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东;刘秉乾;李胜芝;李光三
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作者采用行经胸壁乳晕途径的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单发甲状腺腺瘤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耿泽;任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33例EMC组织中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EMC.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78.8%和55.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且与PCNA呈正相关(r=0.446,P=0.005).结论: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细胞增殖活性明显相关,可用来鉴别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
作者:史惠蓉;陈志敏;梁爱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70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在心衰初步控制后加服倍他乐克,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HRV;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HRV各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总有效率97.1%(34/35),高于对照组的71.4%(25/35)(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再住院率17.1%(6/35),低于对照组42.9%(15/3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CHF,可提高患者HRV,增强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高寒梅;郭龙枝;裴济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流产或死胎孕妇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和PCR方法分别检测郑州市237例正常孕妇及29例不明原因流产或死胎孕妇血清中B19-IgG、B19-IgM和B19 DNA表达情况.结果:29例流产或死胎孕妇B19-IgG、B19-IgM和B19 DNA阳性率分别为51.7%(15/29)、6.9%(2/29)和13.8%(4/29),237例正常孕妇B19-IgG、B19-IgM和B19 DNA阳性率分别30.4%(72/237)、1.3%(3/237)和2.5%(6/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市孕妇中存在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可能导致不明原因流产或死胎.
作者:靳静;冷弘;徐慧丹;刘全离;赵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并发高钙血症,其发生率约为10%~20%[1].本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失调,但许多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忽视,延误诊治.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作者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并高钙血症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春莲;张靖;王明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寻找一种有效分离神经干细胞球并获得大量单个神经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取20周胎龄人胚胎脑组织分离单细胞,应用DMEM/F12培养基培养形成神经干细胞球,取神经干细胞球,分别以2.50 g/L、1.25 g/L胰蛋白酶及0.6 u/ml、1.2 u/ml、1.8 u/ml、2.4 u/ml酵素-Ⅱ(DispaseⅡ)消化,观察消化过程及细胞形态,对消化后的单个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各浓度DispaseⅡ均能较完全地消化神经干细胞球,其中1.2 u/ml、1.8 u/ml DispaseⅡ消化后的细胞生长状况佳.胰蛋白酶消化后细胞有较大的损伤,成活细胞少.消化后的细胞Nestin抗体染色结果(+),证实为神经干细胞.结论:一定浓度的DispaseⅡ消化神经干细胞球后,可获得大量成活单个神经干细胞.
作者:孙剑瑞;杨波;杜英;宋来君;李国喜;张清勇;胡祥;胡平生;徐虹;王云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2年2月至2003年2月,作者采用无张力双层补片治疗腹股沟疝患者36例,与同期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比较,近期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冰;韩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自健康人骨髓中分离出MSCs,进行原代培养,第5 d首次更换培养液,以去除未贴壁细胞,以后每周换液2次,细胞铺满整个培养瓶底90%时开始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并绘制传代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MSCs细胞表面分子CD29、CD44,以进行MSCs鉴定.结果:MSCs体外培养为贴壁生长.MSCs原代培养约18~21 d才达传代要求;传代培养细胞生长潜伏期仅24~36 h,对数增长期约3~5 d,之后为平台期,4~6 d传1代.传至第8代,出现凋亡征象.第3代MSCs细胞表面CD29、CD44的表达率分别为90.6%和91.5%,MSCs均一性较高.结论:从人骨髓中分离出的MSCs在体外环境中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分裂增殖能力.
作者:法宪恩;王利霞;侯剑峰;张瑞成;王海永;杨辰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HG)体外对多形核白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利用HG预处理人体主要的炎症细胞多形核白细胞(PMN),测定PAF刺激下PMN产生的炎症介质IL-1β、IL-6、IL-8、TNF-α和白三烯B4(LTB4).结果:PAF可刺激PMN产生炎症介质TNF-α、LTB4;HG能完全抑制PAF所致的PMN产生TNF-α,HG能部分抑制PAF所致的PMN产生LTB4;PAF和HG均对PMN产生IL-1β、IL-6及IL-8无影响.结论:HG作为PAF拮抗剂,可抑制炎症介质产生而发挥抗炎作用.
