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胺酮联合安定在大鼠麻醉中的应用

刘冰;肖静;李红;刘章锁

关键词:氯胺酮, 安定, 大鼠, 麻醉
摘要:目的:探索适用于大鼠动物模型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建立5/6肾切除大鼠模型,分别应用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氯胺酮及氯胺酮联合安定等方法进行手术麻醉,比较4种麻醉方法对大鼠生理状况的影响及麻醉效果.结果:氯胺酮联合安定组麻醉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较戊巴比妥钠组短,且不抑制呼吸系统,不增加呼吸道粘液分泌,镇痛效果优于硫喷妥钠组,肌肉松弛完全.结论:氯胺酮联合安定使用方便,安全有效,是应用于建立大鼠动物模型的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液体石蜡在病理组织脱水机中的应用

    病理组织自动脱水机能按预定程序和时间自动完成揭盖、复盖、换缸、搅拌、脱水、浸蜡等任务,给病理技术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提高了病理科日常工作的效率.国产病理组织自动脱水机的蜡缸均采用水浴加温,自动恒温数字显示.因要保持水箱内的压力和外界压力必需相同,所以病理组织脱水机的水浴箱不能被完全密封.

    作者:孙廷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8例

    尿激酶用于脑梗死的早期溶栓治疗已被广为接受,但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却少见报道,作者自1998年以来用尿激酶治疗TIA 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中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骶管注射复方利多卡因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146例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是1995年由NIH提出的前列腺炎的一个分类概念,指前列腺液培养阴性,但有尿频、尿急以及盆腔耻骨上区疼痛不适等症状的疾病.1999年11月至2001年9月,作者采用骶管注射复方利多卡因治疗CPPS 患者146例,经与对照组127例进行疗效比较,效果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范锐;邵立钦;潘曙光;张凯;蔡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电刺激大鼠背侧海马对脑干部分神经核团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刺激大鼠背侧海马对脑干部分神经核团生长抑素(SOM)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海马在痛调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不给动物任何处理;B组:疼痛刺激组,大鼠右侧后肢足底皮下注射4 g/L多聚甲醛200 μl,作为疼痛模型.C组:电刺激组,将疼痛模型动物经腹腔注射20 mg/L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借助于脑立体定位仪,待大鼠清醒后,按Paxinos和Watson大鼠脑图谱,用同心圆电极于大鼠右背侧海马给予方波电刺激,时间为2 min.D组:电刺激对照组,操作同电刺激组但不通电,时间为2 min.4组动物均于12 h后处死,经主动脉灌注,冰冻切片,采用地高辛标记反义RNA探针原位杂交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缝大核(NRM)和外侧网状核(LRN)SOM mRNA阳性神经元细胞数及光密度值.结果:疼痛刺激后,PAG、NRM、LRN内SOM mRNA表达较正常明显增高(P<0.01),电刺激组PAG、LRN的SOM mRNA表达较疼痛刺激组进一步增加,而NRM内SOM mRNA较疼痛刺激组增加不明显.结论:海马兴奋可引起PAG、LRN神经元SOM mRNA表达增加,因此,SOM可能与脑干PAG和LRN参与镇痛有关.

    作者:高艳;周彦斌;方智慧;张静;吴爱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鼠喉返神经电生理检测

    目的:探讨一种鼠喉返神经的电生理检测法.方法:SD大鼠20只,分离暴露左侧喉返神经,单次手动刺激,刺激强度0.2 mA , 波宽0.1 ms,扫描速度1 ms/DIV,0.1 mV/DIV.结果:20只大鼠均在同侧甲杓肌获得良好确切诱发肌电波形,波形特征为一光滑双相或三相波形,正常值潜伏期(0.93±0.16)ms, 波幅(1.36±0.96)mV.结论:本实验确立了 SD大鼠的喉返神经检查法及正常值.为喉返神经损伤的治疗与康复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检测手段.

    作者:张炳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烟雾病的螺旋CT和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和SCT血管造影(SCT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0例烟雾病患者,年龄9~42岁,经常规SCT平扫,然后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采用SCT扫描方式进行SCTA 原始图像数据采集,用血管成像重建技术中的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随机选择10例SCT和SCTA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0例患者SCT横断面均见丘脑基底节区扩张的脑血管,即烟雾血管.其中3例有数字血管减影(DSA),6例有磁共振成像(MRI/MRA),10例SCTA和3例DSA显示颈内动脉上段或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近端闭塞以及丘脑基底节区有烟雾血管,这些病理血管分布与自旋回波(SE)序列的MRI一致,对照组均未见丘脑基底节区正常细小的穿支血管.结论:SCTA有望成为诊断烟雾病的又一有效的非创伤性方法.

    作者:张小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手术后患者止痛知识培训效果的评价

    目的:评价培训对手术患者术后止痛知识了解的效果.方法:对216例普通外科住院择期手术患者实施系统的术后止痛知识培训,并于培训前、后以相同内容的问卷对患者进行有关调查.结果:培训前、后在以下几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①术后止痛认识程度;②主观要求术后止痛;③术后是否要求止痛的原因;④对止痛药物的认识;⑤对止痛方法的选择;⑥对止痛执行者的认识.结论:对手术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术后止痛知识宣教、培训,能消除患者对止痛药物、方法及有关知识的误解.护士在术后止痛方面的职责与临床医生同样重要.

