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省中老年干部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调查

李红;张明轩;肖静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痛风, 尿酸性肾病
摘要:目的:调查河南省中老年干部血清尿酸水平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对879例36~90岁的干部进行5项与血尿酸等相关项目的生化组合检测分析.结果:879例体检者中血尿酸升高234例(26.62%),其中男性210例(28.5%),女性24例(16.9%);<60岁占19.08%,60~岁占26.29%,70~岁占30.05%,>80岁占21.25%;单纯血尿酸增高14例(5.98%),伴有其他生化指标异常者220例(94.02%)9.结论:高尿酸血症不属少见,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并与多种疾病有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24例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返流(GER)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为了解哮喘患者GER发生的规律及抗哮喘药物和胃肠动力药物对GER的作用,作者采用食管下段pH值监测的方法从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检出支气管哮喘合并GER24例,并对其进行了抗返流治疗前后的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毛毅敏;孙瑜霞;王金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HBV携带者ALT升高因素分析

    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作者选择了81例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HBV携带者和83例未出现ALT异常的HB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模式、父母患乙肝病史、身心劳累、酗酒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晁萍;张梅喜;刘宗文;王凯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 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vndrome,OHSS)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度OHSS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OHSS发生在超排卵治疗后,临床表现为腹胀、恶心、腹水、胸水、少尿、血液浓缩、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氮质血症.经严密观察,输白蛋白、扩容及放胸腹水等治疗后治愈.移植日已出现OHSS者将胚胎冷冻保存.结论:防治重度OHSS的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OHSS,经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可治愈;迟发OHSS与妊娠有关.

    作者:郭艺红;孙莹璞;苏迎春;陈秋菊;陈爱军;刘新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依托咪酯、硫喷妥钠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及恢复期管理

    目的:观察2种全麻诱导药物对中枢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依托咪酯组)和Ⅱ组(常规用药组),采用2种麻醉诱导方法,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PSB),舒张压(PDB),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脉搏血氧饱和度(xO2)及Ⅱ导心电图(ECG),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并对诱导、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Ⅰ组药物起效迅速,诱导插管前、后fH变化不大,PSB、PDB、PMA、RPP插管后10 min接近用药前值(P>0.05),ECG无变化、苏醒期短、并发症少.Ⅱ组药物起效较慢,诱导插管时及插管后10 minfH明显增快(P<0.01),PSB、PDB、PMA均于插管时、后明显升高,RPP值明显增大,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插管时及插管后10 min,fH、PSB、PDB、PMA、RPP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ECG有异位心律和传导异常,苏醒期长,并发症多.结论:依托咪酯组全麻诱导方法优于常规用药组,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便于术后管理.

    作者:李红;马民玉;李新锋;马君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前牙烤瓷桩冠根折12例原因分析

    金属烤瓷桩冠以其美观、舒适、不磨切邻牙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但牙根折裂是造成此类修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本科自1992年开始在临床应用推广烤瓷技术以来,共制作了229例共296颗金属烤瓷桩冠,随访和复诊发现,12例出现根折、8例崩瓷、2例桩冠松脱.后两种情况国内已有多家报道[1,2],故作者仅对根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裴迎宾;张秋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处理方法.方法:术中尾静脉建立输液通路,采用自制拉钩牵开腹壁,暴露手术野,单人手术放大镜下操作,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32只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无肝期为(22.48±2.03)min,受体总手术时间为(45.00±3.21)min,1周生存率84.38%.结论:术中建立输液通路,良好的手术野暴露有助于缩短受体无肝期及总手术时间和提高受体生存率.

    作者:张水军;金中奎;程香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妇炎消冲剂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妇炎消冲剂抗炎、镇痛的药效作用.方法:小鼠(或大鼠)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给10g/l羧甲基纤维素,阳性对照组给阿司匹林(0.2g/kg),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按20g/kg、10g/kg、5g/kg 3个剂量给妇炎消冲剂,各组n=10.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塑料管致大鼠子宫肿胀、棉球肉芽肿等方法观察妇炎消冲剂的抗炎作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妇炎消冲剂的镇痛作用,并测定致炎大鼠子宫前列腺素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高剂量组(20g/kg)和塑料管致大鼠子宫肿胀法、扭体法的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肉芽肿、热板法等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鼠子宫前列腺素高、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妇炎消冲剂具有显著抑制炎性组织增生、消除肿胀、抗炎镇痛的作用.

    作者:李晓雯;刘清云;韩萍;陈辉;宋国英;陈宗德;于蕾;徐朝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Madigan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3例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TURP)是目前国内治疗前列腺增生常见的两种手术,但均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膀胱颈口挛缩、尿失禁等并发症.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本科1997年7月至1999年10月,对73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患者,采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adigan手术)[1],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锐;朱国欣;潘曙光;蔡懿;张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32例

    大咯血是呼吸科急症,可因血块阻塞气道而窒息死亡,必须紧急抢救,内科治疗无效者,既往多采用肺叶切除术,但许多大咯血患者因来不及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而失去生存机会.1947年Remy首先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效果满意,但脊髓损伤并发症严重,采用的明胶海绵栓塞剂易被吸收,使血管再通,咯血复发[1].作者1993年6月~2000年6月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及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SBAE)治疗大咯血3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郭莲香;杨永国;宋战平;李福亮;乔冬梅;姚彦萍;许新举;安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学论文中定量资料假设检验方法常见错误分析

    目的:分析医学论文中定量资料假设检验方法的常见错误.方法:对发表在医学期刊上医学论文中定量资料假设检验方法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结果:常见错误有:①使用假设检验时,不考虑资料的分布类型;②将配对设计改用成组设计的方法处理,或配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交代不清,或不交代检验方法;③分不清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使用范围,采用t检验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结论:作者在使用统计方法时应掌握其适用条件,编者应加强论文统计学的审稿工作.

