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与P53的表达

马海彦;王珏辉;张红新;高冬玲;陈奎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53, 卵巢上皮性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形态定量学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囊腺瘤17例,交界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29例)中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并测定其积分光密度(IOD)和平均光密度(MOD).结果: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组织中VEGF的IOD和MOD值分别为213.6±94.8和0.19±0.07、419.4±71.6和0.26±0.08、667.2±32.9和0.41±0.03,P53蛋白表达的IOD和MOD值分别为164.2±44.8和0.17±0.04、521.3±57.1和0.24±0.07、872.2±37.4和0.41±0.04,良性肿瘤分别与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相比,IOD和MO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且VEGF与P53表达呈正相关(rs=6.24,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展中VEGF起重要作用,P53蛋白可能参与卵巢肿瘤的血管生成调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微小病毒B19 VP2蛋白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利用原核系统表达人微小病毒B19的重组蛋白抗原,为建立ELISA方法诊断B19病毒感染提供特异性抗原.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B19 VP2基因,将之插入到T载体中进行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后再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用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表达 产物经亲合层析柱纯化得到VP2重组蛋白抗原.用B19 VP2 IgG对该蛋白进行了Western-Blot分析.结果:筛选出2株B19 VP2蛋白抗原高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后,表达VP2重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4.6%.结论:VP2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

    作者:胡军;王岚;宋建伟;陈宗德;赵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HBsAg和B19 VP2复合抗原的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微小病毒B19VP2蛋白的原核高效表达系统.方法:用PCR扩增HBsAg基因及B19病毒VP2基因,分别与pGEM-T重组,构建出pGEM-T-HBs及pGEM-T-VP2并测序分析;测序证实序列正确后,将pGEM-T-HBs中的HBs基因克隆入pGEX-5X-1表达载体中,得到pGEX-5X-1-HBs;再将pGEM-T-VP2中的VP2基因克隆入pGEX-5X-1-HBs中,得到pGEX-5X-1-HBs-VP2后转化至BL21(DE3)宿主菌中,并以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以Western-blot鉴定.结果:pGEX-5X-1-HBs-VP2可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鉴定具有HBsAg及B19 VP2的双重抗原性.结论:成功构建pGEX-5X-1-HBs-VP2原核表达载体,且其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HBV和B19病毒重组多价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国强;张世杰;刘全离;徐慧丹;陈宗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郑州市流产或死胎孕妇人微小病毒B19感染情况测定

    目的:了解郑州市流产或死胎孕妇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和PCR方法分别检测郑州市237例正常孕妇及29例不明原因流产或死胎孕妇血清中B19-IgG、B19-IgM和B19 DNA表达情况.结果:29例流产或死胎孕妇B19-IgG、B19-IgM和B19 DNA阳性率分别为51.7%(15/29)、6.9%(2/29)和13.8%(4/29),237例正常孕妇B19-IgG、B19-IgM和B19 DNA阳性率分别30.4%(72/237)、1.3%(3/237)和2.5%(6/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市孕妇中存在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可能导致不明原因流产或死胎.

    作者:靳静;冷弘;徐慧丹;刘全离;赵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含人乳癌DF3/MUC1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和白喉毒素A链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含人乳癌DF3/MUC1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和白喉毒素A链(DTA)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人乳癌细胞MCF-7中扩增出DF3/MUC1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序列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再从pMD18T-DF3重组质粒中切下DF3/MUC1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序列并亚克隆入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L3-DF3.从质粒pIBI30-DTA中切下DTA片断,以DTA基因替换重组质粒pGL3-DF3中的虫荧光素酶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L3-DF3-DTA.结果:构建了含人乳癌DF3/MUC1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和DTA的表达载体,酶切和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结论:重组质粒pGL3-DF3-DTA构建成功.

