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及血清IgE测定

杨红

关键词:哮喘, CD21, CD23, 免疫球蛋白E
摘要:目的:研究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表达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48例哮喘发作期儿童和29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并以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缓解组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726,0.739,0.714,P均<0.05).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与血清IgE水平不相关.结论:CD21、CD23的表达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脑内NGF、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各组均16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后,雌二醇组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其余2组腹腔注射花生油.60 d后应用Y迷宫、ELISA法分别检测VD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组织中NGF和BDNF含量变化.结果:大鼠学习尝试次数、记忆测试10次的正确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模型组、雌二醇组脑内NGF和BDNF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雌二醇组脑组织内NGF和BDNF的含量较模型组增高(P均<0.01).结论: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可显著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增加VD大鼠脑内NGF和BDNF含量,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卢宏;姜晓蕊;滕军放;王建平;宋志宇;王凯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126例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本院自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治疗先天性小儿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大小便失禁126例,现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汴云;张桂菊;孔建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膀胱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微小染色体支持蛋白5检测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微小染色体支持蛋白5(Mcm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70例膀胱肿瘤患者(G1 25例,G2 27例,G3 18例;Tis-T1 47例,T2~T4 23例)、4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尿脱落细胞中Mcm5的表达;并对癌患者肿瘤组织Mcm5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行尿细胞学检查.结果:膀胱肿瘤组织标本中Mcm5阳性率为98.5%(67/68),Mcm5表达量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但相对表达量在各病理分级、各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中Mcm5检测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87.1%)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48.6%,P<0.05);正常对照组和泌尿系良性疾病组中Mcm5阳性表达率为10.0%,低于膀胱癌组(P<0.05).结论:RT-PCR方法检测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是一种敏感、特异的膀胱癌诊断方法.

    作者:郑涛;张卫星;王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听沉P300改变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疾病阶段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的P300改变.方法:将1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PD组(60例)和晚期PD组(60例);其中早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早期PD组(33例)和老年早期PD组(27例),晚期PD组又按年龄分为年轻晚期PD组(32例)和老年晚期PD组(28例).将6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为年轻对照组(34例)和老年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语言流畅性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认知功能,记录分析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PL.结果:年轻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年轻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早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老年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老年对照组,且P300PL延长(P<0.01);晚期PD组5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300PL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轻早期PD组较年轻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PD组较对照组5项评分及P300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MMSE、FOM、RVR、BD、DS评分和P300峰潜伏时的延长呈负相关.结论:非痴呆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其认知功能的下降与发病年龄及疾病阶段有关.

    作者:赵莘瑜;卢宏;滕军放;张炳谦;王少平;王左生;赵宗美;王海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内支架治疗体会

    1998年11月至2003年4月,作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带膜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24例,食管气管瘘6例,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宏亮;李伟;范英杰;乔合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骨转移并高钙血症7例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并发高钙血症,其发生率约为10%~20%[1].本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失调,但许多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忽视,延误诊治.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作者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并高钙血症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春莲;张靖;王明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及血清IgE测定

    目的:研究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表达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48例哮喘发作期儿童和29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并以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缓解组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726,0.739,0.714,P均<0.05).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与血清IgE水平不相关.结论:CD21、CD23的表达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外毒素A对人单个核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热杀灭的铜绿假单胞菌(HKPA)及其外毒素A(PEA)对人单个核细胞(PBMC)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1×10 7 CFU/ml HKPA作为诱导物、50μg/L、100 μg/L、200 μg/L、400 μg/L PEA作为抑制物、抗PEA血清作为中和物,诱导PBMC体外产生TNF-α.ELISA法检测TNF-α浓度.结果:对照组HKPA可诱导PB-MC产生一定浓度的TNF-α;当PEA浓度≥100μg/L时,抑制TNF-α的产生(P<0.01),TNF-α浓度与PEA的剂量呈负相关(r=-0.82,P<0.01).抗PEA血清完全中和PEA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TNF-α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KPA在体外可有效诱导PBMC产生TNF-α,PE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TNF-α的产生.

