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胸壁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7例体会

王耿泽;任武

关键词:腔镜,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切除术
摘要: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作者采用行经胸壁乳晕途径的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单发甲状腺腺瘤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心脏异位移植150例体会

    目的:探讨一种研究排斥反应和再灌注损伤心脏异位移植模型.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0只,随机均分为供体和受体.供体处理:开胸后游离主动脉和肺动脉,从远端离断,腔静脉和肺静脉集中结扎.受体处理:开腹后游离腹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并结扎周围小分支动、静脉血管.用9-0显微缝线分别进行升主动脉和腹腔动脉,主肺动脉和腹腔静脉端侧血管吻合,术后心脏跳动24 h为移植成功.结果:移植成活率为94.7%.结论: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是一种良好的研究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和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模型.

    作者:张永科;刘昌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39例诊治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由于多合并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1].1998年8月至2004年8月,本科收治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SAP患者39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阳;张水军;赵永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目的:克隆和测定在郑州市得到的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1例B19阳性的流产患者血清中分段扩增B19病毒全基因,获得7个互相重叠的片段,分别长814 bp(1~814),849 bp(753~1 601),663 bp(1 523~2 185),738 bp(2 124~2 861),1 011 bp(2 790~3 800),1 014 bp(3 747~4 760),914 bp(4 681~5 594).将其分别克隆入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长5 594个核苷酸,有3个开放读码框架(ORF).第1个ORF位于615~2 630位核苷酸,编码672个氨基酸,第2个ORF位于2 623~4 968位核苷酸,编码782个氨基酸,第3个ORF位于3 304~4 968位核苷酸,编码555个氨基酸.在该基因中4种碱基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为:A,29.58%(1 655/5 594),T,26.52%(1 484/5 594),G,22.88%(1 280/5 594),C,21.02%(1 175/5 594).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NC_000883高度同源;存在10个碱基改变,只有1个引起氨基酸改变(3 752位C→G导致Ser→Cys).结论: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和NC_000883属同一基因型.

    作者:赵国强;宋建伟;戚敏;张世杰;陈宗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河南省住院分娩婴儿出生性别比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省住院分娩婴儿出生性别比的水平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抽取1个省级医疗单位、6个市级医疗单位、9个县级医疗单位作为调查对象.收集16个样本1990年至2003年住院分娩婴儿记录资料,计算活产婴儿的出生性别比.结果:河南省1990年至2003年住院分娩婴儿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各级医院的出生性别比都表现为第一胎较低,从第二胎起显著增高;县级医院的出生性别比均高于省、市级医院.结论:河南省医院分娩婴儿出生性别比偏高,倾向到医院生育男孩和产前性别鉴定并采取选择性别的人工流产可能是导致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冯慧芬;施学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听沉P300改变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的P300改变.方法:将1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PD组(60例)和晚期PD组(60例);其中早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早期PD组(33例)和老年早期PD组(27例),晚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晚期PD组(32例)和老年晚期PD组(28例).将6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为年轻对照组(34例)和老年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语言流畅性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认知功能,记录分析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PL.结果:年轻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年轻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早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300PL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轻早期PD组较年轻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PD组较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MMSE、FOM、RVR、BD、DS评分和P300峰潜伏时的延长呈负相关.结论:非痴呆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其认知功能的下降与发病年龄及疾病阶段有关.

    作者:赵莘瑜;卢宏;滕军放;张炳谦;王少平;王左生;赵宗美;王海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膀胱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微小染色体支持蛋白5检测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微小染色体支持蛋白5(Mcm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70例膀胱肿瘤患者(G1 25例,G2 27例,G3 18例;Tis-T1 47例,T2~T4 23例)、4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尿脱落细胞中Mcm5的表达;并对癌患者肿瘤组织Mcm5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行尿细胞学检查.结果:膀胱肿瘤组织标本中Mcm5阳性率为98.5%(67/68),Mcm5表达量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但相对表达量在各病理分级、各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中Mcm5检测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87.1%)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48.6%,P<0.05);正常对照组和泌尿系良性疾病组中Mcm5阳性表达率为10.0%,低于膀胱癌组(P<0.05).结论:RT-PCR方法检测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是一种敏感、特异的膀胱癌诊断方法.