    作者:罗威;黄文广;殷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平阳霉素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28例观察

    2001年4月至2003年11月,本科对2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中加用平阳霉素治疗,既有效缓解了痛经症状,又保留了子宫,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向华;许雅娟;蒋素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热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热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热疗与紫杉醇化疗的联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温度(39℃、41℃和43℃)及不同浓度紫杉醇(1.25 μg/L、2.50μg/L、5.00 μg/L、10.00 μg/L和20.00 μg/L)采用组内分组设计,共15个组,并设各浓度37℃对照组(5组).在紫杉醇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作用24 h后加温40 min,应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加热和紫杉醇联合应用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41℃组细胞增殖率与不同温度同剂量组比较,除与39℃1.25 μg/L紫杉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与其余各组比较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9℃和43℃10 μg/L紫杉醇组细胞增殖率与37℃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41℃时各浓度紫杉醇对Tca8113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39℃或43℃联合10 μg/L紫杉醇时Tca8113细胞增殖能力强.

    作者:吴皓;董子明;张明五;王新朝;张文娟;吴逸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转人CD59基因小鼠对人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转基因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人CD59(hCD59)基因对人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建立转hCD59基因小鼠,采用PCR、Southern blot方法检测hCD59基因的整合,流式细胞仪检测hCD59蛋白的表达,人血清体外灌注转基因小鼠心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补体C9及IgG评估排斥反应的情况.结果:转基因小鼠hCD59基因表达强度为人外周血白细胞的35%~120%,转基因小鼠体外灌注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心脏补体C9沉积明显减少.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hCD59可以减轻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作者:武玉东;刘秉乾;李胜芝;李光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及EB在定量PCR中敏感性比较

    目的:比较荧光染料SYBR Green I及EB在定量PCR诊断中检测DNA的敏感性.方法:分别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YBR Green I染色及EB染色,检测26例21-三体综合征患者及20例正常人DNA PCR扩增产物,并进行光密度分析比较.结果:SYBR Green I染色于24个循环PCR产物带型清楚,可准确定量检测;EB染色则在28个循环才能进行定量分析.结论:荧光染料SYBR Green I染色较EB染色测量DNA敏感、快捷,在定量PCR技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茜;谢湘芝;经承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目的:克隆和测定在郑州市得到的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1例B19阳性的流产患者血清中分段扩增B19病毒全基因,获得7个互相重叠的片段,分别长814 bp(1~814),849 bp(753~1 601),663 bp(1 523~2 185),738 bp(2 124~2 861),1 011 bp(2 790~3 800),1 014 bp(3 747~4 760),914 bp(4 681~5 594).将其分别克隆入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长5 594个核苷酸,有3个开放读码框架(ORF).第1个ORF位于615~2 630位核苷酸,编码672个氨基酸,第2个ORF位于2 623~4 968位核苷酸,编码782个氨基酸,第3个ORF位于3 304~4 968位核苷酸,编码555个氨基酸.在该基因中4种碱基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为:A,29.58%(1 655/5 594),T,26.52%(1 484/5 594),G,22.88%(1 280/5 594),C,21.02%(1 175/5 594).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NC_000883高度同源;存在10个碱基改变,只有1个引起氨基酸改变(3 752位C→G导致Ser→Cys).结论: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和NC_000883属同一基因型.

