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合明;薛乐勋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部分汉族人群中vWA和FESFPS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获得vWA和FESFPS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分别观察河南地区228例无血缘关系汉族人的vWA和FESFPS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结果:河南地区汉族群体中vWA基因座存在8个等位基因,杂合度为0.766 6,个人识别能力为0.891 3,非父排除率为0.543.FESFPS基因座存在7个等位基因,杂合度为0.777 7,个人识别能力为0.700 8,非父排除率为0.460 3,2个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vWA和FESFPS位点均是高杂合度,高鉴别能力的遗传标记系统,具有较高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作者:宋国英;刘华;陈辉;李晓雯;刘青云;徐朝阳;游文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素帽接头和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42例在输液时使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试验组),55例使用肝素帽接头(对照组),在使用过程中对回血情况、堵管情况及输液完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回血5例,堵管2例,液体顺利完成39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回血40例,堵管12例,液体顺利输完34例)P均小于0.05.结论:无针输液接头可防止由于回血造成留置针堵塞,减少反复穿刺和多次抽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不需多次封管,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董悦芝;齐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超早期脑梗死是指发病6 h内的脑梗死.在这一阶段开展溶栓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CT对诊断超早期脑梗死有较大价值,作者现将48例脑梗死患者的CT诊断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赵国营;窦会民;李爱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体外循环(CPB)前后血浆D-二聚体(D-D)的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和日本产CA-50型血凝仪,对45例CPB患者分别在麻醉后、全身肝素化后、转流8 min、转流结束肝素被中和10 min时检测D-D、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D-D和PT随CPB的进行而增加(P<0.01).结论:随CPB的进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强,应尽可能缩短CPB时间.
作者:张素英;于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有效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作者于1996年3月对郑州市某小学和中学的684名学生的龋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裴迎宾;张秋霞;曹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瘢痕、巨痣、外伤性纹身、肿瘤切除术后创面覆盖、器官再造及整形美容等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1].因扩张产生的皮肤颜色、质地结构和毛发与周围毛发相似,所以修复后外形美观[2].这项新技术,已日益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和推广.本科1995~2000年,收治此类患者21例,通过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曹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与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及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AMI患者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23例,基础治疗+福辛普利10 mg/d治疗组(福辛普利组28例)和基础治疗+依那普利10 mg/d(依那普利组32例),并对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的QTd、QTc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础治疗组发病后即刻QTd、QTcd与治疗8周后相比变化无显著性.依那普利组治疗前后QTd分别为(80.7±36.8)和(59.7±29.1),QTcd分别为(89.6±38.8)和(69.1±35.0),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福辛普利组治疗前后QTd分别为(78.3±29.5)和(61.4±35.6),QTcd分别为(92.5±41.2)和(71.3±28.1),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结论:福辛普利与依那普利均能显著降低AMI患者QTd、QTcd.但2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陈春波;李忠银;韩冬;王矩伟;刘济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经呼吸道吸入较大量未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引起的肺部炎症称羊水吸入性肺炎[1].羊水吸入性肺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严重时也可导致婴儿死亡,但这方面的尸检报道不多,现将作者遇到的2例,报道如下.
作者:阎红涛;葛秀峰;郑旭东;杨卫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气管内滴入平阳霉素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滴入生理盐水,分别于滴药后第7 d,28 d,每组随机处死5只取样,观察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羟脯氨酸(HYP)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第7 d模型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TNF-α和肺组织匀浆MDA、ET-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第28 d白细胞总数和ET-1模型组仍高于对照组(P均<0.05);MDA和白细胞总数、TNF-α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和0.68,P均<0.001);TNF-α和白细胞总数、ET-1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和0.66,P均<0 01).结论:MDA、TNF-α和ET-1共同参与平阳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侯宇虹;潘金兵;齐景宪;夏熙郑;高元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与结论: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
作者:龙跃;阚全程;张雁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将pcDNA3-hCEA真核表达质粒和肿瘤来源的RNA分别转染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观察内源性抗原提呈DC疫苗诱导BALB/C小鼠对CT26-hCEA+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采用细胞因子rmGM-CSF和rmlL-4诱导培养法制备小鼠骨髓DC,利用Lipofectamine将pcDNA3-hCEA和肿瘤来源的RNA分别转染DC,制备能够内源性表达CEA的DC疫苗.使用DC疫苗预防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对于荷CT26-hCEA+小鼠的抗肿瘤效应.结果:内源性抗原提呈DC疫苗明显延长荷CT26-hCEA+瘤小鼠生存期;与其他方法制备的DC疫苗相比,有较强的针对性抗肿瘤免疫效应和较长的持续效应.结论:对于免疫逃逸的肿瘤,内源性抗原提呈DC疫苗更具有免疫预防效应.