    作者:陈长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男性解脲脲原体感染不育患者76例分析

    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作者收治男性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不育患者76例,对其药物治疗前后精液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庆华;曹征;刘红春;金雨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先天性冠状窦瘤破裂37例

    先天性冠状窦瘤(RASV)较少见,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1%~3.56%,一旦窦瘤破裂,会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迅速而严重的影响,产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1.所以应及时正确诊断,并且确诊后应尽快施术.1981年9月至2001年4月本科共收治该类患者37例,占同期心脏手术的4.1%.现就RASV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赵高峰;僧靖静;阎保君;张新;卫洪超;乔晨晖;赵松;赵文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与药物流产215例疗效比较

    药物流产(药流)和人工流产术(人流)作为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目前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如何选择一种方便、快捷、痛苦少、恢复快的止孕方法,是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首要关心的问题.作者就2种终止妊娠的方法出现的反应、可接受性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韩丽萍;魏振玲;王世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损伤11例诊治体会

    十二指肠在腹腔内解剖位置较深,大部分位于腹膜后,受伤的机会较少,约占腹内脏器伤的3%~5%[1],常同时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十二指肠及其比邻脏器在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使其损伤后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变得异常复杂、困难,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达10%~27.8%[2],同时合并有胰腺等相邻脏器伤病死率更高.近6 a间作者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11例,现着重就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漏诊和治疗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杨西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放疗加胸腔灌注治疗高龄肺癌合并胸水43例

    长期以来,肺癌合并胸水一直被视为放疗禁忌证,尤其年老体弱患者更是如此1.合并胸水的肺癌往往进展迅猛,疗效极差2.为提高高龄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本科从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对43例高龄肺癌合并胸水患者采用了放疗加胸腔灌注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娟;葛红;陆寓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甲状腺疾病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呼吸的监测护理

    本科从1995年9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586例,通过对患者行术后呼吸的监测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玲;李莹;张忠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开腹实验大鼠存活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开腹实验大鼠存活的因素. 方法:SD大鼠97只,经腹切除双侧肾上腺,手术时间20~25 min,观察大鼠体重、术前禁食与否、术中不显性失水及饲养水质等对大鼠存活的影响.结果:体重较重(>350 g)及术前不禁食者其死亡率90.0%及71.4%明显高于体重≤350 g组和术前禁食组(P<0.05 ).术中将肠管拉出腹腔造成不显性失水的大鼠死亡率(100%)明显高于未拉出腹腔组(0)(P<0.01 ).用普通水加食盐配制成生理浓度的盐水喂养容易引起重度腹泻,其死亡率(75%)明显高于用纯净生理盐水喂养组(0)(P<0.01 ).结论:大鼠体重、术前禁食、术中失水及喂养水质是影响大鼠存活的主要因素.

    作者:杨锦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开放式灰化·酸溶·氟电极法测定蔬菜中微量氟

    目的:建立开放式灰化*酸溶*氟电极测定蔬菜中微量氟的方法.方法:称取适量洗净、烘干、粉碎的蔬菜样品置于瓷坩埚中,加Mg(NO3)2、MgCl2、NaOH溶液作氟保护剂.于开放式灰化炉上炭化、灰化.灰分用0.5 mol/L HCl浸泡,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后用氟电极测定氟.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E=-101.34-58.58 lgc, r=0.999 9,RSD为1.12%~2.72%,回收率为94.47%~97.76%.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为测定蔬菜中微量氟的良好方法.

    作者:吴予明;张洪权;吴拥军;常爱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48例超声诊断体会

    回顾分析本院1995至2000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48例,对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付艳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宫腔镜及B超联合输卵管插管注液术52例分析

    输卵管梗阻是导致原发或继发不孕的原因之一.作者采用宫腔镜与B超联合输卵管插管注液术,对输卵管梗阻患者进行注液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鲁文;申爱荣;白桦;吕桂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磁共振成像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因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妇科常见病[1].既往诊断依据超声和临床检查,结果不甚满意.作者收集了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其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吉金钟;王勇;于红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LIF对人胚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LIF对人胚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孕24周流产胎儿脑组织中分离NSCs,并分4组培养.对照组用基础培养液,第1,2,3实验组分别于基础培养液中加入20 μg/L EGF和B27,20 μg/L LIF和B27,20 μg/L LIF、20 μg/L EGF及B27.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在不同时间进行细胞计数.诱导细胞分化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培养3 d细胞开始分裂并聚集成球,后逐渐增大,培养10 d,第1,2,3实验组和对照组神经球形成数分别为(21.5±7.8),(23.8±5.4),(25.2±6.3)和(24.8±6.9),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化实验显示含LIF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少.结论:在体外,LIF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作者:杜英;杨波;阮丽荣;赵新利;李红伟;宋来君;张清勇;韩志强;张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脑区来源的成体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特性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脑内分布及体外培养条件、增殖特性,为自体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成年大鼠纹状体、室区(VZ)和室下区(SVZ)的细胞,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培养并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规律,采用SABC法进行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检测,并作姬姆萨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由成年大鼠纹状体、VZ和SVZ区获得的细胞群,均可在体外分裂增殖形成神经球,Nestin阳性,进一步分化后分别呈现NSE和GFAP阳性.结论:成年大鼠脑内特定区域具有存在神经干细胞.

    作者:杜英;赵新利;杨波;阮丽荣;宋来君;李红伟;张清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