    作者:赵国强;宋建伟;戚敏;张世杰;陈宗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20例诊治体会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也称左侧门静脉高压症,是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经脾切除治愈[1].本院1976年5月至2002年12月收治RPH 20例,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赵永福;唐哲;冯留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培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纯化培养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髓直接接种法分离培养13~18周胎龄水囊引产新鲜胎儿股骨骨髓,贴壁细胞达90%以上融合时消化传代.传代细胞分别接种于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基)和加入15 mmol/L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Hepes)的常规培养基(改良培养基)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酸度计监测培养基pH值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纯度及CD抗原表达情况.并诱导改良培养基培养的hMSC向成骨细胞分化,酶细胞化学法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鉴定hMSC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2种培养基培养的hMSC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CD抗原表达等方面相似,但改良培养基由于pH值较恒定而能提高hMSC纯度及细胞增殖速度,且诱骨分化后可形成矿化结节,ALP染色阳性.结论:Hepes能提高全髓直接接种法培养的hMSC纯度及细胞增殖速度,简化骨髓细胞分离程序,减少细胞损伤及受污染机会,利于hMSC培养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霞;李相中;刘清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金叶败毒制剂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金叶败毒制剂(JYBD)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建立HCMV感染细胞模型,应用更昔洛韦(GCV)和JYBD进行干预,采用定量RT-PCR法检测干预后不同时间感染细胞HCMV即刻早期基因IE86 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感染细胞的病变进展情况,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染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JYBD与GCV对HCMV IE86 mRNA的表达以及HCMV所致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受染细胞TNF-α、IL-6的分泌水平,JYBD作用弱于GCV.结论:JYBD可通过抑制HCMV IE基因的转录,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体外抗HCMV作用.

    作者:张龑;谭丽;闻良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对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体外循环(CPB)期间及术后,血液稀释、低温及其他因素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变化,表现为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甲状腺素(T4)低下,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则基本正常,此种情况称为低T3综合征,会对机体产生一定影响[1,2].作者观察了11例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前后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钱建华;韩冬梅;林洪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咪唑安定顺行性遗忘作用观察

    现代麻醉学认为,手术中的记忆和知晓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重大影响[1].咪唑安定为苯二氮革类药,具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作者比较了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产生的顺行性遗忘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辉;聂瑞霞;李黎;姜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龄老年心脏性猝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研究高龄老年人心率变异性(HRV)减低与心脏性猝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9例≥75岁心脏性猝死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死亡前6个月之内24 h动态心电图HRV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以同期资料完整的老年健在患者作对照.结果:高龄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多于对照组,HRV各参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HRV减低是预测高龄老年人心脏性猝死较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郑爱兰;郝道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存档蜡块食管癌组织、46例食管正常组织、32例新鲜食管正常及癌组织LRP蛋白的表达;对其中的32例新鲜标本,运用RT-PCR技术检测LRP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LRP蛋白阳性表达率54.3%(44/81),高于正常组织的35.9%(28/78)(x2=5.44,P<0.05).食管癌组织中LRP mRNA的表达水平(0.54±0.05)高于正常组织的(0.39±0.04)(t=2.30,P<0.05).LRP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LRP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耐药性有关,该特性可能独立于病理特征之外.

    作者:董鑫;郝志芳;李珊珊;司源;阎爱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核型分析

    目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核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显带法对56例M5患者进行核型分析.结果:M5患者中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为57.14%(32/56).异常核型组完全缓解率25.00%(8/32),明显低于正常核型组的58.33%(14/24)(P<0.05).核型异常涉及多的是8号染色体(11/32),表现为±8、t(8;16)和t(8;21).结论:核型异常的M5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孟小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胸壁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7例体会

    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作者采用行经胸壁乳晕途径的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单发甲状腺腺瘤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耿泽;任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治疗体会

    1999年3月至2003年9月,作者用血浆置换术(PE)结合冷上清输注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社;梅海燕;陈善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河南省住院分娩婴儿出生性别比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省住院分娩婴儿出生性别比的水平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抽取1个省级医疗单位、6个市级医疗单位、9个县级医疗单位作为调查对象.收集16个样本1990年至2003年住院分娩婴儿记录资料,计算活产婴儿的出生性别比.结果:河南省1990年至2003年住院分娩婴儿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各级医院的出生性别比都表现为第一胎较低,从第二胎起显著增高;县级医院的出生性别比均高于省、市级医院.结论:河南省医院分娩婴儿出生性别比偏高,倾向到医院生育男孩和产前性别鉴定并采取选择性别的人工流产可能是导致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冯慧芬;施学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