    作者:郑涛;张卫星;王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金叶败毒制剂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金叶败毒制剂(JYBD)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建立HCMV感染细胞模型,应用更昔洛韦(GCV)和JYBD进行干预,采用定量RT-PCR法检测干预后不同时间感染细胞HCMV即刻早期基因IE86 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感染细胞的病变进展情况,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染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JYBD与GCV对HCMV IE86 mRNA的表达以及HCMV所致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受染细胞TNF-α、IL-6的分泌水平,JYBD作用弱于GCV.结论:JYBD可通过抑制HCMV IE基因的转录,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体外抗HCMV作用.

    作者:张龑;谭丽;闻良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50例外科治疗体会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是目前临床处理的难题之一.作者对本院1983年至2002年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冯留顺;李月光;马秀现;叶学祥;许培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内支架治疗体会

    1998年11月至2003年4月,作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带膜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24例,食管气管瘘6例,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宏亮;李伟;范英杰;乔合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140例体会

    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作者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14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素萍;姜海波;王敬贞;马应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胸壁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7例体会

    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作者采用行经胸壁乳晕途径的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单发甲状腺腺瘤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耿泽;任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窝沟封闭剂治疗早期窝沟龋170颗牙

    窝沟封闭剂涂布窝沟不仅是预防窝沟龋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可用于窝沟可疑龋和初期龋的治疗[1].作者使用窝沟封闭剂治疗早期窝沟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曹俊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126例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本院自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治疗先天性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大小便失禁126例,现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汴云;张桂菊;孔建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外毒素A对人单个核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热杀灭的铜绿假单胞菌(HKPA)及其外毒素A(PEA)对人单个核细胞(PBMC)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1×10 7 CFU/ml HKPA作为诱导物、50μg/L、100 μg/L、200 μg/L、400 μg/L PEA作为抑制物、抗PEA血清作为中和物,诱导PBMC体外产生TNF-α.ELISA法检测TNF-α浓度.结果:对照组HKPA可诱导PB-MC产生一定浓度的TNF-α;当PEA浓度≥100μg/L时,抑制TNF-α的产生(P<0.01),TNF-α浓度与PEA的剂量呈负相关(r=-0.82,P<0.01).抗PEA血清完全中和PEA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TNF-α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KPA在体外可有效诱导PBMC产生TNF-α,PE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TNF-α的产生.

    作者:邓予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BALB/c 小鼠小肠乳糖酶活性双糖酶法测定条件的优化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准确测定小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pH的底物溶液与肠黏膜提取物反应,计算相应的酶活性;取不同反应时间(45 min,60 min,75 min),不同显色时间(45 min,60 min,75 min)和不同显色剂用量(2.0 ml,2.5 ml,3.0 ml)按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底物溶液与肠黏膜反应的A值作为正交实验的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由正交实验得出,该方法的佳反应条件为:pH 4.6,水浴75min,显色时间45 min,显色剂用量3.0 ml;批内酶活性(0.029±0.003)U/ml,CV=2.49%,批间酶活性(0.032±0.004)U/ml,CV=4.19%.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作者:何伟;黄磊;吕斌;黄承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癌术后2种辅助化疗方法效果比较

    近年来术后辅助化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1998年至2000年,作者采用全身化疗+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术后患者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俊叶;申学昌;刘义兴;冯献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蜈蚣、全蝎、地龙氨基酸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蜈蚣、全蝎、地龙中氨基酸分布规律.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3种药材中氨基酸含量,并与常见动植物蛋白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3种药材蛋白含量均很高,Gly、Ala、Val、Leu、Arg等氨基酸比例较高.3种药材氨基酸分布规律与其药理作用有一定关系.

    作者:刘继红;尚娟;贾斌;刘宏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再次气管插管28例护理体会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可因多种原因而造成再次气管插管辅助通气.2001年至2004年,本科收治的先心病患儿在CICU行再次插管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邱武英;张林虹;周彩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及血清IgE测定

    目的:研究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表达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48例哮喘发作期儿童和29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并以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缓解组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726,0.739,0.714,P均<0.05).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与血清IgE水平不相关.结论:CD21、CD23的表达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TSGF含量变化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也称恶性肿瘤相关物质,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已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1].为探讨TSGF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疗效的关系,2001年以来,作者对126例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分别进行了血清TSGF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瑞玲;张士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