    作者:田庆丰;张功员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胃窦胃体部幽门螺杆菌Lewis抗原的表达

    目的:研究胃内不同部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Lewis抗原表达的状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8位患者胃窦胃体部Hp菌株Lewis抗原的表达,用RAPD-PCR法测定Hp菌株类型.结果:105例患者中,58例(55.2%)胃窦胃体部位同时Hp阳性,其中55例(94.9%)为同-Hp菌株感染.55对Hp菌株中,21对(38.2%)表达不同的Lewis抗原(Lex、Ley、Lea和Leb).结论:部分患者胃窦胃体部位相同Hp菌株表达不同的Lewis抗原.

    作者:唐芙爱;赵治国;李健;郑鹏远;冯常炜;段芳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气速指数测定

    目的:探讨气速指数(air velocity index,AVI)判定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价值.方法:常规检查74例COD患者的肺功能,包括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大自主通气(MVV)、呼气峰流速(PEFR)及其FEV1占预计值%、AVI.对有关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PEFR,FEV1及FEV1占预计值%均与AVI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5403,0.565 0和0.540 3,P均0.000 1).结论:AVI对判定COPD具有定性及定量价值.

    作者:于洪涛;王敏;焦宪法;贾金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龄肺癌患者102例外科治疗体会

    1990年至1999年,对102例高龄肺癌患者行肺切除术,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总结适合于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方法.

    作者:杨栋;薛金熔;杨宏图;徐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16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中P16蛋白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对43例原发性肝癌和26例癌旁组织的P1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16的缺失率在HCC中为65.1%,在癌旁组织为11.5%,2者差异显著(P<0.01);Ⅲ级和Ⅰ、Ⅱ两相比较P16缺失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P16蛋白缺失和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16蛋白和HCC的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马军;段芳龄;陈香宇;韩有志;梅冬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氯沙坦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28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院1998年3月~2000年12月,联用氯沙坦、福辛普利对28例DN患者观察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改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氯沙坦对大鼠血管成形术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大鼠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βR)和纤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47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血管损伤组、氯沙坦组,每组8只.血管损伤组和氯沙坦组均行血管成形术,氯沙坦组于手术前7 d起给予氯沙坦20mg@kg-1@d-1灌胃,余2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14 d处死全部动物,取胸主动脉2 cm,用RT-PCR及Northern杂交方法测定VSMCs TβRⅠ、TβRⅡ及FNmRNA的表达.结果:血管损伤组TβRⅠ、TβRⅡ、FN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氯沙坦则对其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氯沙坦通过抑制VSMCsTβRⅠ、TβRⅡ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EMC)的形成可能是其防治再狭窄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郑丽丽;付向华;王建功;蒋晓钦;张胜利;张英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65例疗效观察

    面肌痉挛(HFS)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临床治疗既往多采用口服药物、面神经阻滞术、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等,效果均不理想,近几年作者对该类疾病按汤晓芙等[1]方法施行了A型肉毒毒素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郭雅聪;牛好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在常规超排卵304个治疗周期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304个常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超排卵治疗周期资料.方法:使用Buserelin/Metrodin-HP/HCG方案或Decapeptyl/Metrodin-HP/HCG方案超排卵、监测卵泡发育及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精子优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黄体期支持等过程.结果:总获卵率86.45%,平均每周期获卵9个,受精率75.8%,卵裂率96.4%.268个胚胎移植周期中83例获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31.5%,其中5例流产;河南省首例常规试管婴儿于1999年6月23日顺利分娩,至2000年11月已分娩43例58个婴儿,1例早产死亡,另有35例在妊娠中.结论:作者建立的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用于治疗女性原因的不孕症是可靠、有效的.

    作者:孙莹璞;苏迎春;郭艺红;乔玉环;陈秋菊;刘新贵;陈爱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翼点入路经终板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10例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10例三脑室型颅咽管瘤患者均在全麻下经翼点入路开颅,显微镜下充分解剖侧裂池及鞍区各脑池,吸除脑脊液,使脑压充分下降,以利显露.探查鞍区各间隙,见间隙Ⅰ狭小,视交叉前置,Ⅱ、Ⅲ间隙亦无肿瘤迹象,而终板膨隆、饱满,故解剖终板池,于视交叉上方切开终板,经间隙Ⅳ切除肿瘤.结果:10例患者除1例因肿瘤钙化严重,与三脑室底粘连紧密,而行肿瘤大部分切除外,余9例均达到肿瘤全切.术后1例因癫痫,尿崩及电解质紊乱,经治疗无效死亡,余9例术后过程平稳,恢复正常工作.随访0.5~3 a,9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迹象.结论:经终板入路是手术切除三脑室型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显微技术,轻柔操作,耐心细致地保护周围神经结构及下丘脑穿动脉,对降低术后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作者:谭占国;宋来君;王树凯;张志强;冯祖荫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09例CHF患者与30例在年龄和性别上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检测其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6-k-PGF1α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CHF患者CEC、ET及TNFα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1),同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重度多于轻度(P<0.01),而6-k-PGF1α则显著减少(P<0.01);CEC与ET、TNFα及心功能呈显著正相关(r=0.648,0.840,0.880,P<0.01),与6-k-PGF1α呈显著负相关(r=-0.428,P<0.01).结论:CHF时存在VEC损伤及功能紊乱,VEC损伤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CEC数量和形态变化、ET、6-k-PGF1α及TNFα可作为CHF时VEC损伤及病情监测的指标.

    作者:王矩伟;王锡田;陈春波;刘晓红;李忠银;田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