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显国;丰贵文;张蓓蕾;李素珍
目的:布洛芬分散片处方筛选并对优选处方崩解度,分散性均匀性及体外溶出度进行实验.方法:用正交设计法,崩解剂,粘合剂,辅助粘合剂的种类及配比为因素,在3个水平上拟合,以崩解时限为指标用L9(33)进行实验.结果:优选处方中崩解剂为CMS-Na60g/L,辅助崩解剂MCC 150 g/L,粘合剂为10 g/L PVP(300 g/L乙醇水溶液).结论:按优处方组成制备分散片均在50 s内完全崩解,分散均匀性达到中国药典(2000年版)关于分散片的要求,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
作者:李志;郭新红;张振中;陈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脑脊液(CSF)及血清中载脂蛋白及脂类代谢的变化.方法:脑梗死患者80例及对照组40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载脂蛋白E(ApoE),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用酶法测定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结果:脑梗死患者CSF中ApoAI及Apo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0.05),ApoB100未检出,Ch及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中ApoE、ApoB100、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oAI、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SF与血清中各项指标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CSF及血清中脂类及载脂蛋白含量发生变化,其检测可用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预测.
作者:夏昱;马婉懿;邵卫华;王继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2种全麻诱导药物对中枢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依托咪酯组)和Ⅱ组(常规用药组),采用2种麻醉诱导方法,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PSB),舒张压(PDB),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脉搏血氧饱和度(xO2)及Ⅱ导心电图(ECG),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并对诱导、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Ⅰ组药物起效迅速,诱导插管前、后fH变化不大,PSB、PDB、PMA、RPP插管后10 min接近用药前值(P>0.05),ECG无变化、苏醒期短、并发症少.Ⅱ组药物起效较慢,诱导插管时及插管后10 minfH明显增快(P<0.01),PSB、PDB、PMA均于插管时、后明显升高,RPP值明显增大,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插管时及插管后10 min,fH、PSB、PDB、PMA、RPP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ECG有异位心律和传导异常,苏醒期长,并发症多.结论:依托咪酯组全麻诱导方法优于常规用药组,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便于术后管理.
作者:李红;马民玉;李新锋;马君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河南省中老年干部血清尿酸水平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对879例36~90岁的干部进行5项与血尿酸等相关项目的生化组合检测分析.结果:879例体检者中血尿酸升高234例(26.62%),其中男性210例(28.5%),女性24例(16.9%);<60岁占19.08%,60~岁占26.29%,70~岁占30.05%,>80岁占21.25%;单纯血尿酸增高14例(5.98%),伴有其他生化指标异常者220例(94.02%)9.结论:高尿酸血症不属少见,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并与多种疾病有关.
作者:李红;张明轩;肖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制新的以杯[4]芳烃衍生物为载体的PVC膜钾离子选择电极.方法:以3种杯[4]芳烃衍生物为载体,癸二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增塑剂,四(4-氯)苯硼钾为离子定域体制得了PVC膜钾离子选择电极,测试了该类电极对钾离子的响应性能和对7种阳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结果:以5,11,17,23-四叔丁基-25,26,27,28-四[2-(乙氧基羰基)苄氧基]杯[4]芳烃为载体所制得的电极(电极Ⅰ)对钾离子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该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优于电极Ⅱ和Ⅲ.分别用电极Ⅰ,Ⅱ,Ⅲ对青霉素V钾中的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均与原子吸收法基本一致.结论:所制得的上述电极是一类新的钾离子选择电极,有实用价值.
作者:周稚仙;葛明辉;邢彦军;陈蕊;吴养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8年2月至1999年2月,共对15例Ⅰ、Ⅱ期乳癌患者施行了保乳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保乳手术的15例乳癌患者均为女性、单发,其中年龄大68岁,小23岁,平均年龄54岁.Ⅰ期乳癌9例,Ⅱ期乳癌6例.术后辅以放疗6例,化疗8例,1例因经济原因未行任何辅助治疗.
作者:田众一;韩红勤;王结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合成笼状双环磷酸酯的羧酸酯衍生物.方法:用氯仿作溶剂,用浓硫酸作催化剂,通过4-羟甲基笼状双环磷酸酯在浴温下,分别与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及己酸发生酯化反应.结果与结论:合成了6种笼状双环磷酸酯的羧酸酯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结构.
作者:朱卫民;李杰;孔薇;颜振宁;焦凤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兔眼球穿孔伤后房水蛋白升高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兔眼前房穿刺和花生四烯酸(AA)刺激眼前部模型,用Lowry法测定兔眼球穿孔后房水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Lowry法测定兔眼球穿孔伤后房水蛋白含量的回收率为91.8%~104.1%,平行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6%.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兔眼球穿孔伤后房水蛋白升高的抑制率为90.3%,对AA刺激引起的房水蛋白升高的抑制率为76.1%.结论: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前房穿刺及AA刺激引起的房水蛋白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明显优于醋酸可的松滴眼液.
作者:刘洁;阎素清;刘利娥;张幼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00年3月至2000年10月,作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22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30~70岁,33条肢体.术前均经深静脉造影检查,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0条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条肢体.临床表现:浅静脉曲张33条肢体(100%)、下肢酸胀31条肢体(96%)、靴区色素沉着20条肢体(61%)、下肢轻度浮肿15条肢体(46%).
