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载脂蛋白及脂类的变化

夏昱;马婉懿;邵卫华;王继立

关键词:脑梗死, 脑脊液, 血清, 载脂蛋白, 胆固醇, 甘油三脂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脑脊液(CSF)及血清中载脂蛋白及脂类代谢的变化.方法:脑梗死患者80例及对照组40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载脂蛋白E(ApoE),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用酶法测定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结果:脑梗死患者CSF中ApoAI及Apo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0.05),ApoB100未检出,Ch及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中ApoE、ApoB100、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oAI、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SF与血清中各项指标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CSF及血清中脂类及载脂蛋白含量发生变化,其检测可用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预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潘南金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1997年至1998年,作者应用潘南金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脑梗死患者,经临床和脑CT检查确诊,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7.4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6~68岁,平均56.2岁.2组病程均在1周内,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于8分.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计分,治疗组低为8分,高为42分,x-±s为(22.5±1.9)分;对照组低9分,高40分,x-±s为(21.8±1.0)分.

    作者:刘卫民;李彩霞;吴保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心脏粘液瘤82例诊治体会

    心脏粘液瘤是心脏组织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占心脏原发肿瘤的50%,1981年9月至2001年4月,本院心胸外科共收治心脏粘液瘤患者8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高峰;僧靖静;张新;卫洪超;乔晨晖;赵松;赵文增;郅兴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儿童MDS伴骨髓嗜酸细胞增多6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嗜酸细胞增多(MDSFO),是MDS的特殊亚型,国外已有成人方面的报道[1],国内尚未见儿童MDSEO的系统介绍.1986年元月至2000年12月,本科共诊断儿童MDS 77例,其中MDSEO 6例,占7.8%,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7例MDS患者均为本科初诊患者,骨髓标本取于治疗前,男53例,女24例,年龄3个月~13岁.

    作者:赵晓明;邹湘;彭韶;盛光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儿童肥厚性心肌病猝死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14岁,学生,在校与数名学生发生争执,在斗殴中被人用刀刺伤左胸部,伤后在村卫生院包扎治疗.半月后患者在赶集(步行)途中自觉不适,继而倒地,被人送往某市医院抢救,入院时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无心跳呼吸,经抢救无效于9时30分死亡.尸体检验: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尸斑、尸僵存在,左面部眼角外侧有一小片状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左胸锁骨中线第七肋处有一纵形1 cm×3 cm创口.

    作者:杨卫红;冯岩;阎红涛;王佔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处理方法.方法:术中尾静脉建立输液通路,采用自制拉钩牵开腹壁,暴露手术野,单人手术放大镜下操作,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32只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无肝期为(22.48±2.03)min,受体总手术时间为(45.00±3.21)min,1周生存率84.38%.结论:术中建立输液通路,良好的手术野暴露有助于缩短受体无肝期及总手术时间和提高受体生存率.

    作者:张水军;金中奎;程香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37例护理体会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其治疗目前仍以开放式手术减压为主.在彻底解除压迫因素的前提下,如何少破坏脊柱的结构,尽量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手术并发症一直是脊柱外科努力的方向[2,3].本院1998年6月~2001年3月,共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87例,其中137例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 Endo Diss System,MED)手术治疗(新术法),现将治疗效果与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HBV携带者ALT升高因素分析

    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作者选择了81例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HBV携带者和83例未出现ALT异常的HB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模式、父母患乙肝病史、身心劳累、酗酒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晁萍;张梅喜;刘宗文;王凯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阿齐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37例

    阿齐霉素(azithromycin)是一种新的15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红霉素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更好的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1].作者将其与红霉素对照研究,观察其治疗院外获得性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贾金广;王慧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管迷走性晕厥心率变异12例

    心率变异(HRV)是指窦性心率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变化的一种现象,是反映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情况的定量检测指标.常用以评价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1].血管迷走性晕厥是诸多晕厥中常见而又特殊的一种类型,发作时先有交感神经活动性激活,后有迷走神经的过度反应,倾斜试验有助于确诊[2].作者观察了12例青年男女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非发作期心率变异的各项指标.

    作者:程秋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09例CHF患者与30例在年龄和性别上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检测其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6-k-PGF1α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CHF患者CEC、ET及TNFα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1),同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重度多于轻度(P<0.01),而6-k-PGF1α则显著减少(P<0.01);CEC与ET、TNFα及心功能呈显著正相关(r=0.648,0.840,0.880,P<0.01),与6-k-PGF1α呈显著负相关(r=-0.428,P<0.01).结论:CHF时存在VEC损伤及功能紊乱,VEC损伤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CEC数量和形态变化、ET、6-k-PGF1α及TNFα可作为CHF时VEC损伤及病情监测的指标.