作者:万鼎铭;徐从高;张茂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颌窦提升术对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嵴患者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患者植入196枚种植体,患者平均年龄60.6岁.将自体松质骨(Spongiosa)与Bio-OSS(R)混合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根据情况一期或二期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后至少6个月,选用适当的上部修复体进行义齿修复.结果:上颌窦提升术后或/和种植体植入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松动或脱落,供骨区和种植术区均未见并发症.术后12个月PTVs小为-5,X线检查种植体周垂直骨吸收均不超过1 mm.种植体全部稳定地行使功能.结论:应用上颌窦提升术对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嵴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克豪;Lorenzoni M;Wegscheider WA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9年3月至2003年9月,作者用血浆置换术(PE)结合冷上清输注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社;梅海燕;陈善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以中低位直肠癌较多[1].1999年3月至2003年3月,本科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结合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3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郭胜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体外循环(CPB)期间及术后,血液稀释、低温及其他因素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变化,表现为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或甲状腺素(T4)低下,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则基本正常,此种情况称为低T3综合征,会对机体产生一定影响[1,2].作者观察了11例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前后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钱建华;韩冬梅;林洪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豚鼠海马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佳条件.方法:分离新生24 h内的豚鼠海马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分别于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2%B27的培养基及含4 ng/L bFGF的B27培养基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收集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GFAP及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含bFGF的B27培养基中,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团.传代培养分化的细胞可见NSE或GFAP免疫阳性细胞.结论:含体积分数2%B27的DMEM/F12培养基中添加bFGF可获得大量新生豚鼠海马神经干细胞.
作者:席恺;董明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焦化厂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对焦化厂炼焦车间工人62名和接苯车间工人82名(精苯作业工人50名,回收车间工人32名)进行了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炼焦工和接苯工多数因子评分高于全国常模,炼焦组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精神病性(P<0.01或<0.05)等方面;接苯组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P<0.01或0.05)等方面.精苯组与回收组比较,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因子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化厂职工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尤其是精苯作业工人,可能与接触毒物种类、工作方式、工作强度等不同有关.
作者:王新朝;徐玉宝;许东;李洪;李时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GZ)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模型组、正常组(n=9).治疗组、模型组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均造模成功7只.治疗组大鼠于造模前24 h行RGZ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2周后处死动物,观察肾小球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外基质(ECM)相对面积,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皮质CT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及模型组肾小球ECM相对面积及肾皮质CTGF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但治疗组2指标均较模型组低(P<0.01);治疗组肾脏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RGZ能改善糖尿病时肾脏的病理变化,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有关.
作者:孟晓青;邓安国;朱忠华;杨晓;刘建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蛋白和mRNA定位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RT-PCR法分别检测41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MMP-2,-9的mRNA及蛋白定位表达.结果:用RT-PCR、原位杂交2种不同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细胞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9%和53.66%,MMP-2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4%和9.76%,食管癌细胞与组织成分中MMP-9阳性表达相一致,但MMP-2明显不符.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MMP-9由食管癌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分泌,而MMP-2则非肿瘤细胞所分泌.
作者:温洪涛;张蕾;李继昌;张云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的P300改变.方法:将1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PD组(60例)和晚期PD组(60例);其中早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早期PD组(33例)和老年早期PD组(27例),晚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晚期PD组(32例)和老年晚期PD组(28例).将6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为年轻对照组(34例)和老年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语言流畅性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认知功能,记录分析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PL.结果:年轻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年轻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早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300PL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轻早期PD组较年轻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PD组较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MMSE、FOM、RVR、BD、DS评分和P300峰潜伏时的延长呈负相关.结论:非痴呆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其认知功能的下降与发病年龄及疾病阶段有关.
作者:赵莘瑜;卢宏;滕军放;张炳谦;王少平;王左生;赵宗美;王海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克隆和测定在郑州市得到的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1例B19阳性的流产患者血清中分段扩增B19病毒全基因,获得7个互相重叠的片段,分别长814 bp(1~814),849 bp(753~1 601),663 bp(1 523~2 185),738 bp(2 124~2 861),1 011 bp(2 790~3 800),1 014 bp(3 747~4 760),914 bp(4 681~5 594).将其分别克隆入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长5 594个核苷酸,有3个开放读码框架(ORF).第1个ORF位于615~2 630位核苷酸,编码672个氨基酸,第2个ORF位于2 623~4 968位核苷酸,编码782个氨基酸,第3个ORF位于3 304~4 968位核苷酸,编码555个氨基酸.在该基因中4种碱基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为:A,29.58%(1 655/5 594),T,26.52%(1 484/5 594),G,22.88%(1 280/5 594),C,21.02%(1 175/5 594).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NC_000883高度同源;存在10个碱基改变,只有1个引起氨基酸改变(3 752位C→G导致Ser→Cys).结论: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和NC_000883属同一基因型.
作者:赵国强;宋建伟;戚敏;张世杰;陈宗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构建含人乳癌DF3/MUC1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和白喉毒素A链(DTA)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人乳癌细胞MCF-7中扩增出DF3/MUC1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序列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再从pMD18T-DF3重组质粒中切下DF3/MUC1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序列并亚克隆入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L3-DF3.从质粒pIBI30-DTA中切下DTA片断,以DTA基因替换重组质粒pGL3-DF3中的虫荧光素酶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L3-DF3-DTA.结果:构建了含人乳癌DF3/MUC1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和DTA的表达载体,酶切和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结论:重组质粒pGL3-DF3-DTA构建成功.
作者:罗威;黄文广;殷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