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体外对多形核白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

万鼎铭;徐从高;张茂宏

关键词: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 炎症介质, 多形核白细胞, IL-1β, IL-6, IL-8, TNF-α, 白三烯B4
摘要:目的:探讨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HG)体外对多形核白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利用HG预处理人体主要的炎症细胞多形核白细胞(PMN),测定PAF刺激下PMN产生的炎症介质IL-1β、IL-6、IL-8、TNF-α和白三烯B4(LTB4).结果:PAF可刺激PMN产生炎症介质TNF-α、LTB4;HG能完全抑制PAF所致的PMN产生TNF-α,HG能部分抑制PAF所致的PMN产生LTB4;PAF和HG均对PMN产生IL-1β、IL-6及IL-8无影响.结论:HG作为PAF拮抗剂,可抑制炎症介质产生而发挥抗炎作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黄体期单纯应用GnRHa引起卵巢过度刺激反应1例

    黄体中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GnRHa)是IVF常用超排卵方案,其并发症之一是可致卵巢囊肿[1,2],但单独应用引起多发囊肿形成卵巢过度刺激反应者极为少见.作者报道1例如下.

    作者:孙莹璞;曹彤;郭艺红;苏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与P53的表达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形态定量学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囊腺瘤17例,交界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29例)中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并测定其积分光密度(IOD)和平均光密度(MOD).结果: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组织中VEGF的IOD和MOD值分别为213.6±94.8和0.19±0.07、419.4±71.6和0.26±0.08、667.2±32.9和0.41±0.03,P53蛋白表达的IOD和MOD值分别为164.2±44.8和0.17±0.04、521.3±57.1和0.24±0.07、872.2±37.4和0.41±0.04,良性肿瘤分别与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相比,IOD和MO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且VEGF与P53表达呈正相关(rs=6.24,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展中VEGF起重要作用,P53蛋白可能参与卵巢肿瘤的血管生成调节.

    作者:马海彦;王珏辉;张红新;高冬玲;陈奎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热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热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热疗与紫杉醇化疗的联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温度(39℃、41℃和43℃)及不同浓度紫杉醇(1.25 μg/L、2.50μg/L、5.00 μg/L、10.00 μg/L和20.00 μg/L)采用组内分组设计,共15个组,并设各浓度37℃对照组(5组).在紫杉醇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作用24 h后加温40 min,应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加热和紫杉醇联合应用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41℃组细胞增殖率与不同温度同剂量组比较,除与39℃1.25 μg/L紫杉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与其余各组比较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9℃和43℃10 μg/L紫杉醇组细胞增殖率与37℃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41℃时各浓度紫杉醇对Tca8113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39℃或43℃联合10 μg/L紫杉醇时Tca8113细胞增殖能力强.

    作者:吴皓;董子明;张明五;王新朝;张文娟;吴逸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竞争抑制实验

    目的:探讨槲寄生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有效活性成分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HG)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HG对[3H]PAF结合的竞争抑制实验.结果:HG能够将[3H]PAF置换下来,且置换呈剂量依赖性和饱和性的特点.结论:HG是通过PAF受体而发挥特异性的PAF拮抗剂作用.

    作者:万鼎铭;徐从高;张茂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平阳霉素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28例观察

    2001年4月至2003年11月,本科对2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中加用平阳霉素治疗,既有效缓解了痛经症状,又保留了子宫,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向华;许雅娟;蒋素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IL-1β对体外人Graves眼病球后成纤维细胞分泌RANTES的影响

    目的:探讨IL-1β对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RF)产生趋化因子RANTES的影响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趋化作用.方法:取Graves眼病(GO)患者和斜视患者眼球后结缔组织,胶原酶消化法获得RF,分别以0μg/L、0.04μg/L、0.40 μg/L、8.00 μg/L、10.00 μg/L的IL-1β在RPMI培养基中孵育24 h,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RANTES mRNA表达和RF培养上清中RANTES的含量,并观察活性核因子κB抑制剂CAPE对RANTES表达量的影响.采用96微孔板Chemo TX System进行趋化实验检测RF产生的RANTES对PBL的趋化作用,并观察鼠抗人RANTES抗体对PBL游走能力的影响.结果:RF在体外几乎不能产生RANTES,经IL-1β刺激之后,RANTES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都升高,GO患者RF产生RANTES的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RF((182.9±14.1)μg/L vs(77.9±3.8)μg/L,t=16.765,P<0.01),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CAPE可明显抑制IL-1β对RF表达RANTES的诱导效应.经IL-1β刺激的RF培养上清可增强PBL的游走能力,此效应可被鼠抗人RANTES抗体所抑制.结论:IL-1β诱导RF表达的RANTES参与了GO眶后淋巴细胞浸润,且RANTES的表达可能与NF-κB的激活有关.

    作者:秦贵军;罗方;赵艳艳;张素华;宋方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测定

    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作者对14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测定,探讨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损害程度的关系.