    作者:邓予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L-6、TNF-α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L-6((220.08±31.82)ng·L-1)、TNF-α((1.79±0.25)μg·L-1)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114.63±14.63)ng·L-1、(1.16±0.13)μg·L-1)(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L-6((246.27±22.76)ng·L-1)、TNF-α((1.99±0.17)μg·L-1)水平均高于轻度子痫前期者((199.13±20.79)ng·L-1、(1.60±0.14)μg·L-1)(P<0.05);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与子痫前期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结论:IL-6、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玉山;张曦;张展;鄢文海;贾莉婷;胡玉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微囊化牛嗜铬细胞移植对致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囊化牛嗜铬细胞(BCC)蛛网膜下腔移植对疼痛大鼠脊髓后角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囊组、微囊化BCC组和BCC组,每组8只.分别在3组大鼠的脊髓蛛网膜下腔植入含空囊的DMEM、微囊化BCC和单纯BCC.移植8周后,对3组大鼠行福尔马林疼痛实验;福尔马林处理后2 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脊髓后角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空囊组、BCC组和微囊化BCC组大鼠痛觉行为反应和脊髓后角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均依次减少(P均<0.05).结论:BCC移植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有镇痛作用,可以抑制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后角C-fos的表达,微囊化BCC效果优于BCC.

    作者:游言文;赵文峰;臧卫东;李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转人CD59基因小鼠对人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转基因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人CD59(hCD59)基因对人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建立转hCD59基因小鼠,采用PCR、Southern blot方法检测hCD59基因的整合,流式细胞仪检测hCD59蛋白的表达,人血清体外灌注转基因小鼠心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补体C9及IgG评估排斥反应的情况.结果:转基因小鼠hCD59基因表达强度为人外周血白细胞的35%~120%,转基因小鼠体外灌注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心脏补体C9沉积明显减少.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hCD59可以减轻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作者:武玉东;刘秉乾;李胜芝;李光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脑出血可增加致残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作者对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助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并以常规治疗的42例作对照,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马丽;侯巧红;郭建超;许予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褪黑素对早期糖尿病大鼠心肌非酶糖基化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和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大鼠、糖尿病大鼠及用褪黑素治疗8周的糖尿病大鼠各10只,应用荧光法测定心肌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应用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乳胶免疫聚集抑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含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糖尿病大鼠各指标升高,而褪黑素组血清MDA以及心肌组织中AGEs、MDA含量和心脏质量指数均较糖尿病组下降.结论:褪黑素能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非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李青菊;姚蔚;李凤良;李鹏诺;张苏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镜检查中瑞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镇痛40例观察

    随着电子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食管狭窄及胃内异物、肿物的检查治疗均可无痛在胃镜下完成[1].作者比较了瑞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和单纯瑞芬太尼在纤维胃镜检查治疗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兰;孙燕;马民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肺癌组织中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套双向凝胶电泳图像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分析和鉴定差异蛋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可溶性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电泳图片由专用扫描仪获取后,应用图像分析软件(PDQuest 7.1)进行蛋白差异点的表达情况分析.结果:二维电泳图片经过背景消减、点检测、点匹配等一系列分析后,得出了差异点.结论:PDQuest 7.1软件可以用来快速有效地对生物样品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进行分析.

    作者:张慧珍;范清堂;吴逸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T和MRI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价值探讨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常见的骨关节疾患,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1,2].作者对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悦保仕;张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平阳霉素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28例观察

    2001年4月至2003年11月,本科对2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中加用平阳霉素治疗,既有效缓解了痛经症状,又保留了子宫,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向华;许雅娟;蒋素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存档蜡块食管癌组织、46例食管正常组织、32例新鲜食管正常及癌组织LRP蛋白的表达;对其中的32例新鲜标本,运用RT-PCR技术检测LRP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LRP蛋白阳性表达率54.3%(44/81),高于正常组织的35.9%(28/78)(x2=5.44,P<0.05).食管癌组织中LRP mRNA的表达水平(0.54±0.05)高于正常组织的(0.39±0.04)(t=2.30,P<0.05).LRP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LRP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耐药性有关,该特性可能独立于病理特征之外.

    作者:董鑫;郝志芳;李珊珊;司源;阎爱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70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在心衰初步控制后加服倍他乐克,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HRV;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HRV各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总有效率97.1%(34/35),高于对照组的71.4%(25/35)(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再住院率17.1%(6/35),低于对照组42.9%(15/3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CHF,可提高患者HRV,增强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高寒梅;郭龙枝;裴济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4例

    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常用方案,但部分患者存在原发耐药或缓解后复发.近年来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反应停,thalidomide)有治疗MM作用,并且对难治复发者也有效[1,2].作者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24例MM,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清;李琳;张茵;臧玉柱;席雨人;李晓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