    作者:王矩伟;王锡田;陈春波;刘晓红;李忠银;田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眼挫伤后视网膜电流图与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

    目的:探讨眼挫伤的视网膜电流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改变特征.方法:对1994年8月至2000年6月的204例单眼挫伤患者的ERG和VEP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挫伤眼a、b波波幅均降低(P<0.01),b波峰潜时延迟(P<0.01);挫伤眼视力≥0.1者P100波的峰潜时延迟(P<0.001),波幅降低(P<0.01);挫伤眼视力<0.1者F-VEP各波峰潜时延迟(P<0.001).②电生理各波异常发生率依次为a波降低(65.7%)>b波降低(47.5%)>VEP波降低(37.3%)>VEP波延迟(35.3%)>b波延迟(32.4%)>b波亢进(12.3%)>a波延迟(8.3%)>a波亢进(5.4%).③单一波型异常为30.4%;复合波型异常为69.6%,主要为ERG+VEP异常(49.5%),其次为ERG异常(19.1%).结论:眼挫伤后先出现的电生理波型易发生波幅降低,后出现的波型易发生峰潜时延迟;49.5%的病例同时出现ERG和VEP异常.

    作者:李秋明;张凤妍;施茹虹;张金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学论文中定量资料假设检验方法常见错误分析

    目的:分析医学论文中定量资料假设检验方法的常见错误.方法:对发表在医学期刊上医学论文中定量资料假设检验方法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结果:常见错误有:①使用假设检验时,不考虑资料的分布类型;②将配对设计改用成组设计的方法处理,或配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交代不清,或不交代检验方法;③分不清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使用范围,采用t检验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结论:作者在使用统计方法时应掌握其适用条件,编者应加强论文统计学的审稿工作.

    作者:田庆丰;张功员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膈疝21例手术治疗体会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并发膈疝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国内报道不多,部分病例后果严重,常常危及生命,本院自1975年12月至2000年8月,共行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8 485例,发生膈疝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安林;智玲玲;邵文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水杨酸羟基磷酰化产物的合成

    目的:研究水杨酸羟基磷酰化产物的合成.方法:冰盐浴条件下,二异丙基亚磷酸酯(DIPPH)和四氯化碳混合液滴加到水杨酸、三乙胺、乙醇的混合液中,水杨酸和DIPPH发生磷酰化反应.结果与结论:在该条件下水杨酸可以和DIPPH发生磷酰化反应,生成水杨酸羟基磷酰化产物.

    作者:郭蕾;陈晓岚;卢建莎;赵清治;朱卫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22例防治体会

    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排斥常用三联免疫抑制药物环孢素(CsA)、皮质激素、硫唑嘌呤(Aza),但仍有30%~40%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作者于1998年起应用骁悉(MMF)替代三联用药中的Aza,防治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22例,并与对照组20例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赵显国;丰贵文;张蓓蕾;李素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干髓术193例失败原因分析

    干髓术是治疗牙髓炎和保存牙体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如果操作不慎或病例选择不当,易造成复发及冠折,作者自1990年9月至1999年6月,追踪观察干髓治疗后有完整记录的329人,381个牙位,发现147人,193个牙位失败,现分析失败原因如下.

    作者:张月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38例食管鳞癌组织、16例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并观察食管鳞癌端粒酶活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3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32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4.21%;16例癌旁组织中,5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1.25%;1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1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33%.食管鳞癌组织与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或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端粒酶活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临床分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作为食管鳞癌诊断的指标.

    作者:张蕾;高冬玲;温洪涛;张云汉;马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膜凝血酶敏感蛋白及糖蛋白Ⅳ的分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血小板膜表面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及糖蛋白Ⅳ(GPⅣ)分布状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I患者(10例)静息状态时及凝血酶(0.1 U/ml,0.5 U/ml)激活时,血小板膜表面TSP及GPⅣ分布状况,并与正常人(12名)进行比较.结果:AMI 12~72 h,静息血小板和激活血小板膜表面TSP及GP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P<0.001);AMI 168 h激活血小板膜TSP及GPⅣ高于正常人(P<0.05,P<0.01),静息血小板膜TSP及GPⅣ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静息血小板和激活血小板膜TSP与GPⅣ呈显著正相关(r=0.383,P<0.001).结论:AMI发生后72 h内血小板活性及反应性明显增高,血小板反应性持续增高达AMI后168 h.

    作者:李长运;董建增;曹剑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32例

    大咯血是呼吸科急症,可因血块阻塞气道而窒息死亡,必须紧急抢救,内科治疗无效者,既往多采用肺叶切除术,但许多大咯血患者因来不及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而失去生存机会.1947年Remy首先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效果满意,但脊髓损伤并发症严重,采用的明胶海绵栓塞剂易被吸收,使血管再通,咯血复发[1].作者1993年6月~2000年6月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及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SBAE)治疗大咯血3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郭莲香;杨永国;宋战平;李福亮;乔冬梅;姚彦萍;许新举;安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