作者:黄幼田;赵明耀;杨洪艳;郑智敏;马俊芬;汤黎明;董子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RhD(-)本省无关供血者中RhD基因的构成情况.方法:采用PCR-SSP法对80名常规血清学RhD(-)本省供血者RhD基因外显子2、3、4、5、6、7、9、10和内含子4及RhCE基因内含子4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结果:80名RhD(-)供血者中RhD基因完全缺失53例,占66.2%;RhD基因部分缺失7例,占8.7%,其中大部分为3~9外显子缺失;RhD基因完整存在20例,占25%.结论:本省常规血清学RhD(-)无关供血者RhD基因存在高度多态性,提示本省人群RhD(-)特征有多种遗传机制,目前在白种人群中使用的DNA鉴定Rh血型的方法不适合我国人群,临床上应采用适合我国人群的检测方法.
作者:郭如华;邢培清;徐雅琴;李伍生;王伟;王宏卫;申本昌;李秀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节常见的肠道感染性疾病之关键词培氟沙星;细菌性痢疾;治疗一.作者2000年5月~2000年6月用培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痢疾39例,并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的22例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郝铁来;王喜雨;朱继峰;苏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的抗炎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辣椒酊、斑蝥酊和电烫伤刺激兔眼致炎症模型,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滴眼,并以醋酸可的松滴眼液和生理盐水为对照,观察其对角膜、虹膜、结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显著减轻刺激引起的兔眼前节炎症反应的强度,消除炎症反应积分与醋酸可的松滴眼液相似.结论: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作为一种新的非甾体抗炎滴眼药进行开发应用.
作者:阎素清;张幼梅;刘利娥;刘洁;阎晓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在缺血性室颤及缺血/再灌注性室颤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离体豚鼠缺血性室颤心脏(n=24)及缺血/再灌注性室颤心脏(n=26)流出液中NE的含量,并与未发生室颤心脏(n=29)相比较,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检测NE对缺氧豚鼠心肌细胞(n=8)钙通道电流(ICa)的影响.结果:发生缺血性室颤心脏及缺血/再灌注性室颤心脏NE释放量明显高于未发生室颤心脏(P<0.01);NE可明显增加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ICa(P<0.01,P<0.05).结论:NE增加心肌细胞ICa为其致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性室颤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彦周;张辉;郭宗强;董建增;邱春光;陈庆华;黄振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较大地提高了移植肾的成功率,但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感染已成为肾移植术后患者死亡和移植肾失功的主要原因[1].因此对肾移植术后感染的诊治十分重要.作者总结了本院近10 a中肾移植术后近期感染36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显国;丰贵文;魏金星;李素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卡波金对豚鼠缺血耳蜗的作用.方法:动物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暴露双侧椎动脉和一侧颈总动脉;缺血组(Ⅲ组):结扎双侧椎动脉和一侧颈总动脉建立内耳缺血模型;卡波金组(Ⅳ组):建立内耳缺血模型的同时吸入卡波金.每组20只,10只采用微球法测血流量,10只作ABR测试及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形态.结果:耳蜗血流量缺血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54.83%,卡波金组较缺血组增加31.46%;ABR各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缺血组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卡波金组较缺血组缩短;听觉阈值缺血组较正常组升高13.7 dBSPL,卡波金组较缺血组降低5.5 dBSPL(P均<0.01).缺血组耳蜗底周毛细胞纤毛出现明显的倒伏、排列紊乱,从内排到外排逐渐加重,并可见少数细胞缺失,卡波金组毛细胞纤毛倒伏减轻.结论:结扎豚鼠两侧椎动脉和一侧颈总动脉使耳蜗血流量减少,吸入卡波金使缺血耳蜗的血流量增加.豚鼠耳蜗缺血后,耳蜗毛细胞及功能形态受损,吸入卡波金可使损伤减轻.
作者:王亮;董明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突变系无毛小鼠近交系的繁殖性能,找出佳保种方式.方法:从21代到29代分别采用无毛纯合子雄性与有毛杂合子雌性、有毛杂合子雌雄、无毛纯合子雌雄、有毛杂合子雄性与无毛纯合子雌性4种交配方式,对其生产胎数、胎平均产仔数、离乳数、无毛小鼠的生产机率等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前2种交配方式,生育小鼠中均有无毛小鼠,生产胎数以2或3胎为主,平均产仔数和平均离乳率无明显差异,但无毛纯合子雄性与有毛杂合子雌性交配,无毛小鼠的生产机率明显高于有毛杂合子雌雄交配(P<0.01).后2种交配方式,无毛纯合子雌性受孕较难,即使受孕,所产仔鼠于生后不久全部死亡,无一存活至离乳日龄.结论:无毛突变系的繁殖保种好采取无毛基因纯合的雄性(具有繁殖力)和有毛杂合子的雌性交配.
作者:杜春燕;章金涛;杜献堂;康巧珍;李洪涛;王纯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指母子Rh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患儿多于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核黄疸,造成患儿智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34.4%[1].本科自1989年3月至2000年7月,采用脐静脉和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18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连琴;史惠蓉;范晓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洋地黄、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ACEI)三联疗法已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常规方案,而加用β受体阻滞剂的四联疗法业已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新策略.作者观察了加用倍他乐克后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继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