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志勇;蔡太生;张勇;汤善均;路长林;何成
目的:测定病理性瘢痕组织中整合素信号途径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病理性瘢痕、20例非病理性瘢痕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整合素β1和CD105的表达,并计数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整合素β1阳性细胞百分率及CD105-MVD均高于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0.05),且非病理性瘢痕组织2个指标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整合素β1阳性细胞百分率和CD105-MVD呈正相关(r=0.896,P<0.05).结论:整合素β1可能在病理性瘢痕血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史岩;牛扶幼;王喜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克隆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GSTPi)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高效表达及蛋白纯化.方法:用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获取人GSTPi基因的cDNA序列,将其扩增产物GSTPi基因插入到原核克隆载体pMD18-T中,用PCR扩增、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对重组质粒pMD18-T-GSTPi进行鉴定,将测序正确的GSTPi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MAL-c2x多克隆位点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L-c2x-GSTPi,鉴定后,用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麦芽糖亲和层析法纯化.结果:人GSTPi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中,测序结果同GenBank序列比较,同源性为100%.通过诱导,在85 000的表达量约达到35%,麦芽糖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纯度达到85%.结论:实现了解毒酶基因GSTPi的克隆和高效表达菌株的构建,并获取了高纯度的GSTPi蛋白.
作者:王智慧;吴逸明;吴拥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自动滴定连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51例OSAHS患者使用auto-CPAP前后的睡眠结构和相关功能障碍的变化.结果: 使用Auto-CPAP后,患者觉醒次数和微觉醒指数下降,浅睡眠减少,深睡眠和快动眼睡眠增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腿动指数和大心率下降,平均动脉氧饱和度和小动脉氧饱和度均增加(P均<0.000);平均动脉氧饱和度、小动脉氧饱和度、微觉醒指数、腿动指数改善与AHI的改善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9、0.504、0.661、0.427);P均<0.01.结论:auto-CPAP可以改善OSAHS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相关障碍,这种改善与AHI的改善有关.
作者:于洪涛;王金亮;贾金广;李丽华;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96年至2004年,作者采用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5例,中位年龄42(13~72岁,男22例,女3例,19例有明显的溃疡病史.穿孔至手术的时间5~36 h;空腹穿孔10例,餐后3 h内穿孔13例,不确定2例;25例患者术前均具有典型的弥漫性腹膜炎,22例X线发现明显的膈下游离气体,穿孔孔径3~12 mm.
作者:张豫峰;王萌;董良鹏;赵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全身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2个家系候选基因GABRG2进行测序研究.方法:设计GABRG2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全部9对内含子引物,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对GABRG2 PCR测序.结果:2个家系未发现GABRG2基因突变,GABRG2基因测序显示外显子5的第13密码子有一C/T多态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所显示的单个碱基多态性对其他癫癎家系的连锁分析及其他癫癎综合征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建科;魏华;黄希顺;尹景岗;卢宏;黄素娟;顾仁骏;贾福军;李冲;霍卫红;Lemuel Racacho;王家勤;郭学鹏;Dennis Bulman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99年5月至2004年2月,作者共收治孤立性蝶窦病变24例,现将鼻内镜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17~70岁;病程25 d~4 a.其中右侧病变13例,左侧9例,双侧2例.蝶窦炎12例,蝶窦黏液囊肿5例,蝶窦真菌感染4例,蝶窦出血性息肉2例;蝶窦黏液腺瘤双侧1例.临床表现:24例均有头痛,多表现为球后及枕后部钝痛,其中伴发视力下降12例,鼻阻、回吸性血涕10例;内镜下检查见蝶窦口脓性分泌物12例,局部新生物8例.均经CT或MRI确诊,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孤立性蝶窦病变.
作者:张治成;娄卫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从麻黄中提取总黄酮和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微波技术提取麻黄总黄酮和多糖,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多糖含量.结果:麻黄中总黄酮含量为6.64%,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34%(n=5);多糖含量为4.83%,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1.02%(n=5).结论:运用微波技术从麻黄中联合提取总黄酮和多糖,反应速度快,提取效率高.
作者:薛梅;王新兵;阎豫君;王自军;周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99年5月至2003年8月,对于低度腰椎滑脱患者,作者在以小关节为中心椎管及神经根管彻底减压的基础上,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间、后外侧联合植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兴华;贺长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液对嗅神经鞘细胞(OECs)中的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的影响.方法:鼠龄14 d的SD大鼠,断头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嗅球,夹碎嗅球,剔除白质部分,用虹膜刀剪碎后,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的OECs,贴壁2 d后,将组织块软瓶培养2~3次,分别用按1:1 600、1:3 200、1:6 400、1:12 800稀释的银杏提取液37 ℃继续培养.以神经生长因子作为阳性对照;以DMEM作阴性对照.分别于培养后第24 h、48 h、72 h和96 h收集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使用[ly-32P]ATP掺入,液闪计数法测定PTK活性.结果:阴性对照组OECs的PTK无活性,阳性对照组PTK活性升高.银杏提取液组第48 h PTK活性升高(P<0.01),随后逐渐降低,至96 h PTK无活性.结论:银杏提取液有促进OECs分化的功能.
作者:布林白乙拉;钟环;谈山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xl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NSCLC组织(男28例,女7例);肿瘤直径<5 cm 19例,≥5 cm 16例;鳞癌20例,其中高分化3例,中分化5例,低分化12例;腺癌15例,其中高分化2例,中分化6例,低分化7例;Ⅰ期11例,Ⅱ期12例,Ⅲ期12例;病理分级G1、G2 16例,G3、G4 19例;有淋巴结转移23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和7例正常肺组织中Bcl-xl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Bcl-xl高表达率(57.14%)高于正常肺组织的14.29%(P<0.05).NSCLC组织中Bcl-xl高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Bcl-xl 蛋白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为(88.00±12.36)周,高表达患者为(49.00±16.25)周(P<0.05).结论:Bcl-xl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了作用.
