间感染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留院时间.手术前后均测量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和白蛋白(AL).结果:2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排气时间提前(P<0.05),术后留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EN组术后BMI和PA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EN治疗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多个方面均优于PN治疗.

    作者:李立涛;赵春临;朱阿丽;张德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红细胞对创伤性脑出血大鼠脑含水量与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模型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解红细胞组(LRBC组)和TBI加注压积红细胞组(PRBC组),每组30只.4组均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后3组借助立体定向仪分别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溶解红细胞和压积红细胞,造成TICH模型.于伤后1 d、3 d、5 d分别处死10只大鼠,5只用于测伤区脑组织含水量,5只用于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伤后不同时点比较:TBI、WB和PRBC 3组第3 d的脑含水量高,LRBC组第1 d的含水量高;4组间比较:1 d时LRBC含水量高,3 d时PRBC和WB组含水量均高于另2组.在WB、PRBC和LRBC组,TNF-α的阳性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相一致.结论:红细胞可使TICH大鼠的脑含水量增加,TNF-α表达增强,且2者的变化趋势一致,提示红细胞在TICH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作者:史保中;范波;孟晓峰;刘劲芳;徐立新;刘运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部淋巴结窦腔结构观察

    目的:了解颈部淋巴结窦腔结构.方法:以胎儿颈部淋巴结为研究对象,采用淋巴结窦腔显色观察,淋巴结及淋巴结窦腔铸型体扫描电镜观察,确定淋巴结窦腔结构特点.结果:被膜下窦包绕整个淋巴结,为淋巴结接受淋巴液的主要部位,其次为小梁周窦和髓窦;淋巴结各个窦腔通过窦腔间隔小孔相互通连;窦腔内衬上皮为网状内皮细胞,可见较多的网状突起伸向窦腔.结论:淋巴结的窦腔结构是重要的淋巴通道.各相邻窦腔相互连通,构成一网状通路结构.

    作者:韩新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两种疫苗接种方式对206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所产新生儿干预效果分析

    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作者对206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所产新生儿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免疫干预,观察不同疫苗接种方式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垂直传播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彬;李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视觉诱发电位测定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是否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与视觉传导通路的损害.方法:应用意大利产Reporter型-4通道诱发电位仪对PD患者(男20例,女12例)、非帕金森病患者(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Ⅰ、Ⅲ、Ⅴ峰潜伏期(PL)及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潜伏期(IPL))、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 PL)检测.结果:PD患者BAEP异常率为50%,其中Ⅲ PL异常率为22%,Ⅴ PL异常率为19%;Ⅲ PL为(3.87±0.30)ms,Ⅴ PL为(5.79±0.30)ms.Ⅲ-Ⅴ>Ⅰ-Ⅲ为31%;与对照组比较(Ⅲ PL(3.56±0.22)ms,Ⅴ PL(5.48±0.2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5.85;P<0.01).PD患者P100 PL为(105.17±12.42)ms,对照组为(98.62±9.46)ms,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除存在黑质-纹状体病变外,可能还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与视觉传导通路的损害;听觉诱发电位与视觉诱发电位可作为临床评价帕金森病的客观指标.

    作者:邓建中;赵燕民;阎小海;陈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126例疗效与影响因素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有70%~80%无法手术切除[1].放疗是不能手术切除的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998年6月至2000年12月,作者对12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3-DCRT),现将疗效及临床影响因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瑞锋;樊青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检测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74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58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0例(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38例(UAP组))、稳定性心绞痛16例(SAP组).另选取非冠心病患者15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述各组外周血中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6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CHD患者随Gensini积分的升高,sICAM-1与sVCAM-1水平有升高趋势(F分别为7.772与9.622,P均为0.000).CHD患者sICAM-1和sVCAM-1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5和0.487,P均<0.01).AMI组和UAP组的sICAM-1水平((318.0±86.4)μg/L和(334.9±122.6)μg/L)高于SAP组((264.8±86.6)μg/L)和对照组((279.8±145.8)μg/L),P均<0.05.AMI组、UAP组和SAP组sVCAM-1水平((407.8±182.1)μg/L、(446.3±160.4)μg/L、(386.5±104.2)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7.7±23.2)μg/L),P均<0.05.结论:sICAM-1和sVCAM-1水平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前者升高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状态.

    作者:申文祥;党瑜华;陈魁;黄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HG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HG颗粒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致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除正常对照组10只外,其余大鼠均腹腔注射DMN(2 mL/kg)3周,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存活动物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蒸馏水或药物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蒸馏水0.1 mL/kg;模型对照组:蒸馏水0.1 mL/kg;HG颗粒高、中、低3种剂量组:6 g、3 g、1.5 g生药/kg;复方鳖甲软肝片组:1 g/kg,1次/d,连续4周.后处死动物,取左叶肝脏检测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及羟脯氨酸含量.结果: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及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增高,HG颗粒治疗后有明显缓解.结论:HG颗粒对DMN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毕红征;杜春燕;黄国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裂畸形18例MRI诊断

    脑裂畸形为神经元移行异常疾病中严重者,表现为大脑半球的横行裂隙,边缘内衬灰质.脑裂畸形临床较罕见,且症状缺乏特征性.自CT及MR应用于临床以来,该病的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1-2作者收集了2000年至2004年确诊的脑裂畸形18例,对其MRI表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焱;程敬亮;高剑波;杨涛;任翠萍;高雪梅;李荫太;张战利;卢国庆;赵艺蕾;周志刚;郭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的耐药情况,并探讨Hp对克拉霉素耐药与23S rRNA基因点突变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Hp,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按酚-氯仿法提取Hp的DNA,PCR方法扩增23S rRNA基因中的片段,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克拉霉素耐药菌株的点突变.结果:Hp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分别为9.3%、18.6%、53.5%、0%;8个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有7个存在23S rRNA基因的A2143G点突变,进行PCR-RFLP的29个敏感菌株均无23S rRNA的点突变.结论:Hp菌株对甲硝唑耐药率高,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敏感;23S rRNA基因A2143G点突变与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相关.

    作者:郑云鹏;郑鹏远;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生部位分析

    目的:分析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生部位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加深对贲门癌,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以及食管下段原发性腺癌分类和分型的认识.方法:以食管鳞状上皮和贲门柱状上皮交界部的齿状线为参照,将贲门癌区分为4-种类型:A型:肿瘤全部位于齿状线下方;B型:肿瘤2/3位于齿状线下方;C型:肿瘤1/2位于齿状线下方;D型:肿瘤1/3位于齿状线下方.分析比较河南贲门癌高发区595例贲门癌患者肿瘤发生部位的分布特征.结果:595例贲门癌患者中,男女性比例为3.5∶1.男性和女性贲门癌发生部位均以A型和B型为主(>95%),高于C型和D型(P<0.05).青年贲门癌患者以A型为主(78%),高于中老年患者(P<0.05).除男性和女性30~年龄段A型多于B型(P<0.05),女性60~年龄段B型多于A型(P<0.05)外,其余男性和女性各年龄段A型和B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95%以上属A型和B型,主要发生于解剖学贲门部位,与西方国家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发生部位明显不同,建议将贲门癌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进行研究.

    作者:王立东;李吉林;张彦霞;焦新英;王俊宽;杜娴娟;吴会芳;范宗民;何欣;宋昕;申秋;樊慧;高姗姗;常扶保;常智慧;吴爱群;邢国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