作者:崔卫东;崔晓兵;薛长年;管郑生;云峰;付聿铭;郭魁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油漆对作业工人的早期危害.方法:用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B)法对55名油漆工和66名非油漆作业人员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检查.结果:观察组数字广度、手提敏捷度、数字译码、视觉持留、目标追踪-Ⅱ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困惑情绪状态和数字译码、视觉持留得分随工龄增加显著降低,而平均简单反应时随工龄增加明显延长,P均<0.05.结论:油漆作业对油漆工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陈小玉;李志远;张巧;王新朝;马玉英;陈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动态监测心脏瓣膜置换者术前和术后1 d,3 d,7 d,14 d机体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的指标.结果:CPB术后1 d,3 d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测定值明显低于术前值(P<0.05).其中以IgG、C3降低显著(P<0.01).C4含量于术后3 d恢复到术前水平.C反应蛋白术后1~3 d测定值显著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7 d恢复术前水平.结论:CPB术后可使瓣膜置换者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是术后感染重要原因;故术前、术后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作者:张素英;于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304个常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超排卵治疗周期资料.方法:使用Buserelin/Metrodin-HP/HCG方案或Decapeptyl/Metrodin-HP/HCG方案超排卵、监测卵泡发育及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精子优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黄体期支持等过程.结果:总获卵率86.45%,平均每周期获卵9个,受精率75.8%,卵裂率96.4%.268个胚胎移植周期中83例获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31.5%,其中5例流产;河南省首例常规试管婴儿于1999年6月23日顺利分娩,至2000年11月已分娩43例58个婴儿,1例早产死亡,另有35例在妊娠中.结论:作者建立的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用于治疗女性原因的不孕症是可靠、有效的.
作者:孙莹璞;苏迎春;郭艺红;乔玉环;陈秋菊;刘新贵;陈爱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并发膈疝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国内报道不多,部分病例后果严重,常常危及生命,本院自1975年12月至2000年8月,共行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8 485例,发生膈疝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安林;智玲玲;邵文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率变异(HRV)是指窦性心率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变化的一种现象,是反映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情况的定量检测指标.常用以评价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1].血管迷走性晕厥是诸多晕厥中常见而又特殊的一种类型,发作时先有交感神经活动性激活,后有迷走神经的过度反应,倾斜试验有助于确诊[2].作者观察了12例青年男女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非发作期心率变异的各项指标.
作者:程秋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酸性蛋白及甲胎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确诊的84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F)、甲胎蛋白(AFP)和酸性铁蛋白(AIF)进行了测定.结果:AIF和SF对PHC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8%(62/84)、48.8%(41/84),而AFP则为81.0%(68/84).AFP与AIF、SF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2.0%(49/68)、47.0%(32/68),16例AFP阴性者中,AIF和SF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2%(13/16)和56.3%(9/16).结论:用RIA测定AIF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若与AFP同时测定,则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席睿;阮翘;韩星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L)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凝集试验和ELISA方法对537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sAb、EmAb和ACL进地检测。结果:①不孕组AsAb阳性率为24.0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00%(P<0.05);②不孕组EmAb总阳性率为49.53%,其中IgG阳性率11.73%,IgM32.40%,2者同时阳性5.40%,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不孕组ACL总阳性率为51.14%,其中IgG阳性率8.33%,IGM32.20%,2者同时阳性10.6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AsAb、EmAb和ACL在不孕症的发病中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贾莉婷;马奎;刘东峰;唐琳;任芬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处理方法.方法:术中尾静脉建立输液通路,采用自制拉钩牵开腹壁,暴露手术野,单人手术放大镜下操作,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32只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无肝期为(22.48±2.03)min,受体总手术时间为(45.00±3.21)min,1周生存率84.38%.结论:术中建立输液通路,良好的手术野暴露有助于缩短受体无肝期及总手术时间和提高受体生存率.
作者:张水军;金中奎;程香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观察小剂量甲状腺激素(TH)对扩张性心肌病(DCM)及缺血性心肌病(ICM)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并评价此疗法的安全性.方法:28例DCM及ICM所致的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左甲状腺激素钠(优甲乐50,L-T50),疗程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分别观察患者心脏功能、运动指数,以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运动指数上升、心泵功能及左室缩舒功能显著提高(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心室壁增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心胸比降低(P<0.05),而左室重量指数变化不显著(P>0.05).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小剂量TH能明显改善DCM和ICM所致CHF患者的运动耐量及心脏功能,同时还发现独特的心室重构现象.在试验期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新华;卢新政;王赤京;黄峻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血小板膜表面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及糖蛋白Ⅳ(GPⅣ)分布状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I患者(10例)静息状态时及凝血酶(0.1 U/ml,0.5 U/ml)激活时,血小板膜表面TSP及GPⅣ分布状况,并与正常人(12名)进行比较.结果:AMI 12~72 h,静息血小板和激活血小板膜表面TSP及GP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P<0.001);AMI 168 h激活血小板膜TSP及GPⅣ高于正常人(P<0.05,P<0.01),静息血小板膜TSP及GPⅣ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静息血小板和激活血小板膜TSP与GPⅣ呈显著正相关(r=0.383,P<0.001).结论:AMI发生后72 h内血小板活性及反应性明显增高,血小板反应性持续增高达AMI后168 h.
作者:李长运;董建增;曹剑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尖锐湿疣患者36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21例患者在电灼术后给予干扰素肌内注射10 d,B组15例仅给予电灼术治疗,另选正常对照组12例.应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10 d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2组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组患者血清sIL-2R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B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尖锐湿疣患者在发病阶段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是下降的,干扰素可部恢复尖锐湿疣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李秋涛;杨宇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