    作者:付雪琴;姚兰杰;阎秋丽;时爱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利巴韦林注射液与10种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考察利巴韦林在50 g/L葡萄糖注射液中分别与头孢唑啉钠、苯唑青霉素钠、乳糖酸红霉素、酒石酸柱晶白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维生素C、维生素B6、地塞米松等10种静脉注射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操作,将50 g/L葡萄糖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混合,再按临床常用量分别将10种静脉药物加入到混合液中,放置0 h,1 h,2 h后,观察各混合液的澄明度,测定pH和不溶性微粒数.结果:混合液外观澄明,pH因药物性质不同而有所变化;≥25 μm微粒数变化不大,个别配伍有少量发现;≥10 μm微粒增加明显.但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利巴韦林与该10种常用药物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张孝祯;张尽廷;莫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150 mg/d,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血浆NO及GMP-140含量,并按照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阿司匹林组血浆NO及GMP-140含量均较对照组下降(P<0.01),但ESS分值变化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GMP-140的水平.

    作者:林爱琴;赵凤臣;倪居;邓双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98例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是近几年开展的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皮肤不留瘢痕、患者机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2000年10月至2004年7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9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雪芳;杨继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咪唑安定顺行性遗忘作用观察

    现代麻醉学认为,手术中的记忆和知晓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重大影响[1].咪唑安定为苯二氮革类药,具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作者比较了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产生的顺行性遗忘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辉;聂瑞霞;李黎;姜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定位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蛋白和mRNA定位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RT-PCR法分别检测41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MMP-2,-9的mRNA及蛋白定位表达.结果:用RT-PCR、原位杂交2种不同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细胞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9%和53.66%,MMP-2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4%和9.76%,食管癌细胞与组织成分中MMP-9阳性表达相一致,但MMP-2明显不符.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MMP-9由食管癌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分泌,而MMP-2则非肿瘤细胞所分泌.

    作者:温洪涛;张蕾;李继昌;张云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4例

    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常用方案,但部分患者存在原发耐药或缓解后复发.近年来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反应停,thalidomide)有治疗MM作用,并且对难治复发者也有效[1,2].作者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24例MM,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清;李琳;张茵;臧玉柱;席雨人;李晓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93例IgA肾病患者,其中高血压36例,血压正常57例.对2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其高血压发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IgA肾病的小动脉增厚表现为肌层增厚或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蛋白尿程度、血肌酐水平及肾小动脉管壁增厚为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蛋白尿程度、血肌酐水平及肾小动脉管壁增厚与IgA肾病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作者:李寒;王沛;刘章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L-6、TNF-α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L-6((220.08±31.82)ng·L-1)、TNF-α((1.79±0.25)μg·L-1)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114.63±14.63)ng·L-1、(1.16±0.13)μg·L-1)(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L-6((246.27±22.76)ng·L-1)、TNF-α((1.99±0.17)μg·L-1)水平均高于轻度子痫前期者((199.13±20.79)ng·L-1、(1.60±0.14)μg·L-1)(P<0.05);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与子痫前期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结论:IL-6、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玉山;张曦;张展;鄢文海;贾莉婷;胡玉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肺癌组织中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套双向凝胶电泳图像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分析和鉴定差异蛋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可溶性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电泳图片由专用扫描仪获取后,应用图像分析软件(PDQuest 7.1)进行蛋白差异点的表达情况分析.结果:二维电泳图片经过背景消减、点检测、点匹配等一系列分析后,得出了差异点.结论:PDQuest 7.1软件可以用来快速有效地对生物样品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进行分析.

    作者:张慧珍;范清堂;吴逸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再次气管插管28例护理体会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可因多种原因而造成再次气管插管辅助通气.2001年至2004年,本科收治的先心病患儿在CICU行再次插管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邱武英;张林虹;周彩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脑内NGF、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各组均16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后,雌二醇组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其余2组腹腔注射花生油.60 d后应用Y迷宫、ELISA法分别检测VD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组织中NGF和BDNF含量变化.结果:大鼠学习尝试次数、记忆测试10次的正确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模型组、雌二醇组脑内NGF和BDNF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雌二醇组脑组织内NGF和BDNF的含量较模型组增高(P均<0.01).结论: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可显著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增加VD大鼠脑内NGF和BDNF含量,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卢宏;姜晓蕊;滕军放;王建平;宋志宇;王凯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槲寄生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槲寄生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拮抗作用.方法:应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以槲寄生的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分别给兔灌胃.观察灌胃前,灌胃后4 h和8 h各提取物对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槲寄生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槲寄生水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有拮抗PAF的作用.

    作者:万鼎铭;徐从高;张茂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听沉P300改变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的P300改变.方法:将1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PD组(60例)和晚期PD组(60例);其中早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早期PD组(33例)和老年早期PD组(27例),晚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晚期PD组(32例)和老年晚期PD组(28例).将6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为年轻对照组(34例)和老年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语言流畅性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认知功能,记录分析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PL.结果:年轻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年轻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早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300PL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轻早期PD组较年轻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PD组较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MMSE、FOM、RVR、BD、DS评分和P300峰潜伏时的延长呈负相关.结论:非痴呆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其认知功能的下降与发病年龄及疾病阶段有关.

    作者:赵莘瑜;卢宏;滕军放;张炳谦;王少平;王左生;赵宗美;王海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