作者:苏彦河;梁景仁;杨鲲鹏;胡红军;尹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测定清疏口服液中各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金银花、连翘、栀子进行定性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苷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与结论:薄层色谱法可以准确鉴别清疏口服液中的金银花、连翘和栀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线性范围0.143~0.683 μg,线性关系Y=0.165+35.522X,r=0.999 5(P<0.05),精密度较高,重现性好,回收率达99.51%.上述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清疏口服液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钱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0+期矽肺X线胸片进行增强处理,提高片中矽肺病灶的易识别性.方法:运用数学形态学的膨胀、腐蚀、开启运算和闭合运算方法对0+期矽肺胸片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比较分析各种增强方法的增强效果.结果:增强处理后的0+期矽肺X线胸片,病变易于识别.结论:综合运用各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增强技术可使矽肺小阴影更突出.
作者:郑来文;徐力平;郑功远;贺英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死亡状态对大鼠供肝肝移植后早期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活体大鼠供肝肝移植组(L组)和脑死亡大鼠供肝肝移植组(B组).L组仅建立活体大鼠供肝的二袖套法原位肝移植模型,B组供体大鼠建立脑死亡模型后切取供肝行二袖套法原位肝移植.监测脑死亡模型建立过程中大鼠血压和心率变化,观察肝移植术后受体6 h、24 h存活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电镜观察肝脏形态变化,TUNEL法测定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B组供体大鼠脑死亡模型建立后血压和心率与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组和B组6 h和24 h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B组ALT、AST、TNF-α和HA水平均升高(P<0.05),肝细胞形态学损伤重、凋亡率高(P<0.05)、Kupffer细胞显著活化.结论:供体脑死亡可以加重脑死亡供肝移植后早期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和脑死亡供体血压、心率的改变以及Kupffer细胞的活化有关.
作者:史冀华;宋燕;崔雪艳;张水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双氯芬酸胆碱(DAC)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乙腈-磷酸盐(体积比为25:25: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 nm,进样量20 μl.24只家兔,用DAC滴眼液50 μl后,取房水用甲醇处理后,取上清液进样测定.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10~500 mg/L,r=0.999 81,回收率为101.3%,日内和日间RSD均<5%.家兔用药后,房水中15 min既可检测到药物,在给药后30 min达到高浓度.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精密度好,适合于眼房水中DAC的测定.
作者:刘红春;阎素清;高丽娟;吴予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Wits值、ANB角和APDI对AngleⅠ类错(牙合)颌骨矢状关系评价的可靠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数字化仪测量法分别测量60例AngleⅠ类错(牙合)患者的头颅侧位片,计算Wits值、ANB角、APDI及其变异系数,并对3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Wits值、ANB角和APDI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55、0.44、0.55,且3者间均有相关关系(P均=0.000).结论:Wits值、ANB角和APDI均可作为评价AngleⅠ类错(牙合)颌骨矢状关系的指标,但APDI更具有可靠性.
作者:严枭;蔡留意;余炜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部常见的损伤,多见于老年人,治疗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2003年11月至2005年9月,采用有限切开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6例,现将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白玉;王爱国;李兴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西拉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后血清中细胞凋亡基因PDCD5抗体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AMI患者38例血管再通后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A组, n=19)和西拉普利治疗组(B组, n=19),另选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 n=20).A组在血管再通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4周,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拉普利2.5 mg/d治疗4周,C组不用药物.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外周静脉血血清中PDCD5抗体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功能.结果:A组患者血清中PDCD5抗体水平高于B组和C组,而心功能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患者血清中PDCD5抗体水平高于C组,而心功能低于C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MI患者血管再通后血清中PDCD5抗体水平升高,心功能降低;西拉普利治疗可降低血清中PDCD5抗体表达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汪涛;刘宗芳;孙利强;吴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基本术式,术中必须结扎切断腮腺主导管,将腮腺浅叶切除,使剩余腮腺组织萎缩,以减少肿瘤的复发.近年研究证实,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突入包膜内的瘤芽,甚至无包膜,循包膜剥离很容易将瘤组织残留,或者术中包膜破损,造成种植性复发;若手术时切除瘤体及瘤体周围部分腮腺,并保留导管,多形性腺瘤就不易复发,而不必将腮腺浅叶全部切除[1,2].1999年至2003年,作者应用腮腺部分加肿瘤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8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皇甫胜利;庞聪玲;慕娟;高艳;和鲁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50例近一次脑缺血发作<72 h的TIA患者,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和CGRP水平,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大聚集率、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50例门诊体检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结果:TIA患者血浆ET和CGRP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增高,且重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均<0.05).血浆ET和CGRP水平与血小板大聚集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0.36,P均<0.05).结论:TIA的发病与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浆ET及CGRP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卜淑芳;张博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整合素介导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激酶(FAK)、蛋白激酶B(PKB)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病理性瘢痕、20例非病理性瘢痕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FAK、磷酸化PKB(p-PKB)和NFκB的表达.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FAK、p-PKB、NFκB的阳性表达率较非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均升高(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NFκB与p-PKB、FAK以及p-PKB与FAK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激活整合素介导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刘玉丽;王喜梅;牛扶幼;陈言汤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